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CUP,CUC
古巴比索,古巴可兌換比索
與台灣時差
-13小時時區-5
電話國碼
+53
電壓
110V
插座別
古巴共和國,也被簡稱為古巴,位於美洲西印度群島西半部,處於北緯19°到24°,西經74°到85°之間。與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隔尤卡坦海峽,南有牙買加和開曼群島,東有海地共和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隔向風海峽,東北處有巴哈馬群島,與美國隔佛羅裡達海峽相對,與美國最南端的基韋斯特的陸地最短距離約145公里。古巴也是加勒比地區面積最大和人口第二多的島嶼,因此扼守巴拿馬運河與美國東岸之間的海路要道,也被形容為墨西哥灣的鑰匙。1959年革命獲勝後的30年間,古巴只接待來自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少數客人,1994年成立旅遊部,使用超過35億美元用於投資興建旅遊設施,1995年旅遊業收入超過蔗糖業收入,也成為該國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近來也受到注目的醫療旅遊狀況可觀,2005年有超過19,600位遊客在古巴的收費國際醫院接受治療。交通方面有客車、出租車、火車、自行車和馬車不同的樣式,甚至有廉價的人力三輪車,同時私車載客也很普遍。此外,由於經濟因素,古巴也有大批人出於移民美國,而古巴也因融合以西班牙文化和非洲文化為主的多種移民文化和其它熱帶物產以及濃厚的政治氣氛,而得到華人的紅燒方法、米食傳統和克里奧爾人的甜食,結合成很受歡迎的古巴菜譜。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CUP,CUC
古巴比索,古巴可兌換比索
與台灣時差
-13小時時區-5
電壓
110V
電話國碼
+53
插座別
「位於古巴開曼聖克里斯多福拉哈瓦納總教區的「耶穌默瑪蘭聖堂」是古巴第二大聖堂,於1948年開始建造,1953年5月28日啟用,為羅馬斯康-拜占庭風格建築。建築師為Eugenio Cosculluela y、Guido Sutter,位於默瑪拉Quinta Ave Esquina an 82 。該教堂的壁畫由西班牙畫家Cesareo Marciano Hombrados y de Onativia於1952至1959年之間塗畫,共有約266位人物繪製在14幅大型壁畫中,他的瑪利亞聖母原型是他妻子Sara Margarita Fernandez y Lopez。根據史學家卡洛斯·艾爾在他的書《等待哈瓦納的雪》中:「那是何等的一間教堂,滿是描述耶穌拿撒勒的逝世十架的壁畫,顏色鮮豔的壁畫擠滿了眾多人群,最奇怪的是其中有許多人正是支付壁畫的人而繪製其中。」該堂於1956年11月22日揭幕,最大的管風琴,部分管件引進西班牙,而剩餘部分是由西班牙人Guillermo de Aizpuru Egiguren於該教堂內進行製造。
於1838年在古巴哈馬建立的“Teatro Tacón”,大約有2750個座位。由從巴塞羅那移居古巴哈馬的商人所建造,並以1834至1838年擔任古巴總督的Miguel Tacón y Rosique為命名。於1847年,Bottesini的歌劇「克里斯托佛羅柯伯蘭」在Teatro Tacón首演,觀眾眾多,直至1855年城市出發宣導有關在演出日影響馬車停車的規章。Teatro Tacón的音效優良,以至於Gran Teatro de La Habana被安在此舊場所周圍。Paul Belau和Purdy and Henderson Engineers繼承原有結構,並為此增加並翻新,以擴展其功能,並為風格簡單的建築物引入了複雜的循環系統。
Basílica Menor of San Francisco de Asís是位於古巴哈瓦那老城區的一座天主教小聖殿和方濟各會修道院,其建築始於1548年,直到1591年才完成,並於1575年正式開幕,受到1680-1692年風暴和1694年颶風破壞,最終於1716年以當前的形式落成,之後,1731-1738年間陸續進行新的結構上改建,1739年它被提升為小聖殿。而位於Basílica Menor of San Francisco de Asís附近的San Francisco de Asís廣場於1628年6月2日成立,是哈瓦那最古老的廣場之一。於1836年該廣場建立了由義大利雕刻家Giuseppe Gaggini打造的著名Lions Fountain(獅子噴泉)。1762年大英帝國派遣海軍上將George Pocock及Jose Martín Félix de Arrate率領約180艘船隻,突襲哈瓦那,攻取哈瓦那,攻略該城,Basílica Menor of San Francisco de Asís也一度被英軍改為禮拜堂和博物館,並於1846年遭受颶風破壞了Basílica Menor of San Francisco de Asís 的建築始於1548年,2007年它被提升為小聖殿,於1575年正式開幕,1762年被大英帝國改作禮拜堂及博物館,1846年受颶風破壞,它鄰近的San Francisco de Asís廣場於1628年成立,於1836年建立Lions Fountain(獅子噴泉)。
位於古巴瑪坦扎斯的天主教「聖卡洛斯波羅美歌教堂」是該市羅馬天主教教區的主教座堂。紀念碑的奠基式於1693年10月12日舉行,由聖地牙哥的主教迪亞艾華利諾·胡達菲·德·哥斯蒂拉祝聖第一次彌撒。原本建築只是用皇家棕櫚枝簡易構成,但後來被風暴摧毀,於是接著就開始了現在的建築工程。教堂在1735年完成,1750年所有設施都投入使用。教堂裡充滿美麗而優緻的壁畫、天花板、以及一個大圓頂,但由於資金匱乏導致數年的忽略之後,2017年教堂經過精心的修復。該教堂坐落在瑪坦扎斯市兩條河流、俞穆裡河和聖胡安河中間的區域,距離「自由公園」和「省議會大廈」只有半個街區,地址位於喬華諾斯街,介於米蘭埃斯街和獨立街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