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保加利亞

貨幣BGN,EUR

列弗,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59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保加利亞共和國,通稱'保加利亞',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東部濱臨黑海。北部與羅馬尼亞接壤,西部與塞爾維亞和北馬其頓、希臘接壤,南部則是土耳其。巴爾幹山脈從西向東橫貫保加利亞,平原約佔大約三分之一,高原和丘陵佔41%,其最高峰穆薩拉峰高大約2925米。由於對地中海、大洋和大陸氣團的交匯點的影響以及山脈的屏障效應,氣候多變,北部平均氣溫低1°C,降水量多200毫米。該國生物多樣性豐富,在3個國家公園、11個自然公園、10個生物圈保護區和565個保護區中得到保護。在保加利亞,索非亞、普羅夫迪夫、大特爾諾沃、沿海度假勝地阿爾貝納、金沙和陽光海灘以及冬季度假勝地班斯科、潘波羅沃和波羅維茨是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主要遊客來源為羅馬尼亞、土耳其、希臘和德國。而在保加利亞,里程碑性的節日包括1月1日元旦、3月3日解放日、復活節,以及5月1日的勞工節、5月6日軍隊日、5月24日文化啟蒙日、9月6日統一日、9月22日獨立日、11月1日民族復甦日、12月24日聖誕夜、12月25日及26日聖誕節。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BGN,EUR

列弗,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59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Patriarchal Monastery of the Holy Trinity
保加利亞-大特爾諾沃州

「「位於北部中部保加利亞Veliko Tarnovo 附近的保加利亞東正教會的宗主修道院『聖三一主修道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修道院,約建於中世紀,1847年重建,並於20世紀中期再次重建。修道院位於Yantra River 河口的Dervent Gorge 峽谷內,距離Veliko Tarnovo 約五公里,曾經是1185年至1393年的第二個保加利亞帝國的首都。河對岸有另一座中古修道院,被稱為「聖化會修道院」。修道院旁邊是Arbanasi 山脈的懸崖,是中巴爾幹山脈的山麓範圍之一。關於修道院的確切建立時間有幾個理論,都指向中古。據在建造目前修道院教堂時發現的一條銘文,它是在1070年1月27日由教會管事格奧爾吉·普瑞洛士尼克和他的兒子卡林創建,它的保護者已經是聖三一。當時,保加利亞陷入了拜占庭的統治,持續了一個半世紀以上。另外兩種理論與1350年宗教和文化熱潮有關,該熱潮在塔爾諾伐羅的伊凡·亞歷山大的統治下在第二個保加利亞帝國出現。其中一個理論聲稱僕主修道院的建立正是在1350年宗教理事會之後;第二個較可能的理論將其與將來的保加利亞宗主埃夫蒂米依聯繫在一起,據此版本,宗主修道院最初是由埃夫蒂米和他的學生們居住的一個洞穴寺廟,在1375年埃夫蒂米當選宗主之後,該修道院獲得了榮譽名號"宗主修道院"。 在14世紀後期,聖三一宗主修道院是塔爾諾伐羅文學學派的主要中心之一,當中孕育出伊凡·亞歷山大的Tetraevangelia 和Tomić Psalter 等傑作。然而,1393年7月17日塔爾諾伐羅向奧斯曼帝國投降卻意味著修道院的鼎盛時期結束了,而在1416年保加利亞宗主就被支配到君士坦丁堡宗主。儘管被縱火,但修道院仍繼續存在,18世紀和19世紀初,它經常是瓦拉霍亞和摩爾多瓦,就是杜比河對岸的羅馬尼亞領土統治者的捐贈目標。瓦拉霍亞及摩爾多瓦的君士坦·坎塔庫錫諾、格里戈裡二世·吉卡、亞歷山大·伊普西蘭蒂斯和君士坦丁·伊普西蘭蒂斯的宮廷法令存世,並且有證據顯示,比如Matei Basarab 等早期大公的捐贈也有涉及。 19世紀初,宗主修道院發生了兩次災難,其中一次是在1803年,盜匪襲擊破壞了它的建築。另一次發生於1812年,瘟疫導致修道院內的活動已經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放棄。不過,在19世紀40年代,修道院得以重建。 教堂於1846-1867西建成,設計師是保加利亞民族復興最有名的建築師科柳·菲切託。教堂採十字型多頂式平面設計,後來加入了三個圓頂,外牆有盲拱形紅磚,西部進口有四柱式exonarthex。教堂的祭壇來自古羅馬的Nicopolis ad Istrum 的遺址,古代被用於異教徒的牲禮壇,上面有獻給宙斯、海拉和雅典娜的銘文,可追溯至安東尼斯皮士國王時期。教堂的一柱基座上,還放著另一個古羅馬文物,一塊哈德良統治時期的省界石碑。教堂內部裝飾和壁畫皆由索科夫畫家扎哈裡·佐格裡夫完成,他曾經在Rila Monastery 聖母修道院、Troyan Monastery 特洛亞修道院和附近的聖化會修道院活躍。 1913年發生地震時,教堂和整個修道院受到嚴重破壞,教堂於1927年重建,隨著二戰結束,1946-1948年附近的建築物都被重建,修道院也被改作修女院。但是,扎哈裡·佐格裡夫的壁畫還沒有被恢復,修道院教堂的內部大部分仍未上色。目前,修道院建築群包括主要教堂、住宅樓、向耶穌基督和埃夫蒂米的小教堂以及一個井,以及塔爾諾伐羅大主教Joseph 的墓地。

Doctors' Garden
保加利亞-索非亞市

堡壘且比斯卡街之間,斯福裡亞市有一座公園,叫做「醫生公園」,這裡是以陣亡醫生設立的紀念碑而命名,在俄土戰爭中,很多來自俄羅斯紅十字會的醫生們在普爾文、普洛夫迪夫、梅克察及比斯卡等戰鬥中犧牲。這座紀念碑是歐洲共同體前身當時的俄羅斯,其內創誕英雄紀念紀念醫生,於1883-1884年由捷克裔俄羅斯建築師阿諾提奧西波維奇托米什考打造,被圍繞在聖西里爾與馬丁尼修國家圖書館附近,以及很多歷史紀念示範和國家機構。

聖索菲亞教堂
保加利亞-布爾加斯州

位於保加利亞東部的Nesebar東正教會--「聖蘇菲亞教堂」也被稱為「舊主教座堂」,是一座位於該城舊城區的建築,該區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記錄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保加利亞100大旅遊景點之一。這座教堂建於該城舊城的中心地帶,呈拱型未有封頂的三通闊式拱型建築,設有前廊和庭院。教堂全長約有25.5米,寬13米,內部設有兩排五根支柱分割為三棟通闊的門廳。教堂內該會初時塗以灰泥,並繪有壁畫,整個地面則用小塊色石拼接成馬賽克地板,有些部分至今仍能看出當時殘垣斷牆的痕跡。教堂在5世紀末6世紀初建成,至9世紀初時重建,亦出現如今的模樣,中世紀更有以Nesebar為中心的主教大教區,以此作為中心教堂。1257年,教堂曾受到威尼斯攻擊,許多宗教器具被搬移到威尼斯的San Salvatore教堂。17世紀後該教堂遭到撤建。

Diocletianopolis in Thrace
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州

欣賞古羅馬歷史的您,就來到希薩拉(Hisarya)那裡看看吧!位於保加利亞東南部的這個城市,保有一段令人讚歎的歷史,無論是至今仍完好的城牆,還有博物館中揭露的遺跡,都是這座城市的魅力之一。希薩拉(Hisarya)是在大約6000年前應適濕熱的泉水而有人居住的,多千年來人們一直在此地居住,變成古希臘的市場中心,最終在公元1世紀被羅馬政權征服,改名為Diocletianopolis,由帝國主義者於135-136年開始奠定此地的公元宗域,隨後而成為當時頗具政治重要性的城市,為東羅馬帝國境內最重要的三個城市之一。4世紀初,因為外地被嚴重入侵,兩百多公里的城牆被建起,其中有大約11公尺高度的完好城牆保留至今,因而令此地特別引人注目;此外,地底中亦出土了風格多變的羅馬藝術,如泳池、宮殿、劇場、兵舍及一塊富豪墓等等,觀賞完城牆後,別忘記也可到羅馬藝術博物館及壯觀的墓室去探訪,瞭解更多的歷史趣譔。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