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亞塞拜然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亞塞拜然共和國,通稱亞塞拜然,是一個位於東歐與西亞交界,外高加索東部的跨大陸國家,以總統制和憲法共和制為政府體制,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大部分屬於亞洲,少部分屬於歐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阿塞拜疆自1918年5月28日正式宣佈獨立,成為第一個以穆斯林佔絕大多數的世俗化民主共和國,也是第一個有歌劇和戲劇院以及現代大學的穆斯林國家。阿塞拜疆 這個地名可翻譯為「火的土地」。在阿塞拜疆許多古代文化遺蹟,是突厥語族6個獨立的國家之一,也是突厥議會與突厥文化國際組織的成員。阿塞拜疆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首都巴庫從蘇聯時代就是著名的石油城,且各種宗教自由信仰共存。民俗節慶方面,像是古爾邦節、肉孜節與開春節等仍被慶祝,重要紀念日也是如此,還有著保存良好的傳統體育項目。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Hajji Bani mosque
亞塞拜然-巴庫

「「哈吉•班尼清真寺」是阿塞拜疆的一座別具特色的清真寺,建於16世紀,位於巴庫舊城,是夏爾萬沙下(Shirvan Shah)大廈的一部分。據阿拉伯題詞顯示,此清真寺是在16世紀由哈吉•班尼建造的。此清真寺分為正面的大型多層米拉布,以及一個有圓頂由把斯側(Absheron)開製而成的典型圓頂的廳頂,20世紀初曾經重建過,在重建的時候還更增加了婦女禱告室及大廳,整個建築的內外概念仍保留著阿塞拜疆的傳統風格。根據阿塞拜疆內閣的命令,哈吉•班尼清真寺正式被列為國家重要的歷史古蹟。

Mosque of the Martyrs
亞塞拜然-巴庫

近年來熱門的「死者清真寺」,也可叫做「土耳其清真寺」,位於亞塞拜疆巴庫市,靠近「死者巷」。土耳其政府於 90 紀初協助興建此廟,且現今即為土耳其大使館的宗教接洽人有正式擔任的住宅。此廟於 2009 年開始重新翻修,外牆上,則書寫了食言書第 154 節,此節為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屬於眾多捨命為真主而死的不應予說他們已死亡,他們為強健的,但你們未能覺悟」。

Keygubad Mosque
亞塞拜然-巴庫

凱古巴德清真寺是一座位於阿塞拜疆巴庫舊城的加拉大道上的14世紀歷史悠久的清真寺。清真寺位於蘇伊德·亞哈伊·巴庫維的陵墓南側。清真寺歷史上原本是一座清真寺/文理學院,緊鄰達夫梳的墳墓。阿巴斯古盧·巴基坎夫在他的著作中記載:索賓沙阿希·凱古巴德第一於1317至1348年執政。根據著名研究者S。阿舒貝利的說法,凱古巴德是謝赫·易卜拉欣的祖父。1918年事件中,這座清真寺被亞美尼亞部隊燒毀。在索賓沙阿斯宮殿的南側低地庭院中,只剩下了凱古巴德清真寺的殘骸和少數拱門。清真寺由一個長方形的���拜大廳和一條在它前面的走廊組成。原本大廳中心有四根支撐圓屋頂的柱子。旁邊有一個門房和前廳。大廳的南牆上原本有一個米爾拉布。與陵墓和凱古巴德清真寺共同組成中庭,由於它的位置,保留了一個中立的位置在索賓沙阿斯的宮殿群中。

希爾萬沙宮殿
亞塞拜然-巴庫

「佔領整個巴庫堡壘的「石華沙爾萬沙宮」,於15世紀由石華沙爾萬沙宮所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亞塞拜然建築珍寶」之一,位於巴庫的內城內,與少女塔一起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古蹟名錄。該建築群包含宮殿的主建築、宴會廳、墳墓、宮殿的清真寺以及一棟塔樓,還有墳墓旁邊的司馬耶哈也•巴庫維陵墓、宮殿東面的門柱、牟拉德之門以及一個水池和浴室的遺跡。墳墓旁邊曾經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而浴室遺跡位於墳墓的西面。宮殿曾經被一面牆圍住,四周環繞著塔樓,是巴庫堡壘的內部據點,不過如今地表上已沒有任何殘存的牆壁痕跡,但1920年代時,發現了疑似塔樓基礎的遺跡以及與它相連的部分牆壁殘跡,位於宮殿的東北對面。宮殿本身沒有留下任何雕刻文字,因此,建築時間是根據參考此建築群的雕刻文字所定,只有在清真寺的墳墓和塔樓上有完整保存的兩條雕刻文字。過去,宮殿曾是阿塞拜疆人民博物館和宗教歷史博物館的所在地,1960年時被改造為一座歷史建築群保護區,並於1964年改名為國家歷史建築博物館保護區「石華沙爾萬沙宮建築群」,並於1992年開始修復,修復計畫的作者是Niyazi Rzayev,由寶座室開始修復,2000年時,在UNESCO的第24屆理事會上,巴庫歷史區———伊切裡市正式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榮譽,這是亞塞拜然領土上第一個獲得聯合國歷史古蹟榮譽的建築群,2006年時,這次的修復完成,2017年,少女塔和石華沙爾萬沙宮獲得突出貢獻的證書。石華沙爾萬沙宮的平面佈局包含宮殿、宴會廳、薩裡•阿舒爾貝依爾假設的未置建的建築物門柱“東門”,宮殿清真寺、陵墓、被摧毀的基·庫巴德清真寺的遺址、浴室遺址「烏丹」,主建築的西面用阿拉伯花紋裝飾,立頂拱半圓型形成層層疊嶂,在頂部飾以裝飾,門柱構成的廊柱與基座區別於阿拉伯諺文,上部以建築文字裝飾,下部以雕刻梯次式的雙拱門形成的深型凹洞。將宮殿清真寺與上廣場之間的牆壁,置有石華沙爾萬沙宮下廣場的陵墓建築「土爾貝」,浴室經過除垢修復,內部佈局由護墻下層磚鋪的保存復原,浴室的構造與東方其他的浴室一致,將浴室深度埋地,只有門柱和大廳屋頂通過通風口空氣出來,屋頂磚鋪的編織方式古老。建造於宮殿群的考古挖掘尋獲了一些日常用品、從12世紀到15世紀的硬幣、19世紀銅器、武器和飾品、15世紀的樂器,以及19世紀的婦女衣服裝飾和刺繡,以及與該地區有關的兩比利亞民族傳統地毯———謝馬哈車毯、17世紀的巴庫手織地毯。大廳中心處有複製的巴庫歷史區模型。南宮殿的長方形穹頂襯以伊朗式的門柱,內部以層層疊疊的磚牆撥滿,磚牆的顏色、寬度和紋理各不相同,以及「舍貝克」的樣式,即石板上小小的光線小窗,呈現出一種特有的視覺效果。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