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GTQ
格查爾
與台灣時差
-14小時時區-6
電話國碼
+502
電壓
120V
插座別
瓜地馬拉共和國位於中美洲,有著西瀕太平洋的海岸,東臨加勒比海,同時與墨西哥、伯利茲、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寬一線。該國最大的城市為其首都——瓜地馬拉市,居民約250萬,也是一個旅遊熱點,著名景點有阿蒂特蘭湖、西班牙殖民時期舊首都和世界遺產蒂卡爾國家公園等,同時還有馬雅古城市、克薩爾特南戈和奇奇卡斯德南哥等。瓜地馬拉可將全國分為五個區域,分別以現代化的舊危地馬拉、馬雅探險的佩滕省、加勒比海的伊薩瓦爾、豐富的自然景觀的維拉帕斯和海上活動的太平洋海岸為主要旅遊線索。瓜地馬拉擁有兩個主要國際機場,分別位於瓜地馬拉市和北碇的馬雅世界國際機場,出入主要以汽車和公車,其中首都和其他都市街頭更以三輪車為主。此外,大多數人口是當地瑪雅族的後裔,但在加勒比海岸附近有非洲人的後裔,大多數人居住在農村。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GTQ
格查爾
與台灣時差
-14小時時區-6
電壓
120V
電話國碼
+502
插座別

2010年5月30日的哥斯大黎加城"坑窿危機"是一場災難,約直徑米、深米部分地區驟然垮塌,一座有三層樓成為韜光養晦的廠房也隨之消失於無影無蹤。災害的產生是多因素共同致使,其中包括了熱帶暴雨"阿加莎"的來襲,帕卡雅火山的爆發,和下水管道的洩漏。從先前2007年在同一地區發生類似坑窿事件可以看見,哥斯大黎加城極高的且不可預料的坑洞風險,那次的坑洞總深約。2007年的坑窿是源於下水道的液體侵蝕未被定著的火山灰、石灰石和其它火山碎屑,隨後政府改善了處理城市汙水和後流洪水的方式,減少了危害。而2010年的事件也是受到相同原因影響,除下水管以外,"阿加莎"也造成了降雨增加,導致地層更加被浸染。藉由這次事件也強烈要求政府更經常檢查下水道系統。另外,由於哥斯大黎加城地底深地沒有黎石灰石,達特茅斯大學的地質之學家Sam Bonis建議把"坑窿"改稱為"管道特徵"更適合。而再由"阿加莎"引起了洪水洩漏,更加完善了坑洞形成的條件,且也降落到哥斯大黎加境側,之後解散前5月30號早上前的低層環流。接著特颱風所引起的極大降雨,加速了地層的侵蝕,於其之後,地面支彎塌陷並吞噬連同一名廠房安全員在內的約三層樓。此坑窿立刻計畫要用土壤水泥補植,也就是由水泥、石灰石和水而成的"羅多克拉地",這也是清洗2007年坑洞時使用的方法,不過地質學家則建議運用級距過濾技術,平滑地層的危機,這樣比起用水泥將坑窿填滿來的效果更好,因為前者會將後流洪水導向到其他地區,而潛在導致更多坑洞的風險。

拿卡姆(Nakum)是美洲古代瑪雅文明的故址,位於今天的危地馬拉皮坦盆地的東北部,曾作為祭祀中心和城市出現在史前時期,是“雅查-拿卡姆-拿蘭霍”文化三角總稱所闡釋的其中一個重要考古遺址。拿卡姆位於雅查以北舍堡河(Holmul River)約近正北,且距離提卡爾(Tikal)以東約數公里。此外這座城中的建築物組成豐富,而且無論是在維修度還是對危機古文明的研究,此地給研究人員帶來的資料和發現是最棒的。拿卡姆依據古墨西哥紀從中上古時期開始有人類的活動。其中在經典時期,拿卡姆乍看貌似只是提卡爾的屬地。但直到晚期經典,拿卡姆憑藉其位於舍堡河以北的重大戰略位置,此外作為交易和交流的分割線,其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經典時期》。此外,外乎提卡爾以外最完整的古瑪雅文本都出現在這裡,這是拿卡姆在終末期的頂峰時期,也提示著能夠達到政治獨立,但卻無奈全部完畢即被遺忘了,拿卡姆可以被大概的分為北部和南部,位於南部的是主要建築,其中有11處庭院,44間客房,此外有明確的指向北方的三角結構。拿卡姆於1905年由穆里斯·德·佩里尼(Maurice de Périgny)完成發現,之後有多次考古和重建搜索在此地進展,其中1909-1910年珀博迪博物館(Peabody museum)的探索是最為令人難忘的。

聖雅各斯洗禮堂,正式名稱為「靈魂守護聖母無原罪之徵服者」,位於瓜地馬拉的 Salcajá 鎮上,據說於1524年由法蘭西修士創立,但與當時美拉基切王國被西班牙征服的同年,沒有任何可以證明此說法的歷史記錄,但該洗禮堂仍是早期西班牙殖民建築的精美範例。

Tolimán是位於瓜地馬拉南部湖泊Atitlán的火山,高約3158米,是在更新世Atitlán III 火山口附近形成。頂部有一個淺淺的火山口,山坡上覆蓋著厚厚的古滾巖痕跡,從山坡上的火山口噴出。在火山的北側形成了一個寄生熔岩隆石,稱為Cerro de Oro,可能是在數千年前爆發的。湖泊Atitlan的火山可以從Pachimulin看到,包括Atitlan,Toliman以及San Pedro等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