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話國碼
+98
電壓
230V
插座別
伊朗,位於西亞伊朗高原,是一個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斯蘭共和國。它的國土約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大約8318萬人,宗教為什葉派伊斯蘭教,主要民族為波斯人,外加亞塞拜然人、庫德人、阿拉伯人等。伊朗是一個擁有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具有較高的道德權威的共和國,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經濟主要以石油產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產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及電腦軟硬件發展亦十分迅速。地理上位施巴城斯坦和阿富汗,東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庫爾德斯坦,擁有公路179388公里、鐵路8367公里、機場331座、河運航道850公里;而傳統文化則有以美食聞名的五寶:石油、地毯、黑魚子醬、開心果和藏紅花。伊朗是一個值得探訪的國家,旅行者可來感受伊朗的文化、傳統以及美食帶來的驚受。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98
插座別

「被稱為「薩瓦德阿拉夫德迪汗大橋」的「西歐西波爾」是伊朗高原最大的河流Zayanderud上的十一座歷史橋樑中最大的一座,位於伊朗伊斯法罕。 這座橋梁於17世紀初建成,既可用作橋梁,又可用作水壩。它是一個受歡迎的娛樂聚集地,也是伊朗薩華德建築的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西歐西波爾」始建於1599至1602年間,由伊朗第五位薩瓦迪國王阿巴斯I統治時期所建。它是在擁有喬治亞血統的總司令艾拉華維迪汗·安迪拉澤的監督下建造的,並以他的名字命名。該橋用於與精英之間的住宅相連接,也是連接城市重要的亞美尼亞新朱爾法區的連結。幹旱年份,河流將向上攔成水壩以為伊斯法罕提供水源。 全長約310米,寬約9米的西歐西波爾是一座拱形拱橋,由兩排33座拱門組成,由此而得名,並且由石頭組成。最長的拱門約30米長。西歐西波爾內部原本裝飾有畫作,經常被旅行者形容為色情。橋下有一個較大的基底板,上流攔到Zayanderud,支撐著一座茶館,現在已荒廢。

約巴利耶(Jabalieh)或磐石圓頂,又稱加布裡圓頂,位於伊朗喀爾曼,古老的歷史古蹟,石磚和磚頭建築,而外部建築效果受古塞桑尼時期啟發。在伊斯蘭降臨伊朗的首個幾十年內改裝過一次而且位於1768米的座標。外形呈八角形設計,分為3層,拱頂非常平坦,內部是空蕩的,值得注意的是,建造採取石頭而不是普通的磚塊,它似乎早於公元2千年,可能是一座瑣派教堂。據一種理論,人們認為這是一個瑣派牧師的安息處,而另一個理論則認為它是一個火焰寺廟。如果想前往,可以從Shohada廣場乘坐拼車。約巴利耶(Gonbad-e Jabalieh)東南側的烈士墓由石灰岩嶙峋的岩石結構形成的壯麗景緻,如果能爬到高處,可以欣賞到喀爾曼全景。

法魯茲·巴爾哈姆高中是德黑蘭最古老的維持運作的高中之一,建於1932年,建在說話波斯語的Zoroastrians(教徒)的若瑟夫·基亞曼德斯(Ardeshir Kiamanesh)的地產上。學校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於地中海的伊朗Zoroastrians(教徒)為命名。當時在馬傑裡斯(Majles)擔任教徒代表的基克蘇・爾洛克 (Keikhosrow Shahrokh)支持建立該校。教徒符號可以在大樓的正面看到。斯耶德·胡森·納斯爾(Seyyed Hossein Nasr)在美國離開前就讀於法魯茲·巴爾哈姆高中,伊朗首相、德黑蘭大學校長以及伊朗Ezatollah Negahban都曾是其學生。然而,法魯茲·巴爾哈姆高中並不是德黑蘭第一所教徒高中, 1906年建成的佔士德·佔( Jamshid Jam )高中才是第一所。伊朗核物理學先驅卡馬爾(Kamaloddin Jenab)曾任學校的校長一段時間。大樓的建築風格清楚地表明屬於伊朗的卡賈爾(Qajar)時代。學校今天是德黑蘭的歷史地標和文化遺產。

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地標建築『普拉斯科大樓』,在1960年建成時,是當時伊朗最高的建築,也是德黑蘭的地標。2017年1月19日在建築物發生一場高樓大火,而在大火延燒的場景中,原有的大樓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倒塌,結果造成多名消防員死亡約20位,約70位受傷,數以萬計的伊朗民眾及政府官員參加了在德黑蘭巨大禮堂舉行的普拉斯科消防員的葬禮。2018年,建築新大樓開始進行,並於2021年完工,並改名為『普拉斯科1400』,它擁有20層,5層地下及15層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