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HRK
庫納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85
電壓
230V
插座別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也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東南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接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及最大城市為薩格勒布,領土面積約為56,538平方公里,擁有多樣化的氣候,包括大陸型與地中海型,並於亞得裡亞海沿岸擁有。作為一個極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享有和免費的教育,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及出版產業。旅遊業在克羅埃西亞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約佔全國生產總值的約20%,2014年收入約為74億歐元,吸引了約1,162萬國外遊客,其中最多的來自德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捷克及意大利。 克羅埃西亞的文化文學與藝術受到周邊國家廣泛影響,北部與中部地區的建築反映出奧地利及匈牙利、沿海地區則為威尼斯的風格,同時共擁有十項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名錄》,超過其他所有歐洲國家。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HRK
庫納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85
插座別

位於克羅埃西亞烏格蘭島的「聖邁克爾堡」是一座城堡,大約有200年的歷史,已經成為了該島的重要景點之一。城堡的外型非常優美,較高的大樓、棗色的牆壁以及大洋風轉角都使它成為一個獨特的地方,而且其中的崗哨會實時監控島上的活動。除此之外,該堡也提供了一個安靜的港口,為遊船提供了危險蠻荒海域中的休憩之地。

「薩格勒布的藝術館」是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市的一家藝術館,坐落於萊努奇馬蹄形步道的低谷區南側,尼古拉·肖比克·茲林斯基廣場的北邊,西側圍繞著薩格勒布中央車站。該館於1898年建立,是東南歐洲最古老的美術館,也是薩格勒布唯一一座特地為大型展覽而建的美術館。此館的構想最早是由克羅地亞畫家弗拉荷·布科瓦奇於1895年春季提出的。1896年5月,匈牙利會舉辦一場慶祝其獨立1000週年的千禧展覽會,當時的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的藝術家也被邀請參加。在布科瓦奇的催促下,這些藝術家決定要在一間特別建造的館舍中展示他們的作品,館舍的骨架是用預製的鐵結構搭建的,以便展覽完畢後可以輕鬆運往薩格勒布。布達佩斯館是由匈牙利建築師弗羅利斯·寇姆和卡爾曼·蓋爾格爾設計的,由多瑙河公司進行施工。展覽結束後,館舍的骨架被運往薩格勒布,奧地利建築師佛蘭納·赫默爾和赫爾美被聘請來設計基於鐵架所建的新版本,而Hönigsberg和Deutsch建築公司被承包施工。館舍的外立面以學院藝術風格裝飾,東立面有三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朱利奧·克羅維奧、安德雷亞·斯謝沃尼和維託瑞·卡帕奇歐——的半身像;西立面有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提香的半身像。1997年至1898年間,工程施工持續了兩年,館舍於1898年12月15日正式揭幕,並舉辦了一次名為克羅地亞沙龍的大型展覽會,展示了當時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展覽非常受歡迎,吸引了大約1萬人參觀,當時薩格勒布的總人口僅6萬。該館的總展覽面積約為600平方米,因為它專門專辦一次性的單人或團體展覽,展示重要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活動,創作者包括克羅地亞和外國藝術家。在近年來,它曾舉辦過米維洛夫·烏賽拉茨、吉勒·艾洛、艾多·科瓦切維奇、格拉德·李赫特、維爾科·蓋坎、杜桑·烏薩·坎噶納、弗拉霍·布科瓦奇、鮑瑞斯·德穆爾、安託·耶爾科維奇、馬裡亞安·特雷普塞、貝拉·齊科斯·塞西亞、納斯塔·羅伊奇以及團體展覽,包括當代藝術家塞拉·西耶雷和鮑里斯·米哈伊洛夫的作品,以及19世紀的藝術家卡爾·馮·派特里、尼古拉斯·吉齊斯、加布裡埃爾·馮·馬克斯和弗蘭茨·斯塔克等。2006年,館舍的玻璃屋頂重新裝修,照明系統也被更換。裝修工程持續了7年,直至2013年完工。2020年,館舍遭受強震而受損。截至2021年,該建築仍對遊客封閉。

馬山是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常拉津的半島上的一座山丘,非常森林覆蓋,並被城市以及大海完全環繞,構成一幅獨特景觀。早在公元三世紀,馬山就被當地居民用作一個公園,成為首選的週末休閒目的地和城市中一個休閒娛樂中心,四周環繞著迷人的森林,擁有多個海灘、慢跑步道、網球場,以及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常拉津的城市動物園,山頂上則有海洋學與漁業研究所。馬山是178米高,可以欣賞到整個城市、周圍的島嶼以及附近的Mosor和Kozjak山脈。Kašjuni和Bene海灘位於馬山腳下。在古時,迪奧克里提安大帝就在距離馬山數分鐘步行路程的地方建立了他的宮殿,有高達八千到一萬人住在其中,他們需要公園休閒場所,所以迪奧克里提安將馬山附近的一些地方組織成一個公園。其上有一座極為古老的十三世紀的教堂,也就是今天的聖尼古拉斯教堂,是漁民的最愛聖人。再往南邊約兩倍半公里,就會到十五世紀的聖耶穌教堂,其壇前是由Andrija Aleši雕刻的;直接上方和背後的岩石裂縫中也有多座的文藝復興的隱士洞穴,最早可追溯到十五世紀。馬山的東側斜坡上位處利夫拉恩茨城內的古老猶太墳場,該墳場建於1573年,有超過七百座墓碑,從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均可辨識,最後的墓葬也是在1945年時完成。在最近一個世紀和半世紀,馬山已經成為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常拉津的象徵,之前它被視為地景的一部分,但隨著城市的發展,它卻被忽略了,由於其多岩石和艱困的地貌,相當於城市最中心的wilderness部分,當地居民很快就開始把它作為野餐地和浪漫度假勝地,其許多美麗的海灘更增添了它的受歡迎程度。

位於克羅埃西亞斯普利特-達爾馬蒂亞縣奧米什市上方的「米拉貝拉堡壘」,是一座由Kačić家族在13世紀建造的羅馬式堡壘,也是奧米什海盜曾屢次撤退躲避安全的凱特納峽谷的可靠庇護所。傳說1537年土耳其人攻擊時,米拉貝拉堡壘上的防衛者會大聲喊叫及不斷發出槍聲,讓攻擊者被嚇得大驚失節,且誤以為敵軍人數更多,於是恐慌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