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BAM,EUR
波赫可兌換馬克,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87
電壓
220V
插座別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或「波士尼亞」,是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多山國家,首都是薩拉熱窩。1990年代,獨立於南斯拉夫內戰期間,現今已經是國際社會認可的獨立主權國家,政治上被分成兩個實體,波赫聯邦及塞族共和國,而其國名源自於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個歷史地區名稱,但沒有直接代表的政治實體。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邊界採用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邊界,位於巴爾幹半島西部,鄰國為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以及黑山共和國。獨立後曾發生內戰,使經濟受到重創,令旅遊者千萬要小心處理。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BAM,EUR
波赫可兌換馬克,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7
插座別
阿爾斯拉納吉茲莫斯特是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特雷比涅市的一個村莊,約有50個人口。該村莊是一個重要的旅遊地區,自從15世紀以來就一直是古老建築和宏偉景色的景點。這裡以壯麗的聳立山脈,緩穩的山谷,橋樑,步道,湖,河流和豐富多樣的自然場景而聞名。 除了自然環境以外,該地區還擁有地方傳統和世界遺產古老建築,擴大了該地區的旅遊規模。
Šeher Ćehaja Bridge 是一座橫跨薩拉熱窩的米爾雅克河的橋樑,該橋樑源自土耳其文中"市長橋"一詞,在奧斯曼統治期間,薩拉熱窩共建了13座橋樑,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座就是Šeher Ćehaja Bridge。唯一記載紀記建造年份的文獻是蒙斯塔爾的紀錄片,指出這座橋樑在994 AH年建成,也就是由 Alija known as Hafizadić 一人建造。Šeher Ćehaja Bridge 在 1619 年和 1629 年的洪水以及 1843 年由 Mustafa-paša 進行維修時失去兩支支柱時曾經受到損害,還有 1880 年也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位於波士尼亞和赫塞哥維納海納·索拉維奧市新薩拉瓦諾的基督教東正教會「聖神變形教堂」,原設計於克羅埃西亞的斯普利特,於1940年由亞歷山大·德羅科建造,並由塞爾維亞主教加夫裡洛五世祝聖。在當地,有大約5萬熱衷於此教堂的信眾。它是新薩拉瓦諾唯一的東正教堂。在南斯拉夫戰爭期間,教堂受到嚴重的破壞,戰後復修復了它,並於2004年開始重新繪製壁畫。
「阿爾斯拉納吉茨大橋(Arslanagić Bridge)也稱佩羅維奇大橋(Perović Bridge),位於波士尼亞及赫塞哥維納的特雷比尼耶市(Trebinje),並於2006年1月25日正式成立為波士尼亞及赫塞哥維納的國家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