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愛沙尼亞

貨幣EEK

愛沙尼亞克朗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72

電壓

230V

插座別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愛沙尼亞共和國,也稱之為「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主要民族為波羅的芬蘭人。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塔林,位於歐洲東北部,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由大陸部分及波羅的海中的大約2,222個島嶼共同構成,西向波羅的海、北向芬蘭灣、東臨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與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氣候接近溫帶大陸性濕潤,擁有1,400個湖泊及約3,794公里的海岸線,另外也有許多海灣、海峽及島嶼。2017年行政改革後,全國共有79個地方政府,其中包括15個城市和64個鄉村型市鎮,而城市型市鎮與鄉村型市鎮享有完全同等的法律地位,現代愛沙尼亞的國名則源自古斯堪的納維亞人。隨著不少芬蘭公司往往將部分運營部門搬入愛沙尼亞,當地經濟發展興旺,資訊科技屹立今日;2011年1月1日愛沙尼亞正式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7個成員國,官方語言分別為愛沙尼亞語及芬蘭語,以及重要的俄語,英語於大城鎮內也普遍流行。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EK

愛沙尼亞克朗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72

插座別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塔林歌曲節場地
愛沙尼亞-哈爾尤縣

為每五年一次的愛沙尼亞歌唱節而建的「塔林歌唱節場地」,於1869年由Johann Voldemar Jannsen在俄羅斯帝國的統治下創辦,此節日被認為是催生愛沙尼亞民族覺醒的關鍵。從此,新的傳統誕生,而場地也於1928年由Karl Burman設計,於加德里厄格(Kadriorg)之間的納爾威道(Narva Road)和珀理塔道(Pirita Road)興建,可容納約15,000位表演者。再次於1959年重建的該場地,是為了紀念愛沙尼亞蘇聯共和國成立20週年,最多可容納15,000歌唱者,不過也可以反轉,讓聽眾坐在舞臺上,表演者於舞臺前演出。另外,舞臺北邊還有42米高的火塔,於歌唱節開始時會用到,整年開放供公眾參觀。1988年,愛沙尼亞人聚集在塔林歌唱節場地,唱著愛國歌曲,引發「歌唱革命」導致蘇聯統治崩潰,同樣在1988年的八月,在「歌唱革命」前三年,塔林歌唱節場地也舉行了一場名為「夏日搖滾」的國際搖滾演唱會,表演演出單位包括:Public Image Ltd、Big Country與Steve Hackett,更吸引超過13萬人觀眾參與。而如今,塔林歌唱節場地也經常舉辦來自國內外的演出活動,像是:「紅辣椒樂團」、「邁克爾·傑克遜」、「蒂娜·特納」、「50 Cent」、「金屬樂團」、「滾石樂團」、「埃爾頓·約翰」、「Depeche Mode」、「寵物店男孩」、「安德烈·博切利」、「流行歌后麥當娜」、「Thirty Seconds to Mars」、「Lady Gaga」、「綠日樂團」、「喬塞·卡雷拉斯」、「羅比·威廉斯」、日益紅極一時的「Sundance Festival」等。由於塔林歌唱節場地最大容納量約75,000名觀眾,於1988年「歌唱革命」期間,有多達30萬人參加夜晚的歌唱節,多年後,此數字仍有許多爭議,但現在不論是Pink、Metallica等音樂人,都曾於此場地演出。於1997年8月22日,邁克爾·傑克遜也曾於此場地演出「HIStory World Tour」演唱會,Metallica更於1999年6月29日演唱「留紀錄」巡迴演唱會,一率先光臨波羅的海地區,此外2000年8月12日Tina Turner也於此場地演唱「Twenty Four Seven Tour」;2009年8月4日麥當娜更在此場地獻唱全數售票的「Sticky & Sweet Tour」。更有2011年6月21日Thirty Seconds to Mars的「Into the Wild Tour」、2012年7月30日紅辣椒樂團的演出以及2012年8月25日Lady Gaga的歐洲巡迴「Born This Way Ball Tour」、2013年6月25日綠日樂團「99 Revolutions Tour」舉行;2013年6月29日舉行「Tallinn Star Weekend」音樂節及2013年8月20日羅比·威廉斯「Take the Crown Stadium Tour」直播;2014年6月13日「Weekend Festival」、2016年6月5日Queen、Adam Lambert的「2016 Summer Festival Tour」、2017年6月11日Rammstein 夏季演唱會及於2022年7月20日Rammstein「Rammstein Stadium Tour」演唱活動。2018年7月16日槍與玫瑰樂團也於此場地演出他們不朽的「Not in This Lifetime。Tour」,繼而2019年6月2日新作「This House Is Not for Sale Tour」的Bon Jovi更是於此場地首次演出,成為波羅的海地區最熱鬧的搖滾場地。

Bishopric of Dorpat
愛沙尼亞-塔爾圖縣

由1224年到1558年間,著名的德爾帕特主教牧區曾經是聖羅馬帝國的一個主權成員會員和黎芬聯盟的一部分,範圍包括今天愛沙尼亞的Tartu縣、Põlva縣、Võru縣以及Jõgeva縣。這一主教牧區的座椅為至今已經變為廢墟的特爾圖大教堂。在北戰爭後教堂受損,於18世紀被拆除。2008年後還在這座廢墟上建造了一座天文臺。說到德爾帕特主教,除了Tartu大教堂外,還有六座城堡為其服侍,包括烏卡尼的古老中心Odenpäh、塔爾圖-普雷斯考大道上的Kirrumpäh及Neuhausen、以及Emajõgi小河份量的Oldentorn及 Warbeke或Caster。此外,還有一座位於塔爾圖附近的非常傑出的熙德會修道院-Kärkna修道院。

愛沙尼亞國家博物館
愛沙尼亞-塔爾圖縣

艾斯丁尼亞國家博物館成立於1909年,位於塔圖(Tartu),是為紀念民俗學家雅各布·赫特(Jakob Hurt)的遺產,以及艾斯丁尼亞的民族考古學和民俗藝術而設立的博物館。博物館記錄艾斯丁尼亞人民的歷史、生活和傳統,展示艾斯丁尼亞以外的芬蘭族人和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在主展覽廳裡有各地方艾斯丁尼亞國家服裝,包括:Kadrina,Mihkli,Seto和Paistu。此外還有木雕啤酒罐及其他手工藝品,從手工地毯到亞麻桌布。1922年,博物館以芬蘭民族學家伊爾馬裡·曼尼安(Ilmari Manninen)為主任在拉迪爾(Raadi)莊園開放。1940年,拉迪爾航空場在莊園的土地上建成,並將拉迪爾莊園毀於戰爭中的塔圖攻勢,這也意味著博物館的藏品無家可歸。2005年,艾斯丁尼亞文化部和艾斯丁尼亞建築師聯盟與博物館合作,舉辦了一個國際競賽,目的是重建艾斯丁尼亞國家博物館。2016年秋天,新建築的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這座象徵歷史凝聚的單層建築同時提供會議空間和電影院。2021年8月,博物館主任Alar Karis由艾斯丁尼亞議會推選為艾斯丁尼亞總統。

Kopli cemetery
愛沙尼亞-哈爾尤縣

從1771年開始,俄羅斯帝國的Catherine the Great issues一項法令,禁止將死者埋葬在教堂穹頂或教堂墓地,而從此開始,所有的埋葬都應該要在新墳場進行,此墳場位於烏班陀郊區 Koplai。為此新的墳場服務超過170年,大約有數千個墳墓,是烏班陀最大的基督教墳場,有很多烏班陀突出的公民被安葬其中。1939年,一座名為北歐軍聖喬治教堂座落於墳場南部,由 A.I。Vladovsky建築,但在1950-1951年時被蘇聯政府毀損。1444年,墳場即被蘇聯佔領政府將其破壞,墓碑被用來建造船塢和道路邊石,消失於烏班陀的歷史中,從此,此墳場變成公園,沒有表明以前曾經是墓地的明顯標記。2022年,墳場被再次修復,墓碑也得以重現,今天,烏班陀墳場只有參考老版詳細地圖以及埋葬紀錄,提供參考。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