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比利時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2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比利時王國,位於歐洲西部沿海東與德國、北與荷蘭、南與法國、東南與盧森堡比鄰,更西臨英國隔海相望。比利時是高度發達的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成員國之一,外貿為其經濟大有助益。更美化城市建築的歷史古蹟比比皆是。地理文化上,比利時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曾經殖民有兩個主要地區以及一個租界,其所使用的荷蘭語和法語均含地方方言,與此兩國的使用者交流無障礙。比利時國內分為荷蘭語區、法語區以及德語區,首都布魯塞爾是法荷雙語區,現時以法語為主。比利時以它與藝術、建築、啤酒、食物以及巧克力聞名,是很多法國作家的安樂窩,也是許多歐洲神秘教派的活動中心。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2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Gileppe Dam
比利時-瓦隆大區

這座位於比利時華隆尼亞州傑爾海(Jalhay),利耶日省(Liège province)的蓋爾佩水壩(Gileppe Dam),於1870年代建成,用以為附近佛夫勒斯(Verviers)的紡織工業提供水。其以異常厚實的系數建構此特殊堤壩,對於將首次建立在現代比利時的堤壩功能系統,皆起重要作用。21世紀,它被稱為提供佛夫勒斯大多數飲用水以及工業用水的水源,且還生產出水力發電。於19世紀,水壩之設置,是為了確保佛夫勒斯紡織工業的水源。在此之前,水源曾是維爾夫河(Vesdre river),但不能滿足需求,水質問題更因此引發魚群滅亡以及馬來亞熱傳播等問題,夏季水位不足之際,本地居民更只能靠附近泉水供應飲水。此事件後,1857年比利時政府指派工程師Bidaut進行研究,目標是在一年中對維爾夫河提供約300萬立方公尺水量給予紡織工業、及146萬立方公尺給予居民。此外,水壩的主要職能亦為提供飲用水,剩餘水源亦予導流於水輪機發雽。在1997年,蓋爾佩水壩共生產 325萬立方公尺飲用水。此外,同時也是比利時少數能發大出水力發電的地區。Bidaut曾受Alicante與Furens水壩設計啟發,在1867年提出的計畫獲得了批准,於1868年開始工程,由80至100名工程師團隊完成於10年之內。水壩於1878年7月28日由國王列奧波德二世正式奉獻。1970年,再加高水壩為抗洪之用,此時,為避免毀傷蓋利佩安置在水壩之上的獅子雕塑,而將其移走,1971年10月20日,卻以獅子面朝東方,豎立在水壩上翼,重新由國王波多安獻出,山頂獅子雕塑更成為當地旅遊景點代表圖像。

布魯塞爾大廣場
比利時-布魯塞爾首都大區

布魯塞爾「大廣場」或「 Groote Markt 」是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中心廣場,周圍環繞著華麗的巴洛克式公會大廈,以及兩座更大的建築;市政廳的火把廳樓和新哥德式的「國王宮」或「麵包宮」大廈,裡面有布魯塞爾市博物館。這座廣場約有三千平方米,實實在在鋪設砌石。「大廣場」的建設始於十一世紀,到十七世紀基本完工。1695年的九年戰爭期間,大部分廣場被法軍轟炸而摧毀,僅有廳樓外牆及塔樓(作為炮彈的標的物)和一些石牆堅抵不損。大廣場周圍的建築物在隨後的年代內被重建,使者廣場出現現在的樣貌,儘管它們在接下來的年代裡也經常作出修改。自19世紀中期以來,廣場的遺產價值被重新發現,並且經過全面的翻新。如今,大廣場是布魯塞爾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和最令人難忘的地標,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自1998年以來一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每個雙年舉行一次的廣場中心安裝著一個巨大的「花毯」,聖誕和新年期間也會舉行節慶和文化活動,自20世紀中期以來,一棵聖誕樹每年都會在廣場上豎立。這個地方的「球場地鐵」站和巴士站也建好了。廣場及其周圍街道於1990年被步行化,是布魯塞爾市中心步行化過程的一步,現在也是布魯塞爾市中心步行區的一部分。1998年,大廣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這個地方現在主要是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最重要和有名的是花毯和奧馬岡長途步行,兩者都在夏天舉行。比利時啤酒週末,一個獻給比利時啤酒的活動,小型和大型啤酒廠會在大廣場展示他們的產品,從2010年開始舉行。廣場還被用於社區聚集和公眾慶祝活動,比如運動賽事後迎接運動員。

斯皮耶納的新石器時代燧石礦
比利時-瓦隆大區

精煉火石礦場位於比利時東南部的Spiennes村,在公元前4300至2200年間,曾是歐洲西北部歷史最悠久與規模最大的火石礦場之一,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大約於1843年被發現,工程師Alphonse Briart於1867年鐵路築路時發掘,並於1872年於布魯塞爾舉行的國際史前學會論壇上報告了研究成果。至今亦持續進行發掘工作。與米斯市南東四英里外的山丘上散佈有數以百萬計的精煉火石碎片,古人挖出的挖掘坑深達數百公尺,複雜的洞穴網絡竟是人工製造。它展示並記載了火石採集與改變成開採與地下採掘的重要階段,也凸顯了人類的多種技術,文化與程度提升等,更根據研究表明,古人以火石所製造的鎬,重量高達數百公斤,搭配具有拔石和緊密合作技術的團隊,勇於開拓破壞環境,克服重重困難。產出的長凳外形僅有加工,未經精煉,便被交易到廣大區域,進行後續精煉,以增強其承託力與利用時間。最後被製作成鎬,砍伐森林,加工樹木,打造住屋及漁船等,2015年春季更開設述旨中心「SILEX'S」,除了可參觀博物館外,也可以瞭解和體驗地底挖掘技術。這個礦場同英國的Grimes Graves, Cissbury以及波蘭的Krzemionki,亦有相似性質,因為都是來源於火石。而倫敦岩石火石的加工產品,有Langdale axe industry, Penmaenmawr及Tievebulliagh等。

範·艾特菲爾德公館
比利時-布魯塞爾首都大區

範艾特菲爾德公館是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座城市住宅,於1895年由維克多·奧塔為埃德蒙·範艾特菲爾德設計,其與其他三座奧塔建築相比,前者的地址是4 'Avenue Palmerston' in Brussels,極具劃時代意義。該建築物內部以鋼和玻璃為主的工業質感設計,以及通過有鋼-玻璃穹頂覆蓋的中央接待室接受額外的光線;1898年,奧塔又增添了更傳統的美麗細部的沙岩正立面,加上車房、辦公室和獨立的大門,範艾特菲爾德公館成為當時不可多得的有名望私人寓所。該公館於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