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BAM,EUR
波赫可兌換馬克,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87
電壓
220V
插座別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或「波士尼亞」,是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多山國家,首都是薩拉熱窩。1990年代,獨立於南斯拉夫內戰期間,現今已經是國際社會認可的獨立主權國家,政治上被分成兩個實體,波赫聯邦及塞族共和國,而其國名源自於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個歷史地區名稱,但沒有直接代表的政治實體。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邊界採用的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邊界,位於巴爾幹半島西部,鄰國為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以及黑山共和國。獨立後曾發生內戰,使經濟受到重創,令旅遊者千萬要小心處理。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BAM,EUR
波赫可兌換馬克,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7
插座別
Latin Bridge(拉丁橋)位於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米爾謝加城市,曾於1914年成為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素的源頭,即奧地利王子夫倫茲·費迪南德被格瓦里洛·普林西普在該橋的北端槍殺事件。該橋傳說在1541年清真對薩拉熱窩斯的普查中提到並由皮匠和伊斯梅德的兒子赫賽德建造,此役橋構造素以木材相關,再由當時的城市傑出公民阿里·阿尼貝格在1565年將其改裝成石橋。1791年11月15日的大洪水造成橋梁損壞,後由薩拉熱窩斯的商人阿卜杜拉·阿格·布里加資助修復,從「布里加」的數字可以推斷其重建時間約為1798/99 年。橋長四個拱門,支撐於三個堅固的支柱和堤岸,其建材為石及熟石膏,雙面開口的「眼睛」結構在橋上極為明顯,同時也出現在薩拉熱窩斯徽章的背景下。此外,由於奧地利匈牙利時期的汽車增多,在橋上也加裝兩側的搖臂來緩衝汽車及行人,而在南斯拉夫時期,該橋也因而以「普林西普橋」(Principov most)....等聞名。20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橋的右岸街道對角處對奧地利皇室次子夫倫茲·費迪南德下槍,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南斯拉夫時期,橋改名為「普林西普橋」,但至緬甸戰爭結束之後,名稱又回歸為「拉丁橋」。於橋旁設置了一塊紀念牌板來表彰普林西普在此槍殺夫倫茲·費迪南德、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的地點。
迪亞曼特修道院是位於波士尼亞和赫塞哥維納的特拉普斯修道院,靠近該國第二大城市班佳魯卡。它由聖母進院聖殿和特拉普斯修道院組成。這是東南歐洲唯一的特拉普斯修道院,在20世紀初,有219個修士,是世界上最大的特拉普斯修道院,但現在只有兩位修道士。2004年,KONS宣佈修道院聖母安眠聖殿為波斯尼亞和赫塞哥維納的國家古蹟。由於修道士弗朗茲·普法納(Franz Pfanner)來到波斯尼亞,得知在奧斯曼帝國頒布了讓基督教徒可以買地的法律,因此他於1869年6月10日在班佳魯卡附近Delibašino為總額1400狄卡斯購買100英畝土地,於1869年6月21日這片地剎加盟特拉普斯修道會,這被認為是迪亞曼特修道院建立的日期。因此,為了感謝勞茲茲的舊Maristen修道會捐贈2000弗洛蘭的撥款,普法納將該村改名為迪亞曼特。此後奧匈帝國逐漸放寬對基督教徒的限制,讓迪亞曼特修道院可以擴建。1878年,在修道院以北50米外建立了一個醫院。第二任院長博納文圖告訴,經過改革後,修道士的人數增加到90人,修道院的經濟得到振興。1886年,特拉普斯會一般章程提出將Mariastern升格為修道院,由博納文圖擔任最初的院長。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修道院的所有舊建築、器物、農場、工廠等被徵收,僅剩舊和新墳場、舊和新教堂以及新修道院內少量住宅空間。現在,有兩位特拉普斯修道士在Mariastern修道院生活、負責堂區和特拉普斯乳酪的製作,目前的修道院院長是教宗代表弗朗索瓦·德·普勒斯(Francois de Place)。修道院的大堂教堂「聖母念經瞻禮聖殿」復原後,自1973年5月13日起,被班佳魯卡主教阿爾弗雷德·皮赫勒確定為新的堂區使用。
聖巴那武加大教堂位於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是該國四個羅馬天主教大教堂之一,是由Franjo Komarica主教所領導的Banja Luka主教座席。這座大教堂是為了紀念中世紀的Franciscan神學家聖巴那武加而建造的,於1970年由Alfred Pichler建造,先前因地震而損壞。博士邁裡安Marković和Alfred Pichler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大教堂遭受了破壞,2001年在修復完畢後重新落成。
位於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Svrzo的房子是奧斯曼帝國統治該地區時建造的一座古老房子,也是薩拉熱窩博物館的分館。它個所傳統特色,住宅區分為男室、女室及僕人休息室。該古屋擁有由木料構成,而在當今該地區不常見的完美建築技術,古屋保存的極為完好狀態令人印象深刻。該古屋對外開放自由參觀,並提供多種語言的導覽手冊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