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7
柬埔寨王國位於中南半島東南亞,面積約181,035平方公里,環抱在丘陵與山脈,中部有大片而富庶的平原,內有湄公河及全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裡薩湖。柬埔寨國內共計由1個市、24個省組成,首都及最大城市為金邊市,第二大城市為馬德望。近年經政局穩定及大力推動旅遊業,吸引了不少國家前往,很多投資進駐,讓柬埔寨成為東南亞的新興投資點。柬埔寨有3處國際機場,當中以金邊及暹粒-吳哥市最著名。旅遊內容方面各地特色不同,暹粒市近郊聞名的世界遺產吳哥窟也尤為引人注目。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7

「阿克育姆」是柬埔寨吳哥地區的一座古老寺廟,海倫·傑索普日期該寺至八世紀,並指出這是東南亞最古老的「寺山」範例。寺廟的起源與修複史不明。石碑上刻有文字,其中一塊有一個日期,指的是北亞洲曆687年6月10日,正值傑亞瓦爾曼一世統治時期。最早在該地建造的是一間磚石獨頂聖殿,可能是在八世紀後期建造的。後來,它被改造成一個更大的階梯狀金字塔型結構,基座約有100公尺方形。擴建工程可能是在九世紀初期,在整個高棉帝國的創始人傑亞瓦爾曼二世統治時期發生的。當11世紀建造西巴雷水庫時,阿克育姆廟部分被南部壩壩埋葬。該地點於 1932 年由考古學家喬治·特魯韋領導發掘。

吳哥是位於柬埔寨暹粒市北方的高棉帝國都城遺跡,大約400平方公里的廣闊範圍內收納著大吳哥城、小吳哥城以及一系列高棉王國從第9至15世紀的許多城池與寺廟,並於1992年正式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經由2007年的研究發現,高棉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城的城市範圍約3000平方公里,曾是工業革命前全球最大的城市。知名宗教領袖周達觀至此旅行時,亦撰稿文章《真臘風土記》,紀錄當時吳哥的城池及生活。隨著13世紀中葉吳哥王朝國力衰退,1431年被暹羅佔領,大多建築被破壞,至1860年有法國學者亨利·穆奧在森林中發現此都市,吳哥古蹟/重現於世人面前。
.webp)
Baksei Chamkrong是位於吳哥廟群裡的一座小型印度教寺廟,獻給溼婆神,曾擁有金色像像。進入吳哥大城的南門時,會在左側看到它。由Harsavarman一世的兒子Yarsavarman奉獻,由Rajendravarman二世完成。寺廟名字「Baksei Chamkrong」的意思是「藏在翅膀底下的鳥」,源自一個傳說。該傳說中,在一次圍城攻勢中,國王試圖逃離吳哥時,便有一隻大鳥著陸而把他藏在翅膀底下。這座寺廟是第一座以磚塊和紅礫石等耐久材料製作並附加沙石裝飾的寺廟之一。原本有一個磚造圍牆環繞這座金字塔,東面有一座石窟塔,現在幾乎已經完全消失。建築物表面漆飾大部分也不見了。主要的沙石門楣上雕刻了坐在三頭象上的印度神神韋拉,邊緣有花環。小門的兩側有題詞,詳細闡述獻奠事宜,並讚揚從Jayavarman二世到象Kambu祖先在先的各個高棉國王。這個金字塔的基礎約27公尺,頂部約15公尺,總高度約13公尺,有四個樓梯達到金字塔的各個側面。磚造的祭壇塔八公尺正方形,以沙石為基礎,朝東開放,其他側面有慣例的盲門。
.webp)
塔布蘢寺是柬埔寨吳哥大乘佛教寺廟的今稱,始建於12世紀,位於吳哥城東約一公里處。寺內供奉的是一尊智慧女神的雕像,據說是根據闍耶跋摩七世母親的形象而塑造。從東門進入,可以看見一條很長的迴廊,頂端有成列仙女飛天女神的浮雕,有「舞者長廊」之稱。除此之外,寺內還有一個迴音塔,站在塔內某個特定的位置,用力拍胸脯時會產生宏亮的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