貨幣ALL
列克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55
電壓
220V
插座別
阿爾巴尼亞,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南部,西隔亞得裡亞海和奧特朗託海峽與義大利相望,南面與希臘接壤,東臨北馬其頓、東北毗鄰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在1990年民主化後,阿爾巴尼亞與美國的關係也大幅改善,兩國於經貿旅遊教育往來頻繁,美國文化在此也有相當的影響力。該國史悠久,融合東西方文化,包括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帝國、鄂圖曼帝國和阿爾巴尼亞傳統文化,擁有兩個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由於當地安全穩定及開放政策,外國遊客也越來越多。總括而言,阿爾巴尼亞是一個文化豐富的國家,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旅遊目的地。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ALL
列克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55
插座別
此名為「單身漢清真寺」的古董是阿爾巴尼亞伯拉特市伯拉特縣的文化古董,1961 年改為文化古董。位於曼谷列姆低區,有兩層樓、三邊有拱廊,清真寺的清真號較低。內部的繪畫可追溯到 1927 至 1928 年間,從可哈總統的共產政權時期起,清真寺的門廊就用來儲存女性內衣,為伊斯蘭教所不樂見。
伊裡亞茲·米拉霍爾清真寺是阿爾巴尼亞科爾察的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清真寺的歷史天花板,其中部分壁畫已經丟失並需要修復。該寺建於1494年,於1496年由伊裡亞茲·霍夏(Iliaz Hoxha)建成,他是伊斯坦布爾征服的老兵,也是科爾察的城市創始人。根據作家薩米·弗拉舍裡(Sami Frasheri)的記載,它是建在原有修道院的基礎上,當時該修道院以聖佩拉斯克維(Saint Paraskevi)命名。在共產主義獨裁統治期間,伊裡亞茲·米拉霍爾清真寺的清真樓被拆毀,該清真寺被宣佈為阿爾巴尼亞的宗教文化古蹟。在90年代的共產主義統治結束後,直到2014年才以與原來略有不同的樣式重建清真樓。科爾察的奧斯曼時鐘塔也隨後重建。
Halveti Tekke是阿爾巴尼亞的一個文化遺產,位於貝拉特。它於1782年由Ahmet Kurt Pasha建造,屬於Sufi教派的Khalwati秩序。
在阿爾巴尼亞的貝拉特,St. Mary of Blachernae教堂是一座拜占庭式的教堂,以君士坦丁堡Blachernae宮殿附近著名的St. Mary of Blachernae教堂命名。據說,這座教堂是在同一地方毀損的五世紀教堂的基礎上建造的,被視為貝拉特最重要的歷史建築古蹟之一,是貝拉特和阿爾巴尼亞的主要旅遊景點。教堂主要從十三世紀建造,內部墻壁和地板上有令人驚嘆的壁畫和16世紀的偶像,16世紀的繪畫大多是由著名的Onufri的兒子尼古拉斯·奧努弗裡製作的。教堂有一個長方形的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