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德國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49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通稱德國,位於中西歐,由十六個邦組成,首都柏林亦為其最大城市。整個國土約三萬五千七百平方公里,南北有大約八百七十六公里,東西也有六百四十公里,延伸自北海直到阿爾卑斯山,並以溫和、季節分明的氣候享譽國際。人口僅次於美國、日本,大約八百三十二萬,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德國文化於建築、美術、音樂、哲學、電影等方面,層次豐富且對世界有深遠影響;其主要文化遺產以老城為代表;而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上百處。巴伐利亞是來訪德國最多的州,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則為國內訪客最多的州,而德國也是世界入境遊客數量第七多的國家,2012年到訪過夜遊客數量達到大約四千七百萬人次,當中有約六百八十八萬外國遊客,而柏林則為歐洲訪客數量第三高的城市。此外,德國還有六千一百三十五個博物館、三百六十六個劇院、三萬四千個網球場、六百四十八個高爾夫球場、一百二十二個自然公園、十九萬公里徒步旅行和四萬公里自行車線路。德國最受歡迎的景點是新天鵝堡、科隆主教座堂、德國國會大廈、皇家宮廷啤酒屋、海德堡城堡、茨溫格宮、柏林電視塔及亞琛主教座堂,還有著名的德國聖誕市場;德國文化也得以宗教和世俗層面均受歐洲主要思潮及群眾運動的塑造,受來訪客歡迎的民間節日傳統如慕尼黑啤酒節等也極具名望。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49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柏林舍訥韋德車站
德國-柏林

德國柏林的「施諾韋德」站是位於底紮納新韋德斯的一個鐵路車站,是由州鐵路車S-Bahn和區域火車、巴士及電車所服務,一直到2011年為止,該車站曾經是長途列車的終點站。1868年5月24日,這個站成立時由底紮納新韋德斯的「聯邦鄉村」建造,該站一開始被稱為「新福噹」,並在1874年再度取名為「新福噹-約翰尼斯塔爾」,源於一個附近鄉村約翰尼斯塔爾。由於底紮納新韋德斯和歐貝斯紮納新韋德斯正在經歷快速的工業化,這地區有相當多的鐵路設施,此外還包括電車與一個稱為「布倫鐵路」的工業鐵路系統。1890/91年,一條由該車站前往施賓德勒斯菲爾德的支線建成byAEG-owned。從2003年到2006年,也有試驗性的開通了郊區電氣客車列車,不過直到1920年代建成S-Bahn之前正式的郊區電氣客車列車還卻沒有在柏林開通。柏林「施諾韋德」站於1996年以外因底紮納新韋德斯為施賓德勒斯菲爾德線提供資金而再次改名。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柏林擠塞的鐵路很多都運行於東德,因此"葛爾利茨線"本該通往東柏林的葛爾利茨火車站的列車失去了行駛這條路線的機會,這條線被轉移至李希特貝格車站。從2011年12月11日時刻表改變以來,區域交通服務不再運行於施諾韋德站,由斯特登勞克站到李希特貝格站的東德鐵路服務OE 36列車已從原先終點施諾韋德站直接運行到李希特貝格。2016年4月,RB 24區域火車服務又再度開通這個車站,重新開通了該車站的區域交通。

芭芭拉浴場
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

'芭芭拉浴場'位於德國特里爾,約於公元360-370年間建成,約1548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因歷經數百年間石頭移走,2014年關閉不向遊客開放參觀。特里爾除了芭芭拉浴場,還有尼格拉城門、特里爾圓形劇堂、凱撒浴場、康士坦丁-巴希裡卡、羅馬橋、伊格勒柱、特里爾主教座堂和親愛聖母教堂等多項景點。「芭芭拉浴場」位於德國特里爾,大約在公元360至370年之間建成,大約154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但由於數百年來石頭被移走,於2014年關閉了不對遊客開放參觀。除了芭芭拉浴場以外,特里爾還有尼格拉城門、特里爾圓形劇堂、凱撒浴場、康士坦丁-巴希裡卡、羅馬橋、伊格勒柱、特里爾主教座堂和親愛聖母教堂等多項值得探索的景點。

約翰尼斯城堡
德國-巴伐利亞

宮殿「Schloss Johannisburg」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低弗朗西亞縣的阿沙芬堡。由約翰·施威哈德.馮.克倫堡主教於1605年至1614年之間興建,直到1803年前一直是美因茨的主教的第二個住宅。由於位於阿沙芬堡附近的斯佩薩特山,宮殿的建材以紅色砂岩為主。該宮殿位於阿沙芬堡的市中心,俯瞰瑪恩河,建築花費來自主教的封地──艾希斯費爾德,埃爾福特以及美因茨的「Mainzer Oberstift」等收稅所取得的補助。建築特色上,約翰·施威哈德.馮.克倫堡主教把先前滅掉的14世紀城堡中的一個要塞加入建築,成為宮殿中最古老的一部分。德國教會貴族制度結束於1803年,後,阿沙芬堡皇宮成為巴伐利亞王國穆勒一世的夏季住所,而且,他又調動工人在宮殿眼前建造了一座以古羅馬風格為主的「Pompejanum」別墅。不幸的是,1946年美軍對宮殿進行炮擊,使宮殿嚴重受損,於1951年後重新建造,並花了超過20年的時間恢復宮殿歷史的美麗樣貌。宮殿採用大量的對稱造型,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建築之一,佔地56,000平方米,四面環城,內有四間小圓形樓梯塔。禮拜堂的拱頂屋頂使用正統的哥特式風格,而該禮拜堂的壇之上,更是一座雕塑,以約翰·施威哈德.馮.克倫堡主教為原型,佊手持宮殿的縮影。宮殿建材以磚巖為主,大部分外牆上的飾面非常的簡單,但是各處門戶及屋脊上都有許多藝術性的裝飾。宮殿也吸引著大量的觀光客,地方政府也在宮殿中設置了多個博物館,包含了斯塔茨加萊裡博物館、宮殿的教堂裝飾品博物館、住宅博物館以及市政宮博物館等等,另外,也有由宮殿的巧克力大師考爾.梅以及他的兒子,於1792年後的細膩風格的建築模型,是全球最大的建模藏品之一。

伯蓋赫特勒山
德國-巴伐利亞

「Berggächtle」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座山峰,高約952米,是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奧地利臨界山脈的主峰,因而令德國和奧地利的山友們爭相欣賞。頂峰正是德國、捷克共和國和奧地利三國交界的地方,覆滿原始草甸,四季如春,適合世界各地旅客遠足探訪。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