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伊朗

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話國碼

+98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伊朗,位於西亞伊朗高原,是一個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斯蘭共和國。它的國土約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大約8318萬人,宗教為什葉派伊斯蘭教,主要民族為波斯人,外加亞塞拜然人、庫德人、阿拉伯人等。伊朗是一個擁有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具有較高的道德權威的共和國,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經濟主要以石油產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產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及電腦軟硬件發展亦十分迅速。地理上位施巴城斯坦和阿富汗,東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庫爾德斯坦,擁有公路179388公里、鐵路8367公里、機場331座、河運航道850公里;而傳統文化則有以美食聞名的五寶:石油、地毯、黑魚子醬、開心果和藏紅花。伊朗是一個值得探訪的國家,旅行者可來感受伊朗的文化、傳統以及美食帶來的驚受。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98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自然之橋
伊朗-德黑蘭省

「太極橋」是位於伊朗德黑蘭的最大步行天橋,橋樑橫跨莫達雷斯快速公路,一條位於德黑蘭北部的主要公路。於波斯語中,「太極」一詞意為「大自然」。此橋樑由迪巴張拉架構建築事務所設計,榮獲包括紐約「安帝賽A +大獎」的人氣高速公路及橋樑獎,與2016年阿卡納建築獎及表彰它對基建項目所展現出的卓越解決方式,由獎項評審團形容為「一股清新空氣」,獲國際矚目。 該橋樑由Leila Araghian以當地設計橋樑連接兩座公園的比賽獲勝而設計,該兩座公園分別是德黑蘭北部被公路隔開的Taleghani公園及Abo-Atash公園。綜合完成整個設計及施工,耗費了總共4年的時間,Araghian希望這橋不只是作為通行的途徑,能讓人們停留並思考,因而設計橋樑不呈直線,並加裝長椅及坐位。2010年開始建了2000噸鋼材及10000立方米混凝土,於2014年完工竣工。建造大型高速公路橋樑被視為一項壯舉,其中兩端平臺及暫時隧道於基建進行時嚴守,以防低空物體掉落落地及破壞。三棵樹形支架支撐橋面兩層持續的平臺,使較低一層平臺可達到夏季陰雨兼有及 utilize的情況,還有第三層在筋擔橋樑分支岔出,其複雜的鋼架構述上更是凝聚動態三維網型,其表面曲線形態且不定寬度。 兩端均設有餐廳供客人使用,其間亦有座位及小攤販架。部分橋樑開放空間以供種植樹木,並設綠化環境,使人能多待一陣子;此外,可享受景色且不會因橋架阻礙到周圍的阿爾博茨山之風景,橋基佔地面積亦不大且得以融入周圍零星。兩座公園均設有多道通道,讓遊客得以相連。此橋不只將兩座公園相連,亦成為會聚點,它在座位及餐廳中,不僅令會眾有停留的地方,更令人們彌撫精神繁興。有傳聞走在橋上之感覺,就如置身於森林之內,它亦成為人們低潮時得以再度恢復元氣的地方。而橋樑於開幕前的首一年,吸引了約四百萬人來此遊覽。

伊瑪目清真寺
伊朗-伊斯法罕省

這座位於伊斯法罕的「沙赫清真寺」在波斯薩法德王朝時期,由波斯國王阿巴斯一世所下令建造,是伊斯蘭時期波斯建築的傑作之一。該宮殿與那格什·賈漢廣場一同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項目始於於1611年,原本由七色馬賽克瓷磚和書法銘文組成,其華麗威嚴便因此而著稱於世界。該宮殿的外觀也在伊朗20,000裡亞爾鈔票上得以印刻。另外,波斯國王阿巴斯一世試圖將首都搬遷從西北城市卡茲溫至中央城市伊斯法罕,配合改建這座古老城市,並改變該地區的景觀,以將首都避開可能的攻擊,同時也獲得更多對於伊朗沿岸地區的控制權。入口的主要庭院以四通道型式出現,形成一個方形的中央庭院,每面均有大型入口,給人一種通向靈性世界的「門戶」感覺。宮殿的裡面裝飾著瓷磚,以及黃銅等多種材質,在宮殿最深處,超高的圓頂前,也有一個馬槽,曾經提供給參與每週五拜舉的信徒飲料,此外,該宮殿亦設有宗教教學學校,即 一米拉巴,可以在上面看到來自Imam Reza的古老書籍與哈斯因血染的衣物,相傳該衣服具有奇妙的神力,可以在戰場抵抗來襲者等等。

Vahdat Hall
伊朗-德黑蘭省

瓦哈伊特廳(前名Roudaki 廳)位於伊朗德黑蘭(Tehran),是一個演藝廳。它於1957年開始建造,於1967年由伊朗曾經國王穆罕默德•拉赫曼·帕利維(Mohammad Reza Pahlavi)主持開幕,由阿哈姆·佩吉曼(Ahmad Pejman)創作的《鄉村節日》(The Rustic Festival)是第一部伊朗歌劇。由西門子(Siemens)配備的主舞臺包括三個不同級別,擁有約1200個座位。自從1967年開場以來,該廳已成為全球音樂、歌劇和芭蕾表演家的重要舞臺,如伊朗國家芭蕾舞團、泰米爾•德瓦倫(Robert de Warren)、帕瑞•薩馬爾(Pari Samar)、博汗和瑪尼裘(Bijan and Manijeh)、Mohammad Re特羅沙希安(Mohammad Reza Shajarian)等。 1979年伊朗革命後,《巴拉特和瑪尼裘》(Bardia Sadrenoori和Manijeh)等歌劇以及Loris Tjeknavorian、阿美[。Mohammad Reza Shajarian]、侯賽因•阿里扎德(Hossein Alizadeh)、貝德安(Belden)、派曼•亞茲塔尼亞(Peyman Yazdanian)等藝術家的演出表演仍然持續進行。

Grand Musalla of Tehran
伊朗-德黑蘭省

位於伊朗德黑蘭的大莫薩拉清真寺,又名伊馬國首相清真寺,是一座清真寺,是1982年取代德黑蘭大學的主要每週五的禱告的地點。該清真寺的佔地約265間,歷史悠久,在1985年通過了36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者的比賽。通過比賽,巴維茲·莫耶德·阿赫德的設計最終獲得肯定,該設計融合了伊朗,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喬治亞的伊斯蘭建築風格,到2017年這座宏偉的建築仍然在建設中。大莫薩拉清真寺用於每週五的禱告和古爾邦節祈禱,並提供社區中心和舉辦地方和國家活動的空間,例如德黑蘭國際書展,國際聖經展,國際投資機會在伊朗礦產業,國際工藝品展和德黑蘭比賽展等。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