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CZK,EUR
捷克克朗,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420
電壓
230V
插座別
捷克是歐洲的共和制國家,位於中歐和東歐之間, 南邊是奧地利、西邊是德國、東北邊是波蘭、東邊是斯洛伐克。捷克原先是波希米亞王國,有著從天主教到新教的多元宗教文化,18世紀後成為奧地利帝國及奧匈帝國的工業中心。目前捷克共有大約14處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的文化遺址,其中以大都市布拉格享負盛名,跨越伏爾塔瓦河兩岸,為歐洲文化重鎮之一。另外還有溫泉城市卡羅維瓦利及捷克克魯姆洛夫老城區,在二次大戰後的改革中,也讓捷克的旅遊業成為了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CZK,EUR
捷克克朗,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420
插座別
聖彌額爾教堂是捷克羅莫烏茲的羅馬天主教教堂,是該城最重要的地標之一。這座教堂最初與多米尼加有關,建於13世紀,之後由Giovanni Pietro Tencalla於1676至1703年重建,並獲Baltazar Fontana捐贈裝飾教堂內部的石膏。聖彌額爾教堂於1707年5月9日被奉獻,但在1709年7月遭到大火破壞。教堂的三座圓頂象徵聖三一。圓頂下方的壁畫,而教堂的風琴原為1706年由布爾諾的David Sieber製作。
聖瑪格麗絲修道院坐落於布拉格老城區「芙蘭蒂斯卡」(Na Františku)一帶,河畔右岸的位置。它是由波希米亞女王亞貢斯 (Agnes of Bohemia) 於1231年創立,她也成為了修道院的院長,是法蘭西斯會和聖克萊爾女修會的修道院;亞貢斯(Agnes)為波希米亞國王歐託卡爾一世(King Ottokar I of Bohemia)的小女兒,在斯萊茨克廷尼奇(Slezská Třebnice)和多克桑尼(Doksany)的修道院中長大,這極有可能影響了她以後放棄新婚和熱愛學習的決定。當他與德國皇帝兒子亨利七世訂婚後,在維也納和白朗賓格家族住宿期間,她接觸了初期的哥特式建築。在訂婚終止後的六年期間,她住在克勞斯特紐伯格修道院;但是,在她父親去世後,可以擁有自由選擇的亞貢斯選擇了建立修道院,她受到教皇和家人的支持,將波希米亞帶入最新的倫理文化流行。修道院的第一個建築時期於12世紀和13世紀中西歐城市激增時,為信徒提供照料的需要增加,弗朗西斯的修士會在基督布禁令(Christub5an Revival)和無物質供應的情況下,強調說教和傳教活動而成立。女性分支則由Assisi的聖克萊爾 (St。Clare of Assisi)創立,她遵循法朗衣會的傳統,又稱為貧苦修女,投身照顧病患的工作。在歐洲各地,伊莉莎白的修士會 (Order of Francis of Assisi) 得到了很多皇室的贊助,這個原本的匹茲士會也穿透了上層階級。 第一個皇室支持者是匈牙利的伊莉莎白,她和亞貢斯均放棄了自身的社會地位。瑪格麗絲建立修道院的正式與羅馬教廷展開討論,並且制定宗教和建築規則。修道院設立的確切日期為未知,但極有可能是在談判完畢後的1231年。其兄王文西路一世捐贈了河畔一片土地,方便建立醫院,同時也授予了許多權利。最為古老的部分是殿堂,聖弗朗西斯教堂。最後,連接禮拜堂和聖母瑪利亞的禮拜拱門也隨之建成。聖母瑪利亞的小教堂,成為波希米亞王國最重要的珍藏之地。 亞貢斯去世後,修道院不再是皇室焦點;文西路一世在茨布拉夫建立了一所修士會修道院,一個新的國王墳墓。文西路二世和文西路三世去世後,修道院的鼎盛時期就此完結。 十四世紀,修道院被從政治和藝術的主要角色中淘汰出來,普通修女都是名門之女,但修道院的榮景已經開始衰敗,重點轉向修道院的重建,尤其是將為修女們而設的聖芭芭拉墓室改建成一個大型禮拜堂。聖芭芭拉禮拜堂以橫梁和星形拱頂呈現,在胡斯霍斯徵期間,修道院被用作軍械庫和造幣廠,達旦河家族上位後,天主教修士出入女修道院而排斥男修,因此這個鎮區逐漸發展。17世紀,修道院恢復歸屬於法朗衣修士,而當時的經濟形勢較差,修道院處於搖搖欲墜的極端。導致全面崩潰的原因為,1611年,聖弗朗西斯教堂被用作墓園。1782年,約瑟夫二世在位期間,因為解散了許多教堂和修道院,修道院被出售,新的主人將其變為窮人的小公寓,工作室和倉庫。19世紀末,出現了一些對修道院的翻新計劃,19世紀轉換到20世紀開始,修復工作進行至19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Oldrich Stefan和 I. Borkovsky監督進行考古和歷史研究。
據指出,捷克共和國普萊森區多爾尼貝拉鎮上方的比萊城堡於1315至1318之間建立,由Hroznata家族加以管理,而原先的城堡於16世紀末時,在Markvarts of Hrádek家族的管理下被改建為chateau,曾有關Kryštof Harant拜訪,在1757年時由Cistercian monastery of Plasy所購得,一直到1785年中,當地居民便開始拆解原有的城堡,並把石磚採用於建造其他的房屋。
烏士泰克的猶太教堂「烏士泰克猶太教堂」位於捷克共和國烏斯提娜德拉賓省。這座雅緻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是用附近採掘場的砂岩建造而成,於1793年之前一棟火災之後新建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仍有使用,戰後仍維持存在,但相鄰的房屋都被拆除,教堂也被廢棄數十年,屋頂形同垃圾堆,內部裝飾也全部被燒毀了。1997年開始,由布拉格猶太博物館重建,在捷克政府和烏士泰克市的支持下於2003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