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話國碼
+98
電壓
230V
插座別
伊朗,位於西亞伊朗高原,是一個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斯蘭共和國。它的國土約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大約8318萬人,宗教為什葉派伊斯蘭教,主要民族為波斯人,外加亞塞拜然人、庫德人、阿拉伯人等。伊朗是一個擁有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具有較高的道德權威的共和國,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經濟主要以石油產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產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及電腦軟硬件發展亦十分迅速。地理上位施巴城斯坦和阿富汗,東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庫爾德斯坦,擁有公路179388公里、鐵路8367公里、機場331座、河運航道850公里;而傳統文化則有以美食聞名的五寶:石油、地毯、黑魚子醬、開心果和藏紅花。伊朗是一個值得探訪的國家,旅行者可來感受伊朗的文化、傳統以及美食帶來的驚受。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98
插座別
「被稱為「薩瓦德阿拉夫德迪汗大橋」的「西歐西波爾」是伊朗高原最大的河流Zayanderud上的十一座歷史橋樑中最大的一座,位於伊朗伊斯法罕。 這座橋梁於17世紀初建成,既可用作橋梁,又可用作水壩。它是一個受歡迎的娛樂聚集地,也是伊朗薩華德建築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西歐西波爾」始建於1599至1602年間,由伊朗第五位薩瓦迪國王阿巴斯I統治時期所建。它是在擁有喬治亞血統的總司令艾拉華維迪汗·安迪拉澤的監督下建造的,並以他的名字命名。該橋用於與精英之間的住宅相連接,也是連接城市重要的亞美尼亞新朱爾法區的連結。幹旱年份,河流將向上攔成水壩以為伊斯法罕提供水源。 全長約310米,寬約9米的西歐西波爾是一座拱形拱橋,由兩排33座拱門組成,由此而得名,並且由石頭組成。最長的拱門約30米長。西歐西波爾內部原本裝飾有畫作,經常被旅行者形容為色情。橋下有一個較大的基底板,上流攔到Zayanderud,支撐著一座茶館,現在已荒廢。
「聖尼古拉斯歐洲教會」是一座位於伊朗德黑蘭的俄羅斯歐洲教堂,十六世紀末,一位僧侶Nicephorus在波斯領土上創建了第一個俄羅斯教會。到20世紀初,俄羅斯精神任務已在伊朗活動,到1917年大約有五十座俄羅斯歐洲教堂。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前三個世紀創建的一切都消失了。1940 年代初,由於俄羅斯移民的捐贈,俄羅斯教堂重新出現在伊朗──聖尼古拉斯大教堂,此教堂由俄羅斯歐洲教會在俄羅斯境外管理。在八十九後、九十年代,該教堂逐漸被拋棄,1995年,在教友的要求下,聖尼古拉斯教堂歸隸莫斯科主教。該教堂目前由亞歷山大神父管理。
「Grand Bazaar」位於伊朗德黑蘭的老歷史商場,主要入口為Sabze-Meydan,長約數公裡,以不同商品分區經營,並設有清真寺、客房和銀行,並可透過 Khayam 和 Khordad 15th 站使用快速交通工具 Tehran Metro;該商場為波斯帝國時期以後開始漸漸分成門市發展,被西方旅行者記載為在 1660 年以後廣大未開發,在 19 世紀時被視為「一城中城」,經歷 Reza Shah 一朝的改革和現代化後,部分至今仍未改動看得見的牆壁和通道不多超過 400 年,20 世紀時期因體現美化計劃,牆壁上鋪設模塑和磚石造型;伊朗社會中,「Bazaari」被視為一力量,與僧侶和中產階級商人有著切密聯繫,在 1979 革命運動中獲得強大支持,此外這些傳統經濟力量未能受益 1974–1978 的石油繁榮,也導致「Grand Bazaar of Tehran」成為革命運動主要支撐地;如今,儘管經濟活動正在北德黑蘭新發展的熱鬧區中移動,Grand Bazaar 仍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而該商場最熱鬧時間為午間到傍晚。
“Hasht Behesht”是位於伊斯法罕一座十七世紀的宮殿,意思是波斯語的”八天之堂”。它是薩法維德帝國八代國王索萊曼一世的命令下建造的,主要是作為私人宮殿。法國藝術家帕斯卡爾·科斯特(Pascal Coste)設計了一個“Hasht-Behesht”的計劃,這是一個由八個房間環繞中央大廳的地板計劃。這座建築是八角形的,有兩個主入口。四個大面有大陽臺,上面有一些瘦長的木柱。宮殿裝飾有壁畫,木窗,稜鏡,磚瓦和石膏工藝。此外,它還是伊斯法罕第一所現代學校,名叫「His Majesty's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