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HUF,EUR
福林,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6
電壓
230V
插座別
匈牙利位於歐洲內陸,被歸類為中歐和東歐,其北鄰斯洛伐克、東北鄰烏克蘭、東鄰羅馬尼亞、南鄰塞爾維亞、西南鄰克羅地亞、西鄰斯洛文尼亞、西北鄰奧地利,並以馬扎爾語為官方語言,是歐盟中型成員國。匈牙利的首都及最大城市為布達佩斯,另有為德布勒森、塞格德、米什科爾茨、佩奇、傑爾等大城市。國內由於曾被多個民族統治過,故有基督宗教、回教、猶太教等多種宗教,主要為羅馬天主教與東儀天主教;匈牙利共有19個州及首都(劃分為174個區),而漢字文化圈日韓兩國,則將匈牙利國名譯作「洪牙利」,簡稱「洪」 。此外,匈牙利文化也影響了周邊國家,從而為當地帶來教育制度的改進和信仰的多樣性。對於有意出遊匈牙利的旅客,可於小孩六歲時即可進入小學的教育制度,並有十八歲以上通過入學考試的學生,可參與當地的大學或學院活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HUF,EUR
福林,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6
插座別

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蓋爾特山的「蓋爾特山洞穴」是一系列洞穴的一部分。洞穴也被稱為「聖伊萬洞」,是一位隱士住在那裡,據說他使用洞穴旁的泥漿湖的天然熱水來治療病人。19世紀,洞穴住著一個貧困的家庭,他們在大開口處用一個用太陽乾燥的磚建造了一座小屋。洞口被板子封閉,用作農民庭院。1920年代,一群來自法國魯爾德朝聖的宗教士為洞穴建立了第一個現代入口。由布達佩斯技術大學教授凱爾曼・魯克斯設計,在1926年被祝福後,它成為一個小教堂和寺院,直到1951年。在此期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它也曾作為納粹德國軍隊的野戰醫院。1945年,蘇聯紅軍佔領布達佩斯後,洞穴仍持續其宗教功能,1951年,國家保護局作為對天主教會的越來越嚴厲的行動,突襲了小教堂,結果洞穴被封閉,修道院院長費倫斯・韋澤爾被判處死刑,其餘的兄弟們被監禁至10年之久。當鐵幕消失時,開放小教堂的工作於1989年8月27日開始,從一堵厚厚的混凝土牆上破壞而開放。到1992年,小教堂已被修復,保羅會也重返洞穴中。今天,僧侶們仍然在洞裡執行宗教功能,但洞穴也是一個常見的旅遊景點。教堂有許多房間,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配飾都是由保羅會的一位忠心的追隨者用硬木雕刻的房間,入口前的露臺上傲然地守衛著聖士提反騎著馬的雕像。

那個頗具歷史意義的多哈尼大衛堂會堂,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第七區,它是歐洲最大的猶太會堂,可容納約3000人,是新歐猶太主義的中心。該會堂建於1854至1859年,採用摩爾式復興風格,主要以北非及中古西班牙的伊斯蘭模式為裝飾。內部細節由Frigyes Feszl製作。多哈尼街會堂綜合體由大衛堂,英雄祠堂,墳墓,紀念碑和猶太博物館(由託霍多·赫爾茲爾出生的地方建造)組成。這條位於市中心的緊密街道蘊含了很重的猶太人大屠殺的淵源,因為它等同於布達佩斯猶太人聚居區的邊界。會堂的許多元素,包括紅色玻璃窗,被損壞,在共產時代重新變得更加細少,於1991年開始重建。外部建築以摩爾式為主,但混雜著拜占庭,浪漫及哥特風格。內部由享譽國際的於匈牙利浪漫主義建築師Frigyes Feszl設計,該會堂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管風琴和墳場的猶太會堂。此外,紐約中央會堂為多哈尼街會堂的近似複製品。猶太博物館及檔案館也位於環繞街區,其建築風格與會堂相似。此外,以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殉難的匈牙利猶太人而建的英雄祠堂亦位於多哈尼大衛堂綜合體中。英雄祠堂可容納250人,在寒冷的冬季也有宗教儀式。猶太墳場位於會堂後面,其背後的紀念碑也有不少被紀唸的故事。此外,2012年10月23日,布達佩斯一個會堂外,據報是由極端民族主義政黨Jobbik的成員燃燒一面以色列國旗。

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的歐寶達(Obuda),有著兩個古老建築,分別是「歐寶達文明劇場」及「歐寶達軍事劇場」。其中的「歐寶達文明劇場」,差不多是在公元250至300年間建造,而則西門旁邊的「歐寶達文明劇場」有著古希臘女神「涅普類斯/拉姆努斯亞」(Nemesis also known as Rhamnousia/Rhamnusia)的銘文。

「安德拉西大道」(Andrássy Avenue)是匈牙利布達佩斯的一條街道,可以追溯至1872年。它連接了埃爾澤貝特廣場和維羅斯里熱公園,沿途擺放著驚人的新文藝復興式豪宅和城鎮住宅,200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布達佩斯最繁華的購物街,擁有精美的咖啡館、餐廳、劇院、大使館和奢侈品精品店。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建築物有:國家歌劇院、前芭蕾舞學校、佐爾坦·可達利紀念博物館和檔庫、匈牙利美術大學以及費倫斯·霍普東亞藝術博物館。於1875年,在瓦季·科魯東興建的安德拉西大道,被判定於1870年開始興建,以減輕平行的基拉伊大街的重型車輛,並將內城與市公園連結在一起。建築工程於1872年開始,並於1876年8月20日揭幕。它的完成是由三位布拉扎維也斯·列赫納、弗裡吉斯·費茲爾和克萊因&弗雷澤設計的方案混合而成。加上最出色的建築師,為匈牙利和其他銀行所資助,大多數在1884年完工,大多數貴族、銀行家、地主和歷史家族搬進來。它於1885年以這項方案的主要支持者、前任總理僱西拉·安德拉西而得名。為了避免對此大道表面交通的抵抗,歐洲大陸第一條地下鐵路布達佩斯地鐵的建設是 1894年開始的,並於1896年完工,以便達到前往維羅斯里熱公園的心聲,也是匈牙利千禧快慶的主要場地。 安德拉西大道的四個主要部分分別為:從埃爾澤貝特廣場到奧克託根:城市式的一部分,主要用於商業目的;從奧克託根到科達利圓環:擴大了一條林蔭小道,擁有住宅區和大學;從科達利圓環到巴婭莎街:更加擴大,居住舊宮樓前有小花園;從巴婭莎街到維羅斯里熱:同樣寬度,別墅環繞著庭院,其中包括幾個大使館。安德拉西大道在20世紀50年代曾更改過三次名稱,證明瞭當時快速的政治變化,它於1950年蘇聯佔據時改名為斯大林大街,1956年的起義期間改名為馬格亞·伊夫尤西亞·布拉大街,翌年統治的共產黨把它改名為內普科澤爾薩斯大街,直到1990年民主政權建立之後,才恢復原有的安德拉西名稱。2011年9月,文化事務部部長日雅·佐伊斯正式宣佈,計劃在安德拉西大街上興建一座新建築,靠近市公園,鄰近現有的布達佩斯美術館和布達佩斯藝術廳。這個建築將用於轉移現有的匈牙利國家美術館的收藏品。這個擴展計劃將利用整條大街,被稱為布達佩斯博物館季或安德拉西季。但是,自那以來,計劃已經多次改變,現在已經縮小到市公園附近三座新博物館,其中包括匈牙利國家歌劇院、德雷薛爾住宅、「佩斯百老匯」(一個具有四個精美劇院的角落的納吉米齊街)、弗朗茨·李斯特廣場(一個有音樂學院和一大堆咖啡館的廣場)、奧克託根(與大遊廊的交界處)、科達利圓環、英國恐怖主義紀念館(紀念匈牙利的兩個主要壓迫政權,法西斯政權和共產主義政權)、弗朗茨·李斯特紀念館和舊音樂學院、科達利紀念館、美術學院、費倫斯·霍普東亞藝術博物館、英雄廣場(市公園的入口,有千禧紀念碑、藝術宮殿、美術館)以及最近開設的世界著名奢侈品牌像杜嘉班納、路易威登、阿瑪尼、古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