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EEK
愛沙尼亞克朗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72
電壓
230V
插座別
愛沙尼亞共和國,也稱之為「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主要民族為波羅的芬蘭人。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塔林,位於歐洲東北部,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由大陸部分及波羅的海中的大約2,222個島嶼共同構成,西向波羅的海、北向芬蘭灣、東臨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與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氣候接近溫帶大陸性濕潤,擁有1,400個湖泊及約3,794公里的海岸線,另外也有許多海灣、海峽及島嶼。2017年行政改革後,全國共有79個地方政府,其中包括15個城市和64個鄉村型市鎮,而城市型市鎮與鄉村型市鎮享有完全同等的法律地位,現代愛沙尼亞的國名則源自古斯堪的納維亞人。隨著不少芬蘭公司往往將部分運營部門搬入愛沙尼亞,當地經濟發展興旺,資訊科技屹立今日;2011年1月1日愛沙尼亞正式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7個成員國,官方語言分別為愛沙尼亞語及芬蘭語,以及重要的俄語,英語於大城鎮內也普遍流行。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EK
愛沙尼亞克朗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72
插座別

Tartu Song Festival Arena位於愛沙尼亞塔爾圖,是一個夏季露天音樂場,可容納五千名歌手,容納人數大概為一萬五千人,座位約有一萬個,面積約有一公頃,第一次落成是於1994年6月,每年都會舉辦各種音樂會、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各種活動。

「愛沙尼亞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愛沙尼亞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塔林的古城區。博物館著重於自然歷史和自然教育,帶領遊客深入愛沙尼亞的荒野。博物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創立的愛沙尼亞文學社博物館,在1864年更名為省博物館,在此期間探索自然科學領域的工作增加了重要性,而且在Alexander von der Pahlen的帶領下,博物館的收藏品也開始積極增加。現存的收藏品約有30萬件,其中大約90%來自於愛沙尼亞物種的植物、甲蟲、蝴蝶及鳳蝶、鳥類和哺乳類。此外,還有珍貴的學術文獻、照片、膠片及顏色膠片等,能反映過去博物館的生活、展覽、野外考察及其他活動狀況。

-->「塔林聖尼古拉教堂」位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是一座中世紀教堂,坐落於主教座堂山的山腳下,主保聖人為漁民和水手的守護神聖尼古拉。這座教堂始建於大約13世紀,二戰期間,部分被蘇聯炸毀,重建後用作美術館和音樂廳。

聖約翰教堂是愛沙尼亞塔林的一座大型路德教派教堂,專門祭奠耶穌基督的門徒聖約翰福音作者。1862年開始建造,1867年開放。路德教信仰是愛沙尼亞主要的宗教傳統,而聖約翰教堂也是此地的堂會。教堂是在塔林茂盛的郊區新建,此前塔林舊城的聖靈堂會員數量超過14,000人,因此決定新建一座教堂。教堂建於塔林自由廣場東側,建築風格為新哥德式,三個主要通道、高聳的拱門和飾有裝飾尖頂的大塔,教堂內擁有聖詠合唱隊和禮拜臺、微弧形突出車門和一個大的儲物室。其建築師為土生土長的基督夫·奧古斯特·加布勒,保管和建造主管則是卡爾·森森貝格。1930年代和1950年代,專門人士曾提出拆除教堂的計劃,因為他們認為其風格與廣場其他建築不相配,但居民反對使拆除計劃得以阻止。聖約翰教堂在其奉獻的時候收到了很多禮物,包括藝術品、貴重金屬和鐘。現在,這座教堂依然吸引著現代藝術品的捐贈,裝飾室內的新式繡制宗教用品和現代彩色玻璃。另外,在聖母廳設有一幅現代彩繪玻璃窗,以及另一幅窗戶對稱於教堂的守護聖約翰福音者。此外,在教堂東端的大壁畫上,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美術學院畢業的卡爾·戈特·文尼格教授(與教堂建築師加布勒同一個學院)的「釘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