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58
電壓
230V
插座別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也是北歐五國之一,面積約 33.8 萬平方公里,湖泊約18.8萬個,因此有「千湖之國」的美稱。芬蘭東西兩邊與其他歐洲國家接壤,是一個高度已開發的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芬蘭有主導的芬蘭語及在西部和南部的瑞典語,民族充滿自豪感,並維護著自己特有的傳統文化。芬蘭國內有唯獨的桑拿文化,有不少不成文規矩,例如男女一同享受桑拿,則視參與者的年齡和親疏決定是否可以接受。外國遊客來到芬蘭,不僅可以欣賞建築物和獨特的工藝品,也可以參與芬蘭知名的電視節目,如揹包客旅遊記錄系列和四個好友玩特技及互相開各種玩笑的真人秀。芬蘭是歐洲北部的一國,面積約 33.8 萬平方公里,湖泊約18.8萬個,享有「千湖之國」的美稱。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58
插座別

斯托拉夫的教堂位於芬蘭撒斯塔馬拉市Tyrvää市,是一座後期中世紀的田間石磚教堂,位於Rautavesi湖畔。教堂大約在1510-1516年間建成,但在1997年9月21日,遭小偷縱火,教堂損毀嚴重。當時,當地人民共同建造重建了毀損建築物及內部的畫作,而教堂重建的過程,由Kuutti Lavonen、Osmo Rauhala和Pirjo Silveri三人所合著的《斯托拉夫的教堂》一書文獻中有保存下來。

位於赫爾辛基中央Etu-Töölö區的瓦拉‧哈卡薩爾米別墅(也用於瓦拉‧卡爾茲汀),是二十世紀的歷史建築,擁有獨特的典雅設計。它毗鄰芬蘭的芬蘭大會堂,對面是國家博物館,緊鄰中央商業區,地理位置優越。建於1844到1846年間,由設計師恩斯特‧勒海曼以帝國風格設計,原為參議會國家議員旺利家庭的夏季別墅。1896年,寡婦‧旺利小女兒奧洛拉‧卡爾茲汀將別墅賣給了赫爾辛基市,但她被允許繼續住在那裡,直到六年後去世。自1912年以來,該別墅一直由赫爾辛基市博物館佔據,是該博物館五個主要展覽場地之一。

Tervasaari ,又稱「樹脂島」,位於芬蘭赫爾辛基且位於Kruununhaka區正前方,與陸地連結的是一條名為Tervasaarenkannas的長堤橋。島上設有糧倉餐廳、兒童遊樂場、可遛狗的區域,有游泳地方,以及洗織墊的碼頭。樹脂島在1990年代根據原有用途改建而成,取名於島上曾經的樹脂儲存,曾於1640年出現在各地地圖上,1804年更在此設立樹脂倉庫,並於今仍存在。在1970年完全開放對大眾的時候,最後一家水泥鑄廠也就離開了。此外,島上的樹脂倉格也有過許多商店使用,一直至2007年,現今仍在開辦的A&S Ravintolat(傳統上稱其為餐廳 Savu)也是當中一家。於1990年代改建改建後,樹脂島的功能範圍更加廣泛,其中不僅包括兒童遊樂場、可遛狗的區域,還有一個可用於舉辦活動的廣場,以及一個碼頭,讓來訪的船隻可以泊錨。另外,樹脂島上的夐廳(Restaurant Savu)更是為瞭這方地區注入了活力。

「Arktikum」位於芬蘭羅瓦涅米,是一座博物館和科學中心,同時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文化目的地,還可供會議或活動場所,有咖啡館和圖書館供客戶使用。其中有兩個獨立的展覽:其一為「拉普蘭省博物館」,另一為「北極中心」,展出北極文化、歷史和當今生活等,深入探討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概念。另外,Arktikum也會不定期推出短期展覽。「Arktikum」於1992年12月6日,芬蘭獨立75週年時,便開放給公眾參觀。它由丹麥建築師群 Birch-Bonderup & Thorup-Waade設計,新的月牙形附樓於1997年秋季完成,為Claus Bonderup和Janne Lehtipalo設計。它所使用的許多地方天然材料,如來自Perttaus花崗巖(可在芬蘭獲得的最堅硬種類)和石灰漂白的Lappish松木;椅子上的則是由楓木和馴鹿皮製成。此外,Arktikum最明顯的特點是其172公尺的玻璃走廊,由寬30公尺的Kittilä公路分隔,被稱為「北方大門」,入口正立於該走廊最南邊,客人們來時會往北走。展覽空間被窩於地底,籍此模仿北方動物藉由挖洞,躲避極冷冬季的做法。根據國際頂尖旅遊集團的調查,「Arktikum」是芬蘭第四大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