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愛爾蘭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話國碼

+353

電壓

230V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D型-兩腳圓形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愛爾蘭島位於歐洲西北部的大西洋島嶼,約為歐洲第三大島,人口約為620萬人,其中大部分屬於愛爾蘭共和國,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則屬於英國。古而今,愛爾蘭島以伐木量最高而著稱,亦擁有愛爾蘭原生的動植物逾20種。政治上愛爾蘭島由近代的英國統治下,於1973年宣佈正式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愛爾蘭文化則承襲傳統的凱爾特文化及與英國分享的文化,其中包括蓋爾式運動、愛爾蘭音樂、愛爾蘭語、足球、橄欖球、賽馬、高爾夫球等。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53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D型-兩腳圓形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Corrigasleggaun
愛爾蘭-威克洛郡

「Corrigasleggaun」位於爾斯,在愛爾蘭的阿德林指標得分為35位,按範德勒-利南指標得分為45位,位於韋克洛山脈的西南部,屬於魯格納奎拉(Lugnaquilla)-愛爾蘭最高峰的大峰團。Corrigasleggaun位於東流的「Carrawaystick河」的頭處,這裡有附近頂峰的「凱利湖」(Kelly's Lough)和山腳的「Carrawaystick山」及Lugnaquilla的South Prison,從那裡的River Ow會向南流入Aghavannagh橋。

Ballycorus Leadmines
愛爾蘭-都柏林郡

「Ballycorus Leadmines」(波利科羅斯鉛礦)位於愛爾蘭都柏林縣基特南附近的同名城鎮,曾是前鉛礦和精煉中心。大約在1807年,鉛礦公司開採,1826年被愛爾蘭礦業公司接管,直至1913年礦山耗竭而歇業。1860年代,Ballycorus繼續以接收其他礦業公司(比如威克洛縣格倫達洛的礦山)礦石的熔煉廠模式運作。該場所最具特色的遺蹟是一座矗立在 Carrickgollogan 小山頂峰附近的煙囪遺址,下山坡還可以看到許多其他的還存在的鉛煉廠建築物和結構。1807年,在Carrickgollogan 小山的西邊開展開採,1826年被愛爾蘭礦業公司接管,一直持續到1863年,根據鉛價格的不斷變動和礦脈的斷斷續續進行開礦。1843年發現了銀礦,但產量有限。到了1880年代,加工愛爾蘭礦石已經不再具有商業價值,熔煉廠也隨之停止運行,但接收了來自曼島大勒克西礦石的熔煉。1857年的子彈砲塔周圍還有其他一些剩下的建築物,鉛礦經由反射熔爐加工,從中提取出銀。所產出的鉛(用於製造管子和屋頂)的市場非常大,隨著都柏林市郊的不斷擴張。鉛彈也進行製造:第一座子彈砲塔建成於1829年,Weston St。John Joyce在「都柏林附近地區」一書中形容它為“具有美觀和牢固的結構,內部有螺旋梯,外部有裝飾性的鐵製露臺”,1857年又建了第二座子彈砲塔。磨坊河流用於動力機械的驅動。2009年,環境保護署和愛爾蘭地質調查局對愛爾蘭歷史礦山對人類和動物健康潛在風險進行聯合調查,在Ballycorus發現了大量的鉛廢棄物,該場址被認定為四級:對特定垃圾堆、排放或河流沉積物的5年中需要進行特殊監測的場所。

羅克弗利特城堡
愛爾蘭-梅奧郡

Rockfleet Castle(又被稱為Carrickahowley Castle)是位於愛爾蘭肯特郡紐沃特的古堡,建於15世紀中葉,是著名海盜女王格蕾絲·歐馬利的所在地之一,並被推測為她逝世的地方。Rockfleet Castle塔樓有四層,高度超過18米,俯瞰著克魯克貝灣的土丘。原本允許公眾進入,但為安全原因現已禁止。2015年曾在草地附近安裝了金屬軌道可至入口,因此大潮時便不用試圖登上古堡。2017年,外部磚石層也取得翻新。

Kilfenora Cathedral and Crosses
愛爾蘭-克萊爾郡

位於愛爾蘭著名的布倫區(the Burren)的金芬諾拉(Kilfenora)大教堂是愛爾蘭國教的一座大教堂,部分結構偶爾仍會被當地教會用作禮拜的場所,並配置一座主教王座。傳統上,金芬諾拉大教堂是由6世紀的聖法克塔(Saint Fachanan)建立的,原先是以木材建成,之後改以石頭建造,但於1055年被Murchad O'Brien燒毀,再於1056至1058年重建,並於1079年被劫掠,再於1100年遭意外大火夷毀。1152年,基爾斯公會會議(the Synod of Kells)改變了該教區結構從修道院轉為教區,行政範圍包括約200平方英里十分稀疏地區’cCorcomroe‘,可惜該教區最貧窮,只有13個教區,此外,15世紀的哥德式雕刻工藝對教堂風貌有著重大影響。現今,這座大教堂重新經過修復,大殿正在被當地國教會用來禮拜,仍保留主教王座、一個方形石洗禮池等等,外觀上融合了從12世紀至19世紀多個時期的風格,也為這座大教堂構建出大量歷史記憶。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