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比利時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2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比利時王國,位於歐洲西部沿海東與德國、北與荷蘭、南與法國、東南與盧森堡比鄰,更西臨英國隔海相望。比利時是高度發達的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成員國之一,外貿為其經濟大有助益。更美化城市建築的歷史古蹟比比皆是。地理文化上,比利時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曾經殖民有兩個主要地區以及一個租界,其所使用的荷蘭語和法語均含地方方言,與此兩國的使用者交流無障礙。比利時國內分為荷蘭語區、法語區以及德語區,首都布魯塞爾是法荷雙語區,現時以法語為主。比利時以它與藝術、建築、啤酒、食物以及巧克力聞名,是很多法國作家的安樂窩,也是許多歐洲神秘教派的活動中心。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2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St. Peter's Church, Melreux
比利時-瓦隆大區

在比利時的Hotton自治市,位於Melreux的「聖彼得教堂」是一個羅馬天主教堂,位於「Gare de la Gare」大街上。現在的教堂,裝飾精美,塔樓四圍環繞著槍塔,起源於1671年,而12世紀的羅馬式洗禮槽和中世紀的墓碑證明早期存在著一個建築物。內部裝飾有一些美麗的畫作,其中一幅據說是由Riga藝術家繪製的「哥樂山」畫,以及一座按照路易十三時期風格建造的祭壇。在布爾日之戰期間,教堂被德國部隊的鉗彈砲擊完全摧毀,但大部分內部被保存了下來。戰後,教堂被重建,並於1989年被賦予保護文物的地位。

Fort de Suarlée
比利時-瓦隆大區

Fort de Suarlée是19世紀晚期比利時納米爾防禦工事中的九座堡壘之一,由Henri Alexis Brialmont根據計劃於1888-1892年間興建,與同時期由Raymond Adolphe Séré de Rivières興建的法國堡壘不同,此堡壘完全用未配筋的混凝土建造而成。1914年,納米爾防禦戰中該堡壘受到德國炮兵的猛烈轟炸。1930年代更進行升級以防範德國的進攻,於1940年比利時戰役中發揮了作用,最後陷落於德軍之手。現在,這座堡壘位於納米爾中心大約西北方約4公里處,為與Boncelles堡壘相似的三角形堡壘,佔據了布魯塞爾-納米爾的列車線路,方圍由深約18公尺的護坑環繞,護坑由紅磚豎槍槽防禦,發射發射機前往對面的坑臺,主力武器集中於中部的湊樹上,湊樹由未配筋混凝土構成,較不易受砲彈攻擊,精確導彈則以黑火藥發射,導致煙霧在空間中散動,由此來看,布里亞蒙堡壘並未為橫任部隊單位考慮每日需求,促使德國出兵可以從後面繞行而得以攻擊,於1914年夏天,索拉爾堡壘由Moisse上校指揮,配置有約400名炮兵和80名防禦部隊,德軍在8月23日由空中開始轟炸,24日則受到約1500發重型砲彈攻擊,25日後方受到再次1500發210mm,305mm及420mm炮彈襲擊,損壞堡壘,造成役據。1930年代,此堡壘進行升級、加固及改造,安裝了1座雙15cm砲塔,2座單21cm砲塔,2座雙12cm砲塔及許多臺57mm砲以及觀測發射孔,現今它為私人所擁有且不開放參觀,各類設備已拆離,空氣廊道已被水淹沒,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未有修繕。

Chevetogne Abbey
比利時-瓦隆大區

維特蘭大修道院,也被稱為「聖十字修道院」,是位於比利時Ciney,Namur 省的Chevetogne村上的一座天主教本篤修道會。目前,這座修道院有大約27位僧侶。 1924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向本篤會發出使命書「Equidem verba」,鼓勵他們為建立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統一而努力,尤其強調俄羅斯東正教。次年,由Lambert Beauduin領導的一個團體建立了Amay僧院,位於Meuse河上。因為Beauduin與Merder樞機主教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關係密切,加上他與東方基督徒的聯繫,他成為天主教基督教會運動的先驅。他最初著眼於東正教和聖公會的統一,但最終擴大到所有自稱為基督者。1939年,Amay修道院的社群遷移到目前的Chevetogne。此後,於1957 年建造了一個東方教堂,由Rallis Kopsidis和Georges Chochlidakis繪製壁畫。此外於地下室完成了一個西方教堂及圖書館,約有10萬冊書籍,並訂閱約500份專業期刊和雜誌。Chevetogne修道院於1990年12月11日提升為一座修道院的榮譽。為了居住一種基督教統一的生活,大修道院的拉丁教堂及東正教教堂每天都會舉行崇拜活動。雖然僧侶每日的聖禮會分開舉行,但他們共享同一個餐廳用餐,並有一個住持統領。除了祈禱之外,僧侶們從1926年就開始出版一本名為「Irénikon」的期刊。

Neufmoustier abbey
比利時-瓦隆大區

Neufmoustier Abbey於1109年後在比利時瓦隆尼亞的Huy市建造,是專門為聖墳和聖施洗約翰奉獻的奧古斯丁修道院。如今,院子和花園佔據了這個地方。傳說,Montagu伯爵Conon及其子Lambert和Peter Hermit從第一次十字軍東徵的船上返回時遭遇嚴重的暴風雨,他們發誓若能活下來就建立一座教堂,然後暴風雨就立刻緩和了。Neufmoustier Abbey就是這個發誓的結果。Peter住在修道院,在1115年去世後就埋葬在那裡。修道院本身也成為當地一個極受歡迎的朝聖地。據當地傳說,那些不能實現前往耶路撒冷的誓言的朝聖者只要走更短的路線前往修道院就可獲得同樣的靈性收穫。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