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GBP
英鎊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話國碼
+44
電壓
230V
插座別
聯合王國,又稱不列顛,通稱為英國,於西歐具有海外領地,旁鄰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由大西洋所環繞,東北部與英倫群島連結。英國旅遊業也十分重要,2015年達大約3,440萬遊客,排名全球第八,有種種獨特的城堡景點,也有大英博物館和超大型溫室等。英國包括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地區,擁有各自的風俗及象徵,因此也被認為是「文化大國」,倫敦更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文學方面,因此因英語之外也涵蓋了多種語言,飲食則具有英格蘭的週日烤肉、約克郡布丁和肉汁、炸魚薯條和英式早餐之特色。聯合王國亦在2020年大約有32處景點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英格蘭有18處,蘇格蘭有5處,威爾士有3處,北愛爾蘭1處,以及由英格蘭和蘇格蘭共有的1處,海外領土亦有百慕大、直布羅陀、皮特凱恩群島和聖赫勒拿等增加到名錄中。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GBP
英鎊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44
插座別
又稱碚特維斯特鐵軌橋的「奧爾斯頓拱橋」位於英國北郡的霍特威斯特,是穿越南塔恩河的一座石拱橋,由葛瑞祖·巴克雷·布魯斯爵士設計,於1851年3月完工,是一座二級古蹟。原本為鐵軌橋,於1976年5月關閉,2006年7月由格洛斯特公爵重新開放作為步行用途。
「諾丁漢女子中學」於1875年成立,是一所位於諾丁漢市中心北部的4至18歲女子私立日校。學校屬於「女子公立日學公司」的一部分,它是英在倫敦之外第一所開辦的此類學校。在1870年代之前,諾丁漢的女子教育受到社會階級的限制,工薪階層的女孩很少有機會接受任何中學教育。許多女子教育的發展都要歸功於女權主義改革者的努力。諾丁漢女子中學最初位於諾丁漢的牛津街,由鮑頓夫人擔任校長,在1935年搬到安柏利塔姆街,當時已擁有146名學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學校搬去兩個地點:拉姆斯代爾公園和代柏克小鎮,直到1944至1945年,學校才能回去艾伯利塔姆街的校舍。80週年慶時,學生人數達到約800人,而現今的校園已經大大擴展,提供了表演藝術中心、六年級中心、雙倍圖書館、演講廳、戲劇工作室、音樂廳、食堂、等等。全校共有738名學生,其中151人在六年級,六年級由校長管理,該學校也設有Bolton、 Hastings、 Luxton和Skeel四個校舍,並以該學校的四位首任校長命名,最近的聘請了Shonette Bason-Wood教育創新家設立了幼稚園,此外學校更有IT設備以及體育設施,如音樂室、籃球場以及訓練室,為學生尋求來自表演藝術和戲劇製作工作的教育提供基礎,諾丁漢女子中學也是「女子公立日學公司」所經營的23所學校和2所學院之一,同時也會每年聘請一組有志願的六年級學生為各項職務負責,當中包括女班長和兩位副班長,與學校領導小組一起專注於各種專案及策略,曾經畢業的校友包括:基因學家朱莉亞·貝爾,Raincoats貝斯手吉娜·拜爾許,文學學者海倫·庫柏,兒童作者海倫·克雷斯韋爾,小說家、記者及兒童作家賈妮絲·艾略特,功大於響的數學家穆裡爾·格勞特等等。
馬利亞教堂位於威爾斯角邊邦的西北部,位於衛納特縣的萊芙爾-伊奇-恩葛納威村。教堂的外觀豐厚富麗,早期建於十一、十二世紀,經歷多次擴建和修復。大約在15 世紀,會堂被重建、並在16世紀新增南方對角供會友禱告。並於17 世紀在西端建立高大的塔樓,南門曾被轉為vastry 並現今來此禱告的門是塔樓門口。19 世紀作家姆斯·威廉斯被獎頒金牌以表彰他救援海難的英勇行為,他的曾孫,藝術家基夫·威廉斯,亦被埋葬於此教堂墓園。現如今馬利亞教堂為威爾斯角邊邦的衛納特縣會堂之一,接受教會威爾斯的管理,九個教會組成一個合併教區。為了維護其獨特和珍貴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這個教堂已經被譽為全威爾斯第一級國家文物的地位。19 世紀的作家稱馬利亞教堂為該島最美麗的禮拜堂,其高大的塔樓,完美的東窗以及優美的銘刻碑文使其聞名。從21 世紀至今,導遊們不斷讚賞該場所的門廊和塔樓的金字塔樣式結構。
「聖瑪格麗特教堂」位於英國劍橋郡阿伯斯里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安理教教堂,被列入英格蘭國家遺產清單並由The Churches Conservation Trust管理。 教堂位於B1046公路南部的村莊中心。紀錄上最早可以追溯至約1138年的教堂,而現有的建築最早可追溯至1300-10年間。當時的教堂由一個船廂、一個尖角穹頂和南側通廊組成,大約20年後又新增了北側通廊,而14世紀末又新增了塔樓以及擴建了教堂長廊以及添置了穹角。17世紀初又添加了一個時鐘。 1854年曾進行過修復,而1861年更受William Butterfield的指導進行了另一次修復,修復的過程中,重建了尖角穹頂、北面洗禮室以及北面前廊。而塔樓則在1884年又重新修復。儘管教堂現在由The Churches Conservation Trust擁有,但其尖角穹頂仍然被用作村莊教堂。 外觀:主要是用碎石建造,石頭和膠塊作為裝飾,以石頭和鉛蓋頂。設計包括船廂、一個帶穹角的長廊、一個北面前廊、尖角穹頂的尖角穹頂以及西塔樓,塔樓交四層,地基上配上了四個樁和西南角的樓梯,第一層西門,上面的三輪窗。第三層在北面和西面各有一輪窗以及南面的一個系格窗,頂層在每一面各有一個兩輪鐘聲窗,頂層又設有帶尖頂的壁樓,作為替代,而不是尖頂裝飾尖頂,四角都鑲嵌了王治塑像,據說代表的是英國國王哈洛德以及佔領者威廉一世,以及蘇格蘭的國王馬克瑟以及馬爾科姆三世。 北側通廊在西面有一個14世紀的兩輪窗,北面有兩個類似的窗;北面的一個門廊以及一個點頭的尖刻,而東面則有一個15世紀的三輪窗以及兩個支撐有彫刻天使的支架。穹角長廊每一面有五個兩輪方形窗戶,尖角穹頂的北側有一個兩輪窗和一扇小門,洗禮室西面有一個重新設置的15世紀尖刻尖刻山牆以及天使支撐的另一個支架;尖角穹頂東面的窗戶是三輪窗,南面的窗則是兩輪窗,南側通廊東面是三輪窗,南側有兩個兩輪窗以及一個東面有16世紀洗禮池的門口。 內部:兩個拱廊均有四個拱洞,北拱廊的支柱從四個團聚的柱子,而南拱廊則為八面形。尖角穹頂南面有一個洗禮池和臥榻,南側通廊南側有一個裝飾精美的14世紀墓地洞,在兩輪盾牌上紀唸了他們,且13世紀的字體由一個逐漸變尖的八面形灰石盆槽支撐,位於尖角穹頂拱束下的16世紀橡木屏板有三個拱洞,其中包括中心開口,並有五個鐘,最古老的鐘是1575年的;教堂墓園內也有一個1688年的桌狀墓,由灰石建造,兩側配有即凝服役的造型板,墓像已被列為二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