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奧地利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43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奧地利共和國,又稱為奧地利,位於歐洲中部內陸,是一個擁有多國接壤的主權國家,首都維也納市人口約有900萬。國土面積大約八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由於西部及南部延伸的阿爾卑斯山,奧地利國家特色是山地國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土都是位於海拔以上的山地景觀。奧地利於歷史上屬於日耳曼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作為歐洲三大族之交匯處,奧地利匯聚了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法蘭克人以及馬扎兒人等多數民族。該國也是世界上旅遊觀光的重要目的地,大約每年有近2,500萬外國遊客前往該國,同時由於該國為高山型國家,所以亦以滑雪運動有盛名。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43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卡爾劇院
奧地利-維也納邦

四○八年之前,維也納市郊的Leopoldstadt有一座名叫「卡爾劇院」(Carltheater) 的劇院。它的前身是Leopoldstädter Theater,於1838年由當時的執行長卡爾(Carl) 收購,他便將它並行營運於他在Wien附近的「卡爾劇院」,直到1845年。兩年後,該建築部分拆除,更改為建築師August Sicard von Sicardsburg及Eduard van der Nüll的新圖紙規劃,此人後來亦為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參與設計。於1847年,此劇院以「卡爾劇院」命名重新開幕,成為許多約翰·內伯穆克·奈聖特(Johann Nepomuk Nestroy)創作首演的場所;而在1854~1860年間,奈聖特更擔任該劇院的執行長,令該劇院成為維也納民間創作及歌劇極佳的戲院。然而在二十世紀該劇院輪替極快的執行長改任後,無法獲得利潤,最終於1929年關閉。1944年劇院正廳將遭受迫擊轟炸燬損,但其藝術性價值的建築外觀竟然於戰後仍完好無損。最終於1951年被拆除,以及毗鄰的未受損建築物。而現今,該場所已變為「Galaxy」大樓的所在。幾年前,在Praterstraße還有一個表現出原來劇院位置的標牌,但現今該標記已不見蹤影。

聖羅克教堂
奧地利-維也納邦

在維也納,有座名為聖洛赫教堂,於1642年由費迪南德三世建造,以答謝上天保佑維也納免於瘟疫的災情。

儂柏格修道院
奧地利-薩爾斯堡邦

儂柏格修道院又被稱為'農山修女院',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的薩爾茨堡要塞東側,是一座本篤會的修道院,約於公元714年由魯伯特創建,是德語地區最古老的女子修道院,第一任院長為聖愛倫特露蒂絲修女。電影《真善美》在此拍攝,為這座修女院帶來國際聲譽。

美泉宮動物園
奧地利-維也納邦

美泉宮動物園,更稱為維也納動物園,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著名美泉宮內。於1752年由哈布斯堡王朝建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有「大熊貓館」,大熊貓由中國於2003年租借來的陽陽和龍徽;有「雨林館」,在此可以穿越模擬亞馬遜雨林的場景;有「水族館」,讓遊客擁有模擬在亞馬遜河洪水下穿越的感受;還有2004年開放的北極館,放有北極動物。並且,園內於1906年7月14日出生了第一頭大象。該動物園於1992年開始私有化,被奧地利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主席負責管理,重新現代化動物園並維持經濟狀況。該動物園每天上午9:00至下午 5:30開放參觀。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