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澳大利亞

貨幣AUD

澳元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話國碼

+61

電壓

230V

插座別

I型-八字扁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澳大利亞,又名為澳大利亞聯邦、澳洲,是一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聯邦制國家,位於南半球中北部及東半球東部,面積約為7,692,300 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本土,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及較晚發現的歷史,使得該國存留著來源於該地的古老珍貴動植物,優質的旅遊及科學研究價值,氣候屬於各���,樣貌多變,包括熱帶雨林、大維多利亞沙漠、海岸及大堡礁等。澳洲有著殖民歷史,使得澳洲成為混合人口國家,東部隔帝汶海和託雷斯海峽,是與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天然界線。旅遊作為第三產業組成部分,在澳大利亞得到了長足而迅速的發展,著名的旅遊景點有悉尼歌劇院、悉尼海港大橋、悉尼塔、黃金海岸、大堡礁、北艾爾湖、墨爾本藝術館、 卡卡杜國家公園及威蘭吉湖區等。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AUD

澳元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61

插座別

I型-八字扁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聖方濟沙勿略主教座堂
澳大利亞-南澳洲

「聖弗朗西斯廚大教堂」是南澳大利亞阿得雷德的羅馬天主教堂,屬於哥德復興時期早期英式建築風格。塔樓高約36米,長56.5米,寬29.5米。基礎石於1856年奠定,建築物於1858年開放。塔樓的建造於1887年開始,直至1996年才完工。1838年,南澳大利亞宣讀後的兩年,發布了一項廣告,籌備了一系列的宗教活動給南澳大利亞天主教徒。第一次彌撒在東街的一個房子於1840年舉行。1845年,一所天主教小學設立,並被用作宗教中心,直到1851年為一個由理查德·蘭伯斯設計的大教堂奠定基礎石。然而,隨著維多利亞的淘金熱而發生,蘭伯斯帶著大部分人口一起離開,沒有計劃,社區經濟陷入蕭條。原始的基礎石於1856年3月17日由總教鐸父長馬克·瑞安安放置,大教堂的第一部分於1858年7月11日被封閉。隨著阿得雷德人口的增長,又需要另外一個擴展,以容納更多的信徒。1886年11月,雷諾斯主教為東側的一個擴展埋下了基礎石,可以容納另外200人,以及新的神父室和密室。這些於次年八月完工。1904年,引進了電燈。當前的鐘塔基礎石於1887年奠定,但下部直到1923至1926年,在大教堂的擴展工作過程中才建成,同時西側通道也得到了擴展。擴建後的建築物於1926年4月由大主教羅伯特·斯彭斯所開放。1931年3月8日,斯彭斯將由阿得雷德建築師赫伯特·賈裡設計的八面形聖職臺帶來,其精細和細膩的裝飾雕刻自澳大利亞黑松木,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逝世的羅馬天主教士,被認為是重要的教堂傢俱。直到1996年,鐘塔終於完工,由建築師Lynton Jury設計,至此109年後才完成了鐘塔的建造。鐘塔中的鐘是1867年的默菲之鐘,周圍掛著十三個其他鐘,可以響變容,於1996年安裝。其中七個鐘於1881年以前曾在悉尼聖瑪麗大教堂使用。1954年阿得雷德地震發生時,大教堂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北西角有一個聖約翰施洗者的雕像,於1925年在托斯卡納雕刻,上面有耶穌受洗的畫面。位於西南聖母小廳的壇前,是由卡拉拉大理石製成,上面鑲有模擬拉皮茲齊石的面板,於1954年封禮。西面的玻璃窗也刻有聖帕三狄及聖劉倫斯的形象,以及瑪麗和耶穌的生活等畫面。東邊的大教堂上面有一個聖帕特里克的雕像,圍繞著凱爾特符號。大教堂歷史上安裝過三臺風琴。首先於1869年由約翰·沃爾夫安裝,有兩個踏板和一個手動操作板。它被1926年的J.E.多德取代,有兩個操作板,隨後於1954年重建。鐘聲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鐘響家族聯盟的成員來操控。大教堂每天早晨到晚上開放,每天舉行三次彌撒。大教堂也維護了一支合唱團。

阿得雷德會議中心
澳大利亞-南澳洲

「阿德萊德會議中心」位於澳洲南澳洲阿德萊德的北大街,是第一座為澳洲特別建造的會議中心。2015年3月開放的西樓,是由John Andrews設計,於1987年在阿德萊德火車站及附近的景觀佈置重建和擴建而成,以及附近的凱悅飯店、展覽館和辦公大廈。此外,1999年有擴建計劃,2001年底獲得展示,由Larry Oltmanns(當時Skidmore, Owings & Merrill的設計夥伴)所設計,並獲得澳洲皇家建築師學院2002年的榮譽:BHP Colourbond Steel Award、室內建築和新建築獎。SOM將阿德萊德會議中心的擴建和翻修與歷史悠久的城市和海濱連接起來。建於一個鐵路場的空間上,新設施與老和新南澳洲州議會大廈、阿德萊德展覽館、文化中心和阿德萊德火車站-賭場同址。SOM計劃已經完成,與阿德萊德建築師伍茲·巴戈(Woods Bagot)一起,符合了阿德萊德河岸大規劃。該中心擁有全球最大的「合理烹飪系統」,可以在20分鐘內為4000人提供晚餐。該中心的主要大禮堂可容納多達3500人的全面會議模式。俯瞰特倫斯湖,該中心是阿德萊德大多數重要會議的所在地,也是澳洲偶像的歷史紀念活動的場地,從2009年到2019年,每年舉辦一次動漫和視頻遊戲會展「AVCon」,2020年由於南澳洲的COVID-19大流行而無限期暫停。2011年宣佈擴建計劃,當時的南澳洲總理Mike Rann表示,將從該年開始進行3500萬美元擴建的第一階段,建在莫菲特街橋旁,預計2014年完成。第一階段將包括一個多用途音樂空間、會議空間和一個位於鐵路軌道上的1000座宴會廳。Rann表示,第二階段計劃在2017年中完工,將建有一個獨特的高科技玻璃「箭頭」結構,可容納3500人。2011年2月,Woods Bagot和Vx3的Larry Oltmanns被任命為3500萬美元擴建的設計團隊。

舊國會大廈
澳大利亞-澳洲首都領地

「老國會」或「舊國會」通常指的是一些歷史悠久的、受歡迎的觀光勝地,例如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會大廈、斯里蘭卡議會大廈、魁北克議會大廈、希臘、澳大利亞、新加坡、保加利亞及瑞典的國會大廈等,大約有八個國家的歷史建築物組成。

Whitmore Square
澳大利亞-南澳洲

位於南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市中心的「維特莫爾廣場」,也被稱為「伊帕利提」,是當地5個公共廣場之一,佔地約2.4公頃,位於Sturt和Morphett街的十字路口。這座廣場是由1837年為阿德萊德市設計的建築師William Light發明的六個廣場之一,該城市橫跨Torrens河谷,包括市中心和北阿德萊德。這個廣場是由街道命名委員會於1837年以William Wolryche-Whitmore,一位英國政治家的名字命名,該英國政治家曾提出1834年的「南澳大利亞法案」。2003年,作為阿德萊德市雙重命名計劃的一部分,一個廣場另外用當地原住民卡爾納語中的「伊帕利提」來紀念最後一個全血卡納人和最後一位卡爾納語話的使用者,一位也被稱為Amelia Taylor的女性。廣場本是除去殖民時期的植物後的一片空地,從19世紀50年代就開始植樹,並在1932年去除柵欄。20世紀30年代,這裡曾是人們討論時事,小朋友玩耍的地方,並在二戰期間被用來訓練士兵。在2003年,這個廣場被冠上另一個名稱,「伊帕利提」是「溫柔細雨」的意思,是為了紀念最後一位擁有全血的卡爾納人和語言使用者,也就是伊蒂瑪伊-伊普里納的女兒─Amelia Taylor。從九十年代起,這個廣場成為流浪者、暴醉酒和吸毒的場所,以至於晚上時被視為一個不安全的地方,因此,2001年該區域就被訂為禁酒地區,並將附近的舞廳改建成音樂場所──維特莫爾酒店──。2007年,一個巨型棋盤,以及2009年安裝的籃球半場,讓這裡成為一個更為社區導向的公園。每週也不斷舉辦活動,例如食物小販博覽會、電影夜等,在2007年12月,廣場東邊也落成了一棵公共藝術作品──《旅行者》,為當時住在這裡並在中央阿德萊德清真寺禱告的阿富汗駱駝伕所做的貢獻表達敬意。而從2010年代開始,這裡的發展開始起死回生,數家咖啡館也在這裡開張。2018年9月,維特莫爾酒店也重新落成,以Sparkke at the Whitmore的名稱重新開業,由當地特產啤酒公司Sparkke Change Beverage Co擁有。2019年6月11日,阿德萊德市市政局在經過社區諮詢後,批准了維特莫爾廣場/伊帕利提總體規劃。過去,廣場內也已經安裝好了新照明,還有廣場的對角路徑及特殊樹木的照明。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