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IQD
伊拉克第納爾
與台灣時差
-5小時時區+3
電話國碼
+964
電壓
230V
插座別
伊拉克共和國,俗稱伊拉克,位於西亞—中東地區,與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土耳其、敘利亞、伊朗及約旦共緊鄰。該地區的歷史衝擊非常深遠,是人類文明搖籃中歷史最早的一個,伊拉克一詞從六世紀前就開始使用。2014年,伊斯蘭國攻陷伊拉克西部和北部的多個城市,包括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及首都巴格達等。伊拉克地處沙漠,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間的農耕地形成熱帶氣候,兩條大河每年大約有7千萬立方米的泥沙進入河口三角洲地區。伊拉克最高點Haji Ibrahim約海拔3,600公尺,其他主要城市有南部的巴士拉和北部的摩蘇爾,國花為月季,國象亞洲獅則是古巴比倫至今日阿拉伯化文明的象徵。伊拉克的旅遊景點有烏爾城遺址、亞述帝國遺蹟和哈特爾城遺址,以及,古城巴比倫-「空中花園」,此為七大古代世界奇蹟之一。該國包括19個省,其中第19個省哈萊卜傑省於2014年初新成立。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QD
伊拉克第納爾
與台灣時差
-5小時時區+3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964
插座別

「聖伊利亞修道院」 或稱「Dair Mar Elia」,位於伊拉克的尼茲夫省莫斯勒以南,可追溯至6世紀末成立,是伊拉克擁有最古老修道院之一,屬於東方基督教的教會,而後接受迦勒底天主教會。1743年,這座修道院的僧侶被波斯軍隊屠殺,修道院也此時停止運作。2003年伊拉克入侵期間,修道院的廢墟受到破壞,而後於2014年,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單方面破壞毀滅了這座修道院。伊利亞修道院佔地約,包括26間房間,環繞一片庭院,其中有一個禮拜堂和一個聖殿。此外,鄰近的河塘和天然礦物水源也為教會服務。

「古老的那魯大清真寺是伊拉克蘇馬市的一座古清真寺,以其傾斜的清真寺尖塔而聞名,由於此,蘇馬市也被人戲稱為「駝背市」。傳聞該清真寺是由約12世紀晚期建造,但其在歷史悠久的850年間卻得以渡過許多浩劫,直到2017年在蘇馬之役中被摧毀旋塔及尖塔。有部隊宣稱,對於此清真寺是穆斯林要塞黨採取搗亂行動,銷毀此廟不讓其放棄它的佔有;此外,對於它的領袖,艾布巴卡.巴格達迪也有象徵性的重要性,因為2014年時該清真寺被用來宣佈「哈里發」,而此時其黑色的旗幟也在45公尺的尖塔上飄揚,此外它也承諾他將永不摺下它們的旗幟。然而,違反官方的報導及當地目擊者的說法,穆斯林要塞黨指責美國軍隊為廢毀清真寺而水搗火燒。伊拉克總理哈伊德.阿巴迪宣稱,穆斯林要塞黨為廢毀那魯大清真寺是一個「決變」,「對那個旋塔和那魯大清真寺進行無情破壞,就等於是穆斯林要塞黨對於戰敗的宣告。」傳聞那魯大清真寺是由土耳其人宗及.蘇爾吉克大帝國阿塔貝格和蘇爾吉克大帝國敘利亞省的蘇爾吉克蘇丹建造於1172-1173年,但經過許多改造。而以其傾斜的尖塔而聞名的那魯大清真寺已於2017年被穆斯林要塞黨廢毀,而不是美軍的襲擊,更不是被放棄後拆除,這使伊拉克總理哈伊德.阿巴迪相當失望。近期有將考慮將尖塔基座完整復原為紀念穆斯林要塞黨的犧牲,並將其重建,使其在蘇馬市的天際線中可以被看見,並將於2023年竣工的計畫,於2018年12月17日已經恢復,此外,2021年4月宣佈由8位埃及建築師在123位建築師參賽中獲得重建這座清真寺的比賽,除此之外,其新的設計偏向波斯灣的更多於是蘇馬的傳統建築。

阿卜杜勒-基蘭尼墳墓(也稱為Al-Ḥaḍrat Al-Qādiriyyah或Mazār Ghous),位於伊拉克巴格達,是專門紀念基蘭尼出家勸導主義創始者Abdul Qadir Gilani的伊斯蘭宗教建築群。建築群包括清真寺、墳墓以及古書院Qadiriyya Library,裡面收藏大量與伊斯蘭有關的珍貴舊書籍。此外,埋葬於此的Abdul Razzaq Gilani的兒子也被埋葬於此。清真寺坐落於東泰格里斯河岸上的Al-Rusafah,而該地區還包含有主持漢巴利宗教的Imam Ahmad ibn Hanbal的清真寺。在Safavid Shah Ismail I在位期間,基蘭尼紀念碑遭到破壞;但在1535年,奧斯曼土耳其裔皇帝蘇利曼大帝建造了一個穹頂覆蓋於紀念碑上,至今仍存在。2007年5月28日,紀念碑遭到一起汽車炸彈攻擊,導致約24人死亡,68人受傷,並導致紀念碑及其清真寺遭到嚴重破壞,外牆、穹頂及一座尖塔也被摧毀。
.webp)
「巴格達動物園」在1971年開放,位於伊拉克巴格達的阿爾佐瓦拉花園區,與阿爾佐瓦拉夢想公園和佐瓦拉塔同屬一處。在2003年侵略伊拉克前,動物園內約有650隻動物。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動物園幾乎被滅掉,僅存約35隻動物後,於2003年重新開放,動物數量約為1,070隻。南非保護主義者勞倫斯·安東尼在伊拉克入侵後的第八晚,和兩名助手從科威特出發,乘坐租來的汽車到達巴格達動物園,他們與巴格達動物園的主任阿德爾·薩爾曼·穆薩博士和胡沙姆·穆罕默德·侯森博士以及回歸的一些工作人員合作,開始照顧和喂養所有剩餘的動物,恢復基本的衛生標準,穩定局勢。2003年7月20日,就地完成改建和裝修後,動物園正式對外開放,展示約86種動物,其中包括19隻倖存的獅子,大多數動物都是侵略期間從胡沙姆家族的宮殿和巴格達周圍的私人動物園中獲救的。此外,還有老虎、棕熊、狼、狐狸、豺狼、駱駝、鴕鳥、獾、以及一些靈長類動物等。2009年在洛杉磯舉行的假設劇作「巴格達動物園的孟加拉虎」就是受此事件啟發,主角以四隻逃出動物園的獅子為例。目前,佐瓦拉公園(動物園所在場所)由保衛其他政府設施的特別警察部隊負責保安。據佐瓦拉公園和花園的主任盧拉·阿布·阿勒豪勒估計,2009年來訪巴格達動物園的人數接近8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