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奧地利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43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奧地利共和國,又稱為奧地利,位於歐洲中部內陸,是一個擁有多國接壤的主權國家,首都維也納市人口約有900萬。國土面積大約八千三百萬平方公里,由於西部及南部延伸的阿爾卑斯山,奧地利國家特色是山地國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國土都是位於海拔以上的山地景觀。奧地利於歷史上屬於日耳曼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作為歐洲三大族之交匯處,奧地利匯聚了阿勒曼尼人、巴伐利亞人、法蘭克人以及馬扎兒人等多數民族。該國也是世界上旅遊觀光的重要目的地,大約每年有近2,500萬外國遊客前往該國,同時由於該國為高山型國家,所以亦以滑雪運動有盛名。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43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Bohemian Prater
奧地利-維也納邦

在維也納邊緣的波希米亞普拉特遊樂場可以追溯至19世紀後半,其中很多景點超過百年歷史。名字源自於更大的「維也納普拉特」。1944年12月11日,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希米亞普拉特遊樂場被炸彈襲擊幾乎完全摧毀。遊樂場的中心是「蒂沃利」的會議中心。在19世紀,員工們很少有空閒時間,都在酒館裡度過,出遊和散步成為唯一的娛樂活動。約15分鐘的步行距離到達Favoriten後,出現了「勞伊爾森林」,變成了出遊的重要景點,而該森林內的勞伊爾瓦特磚廠經理弗朗茨·鮑爾(Franz Bauer)開設了一個小酒館,很快便成為星期日休閒旅遊的熱門去處,備受維也納瓦特磚廠「Ziegelboehm」工人的歡迎,他們主要來自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1882年,弗朗茨·鮑爾(Franz Bauer)獲準在他的酒館旁設置搖搖樂和旋轉木馬等,很快,勞伊爾伯格上的另一家休閒酒店也開業了。1884年,已經有大約20家餐廳和眾多的表演者在勞伊爾森林定居,包括了小普拉特遊樂場的基礎,而其深受熱烈歡迎的客人們,使得普拉特最終得名為「波希米亞普拉特」。與維也納大普拉特遊樂場一樣,也有摩天輪,是一種14個乘客車的高臂式設計,由Reinhardt運營。

維也納體育館
奧地利-維也納邦

Wiener Stadthalle是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第15區的一座多功能室內體育館和展覽中心。奧地利建築師羅蘭·拉納設計了1953至1958年間興建的原始大廳,1974年、1994年和2006年後它也開始擴建。主大廳是一個多功能地場地,是奧地利最大的室內體育館,可容納約16,152人。 從2006年起,該大樓綜合了六個主要場地,包括兩個籃球場、一個室內溜冰場、大容量室內體育館、一個小型多功能廳、一個帶有舞臺和臨近的游泳池的禮堂。它作為各種活動的場地,如音樂會、展覽會、貿易展、會議、演講、戲劇、電視和運動會。Wiener Stadthalle是Wien Holding的子公司,每年舉辦350多場活動,吸引約100萬參觀者。   A、B廳以及Stadthallenbad由維也納體育場地公司GmbH管理。1974年,額外的Stadthallenbad和三個公共遊泳池被建造。為了慶祝2004年歐洲短泳錦標賽,該中心增設了一個暫時的池塘,大約是。Wiener Stadthalle也舉辦了許多運動活動,包括1970歐洲室內田徑錦標賽、2004歐洲短泳錦標賽,2010和2020歐洲男子手球錦標賽,2011歐洲男子排球錦標賽,奧地利國際公開羽毛球錦標賽以及1967年、1977年、1987年、1996年和2005年的冰球世界錦標賽。奧地利廣播公司ORF於2014年8月6日宣佈Stadthalle將成為2015歐洲歌唱大賽的主辦場地,因為在丹麥哥本哈根2014年最終比賽中Conchita Wurst獲勝。該園區於2015年5月23日晚在主大廳舉辦了第60屆比賽,而半決賽則於5月19日和21日舉行,瑪恩斯·澤爾梅羅夫於此為瑞典獲勝。

天主聖三堂
奧地利-薩爾斯堡邦

「聖三一教堂」位於奧地利薩爾茨堡,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由約翰·伯納德·費希爾·馮·埃拉赫設計。教堂包含中央建築、兩側教士宿舍,由約翰·恩斯特王主教於1694年著手興建,1699年部分完工的時候已經做了奠基儀式,稱為在薩爾茨堡第一座由費希爾·馮·埃拉赫設計及在一起興建的聖約翰教堂。外觀建築有著宮殿級的印象,在裝飾上簡單,外面的門房是由伯納德·米海爾·曼德爾設計,擺放著四個符號,分別代表了信、希望與愛,四位雕塑家,石匠也都參與了其中的製作。教堂原本不是建在漢尼拔廣場,而是路易士路與星期六街之間的小巷。後來為了讓教堂能更好的被看見,則高聳的鐘樓於1757年建造,而更提升整體感覺,直到1818年的紐斯特滋大火時,教堂的系頂才被增加,更完善了整座建築。教堂內部是一個橢圓形的大房間,穹頂中的壁畫,「聖母昇天」是約翰·邁克爾·羅特梅爾於1697年至1700年完成,是羅特梅爾第一部宗教穹頂壁畫,描述聖三一帶領著天使邁克爾向聖母封冕,其他的聖人、天使與先知、十位教宗、及教會主教也被納入其中圖像,極具傳統意義。教堂的主祭壇根據費希爾·馮·埃拉赫的設計於1400年建成,在1841年作出修改但在1947年又恢復原樣。左右的副聖壇上放的都是大型天使雕像則是屬於費希爾·馮·埃拉赫與伯納德·米海爾·曼德爾1700至1702年的作品,右邊的聖母奇蹟肖耳像則是飛躍於六世紀的作品,其領框則是由塞巴斯蒂安·斯塔普菲格所完成。聖三一教堂是羅馬天主教堂的中心建築,它與同時建成的聖約翰教堂一同屬於費希爾·馮·埃拉赫在薩爾茨堡的第一座建築。它的外觀建築像宮殿一樣非常雄偉,外門statue由伯納德·米海爾·曼德爾設計,雕塑家、石匠也參與了其中的製作。室內圓形的大穹頂中,華美的壁畫「聖母昇天」是由約翰·邁克爾·羅特梅爾所繪製,描述聖三一帶領著天使邁克爾向聖母封冕,以宣揚基督教的救贖。而主祭壇更是由費希爾·馮·埃拉赫設計,左右的副聖壇同樣擺放著大型天使雕像,右邊另外還有聖母奇蹟肖耳像,帶領著六世紀的文化底蘊。聖三一教堂是薩爾茨堡最高的宗教堡,值得一住您來幫它留一段回憶。

聖羅克教堂
奧地利-維也納邦

在維也納,有座名為聖洛赫教堂,於1642年由費迪南德三世建造,以答謝上天保佑維也納免於瘟疫的災情。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