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印尼

貨幣IDR

印尼盾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話國碼

+62

電壓

127V,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G型-英規三腳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由約17,506個島嶼組成,稱為「萬島之國」,總人口超過2.7億,是世界第四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國內有超過300個種族,文化影響來自印度、阿拉伯、中國、馬來及歐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熱帶生態吸引了海外觀光客,但仍有貧窮問題。政治上屬於共和國,且國家標言「Bhinneka Tunggal Ika」闡明瞭該國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際貿易的重要性也促使印度尼西亞與其他國家交流,2010年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資料,印度尼西亞出口商品位列全球第27位,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日本、中國、新加坡、美國及韓國,進口至印度尼西亞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日本及韓國。印度尼西亞具有精彩的文化多樣性,亦是一個值得了解的熱門旅遊地點。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DR

印尼盾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壓

127V,230V

電話國碼

+62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G型-英規三腳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Grand Mosque of Bandung
印尼-西爪哇

這座原名為「巴東大清真寺」的「巴東大清真寺」位於印尼西爪哇省省會的巴東,於2004年被擢升為省會清真寺。它位於巴東Alun-alun(市中心)的東側,最早於1812年興建,僅為一座簡單的木結構建築,旁邊是一座提供沐浴水的大池塘。而1850年,隨著大郵路的興建,整座清真寺不斷地改建興建。1955年,亞非會議期間,清真寺更是大肆裝修,廣場面積更是被縮減。而最具特色的,莫過於有兩座81米高的雙塔,這兩座塔直接因為飛機發射與接受的高度規定而無法建築到最原本設計的99米,塔頂每週六及週一開放到民眾參觀。

Puri Lukisan Museum
印尼-峇里

Puri Lukisan Ratna Wartha博物館位於印尼峇裡島的烏布,是峇裡島上現代峇裡傳統繪畫和木雕最完整的藏品地。收藏的作品從前英國統治時期到後獨立戰爭時期,包括聖魯、芭圖安、烏布、青年藝術家及凱裡基學派等藝術風格的重要代表作品。2008年7月14日,印尼文化旅遊部長Jero Wacik參加博物館成立50週年紀念活動。並在博物館入口牆面放置荷蘭藝術家Rudolf Bonnet及Ubud王Tjokorda Gde Agung Sukawati的合照。1936年,Tjokorda Gde Agung Sukawati及Tjokorda Gde Raka Sukawati合與當時在峇裡島工作的兩位西方藝術家: Walter Spies及Rudolf Bonnet成立Pitamaha藝術家合作社,旨在保存及發展傳統峇裡藝術。1953年,Ratana Wartha基金會成立,推動Pitamaha理念及使命,並開始構思建立Puri Lukisan博物館。1954年,印尼總理Ali Sastroamidjojo於1月31日引堪博物館的第一塊石頭,開始建築工程。1956年,印尼教育文化委員會Mohammad Yamin主持博物館的開幕典禮。1972年,博物館增建兩大古屋,包括一個臨時展覽館。1978年,Tjokorda Gde Agung Sukawati、I Gusti Nyoman Lempad及Rudolf Bonnet去世,博物館舉行華麗的殯火儀式紀念他們。2008年,博物館舉行紀念成立50週年,展出Rudolf Bonnet收藏的「峇裡藝術家先驅」系列作品,及Ida Bagus Made的世界首演作品。2011年,博物館新增一大古屋、一開放會議室及咖啡廳。展出的作品包括:* 古老之廳展出前英國統治時期的現代峇裡傳統繪畫及I Gusti Nyoman Lempad的作品。* 尤碧德麗雅廳展出尤碧德麗雅大師的作品。* 梭藝廳展出梭藝繪畫系列。* 創辦人廳展示博物館的歷史、新收藏作品及臨時展覽。 Puri Lukisan Ratna Wartha博物館是峇裡島最古老的藝術博物館,專收集現代峇裡傳統繪畫及木雕,收藏品橫跨英國統治時期及後獨立戰爭時期,包括聖魯、芭圖安、烏布、青年藝術家及凱裡基學派等藝術風格的重要代表作品,2008年舉行成立50週年紀念活動,2011年新增一大古屋、一開放會議室及咖啡廳,展品包括:古老之廳展出I Gusti Nyoman Lempad的作品、尤碧德麗雅廳展出尤碧德麗雅大師的作品、梭藝廳展出梭藝繪畫系列及創辦人廳展示博物館的歷史、新收藏作品及臨時展覽。

Museum Rudana
印尼-峇里

「羅丹那藝術博物館」位於印尼巴釐島吉安雅地區派利安,由紐曼•羅丹那建造,以發揮巴釐島的人文哲學三條化正式理念的概念創建。羅丹那建築了500平方米的建築,基礎於1990年12月22日完成,1995年8月11日舉行祝福儀式,紀念「印尼獨立50 週年」與「金色印尼精神」。1995年12月26日由胡哥•沙哈託總統正式開放。建築以巴釐島建築和哲學應用,為三層高,外牆上引用了印尼國旗的紅白色,紅色由紅磚性,白色由砂岩形成。博物館展示超過400件精美藝術品和雕塑,包括艾佛迪、巴蘇基•阿布杜拉、斯里哈迪•索達羅尼奧 、尼曼•古納薩、馬德•瓦納塔等當代印尼藝術家作品,以及尼曼•艾拉溫、馬德•布蒂亞納等後現代印尼藝術家作品;並展示巴釐島各個聖地,如拜沙基神廟及中爪哇的普蘭班南神廟等;三層樓還展出安布神龕和啾•古斯特•科波特等巴釐島地方大師傑作,以及安東尼奧•布蘭科、古巴夫、加法爾•艾斯拉和井山忠之等曾在巴釐島居住的國外藝術家作品。羅丹那藝術博物館亦多次在海外舉辦展覽,包括1997年於科威特城舉辦,1998年於羅馬舉行,創辦人尼曼•羅丹那於此被授予意大利政府的「樹的總體」獎。博物館定期每年幾次舉辦展覽,如1999年的第四歲紀念和2004年的第八歲紀念時,授獎給其他對印尼藝術有貢獻的藝術家。

Bogor Cathedral
印尼-西爪哇

「聖母院(正式名稱為「讚美聖母院」)是印尼西爪哇州波哥爾的羅馬天主教教區中的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教堂,1894年,「布伊威茲岡」設有一座建築,同時提供新教與天主教的服務。教堂於1905年落成,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於1945年被損毀。 目前,它成為民眾相信的地方,並為1961年約翰二十二哥佈雷Leo多的獡還宗Bull「Quod Christus」而由教宗所建立的「波哥爾天主教教區」的座落地,該教區遵循羅馬或拉丁教規,並由Paskalis Bruno Syukur主教負責牧羊。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