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DKK
丹麥克朗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話國碼
+45
電壓
230V
插座別
丹麥王國是由丹麥本土、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組成的君主立憲制的複合國,丹麥議會指定一定範圍作為地方的自治權力來源,各地區國旗分別是丹麥本土、法羅群島、格陵蘭,總面積約為43,094平方公里,約56萬7千3百八十人口,其中丹麥本土人口約57萬人,法羅群島約5萬人,格陵蘭約21萬6千5百六十人。哥本哈根是丹麥王國的首都,且政府、議會和最高法院也都位於哥本哈根。另外,丹麥王國亦有海外殖民地,包括1620年至1869年統治的丹屬印度、1658年至1850年統治的丹屬黃金海岸以及1671年至1917年統治的丹屬西印度群島。地理上位於歐洲北極部、歐洲大西洋部分及環北地區的歐洲中部,植被帶可分為兩種:位於大西洋附近的混合林帶和波羅的海附近的混交林帶。由於地理的特性以及文化背景,丹麥王國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國家,相信吸引許多遊客來此旅遊。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DKK
丹麥克朗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45
插座別

「Limfjordsbroen」是一座位於丹麥Nørresundby和Aalborg之間Limfjord(一條淺流之聲)上的大橋,1933年3月30日在約3萬名觀眾及Thorvald Stauning的出席下正式宣告啟用,該大橋以前是有收費的橋梁直到1935年。Nørresundby和Aalborg之間的第一個固定連接建於1865年以漂浮橋的形式,但船隻及會改變通行狀態,導致該橋打開及關閉較慢,而Limfjordsbroen是在1930至1933年間,在現時橋樑的位置之前的Aalborg海濱,在100到200位工人的參與下,完成建造且無任何死亡意外的情況下,1960年的擴張工程對此橋進行擴寬,由原先的擴寬至,該橋也新增民步及行人步道,橫向間距為,該橋之上也有180號路線通過。

林勒·莫勒(Lille Mølle)是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克里斯蒂安斯港(Christianshavn)街區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家庭博物館。它是該街區保留下來的最後一座風車,於1783年在該堡壘的一座堡壘上建造,替換了1669年建造的一座風車。直到2016年,小磨坊每天開放有限時間,一切都保持原樣,如當時家庭生活般。這座房子同時十分現代和典型的一個時期。2016年,丹麥國家博物館關閉了這座歷史性家庭博物館。第一座風車於1754年建造,是該地點上的第一座風車,於 1669年建造了一座風車型態。它是哥本哈根堡壘上建造的眾多風車中唯一存活的一座。如果發生圍困,一個有防禦力的城市需要安全的供應,包括粉與燕麥釀的供應。在同一時間,堡壘上的位置提供了有利的風勢。第二座風車於1845年由海因裡希·古斯塔夫·費登哈姆(Heinrich Gustav Ferdinand Holm)繪製而成。舊風車在1783年被一座荷蘭窰形磨坊取代。1832年,該結構被一座四層高的蒸汽磨坊擴建而成。兩座磨坊共同運作,為哥本哈根的居民提供麵粉。到19世紀末,磨帽被拆卸,磨坊被軍事用作儲藏在附近的兵營所需的稻草,既作為馬匹的養料,也作為軍士的床搭,以補充床墊。1909年,蒸汽磨坊停止運作。轉換成一個家庭於1932年,林勒·莫勒沒有帽子1916年,年輕的工程師Ejnar Flach-Bundegaard收購了林勒·莫勒,將它改造成他和他妻子的私人家園,以及一家名為“DIAF - Dansk Instrument og apparatfabrik”的小型工廠。弗拉克-邦吉格夫婦在五層八角形磨坊基地裡建立了他們具有極大自由發揮空間的十分時髦卻又能看出特有個人風格的家園。工廠位於蒸汽磨坊,以及位於克里斯蒂安斯港禦堡(Christianshavn Voldgade)另一邊被拆除的倉庫裡。林勒·莫勒今天弗拉克-邦吉格先生於1949年去世,他的寡婦於1974年去世。不久前他去世前,他將林勒·莫勒捐贈給了丹麥國家博物館,今天一切都像夫婦生活時的樣子一樣。

「ARoS Aarhus Kunstmuseum」是丹麥阿爾斯市的一家藝術博物館,於1859年創立,是丹麥哥本哈根以外最古老的公立藝術博物館。2004年4月7日,ARoS Aarhus Kunstmuseum在新近建成的現代建築中開館,高10層,總建築面積約20700平方米,由丹麥建築師施密特·哈默·拉森設計。現在,ARoS是北歐規模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2017年共吸引約98萬0909名參觀者。除了具有永久及變動展覽的大型畫廊外,ARoS建築還設有藝術商店、餐廳和餐廳。為增加訪問量,2011年,由Ólafur Elíasson設計的具有彩虹輪廓的天橋「Your rainbow panorama」附加於建築物上,使其成為僅次於Humlebæk著名的「Louisiana Museum」之後,丹麥第二熱門的博物館。ARoS擁有豐富的藝術收藏品,其中從丹麥黃金時代到現今的作品,均會在展覽館展出,以往的展覽則有著名的藝術家如Ólafur Elíasson、Bjørn Nørgaard、Ingvar Cronhammar、建築師Frank Gehry、Paul McCarthy、Robert Rauschenberg、Michael Kvium、H.C。安德森、比爾·維奧拉和溫德斯等。在現代藝術畫廊和博物館中,ARoS也相當重視建築和建築師,有時也會舉辦建築主題展覽。地下室設有「九個空間」畫廊,專門展示James Turrell、Shirin Neshat和Olafur Eliasson等藝術家的裝置藝術。數字9是參照達聶利耶的《神聖喜劇》中的9個地獄層次,房間被塗上黑色,以對比明亮的白色外部,博物館屋頂上則配置了Ólafur Elíasson的裝置「Your rainbow panorama」,此圓形天橋窗戶上採用彩虹色,可根據觀眾的位置瀏覽不同顏色的阿爾斯全景。該裝置耗資約6000萬丹麥克朗,由「Realdania基金會」贊助,於2011年5月28日揭幕。2013年,改裝工程完成,另一個專為特定位置而設計的玻璃休息室落成,由此導引參觀者從主體博物館建築至「Your rainbow panorama」,該建築的名稱就是源自丹麥文對於藝術的 Latin 詞“ ARS”,2010年在Elíasson作品開幕前,ARoS已吸引約22萬1744名觀眾,兩年後,參觀者人數達到55萬1千多名,2017年則達到近98萬名參觀者,此數目包括以各種方式獲取票券的人員及參觀ARoS商店、ART咖啡廳或經過建築物的人員。

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的Langelinie走廊是一個碼頭、走廊和公園,也是「小美人魚」雕像的所在地。歷經數世紀,Langelinie一帶已成為哥本哈根最受歡迎的假日休閒場所。大多數前往哥本哈根的郵輪都停靠在Langelinie碼頭。Langelinie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中期,當時它以一條沿著Øresund海岸的閑適小路來稱呼,繞過城堡Kastellet並延伸到城市北部的石灰窖。長期以來,這條路段是軍事區,平民不能自由進出。根據1819年的一項綜合命令,士兵們被要求「在水中輕拍頭部和胸部,並讓腳在水中涼涼受涼」。最終,特定收費的海濱長廊和貴族公園被建造出來,但與普通老百姓無緣。直到1848年大眾暴動才啟開大門,對所有人開放。隨著城市的擴張和日益加劇的工業化,很明顯哥本哈根的港口已變得太小,同時古老的創建免稅港計劃也復興了。根據1962年的一份計劃,決定挖掘這個區域,讓大型遊艇能夠進入,清理出來的土石則用於海岸範圍內的填海計劃。建議將阿馬吉完全設為免稅區被否決,而是決定在Kastellet以北的Langelinie走廊旁建立一個自由港。工作的開始是受到德國於1887年開始修建基爾運河,威脅哥本哈根地位的影響。到1894年工作完成,哥本哈根已擁有一個全新的港口。擁有貴族別墅的舊海濱長廊變成了位於數百米內的繁忙街道Strandboullevarden,而士兵們講要在其上清涼受涼的沙灘也被改變成港口船塢。Langelinie現在成了船塢另一邊的一個碼頭。Langelinie公園從南部的Esplanaden延伸到Langelinie碼頭附近的Langelinie碫頭,正式上也包括Kastellet,但通常專稱為該場所的語句。公園中有許多紀念碑、建築、碼頭、雕像和遊樂場。其中有蓋芬噴泉、伊瓦·尤特菲爾特·柱和「小美人魚」。Langelinie碼頭旁的Langelinie碼頭於19世紀90年代興建,與自由港和Langelinie Quat的建立有關。其目的是為建設現場及隔壁布爾梅茲-威恩造船廠的工人提供小型船隻,讓他們可以補充收入。多年來,哥本哈根划船俱樂部的基地都在碼頭。今天,只剩下布爾梅茲-威恩和DFDS'了,ØK的經營業務已將其經營業務傳給Langelinie碼頭的船塢船廠。Langelinie從水面上看,Langelinie碼頭有足夠深的水深供大型遊艇停泊,該區有許多雕像和紀念碑。其中包括拋光銅鑄造的小熊和紀念孟蘭臺號(MS Jutlandia)、路德維克·米里厄斯-埃裡克森等。小熊的頭部有些子彈孔,是德國士兵依靠丹麥佔領期間所留下的。Langelinie館是由尼爾斯·康普爾設計的,是該地區第三座同名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