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塞拜然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亞塞拜然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亞塞拜然共和國,通稱亞塞拜然,是一個位於東歐與西亞交界,外高加索東部的跨大陸國家,以總統制和憲法共和制為政府體制,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大部分屬於亞洲,少部分屬於歐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阿塞拜疆自1918年5月28日正式宣佈獨立,成為第一個以穆斯林佔絕大多數的世俗化民主共和國,也是第一個有歌劇和戲劇院以及現代大學的穆斯林國家。阿塞拜疆 這個地名可翻譯為「火的土地」。在阿塞拜疆許多古代文化遺蹟,是突厥語族6個獨立的國家之一,也是突厥議會與突厥文化國際組織的成員。阿塞拜疆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首都巴庫從蘇聯時代就是著名的石油城,且各種宗教自由信仰共存。民俗節慶方面,像是古爾邦節、肉孜節與開春節等仍被慶祝,重要紀念日也是如此,還有著保存良好的傳統體育項目。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Shusha State Historical and Architectural Reserve
亞塞拜然-舒沙

位於阿塞拜疆內阿爾瓦島區的「舒薩」(或「舒希」),位於山區,海拔高度約為1,400-1,800公尺,是由卡拉巴赫坎國的創建者巴納阿利•汗的建立而成的1750年代的山間度假勝地。城中有許多阿塞拜疆及亞美尼亞文學家、詩人、作家及音樂創作者,也是當地宗教文化與歷史的重要地標。2022年開始允許來自阿塞拜疆的遊客前往旅遊,2023年則開始安定居民。然而,2020年,亞美尼亞居民因2020年內阿爾瓦島區戰爭的持續而投靠,許多古蹟也備受破壞。

Keygubad Mosque
亞塞拜然-巴庫

凱古巴德清真寺是一座位於阿塞拜疆巴庫舊城的加拉大道上的14世紀歷史悠久的清真寺。清真寺位於蘇伊德·亞哈伊·巴庫維的陵墓南側。清真寺歷史上原本是一座清真寺/文理學院,緊鄰達夫梳的墳墓。阿巴斯古盧·巴基坎夫在他的著作中記載:索賓沙阿希·凱古巴德第一於1317至1348年執政。根據著名研究者S。阿舒貝利的說法,凱古巴德是謝赫·易卜拉欣的祖父。1918年事件中,這座清真寺被亞美尼亞部隊燒毀。在索賓沙阿斯宮殿的南側低地庭院中,只剩下了凱古巴德清真寺的殘骸和少數拱門。清真寺由一個長方形的���拜大廳和一條在它前面的走廊組成。原本大廳中心有四根支撐圓屋頂的柱子。旁邊有一個門房和前廳。大廳的南牆上原本有一個米爾拉布。與陵墓和凱古巴德清真寺共同組成中庭,由於它的位置,保留了一個中立的位置在索賓沙阿斯的宮殿群中。

Khagani Garden
亞塞拜然-巴庫

「佐拜爾區的哈格尼花園,又名莫洛坎花園,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庫最古老的公園之一。它面積不大,以中世紀波斯詩人哈格尼・夏爾瓦尼的名字命名。南方邊緣處有宇剛・哈吉別夫大街,北接哈格尼街,東面則是哥哥爾街,西鄰拉蘇爾・拉扎街。形成該園區建築和景觀結構的基礎是一個曲線形的池塘,上面有一座雕塑群「三位女神」,包括三尊優美的女子雕像,並以大塊的天然石為凸臺。園長臺的圓木列柱就是從池塘出發。四通道的曲徑交叉貫穿空間,並經過中央池塘一帶。儘管它面積非常小,但是舒適感非常強,也是許多巴庫人喜愛的休息場所之一。花園中植物所把持的綠蔭設計得很大,在綠蔭下設置了許多長椅,以供休息。在大樹之間,植物排列的是灌木和花壇。上世紀60年代,石油和相關產業開始發展,居住區佔據了伊切爾謝赫堡壘東北部的大部分空間,在其中出現了莫洛坎區。由於中央地帶的發展,原有的莫洛坎棲息地被夷為平地,莫洛坎人被移往完全新的薩沃克扎裡(Zavokzalye)區,在那裡建設了新的莫洛坎車馬居住區。而原有的棲息地處,則於19世紀初建立了瑪麗安斯基廣場,這個廣場是位於豪華居民區的緊鄰之處,廣場周圍的公園賦予了它一種守密的屬性。19世紀晚期,根據現有的規劃結構,新的樹木在廣場上種植,公園採用了正方形的規畫設計,曲徑交叉穿插,中央是一個池塘和噴泉。20世紀初,由於城市的建設,瑪麗安斯基廣場也必須重新規劃,主要園長阿扎伊爾・瓦西里耶夫(A.E. Vasiliev)表示:「城市開始設置公園,最近還要建設裡維耶爾(Riviere)」。根據情況研究,1904年,瓦西里耶夫為瑪麗安斯基廣場重建提出了計畫,該計畫預料擴大麴徑,並種植耐熱氣候的樹木,以達到更高的藝術表現力,也擬定要仔細在植物之間穿插一些小型建築。然而,該計畫從未實行,1905年蘇聯統治時,該花園改名為「1月9日花園」,二次世界大戰後,該園豐富了一些小型建築,包括棚架、新聞攤位、鴿子房等景觀設計元素,隨後以哈希姆阿里耶夫的名字命名。獨立後,該花園改為以哈格尼的名字重新命名。

持沒藥者大教堂
亞塞拜然-巴庫

「持沒藥者主教座堂」是位於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的一座東正教大教堂,源於使徒巴爾多祿茂時期所建。約於1909年由私人捐款興建而成,但於1920年因為蘇維埃政權而關閉,曾先後做過倉庫和體育館。在1990年的黑色一月事件中,大教堂受到蘇聯導彈的擊中,並嚴重受損。1991年,正教會終於歸還俄羅斯,並於2000年開始進行修繕。2001年5月27日,由莫斯科大牧首阿列克謝二世升為該大教堂的主教座堂。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