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比利時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2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比利時王國,位於歐洲西部沿海東與德國、北與荷蘭、南與法國、東南與盧森堡比鄰,更西臨英國隔海相望。比利時是高度發達的歐洲聯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成員國之一,外貿為其經濟大有助益。更美化城市建築的歷史古蹟比比皆是。地理文化上,比利時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曾經殖民有兩個主要地區以及一個租界,其所使用的荷蘭語和法語均含地方方言,與此兩國的使用者交流無障礙。比利時國內分為荷蘭語區、法語區以及德語區,首都布魯塞爾是法荷雙語區,現時以法語為主。比利時以它與藝術、建築、啤酒、食物以及巧克力聞名,是很多法國作家的安樂窩,也是許多歐洲神秘教派的活動中心。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2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埃爾熱博物館
比利時-瓦隆大區

比利時盧汶崙佛洛伊特市(Louvain-la-Neuve)有一座紀念勒古(Georges Remi)所創作的漫畫《提恩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的「勒古博物館」(Musée Hergé),位於綠蔭森林(Le Parc de la Source)邊緣,「拉布拉多街26號」,是漫畫中提恩的家所在地。由一位普利茲克獎得主建築師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設計,內部由漫畫家樓斯瓦特(Joost Swarte)設計,於2009年6月開放。博物館中有九個展覽室、咖啡廳、博物館專門店以及小型電影院,票價約為三小時導覽服務為13歐元,每年大約有10萬人次參觀。

布魯塞爾王宮
比利時-布魯塞爾首都大區

Royal Palace of Brussels位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是比利時國王和王后的正式宮殿,但目前並未作為王室居住地,因為國王和王室成員都住在布魯塞爾北部的拉肯皇宮。現存的外觀是由羅富傑二世於1900年建造,是舊日庫登堡皇宮(Coudenberg Palace)一部分,是中世紀時期建造的古老宮殿群。昔日庫登堡皇宮(Coudenberg Palace)古老的宮殿群於11到12世紀間開始建造,當時它可能就像一座充當普林斯堡市要塞的堡壘般的建築,是林堡與特維倫城堡的布拉班特公爵的住宅。隨著林堡與特維倫城堡的布拉班特公爵以及後繼者的威望提升,它又重新被建造擴張和改善。皇宮中兩側興建的大樓標誌比利時政府制度的典型象徵:君主立憲體制。皇宮左側為伯拉班堡公園(Brussels Park),右側是比利時聯邦議會大樓。除了皇宮,此處鄰近的布魯塞爾中央車站以及地鐡「公園/Parc」站和「綮/Trône」站。較早期,庫登堡山上的宮殿被國王菲利普建造出一個被稱為「聖堂廳」的巨型接待室供王室晚宴和宴會使用,於1465年時首次舉行比利時狄堡派中等階級、貴族與神職人員的國會會議;而且1515年葡萄牙瑪格麗特女王也在此宣誓將低地統治權交給查理五世,重要的是,40年後,查理五世也在此將權力留給他的兒子西班牙菲利普二世。整個庫登堡皇宮經歷多次大火的災難,1679年一場大火摧毀屋頂的部分,1731年2月3日發生的一次嚴重大火將整個皇宮幾乎毀滅,惟僅僅廷堂與一條街周圍的牆壁完好無損。1775��重新開發這個地區時,即為現今的布魯塞爾公園設置城市軸線,在庫登堡皇宮的廢墟上興建皇宮廣場(Koningsplein),右側的新建大樓中亦出現兩座住宅,其中一座為庫登堡修道院的住所,另一座則為政府重要人員的住宅。1814年維也納會議開始後,布魯塞爾成為新成立的荷蘭聯合王國的合資格首都,威廉一世統治皇宮時下達命令,將街道封閉,並將兩座大樓樞紐連接開槽,接著便擴建為「皇宮」,並於中間加上新歐斯拉式外觀,設置一個臺階,周圍裝配一條鐵欄欄杆的陽臺圍繞整層。另一方面,由車來蔡藝術家為羅富傑二世依照義大利皮亞佐(Piazzetta)和卡塔門(Porta della Carta)的景觀繪畫,並設置在近期添加的小型走廊中。皇宮現今主要用於國宴以及重要慶典,和一般歐洲國家的皇宮不同,皇宮不再成為比利時國王的實際住所,他們比較喜歡住在拉肯皇宮。到了羅富傑三世時期,皇宮已正式成為是國王會面的地方,並兼任國王辦公室以及皇室行政事務的地方。皇宮也有獨特的功能,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愛麗絲薩利爾 Queen Elisabeth 倡議下,它成為紅十字會的軍事醫院。值得一提的是,皇宮外牆的長度是倫敦白金漢宮的兩倍,但樓層面積約只有兩分之一。在皇宮內,有著寶貴的王室收藏品,由拿破崙、羅富傑一世、路易斐一世和羅富傑二世的重要傢俱和傢俱、銀器、瓷器、精美水晶餐具等等,並由皇后波拉(Paola)加入現代藝術設計;此外,國宴會時,皇宮也提供皇室住宅以及套房,以及適逢聖誕的新年招待廳為聯合國組織、歐盟大使以及政治家們招待,也在皇宮舉辦婚禮聚餐和國王過世的追悼典禮等。

Castle of Thy-le-Château
比利時-瓦隆大區

位於比利時納姆省瓦爾考特市的鐵格堡城堡是一座中世紀的城堡,約在12世紀被建造,為多個貴族部族提供軍事要塞,幾經更迭後,直到法國大革命時,它終於破敗不堪。1939年,城堡得以成功地修復了。

Chevetogne Abbey
比利時-瓦隆大區

維特蘭大修道院,也被稱為「聖十字修道院」,是位於比利時Ciney,Namur 省的Chevetogne村上的一座天主教本篤修道會。目前,這座修道院有大約27位僧侶。 1924年,教宗庇護十一世向本篤會發出使命書「Equidem verba」,鼓勵他們為建立天主教和東正教之間的統一而努力,尤其強調俄羅斯東正教。次年,由Lambert Beauduin領導的一個團體建立了Amay僧院,位於Meuse河上。因為Beauduin與Merder樞機主教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關係密切,加上他與東方基督徒的聯繫,他成為天主教基督教會運動的先驅。他最初著眼於東正教和聖公會的統一,但最終擴大到所有自稱為基督者。1939年,Amay修道院的社群遷移到目前的Chevetogne。此後,於1957 年建造了一個東方教堂,由Rallis Kopsidis和Georges Chochlidakis繪製壁畫。此外於地下室完成了一個西方教堂及圖書館,約有10萬冊書籍,並訂閱約500份專業期刊和雜誌。Chevetogne修道院於1990年12月11日提升為一座修道院的榮譽。為了居住一種基督教統一的生活,大修道院的拉丁教堂及東正教教堂每天都會舉行崇拜活動。雖然僧侶每日的聖禮會分開舉行,但他們共享同一個餐廳用餐,並有一個住持統領。除了祈禱之外,僧侶們從1926年就開始出版一本名為「Irénikon」的期刊。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