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雄獅旅遊 旅遊資訊 歐洲 克羅埃西亞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克羅埃西亞

貨幣HRK

庫納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85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也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東南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接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及最大城市為薩格勒布,領土面積約為56,538平方公里,擁有多樣化的氣候,包括大陸型與地中海型,並於亞得裡亞海沿岸擁有。作為一個極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享有和免費的教育,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及出版產業。旅遊業在克羅埃西亞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約佔全國生產總值的約20%,2014年收入約為74億歐元,吸引了約1,162萬國外遊客,其中最多的來自德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捷克及意大利。 克羅埃西亞的文化文學與藝術受到周邊國家廣泛影響,北部與中部地區的建築反映出奧地利及匈牙利、沿海地區則為威尼斯的風格,同時共擁有十項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名錄》,超過其他所有歐洲國家。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HRK

庫納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85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Medvedgrad
克羅埃西亞-札格瑞布直轄市

「梅德費格拉德」今日:「梅德費格拉德」是一座中世紀堡壘,位於克羅地亞首都薩格勒布對於斯利美山頂距離大約中途的南坡的梅德夫尼察山上。出於防衛的目的,它是在一座名叫「Mali Plazur」的小丘上建造的,那是山主峰的一個分支,俯瞰著城市。在清楚的一天,可以從很遠的地方看到城堡,尤其是高高的主塔。城堡的主塔下面是一座名為「Oltar Domovine」的紀念碑,紀念得以捍衛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中死去的克羅地亞士兵。1242年,蒙古人入侵薩格勒布。城市被摧毀了,被火燒毀了。這促使建造梅德費格拉德。受到羅馬教宗英諾森四世的鼓勵,薩格勒布主教菲利普·圖爾耶於1249至1254年之間建造了堡壘。它後來被斯拉沃尼亞頒布管理。著名的匈牙利詩人和斯拉沃尼亞頒布管家賈努斯·畔諾尼烏斯及克羅埃西亞頒布管家伊凡·卡羅維奇在梅德費格拉德城堡死去。梅德費格拉德最後的擁有者和居民是格雷戈裡揚尼克家族,他們於1562年獲得梅德費格拉德所有權。 1574年,梅德費格拉德的牆壁加強了,但在1590年的Neulengbach地震之後,堡壘受到嚴重破壞,主人搬到了Šestine。它和克里茲維奇的Veliki Kalnik堡壘一樣被1699年的Metlika地震滅城,直到20世紀晚期才部分修復,現在可以從高度超過八米的地方俯瞰城市。「梅德費格拉德」在克羅地亞語中是兩個字的結合:「medved」—熊,和「grad」—城鎮,翻譯成為「熊城」。

杜布羅夫尼克主教座堂
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斯克-內雷特瓦縣

位於克羅埃西亞城市杜布羅夫尼克的「杜布羅夫尼克聖母昇天主教座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杜布羅夫尼克教區的主教座堂。在1979年黑山地震和1991年的南斯拉夫內戰期間,它曾受到損壞,但已經復原了。約在南斯拉夫內戰期間,教堂至少遭到一枚炮彈擊中,但也經過修復復原了。

Our Lady of Angels
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斯克-內雷特瓦縣

「Our Lady of the Angel」位於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尼克-內列特威縣的佩列沙茨半島上的歐雷比茨鎮旁。這座修道院於16世紀末落成,屬於在1333至1806年間歐雷比茨鎮所隸屬的拉古薩共和國。這座修道院採用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建築,被密密的松林包圍,位於海拔152公尺的峭壁上,觀景臺向東,南,西擁有美景,可以望見背景附近古城科爾丘拉。修道院內一樓有四個外翼,整體建築與教堂團聚,以鐘樓為呈現。俄國貴族及旅行作家彼得‧託爾斯泰於1868年提到過這座修道院,1905年德國公爵菲利普‧科布格夫也曾入住,1913年英國作家塞頓‧沃森也曾來此。傳統上,船客經過時會發出三次汽笛以向修道院致敬,修士們才會以鐘聲回應,這使整個海峽響起美妙聲音。

總督宮
克羅埃西亞-杜布羅夫斯克-內雷特瓦縣

Rector's Palace位於杜布羅夫尼克市,曾為拉古薩共和國的摩爾大主教於14世紀至1808年擔任座席地點,更同時為小評議會及政府管理中心,亦設有盔甲庫、火藥室、衛兵室以及監獄等。Rector's Palace建造於哥特式風格,並融入文藝復興及巴洛克元素,風格和諧交融。它原先是中古時期一個防守城堡,於1435年被火災破壞,因而陷入重建,羅馬的建築師Onofrio della Cava獲取勝出,並以米蘭的Pietro di Martino雕刻出華麗的裝飾,然而1463年一起火藥爆炸事件又對建築造成破壞,對於重建任由佛羅倫斯的建築師Michelozzo設計,但他的設計風格太偏向復興派,因此在1464年被拒絕,重建的工作由其他建築師繼續執行,又被佛羅倫斯的Salvi di Michele於1467年以復興派的方式改造了門廊上的拱頂,Rector's Palace又於1520年地震以及1667年餘震造成損害,再度採用巴洛克風格重建,在中庭新增加一梯閣及鐘,1638年該宮殿對勞普德的船舶老闆Miho Pracat ,他將其遺產捐贈與杜布羅夫尼克,為他築起紀念碑,該宮於1872年起始營運方式於國家歷史部門的杜布羅夫尼克博物館中。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