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IDR
印尼盾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話國碼
+62
電壓
127V,230V
插座別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由約17,506個島嶼組成,稱為「萬島之國」,總人口超過2.7億,是世界第四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國內有超過300個種族,文化影響來自印度、阿拉伯、中國、馬來及歐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熱帶生態吸引了海外觀光客,但仍有貧窮問題。政治上屬於共和國,且國家標言「Bhinneka Tunggal Ika」闡明瞭該國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際貿易的重要性也促使印度尼西亞與其他國家交流,2010年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資料,印度尼西亞出口商品位列全球第27位,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日本、中國、新加坡、美國及韓國,進口至印度尼西亞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日本及韓國。印度尼西亞具有精彩的文化多樣性,亦是一個值得了解的熱門旅遊地點。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DR
印尼盾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壓
127V,230V
電話國碼
+62
插座別

「聖母院(正式名稱為「讚美聖母院」)是印尼西爪哇州波哥爾的羅馬天主教教區中的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教堂,1894年,「布伊威茲岡」設有一座建築,同時提供新教與天主教的服務。教堂於1905年落成,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於1945年被損毀。 目前,它成為民眾相信的地方,並為1961年約翰二十二哥佈雷Leo多的獡還宗Bull「Quod Christus」而由教宗所建立的「波哥爾天主教教區」的座落地,該教區遵循羅馬或拉丁教規,並由Paskalis Bruno Syukur主教負責牧羊。

『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清真寺「Muhammadan Mosque」位於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大約建於1843年,與印度古吉拉特邦和穆罕默德朝商人的歷史息息相關。位置在南蘇門答區的Batipuh Pasa街。

「曼陀羅叢林”Mandala Suci Wenara Wana”,亦被稱為「Ubud Monkey Forest」,是位於巴釐島的Padangtegal Ubud的一個保護區,大約有1260隻巴釐島長尾猴,他們被分為10個群,分別是主神社群,林地保護群,中樞點群,東部群,米其林群,Ashram群,Tap和墓園群,稱之為成年、子成年、成年、子成年、少年1和2、嬰兒老年和嬰兒群。Ubud Monkey Forest是受歡迎的觀光景點,每個月即有10,000至15,000名遊客前來此處。Ubud Monkey Forest覆蓋約12.5公頃森林,擁有186個植物和樹種,還有3座寺廟:Dalem Agung Padangtegal Temple,Holy Spring Temple和Prajapati Temple,是由Padangtegal社區所有,及被Mandala Suci Wenara Wana管理,力求推廣Ubud Monkey Forest作為一國際觀光景點。此處有大約605隻蟹食猴,即39隻成年公猴,38隻亞成年公猴,194隻成年母猴,243隻少年猴和91隻嬰兒猴,又被稱為“Balinese long-tailed monkey”,並被分為5個群,每個群佔據不同的領土,除此之外,還有一處囚禁小牧牛的地方,遊客可以到處觀看。Ubud Monkey Forest 由Padangtegal村所有,村民們認為此處是一個重要的精神,經濟,教育和保護中心,並根據印度的“Tri Hata Karana”原則,務求使人們在生活上和諧, “三種方式就是印度教三體俱全,”大致概括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關係,以及人與至高無上神之間的和諧關係。因此,猴子森林有一個哲學目標,即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創造和平與和諧,並努力保存罕見的植物和動物,用於印度禮儀,並為教育機構提供自然實驗室,尤其強調森林裡的猴子之間的社會互動以及他們與森林自然環境的互動的研究。Ubud Monkey Forest擁有大約115種不同的樹,林木茂密,有很多山坡,深谷縱橫遍佈,底部是岩石小溪,供遊客到處探險。該森林有林地保護區,公共廳與畫廊,開放的劇場,食堂,急救中心,警察站,停車場和廁所設施以及堆肥設施等,也有三座印度教寺廟,分別是大拉姆阿古帕當貼加神社、聖源寺和普拉賈帕帝寺,休閒與參拜可兼融完美。

「羅丹那藝術博物館」位於印尼巴釐島吉安雅地區派利安,由紐曼•羅丹那建造,以發揮巴釐島的人文哲學三條化正式理念的概念創建。羅丹那建築了500平方米的建築,基礎於1990年12月22日完成,1995年8月11日舉行祝福儀式,紀念「印尼獨立50 週年」與「金色印尼精神」。1995年12月26日由胡哥•沙哈託總統正式開放。建築以巴釐島建築和哲學應用,為三層高,外牆上引用了印尼國旗的紅白色,紅色由紅磚性,白色由砂岩形成。博物館展示超過400件精美藝術品和雕塑,包括艾佛迪、巴蘇基•阿布杜拉、斯里哈迪•索達羅尼奧 、尼曼•古納薩、馬德•瓦納塔等當代印尼藝術家作品,以及尼曼•艾拉溫、馬德•布蒂亞納等後現代印尼藝術家作品;並展示巴釐島各個聖地,如拜沙基神廟及中爪哇的普蘭班南神廟等;三層樓還展出安布神龕和啾•古斯特•科波特等巴釐島地方大師傑作,以及安東尼奧•布蘭科、古巴夫、加法爾•艾斯拉和井山忠之等曾在巴釐島居住的國外藝術家作品。羅丹那藝術博物館亦多次在海外舉辦展覽,包括1997年於科威特城舉辦,1998年於羅馬舉行,創辦人尼曼•羅丹那於此被授予意大利政府的「樹的總體」獎。博物館定期每年幾次舉辦展覽,如1999年的第四歲紀念和2004年的第八歲紀念時,授獎給其他對印尼藝術有貢獻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