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3
電壓
230V
插座別
法蘭西共和國,通稱「法國」,位於西歐,擁有地中海、英倫海峽、北海、萊茵河、大西洋及海外領土,全國分為18個大區,其中5個位於海外,是全球第四十一大國土,歐洲第三大國家。 旅遊業方面,此處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2012年有約830萬名遊客赴此旅遊,擁有37個世界文化遺產。多處城市擁有海濱飯店及度假勝地,並提供滑雪及海上活動,且政府設立了自然公園以保證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保護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不受破壞。此外,法國是高度城市化的國家,並以法語為官方語言,擁有約1200家博物館,每年招待有約500萬名遊客。法國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擁有37個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瀕海旅遊、滑雪度假村及景色秀麗的農村地區。高度城市化國家,官方語言為法語,擁有大約1200家博物館,另外還有43,180處歷史建築及全國自然公園,是旅遊參觀者的殿堂。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3
插座別
「約卡斯特爾莊園」位於法國南部魯豫谷,以其「普帕酒」著名,它是以悠久的風格製作而成。約卡斯特爾莊園的「普帕紅酒」是以傳統的混合葡萄中,比一般比例更高的「慕多維」作為主要成分。「普帕白酒」的特別版本「Vieilles Vignes」是極少見於魯豫及其「普帕酒」的「羅司安」品種。約卡斯特爾莊園擁有約50公頃的土地,其內設有約37公頃的葡萄園,其中有四分之三位於「普帕酒」產區內。莊園以16世紀在古德士東的「Beaucastel家族」而得名,記載中有1549年Pierre de Beaucastel購買一間谷倉及相關的土地,至今還是莊園的一部分。 直到1792年所有者稱作Etienne Gontard,及稍後四十年的繼承中,才出現首次提及葡萄園的記載。19世紀當潛蟲瘟疫襲擊當地時,莊園的所有者 Elijah Dussaud決定不重新種植葡萄園,而是出售地產。1909年Pierre Tramier收購此物,並在他的管理下重建葡萄園。從此Pierre Perrin接管,並大大擴展Château de Beaucastel的葡萄園業務,從此該莊園一直由Perrin家族經營至今。Pierre Perrin之後,Beaucastel一直由Jacques Perrin管理到1978年;之後被他的兩個兒子Jean Pierre Perrin及François Perrin繼承。1990年,Jean-Pierre及François與葡萄酒進口商Robert Haas合作成立於加州帕索羅布爾斯葡萄栽培區的Tablas Creek酒莊。2006年,Perrin家族及Château de Beaucastel加入了「Primum Familiae Viniu」協會,一個高端家族酒莊的少數協會。Beaucastel一般以大容器及舊桶將成分釀製做酒,只有梣子葡萄接觸一些新橡木桶。各種葡萄品種分開釀製後再混合。Beaucastel酒造的一個有爭議的部分是其酒經常帶著Brettanomyces 風味,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都視為���損,但此風味卻是高慕多維正常特徵。Château de Beaucastel系列共有六款酒,其中4款為「普帕酒」,2款為「魯豫海岸酒」:紅 「約卡斯特爾莊園」,包括13種不同的葡萄組合,以及大量的「慕多維」;白「約卡斯特爾莊園」,由80%的「羅司安」及20%的「格拉尼可白」混合;紅「普酒Homage約Jacques Perrin」,為特別版,只在較好的年份釀製而成,1989年為首次釀製;白「Vieilles Vignes羅司安」為「普帕酒」釀製,來自老藤羅司安;紅「Coudoulet de Beaucastel」,為「魯豫海岸酒」,來自接近「普帕酒」產區邊界,以大量的「慕多維」為主;白「Coudoulet de Beaucastel」,也是「魯豫海岸酒」,來自於與「普帕酒」產區邊界接近的葡萄園。此外,Perrin家族還經營一家經紀商,專門提供南魯豫他類相關的酒品,Perrin & Fils,與Château de Beaucastel獨立開展業務。
Château de la Johannie是位於法國Nouvelle-Aquitaine的Corrèze城Curemonte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堡,約於1308年,在原先於1083年的老屋上建造而成,14世紀時由Hugues de Jean所有,一直延續到1498,隨後由Jacques Vassal接續,Vassal擁有Curemonte六分之一的土地,1623年由Mathieu Brun接管,之後是 Dambert家族,1693年則由Plas家族擁有,並於1981年被官方列為正式古老文物。
位於巴黎第三區法老士巴烏城區60號的「Hôtel de Soubise」是一座城市宅第,由1375年為歐利瓦.德克利森構築的半防禦式莊園「Grand-Chantier」所改建而成,先前曾為聖殿騎士會的產業。此地先前曾有法老士蓋斯宮,是「羅林家」的支家杜克公爵的巴黎行宮,艾莉莎瑪格利特.德奧爾良伯爵夫人的兒子最後一位杜克公爵菲力安.約瑟 多瓜於1675年去世,蓋斯家族的財產因此傳至瑪麗.德羅林,於1688年於此地去世,他於這裡生於1615年。1700年3月27日,索比斯王子弗朗索瓦.德羅韓購下Hôtel de Clisson,行宮即曾為蓋斯家族所有,並請建築師皮耶.亞歷克-阿德拉瓦爾對其進行完全改建。1709年,索比斯王子夫人安.德羅韓-沙博曾曾是路易十四的情婦,於此地去世。他的兒子梅里亞迪克.索比斯王子為此地的住宅進行局部裝飾,與佈置師嘉曼.波瓦蘭合作,這大約是約於1730年至40年間完成的。為慶祝梅里亞迪克跟馬裡.索菲.德康濟龍姑女的婚禮,於此地改善建築加工。路易十五親友查爾斯.德羅韓.索比斯王子的家就在此;他的女兒廖內.伊麗莎白.戈貝弗利德德羅韓將來時曾在此地出生,1737年;及1743年古明內公爵婦人在此家出世。從1735至40年間由嘉曼.波瓦蘭設計的室內佈置被視為美麗的洛可可式風格的亮點,穿插著由佛雷布、卡爾.法蘭索納託爾及徹爾.凡.盧繪畫的高墻、壁爐及頂棚畫布。根據拿破崙的法令,自1808年起,此宅邸便成為國家擁有。現在,此地是法國國家檔案館的所在地,收藏了許多國家文檔。
「樸多斯宮」位於法國吉朗德區的茅山村北方,原為教皇克萊門特五世的外甥羅蒙·居里米領主建造,於1306年翻修後保留了與鄰近的威蘭德宮堡相同的建築格局。1422-23年間,英國國王亨利六世收得樸多斯宮,由單斯隆爵士負責其管理。1433年,國王將此地和宮殿授予其兒子格洛斯特公爵。1446-47年,在格洛斯特公爵死去之後,樸多斯宮被移交給フォイ公爵。隨後,由於支持法國君主,樸多斯家族重新掌握其屬地和宮殿權力。1652年,騎兵長拉瑟爾攻陷此地,並破壞掠奪並燒毀檔案。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樸多斯家族擁有樸多斯封地的權利,並於1825年出售給法國國家屬地。1851年,法國古跡委員會獲悉樸多斯宮的情況,同時發現法國政府將宮殿的石頭出售給建築商。樸多斯宮形狀呈長方形,外有兩圈強大的牆壁和四角的塔樓,並以正方形塔樓作為入口。四面墻壁上均有方形塔樓護衛,東北側牆壁似乎已經被重建多次,第一圈的防波堤圍墻也已被填塞,地形平坦的特徵是因為宮殿內把泥土堆積而成。自1988年以來,樸多斯宮被法國文化部定為「歷史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