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IDR
印尼盾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話國碼
+62
電壓
127V,230V
插座別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由約17,506個島嶼組成,稱為「萬島之國」,總人口超過2.7億,是世界第四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穆斯林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國內有超過300個種族,文化影響來自印度、阿拉伯、中國、馬來及歐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熱帶生態吸引了海外觀光客,但仍有貧窮問題。政治上屬於共和國,且國家標言「Bhinneka Tunggal Ika」闡明瞭該國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際貿易的重要性也促使印度尼西亞與其他國家交流,2010年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資料,印度尼西亞出口商品位列全球第27位,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日本、中國、新加坡、美國及韓國,進口至印度尼西亞主要來自中國、新加坡、日本及韓國。印度尼西亞具有精彩的文化多樣性,亦是一個值得了解的熱門旅遊地點。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DR
印尼盾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壓
127V,230V
電話國碼
+62
插座別

Tirta Empul是位於印尼巴釐島坦帕斯靈鎮附近的印度巴利斯水神廟。該神廟的庭院包含一個「petirtaan」或沐浴建築,有著著名的神聖泉水,巴釐斯島印度教徒前往進行禮儀凈化。該湖泊有一個湧出新鮮水源,巴釐斯島的印度教徒認為是神聖的或「amritha」。在962年大約,瓦瑪德瓦王朝時建立了Tirta Empul寺廟。名字來源於地下水源名為「Tirta Empul」。泉水是帕凱裡桑河的源頭。該寺被分為三個部分:Jaba Pura,Jaba Tengah和Jeroan。Jaba Tengah包含2個有30個淋浴的池子,名稱分別為Pengelukatan,Pebersihan,Sudamala和Pancuran Cetik。該寺是獻給毗濕奴(另一個印度教神祇)最高意識Narayana的。在可以俯瞰寺廟的一座小山上,有一座現代別墅是1954年總統蘇卡諾前來參觀而修建的。目前,別墅有重要客人的休息室。Tirta Empul被認為是供儀式沐浴的幹凈水源。然而,根據2017年Coconut Bali的報導,當局正在調查嘉威樂市Tirta Empul的水汙染和健康風險問題。

Bogor Zoology Museum位於印尼坊戈爾城的坊戈爾植物園入口旁,是一座1894年荷蘭殖民時期政府創立的博物館和實驗室。它擁有東南亞最大的標本收藏,它由J·C·康農斯伯格博士於1894年8月創立,最初只是植物園角落的一個小實驗室,並以「動物學研究室」的名稱而著名。1898年,J·C·康農斯伯格在斯里蘭卡參觀後受到啟發,開始在米盧希歐·特龍博士的協助下收集動物標本。1901年8月末,一座博物館建築完工,成為此博物館 成立。1906年,博物館和實驗室合併,改名為Zoologicum Bogoriense。1912年,「彼得·歐文斯」於此博物館發表了第一篇有關科莫多龍的科學描述。自1950年印尼獲得獨立以來,這座博物館就以它現在的名字而聞名。1987 年,它以「Pusat Penelitian dan pengembangan biologi」下的「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zoology development」的名字改稱。1997 年,憑藉世界銀行和日本政府的助力增強了博物館收藏。坊戈爾動物博物館面積約為,收藏的標本是東南亞最為精緻的,分為24室,溫度保持在,以保護收藏品。其藏品包括化石和保存獸種:哺乳動物650種,3萬餘顆標本,其中一件罕有的瓶裝爪哇犀牛;鳥類1000種,307萬6千2顆標本;爬蟲與兩棲類763種,19,937個標本;昆蟲1.2萬種,258萬顆標本;軟體動物959種,13,146顆標本;其他無脊椎動物700種,15,558顆標本。這裡還有印尼最大的藍鯨骨骼。

『馬來西亞最古老的清真寺「Muhammadan Mosque」位於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大約建於1843年,與印度古吉拉特邦和穆罕默德朝商人的歷史息息相關。位置在南蘇門答區的Batipuh Pasa街。

「宋跡波多喬博物館」位於印尼日惹,是一座展示當地歷史文化的博物館。其中收藏最豐富的懷舊物品,其後僅次於首都雅加達的國家博物館。館內有新石器時代陶瓷和8世紀青銅雕塑,以及各種古老武器和當地的面具。宋跡波多喬博物館由兩個部分組成,位於日惹市的Jalan Trikora No. 6,及東側主幹「alun-alun」Ndalem Condrokiranan和Wijilan。每週工作日,博物館會為外國和國內遊客舉行「wayang」和「gamelan」晚會表演。此外,在1919年,已為研究爪哇,莫多羅,峇裡,及龍島文化而於蘇拉卡塔羅建立的「Java Instituut」基金會,1924年於蘇拉卡塔羅舉行會議,建立了收集這些地區文物的博物館,於1935年11月6日正式成立「宋跡波多喬博物館」,「sono」字在爪哇語就是「地方」的意思,而「budoyo」則是意指文化。1939年,為了補充「Java Instituut」的營業,另開設的「Kunstambacht School」——「Sekolah Kerajinan Seni Ukir」開業,1974年底,宋跡波多喬博物館交由文化教育部,2000年改由國有直屬,2001 年加入日惹省文化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