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伊朗

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話國碼

+98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伊朗,位於西亞伊朗高原,是一個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斯蘭共和國。它的國土約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大約8318萬人,宗教為什葉派伊斯蘭教,主要民族為波斯人,外加亞塞拜然人、庫德人、阿拉伯人等。伊朗是一個擁有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具有較高的道德權威的共和國,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經濟主要以石油產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產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及電腦軟硬件發展亦十分迅速。地理上位施巴城斯坦和阿富汗,東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庫爾德斯坦,擁有公路179388公里、鐵路8367公里、機場331座、河運航道850公里;而傳統文化則有以美食聞名的五寶:石油、地毯、黑魚子醬、開心果和藏紅花。伊朗是一個值得探訪的國家,旅行者可來感受伊朗的文化、傳統以及美食帶來的驚受。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RR

伊朗里亞爾

與台灣時差

-4小時時區+4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98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Qoba Mosque
伊朗-德黑蘭省

參照馬薩維革命的呼籲,伊朗政府於2009年6月28日星期天,指定下午6點,在德黑蘭Ghoba Alley上的Qoba清真寺,舉行一場和平祈禱會,以紀念在2009年選舉後混亂中遇難的人們。Qoba清真寺位於德黑蘭,朝向阿爾博雪山,位於Ghoba街與Negin街及Khushak街之間。此清真寺原本在1975年被沙赫統治時期的伊朗政府關閉,因Mohammad Mofatteh在清真寺中推動反抗政治教導。

Vahdat Hall
伊朗-德黑蘭省

瓦哈伊特廳(前名Roudaki 廳)位於伊朗德黑蘭(Tehran),是一個演藝廳。它於1957年開始建造,於1967年由伊朗曾經國王穆罕默德•拉赫曼·帕利維(Mohammad Reza Pahlavi)主持開幕,由阿哈姆·佩吉曼(Ahmad Pejman)創作的《鄉村節日》(The Rustic Festival)是第一部伊朗歌劇。由西門子(Siemens)配備的主舞臺包括三個不同級別,擁有約1200個座位。自從1967年開場以來,該廳已成為全球音樂、歌劇和芭蕾表演家的重要舞臺,如伊朗國家芭蕾舞團、泰米爾•德瓦倫(Robert de Warren)、帕瑞•薩馬爾(Pari Samar)、博汗和瑪尼裘(Bijan and Manijeh)、Mohammad Re特羅沙希安(Mohammad Reza Shajarian)等。 1979年伊朗革命後,《巴拉特和瑪尼裘》(Bardia Sadrenoori和Manijeh)等歌劇以及Loris Tjeknavorian、阿美[。Mohammad Reza Shajarian]、侯賽因•阿里扎德(Hossein Alizadeh)、貝德安(Belden)、派曼•亞茲塔尼亞(Peyman Yazdanian)等藝術家的演出表演仍然持續進行。

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
伊朗-伊斯法罕省

佐大先爵清真寺是波斯薩法第一帝國建造的一個傑作,位於伊朗伊斯法罕那格什-賈漢廣場的東邊。建築於1603年開始,於1619年完工,由著名建築師穆罕默德利薩•伊斯法罕尼督修,在波斯帝國法爾馬斯一世統治時期。1920年,由羅莎•帕拉維總統按照阿瑟•厄帕姆•葡普導演的意見,重建和修理了該清真寺。在坊昔-賈漢廣場的四個環繞建築中,它是第一個建成的。它的建造意圖是受該帝國私人庭廳使用,因此,清真寺沒有任何尖塔,規模也較小。直到數世紀之後,帝國政府開放存參觀,普羅大眾才會讚賞到法爾馬斯將它打造成為妃子們的聖屋的努力,以及品質遠超過烏阿希清真寺鑲嵌在此的精美瓷磚。這座建築物入口是一條貫穿廣場間的隧道,是法爾馬斯為了避免妃子們越過廣場而走到清真寺而建造的,一旦抵達清真寺入口處,就必須經過一條蜿蜒曲折的通道,直到到達主建築物。除了門內守衞,該設計的明顯目的是讓妃子們盡量避免任何人進入建築物。這個清真寺在歷史上被不同的名稱稱呼,Junabadi 稱其為“大圓頂清真寺”或“有圓頂的清真寺”,而當今歷史學家伊斯坎達爾•穆尼施稱為“品質和美麗的大清真寺”,而歐洲旅行者屈班等也以現在的名字稱呼該清真寺,並且伊朗書法家巴吉爾•班奈的古蘭經銘文也包含了Sheikh Lutfallah。該清真寺的創作包括書法和瓷磚,其美觀和品質勝過任何伊斯蘭世界以前創作的,都是由知名書法家阿里·雷薩· Abbāsi監督的。清真寺內部具有藍、黃、綠松和白色瓷磚的精美花紋、七色彩繪,以及造型複雜的設計,令人驚艷,羅伯特·拜倫在描述這個景象時表達出說:”我沒有見過比波斯伊斯蘭天才更加傑出的表現,不僅如此,在那圓頂的內部,藍色的細繩紋式拱門實際上是穩重的令人驚艷的美學,圓頂上的環紋,由橢圓形分區組成,分區的尺寸也越來越小,越接近中心,由此形成了宰烏鴕的樣子,紋樣似乎將眼睛引向中心,燦爛的色彩,複雜的花紋迷人,每一個紋樣,每一坪面,每次重複,每一個分支或花朵都擁有自己沉悶的美麗,最重要的是你移動時層層新意的分佈引起了變化,使燈光變得閃閃發光。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華麗。 “鳳冠”是圓頂內部的一個獨特特徵,如果你站在內廊的入口門口向上看,會看到鳳冠,它的尾巴是從天井上的洞穴裡灑進來的陽光。內部的禮拜廳,壁上覆蓋著藍色、黃色、松藍色和白色瓷磚,並鑲有錦繡花紋,每個角落都鑲有古蘭經經文,東西牆鑲有夏耶•巴哈伊的詩句。

伊瑪目廣場
伊朗-伊斯法罕省

「伊瑪目廣場」位於伊朗伊斯法罕市的中心,長約500公尺,寬約160公尺,大約有89,600平方米的面積,僅次於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以前這裡為薩非王朝國王阿巴斯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的場所,當年廣場原名「國王廣場」,伊斯蘭革命時改為現在名字,197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伊瑪目廣場在周圍有許多薩非王朝時期的建築,包括南側的伊瑪目清真寺、西側的阿里卡普宮和東側的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還有北側的薩裡門通往伊斯法罕大巴扎,而1992版的20000裡亞爾鈔票背面也有伊瑪目廣場及其附屬建築的圖片。從1598年開始,阿拔斯一世就遷都至伊斯法罕,而城市規劃上也有西赫·巴哈伊擔任首席建築師。伊瑪目廣場位於伊朗伊斯法罕,1598年以後沿著城市規劃建構而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與伊瑪目清真寺、阿里卡普宮和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形成名勝連環,令遊客細意觀賞。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