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HUF,EUR
福林,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6
電壓
230V
插座別
匈牙利位於歐洲內陸,被歸類為中歐和東歐,其北鄰斯洛伐克、東北鄰烏克蘭、東鄰羅馬尼亞、南鄰塞爾維亞、西南鄰克羅地亞、西鄰斯洛文尼亞、西北鄰奧地利,並以馬扎爾語為官方語言,是歐盟中型成員國。匈牙利的首都及最大城市為布達佩斯,另有為德布勒森、塞格德、米什科爾茨、佩奇、傑爾等大城市。國內由於曾被多個民族統治過,故有基督宗教、回教、猶太教等多種宗教,主要為羅馬天主教與東儀天主教;匈牙利共有19個州及首都(劃分為174個區),而漢字文化圈日韓兩國,則將匈牙利國名譯作「洪牙利」,簡稱「洪」 。此外,匈牙利文化也影響了周邊國家,從而為當地帶來教育制度的改進和信仰的多樣性。對於有意出遊匈牙利的旅客,可於小孩六歲時即可進入小學的教育制度,並有十八歲以上通過入學考試的學生,可參與當地的大學或學院活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HUF,EUR
福林,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6
插座別

瑟基斯費赫瓦爾的「聖母聖子應願大教堂」是匈牙利瑟基斯費赫瓦爾的一座大教堂,在1000年至1527年間,它是匈牙利國王加冕儀式的場所。1543年土耳其人佔領瑟基斯費赫瓦爾後,匈牙利國王的加冕儀式改在其他地方舉行,1601年被大火毀損,於1777年由教堂布萊西亞利亞大教堂取代。聖史提芬一世於11世紀晚期建造了這座大教堂,但它從未晉升為主教座堂,而是用來作為匈牙利統治者的首要教堂。中世紀時,大教堂也是匈牙利王國最重要的場所,其中有皇冠黃金、寶座、匈牙利神聖皇冠、金庫和檔案。大約有37位國王和39位皇后在此加冕,15位皇族也在此埋葬。1543年,土耳其人佔領瑟基斯費赫瓦爾,該行宮的墳墓被洗劫,而大教堂被改為寶藏倉庫,而波茲農的聖馬丁大教堂成為新的加冕儀式地點,後因1601年大火被摧毀。在此期間,土耳其統治該城只持續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廢墟之內的材料被拿去重建新的主教座堂,並於18世紀時更名為瑟基斯費赫瓦爾教區大教堂,以1777年建成。上世紀三十年代晚期,聖史提芬陵墓被建立在大教堂毀壞的後殿。13位國王和2位皇后會(Agnes of Antioch和Elizabeth of Bosnia)的遺體都被安葬在瑟基斯費赫瓦爾大教堂,其中Elizabeth of Bosnia的遺體原本是安葬在St Chrysogonus教堂,後來被移到瑟基斯費赫瓦爾的大教堂。此外,大教堂也葬有匈牙利國王的家庭成員,如Louis I由Elizabeth of Bosnia所生的長女Catherine。Philip Drugeth和Ozora Pipo也在此安葬。

「布達瓦爾路德教堂」是布達瓦爾最古老的路德教堂。它於1895年於布達佩斯的第一區落成,原本由帕拉丁約瑟的第三任妻子瑪麗亞・多洛蒂建造於1846年的命名為:hu:Dísz tér。但是該地被國防部收回,於是一座新教堂便在維也納門附近建造起來。該建築物是由莫爾・卡利娜設計,並於1895年由Bánya路德教區總主教Sámuel Sárkány祝聖。它擁有嬉羅拜式的建築風格,外觀以新巴洛克風格構成,入口外有大約兩個科林斯款式的柱子,以及一座高細的塔樓,其塔頂仍採用新巴洛克款式。此外,立面上還有雙層穹頂。1945年時,布達佩斯圍城造成爆炸,導致整座教堂大部分被摧毀,只有外牆得以倖免。壇臺、凳子和風琴都遭到蹂躪,由Lóránt Friedrich和Jr Gyula Bretz重建的計畫也難以圓滿。1948年,棕櫚節,由Lajos Ordas總主教祝聖新教堂,外立面乍看仍然採用新巴洛克風格,但以簡單的方式呈現,而室內則簡單得多。在木質的祭壇桌後方有一個巨大的十字架,上方有一個鑲嵌窗讓光線進入,另外在祭壇臺上還有一個紅大理石,以及一塊銅牌刻有vicar Gábor Sztehlo銘文等。自1952年起,此教堂也成為北方路德教區的中心。幾位總主教被在此就職。該教會室外的塔樓和停車場於2008年經過翻新。教堂沒有講壇,因為1945年與其他傢俱一起被摧毀。該講壇乃第一座Dísz tér的珍貴傳承,其上部從拆解的建築物上被調往此教堂。莫爾·卡利納於1894年設計的藍圖,顯示出與中歐路德傳統配合的 偉大祭壇講壇,室內的小教堂只被部份完成,講壇都在金字塔對面建造,由聖器室通過陡峭的樓梯,來到炫目的六角木質露臺,仿照大理石舖設,還具有鍍金裝飾。中間版面上的浮雕為匈牙利農民在樹木和草地中的播種圖,另外四片版面則具有基督教符號,還有聖經、十字架、二火炬和金萊爾頭飾等。該講壇底部有智慧之眼的象徵,在一片光芒中晃動閃爍,而此講壇上方有一個銀色的雲端,裝飾著法律牌,套上金青楓枝和榮冠環繞。

「聖母玫瑰聖殿」也被稱作「Kaposvár 大教堂」,位於匈牙利最大基督教會之一 Kaposvár 的歷史中心,是該教區的座堂。大約在1885年開始建造,並在一年內完成,原本的教堂於1737-1744年間以巴洛克風格建造。1937年新的新古典主義大教堂完工後,在大門口設置了一幅畫面,畫面宣揚了教牧人,居民和市長對耶穌的信仰以及匈牙利對聖母的崇拜。1958年,該教堂安裝了新的管風琴,於1969年完成全面翻新。1977年修改了教堂內部以便能夠更好地進行禮拜活動。2003年,在該教堂的西牆上設置了紅色大理石的紀念碑,紀念曾為該教堂服務的神父。

從布達佩斯的舊城區Belváros中位於Rumbach街的「Rumbach街教堂」於1872年由維也納建築師Otto Wagner設計建造而成,旨在為Pest的Neológ社區成員服務。它興建時正值1869年的匈牙利猶太人分裂派別之爭,為比較保守的Status Quo派別提供了家園。這座摩式復興式的教堂八面環繞,最近受到布達佩斯政府撥款保護,其包廂、穹頂複雜的繪畫以伊斯蘭風格樣式呈現,極具美感。它的建築靈感源於耶路撒冷石穹頂聖殿,但並非照樣複製。自2021年夏天整修完成以來,復興的樓宇經常舉辦戲劇、音樂會、攝影展覽和其他文化活動。在大屠殺與匈牙利猶太人在布達佩斯的驅逐後,Rumbach街教堂的拉比是Shloime Boruch Schmalhausen。2021年6月,新翻新的建築舉行了封馬儀式,其中包括大約1120萬美元的匈牙利政府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