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以色列

貨幣ILS

新謝克爾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972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H型-三角扁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以色列是一個位於西亞的主權國家,大約在2022年時人口有950萬,主要族群為猶太人,語言為希伯來語和英語。以色列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北角、地中海東岸和紅海亞喀巴灣北岸,各民族交匯之處。為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到巴哈伊教的宗教聖地,也有完善的美術博物館以及度假海灘。以色列另一個重要的產業是觀光業,提供豐富多變的歷史和宗教遺跡資源。以色列的文化混合了猶太教和猶太歷史文化,吸納了上百個國家的猶太移民,而飲食以地中海美食為基礎,如炸豆球、蓬鬆的鷹嘴豆泥、新鮮的蔬菜等。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ILS

新謝克爾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972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H型-三角扁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赫克特博物館
以色列-海法區

德爾阿巴拉(Deir al-Balah)的晚期青銅時代的人形棺材,位於以色列海法大學(University of Haifa)的園區內,是由羅賓與伊蒂斯‧赫茲(Reuben and Edith Hecht)館所藏,該館於1984年由羅賓‧赫茲(Reuben Hecht)創辦,他曾擔任達岡糧倉(Dagon Silos)的董事,並是海法大學理事會的創始成員之一。近六十年間,赫茲收藏了代表以色列在古代的物質文化的考古文物。特別是從迦南時代到拜占庭時代的文物。赫茲相信考古學是猶太復國主義的重要表達,這些古文物是猶太人和以色列地之間聯繫的證據。展品按時間線,從古銅器時代到拜占庭時代依次展示以色列土地的考古學和歷史。館內包括硬幣、重量單位、閃洋片、珠寶、從聖殿山挖掘出來的文物、腓尼基金屬製作、木工、石器、玻璃製作和馬賽克。該博物館還有一艘五世紀公元前的Ma'agan Michael貿易船。該博物館的藝術收藏品包括巴黎圍城派(Barbizon School)、印象派、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和巴黎派的法國繪畫,以及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的猶太藝術。該博物館擁有約瑟班-巴蒂斯特-卡米爾‧科羅(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爾多亞德‧曼奈(Édouard Manet)、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卡米爾‧雅各布‧畢沙魯(Camille Jacob Pissarro)、文森特‧範‧荷蘭(Vincent van Gogh)、阿梅代歐‧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和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等畫作。這座博物館配有名可容納380人的音響禮堂和一臺皮管樂器,是由基甸‧沙米爾(Gideon Shamir)用一個多世紀以來主要用於教堂的管風琴零件搭建而成。它也充當學生和學術研究者研究中心,為學童、軍人、教師和公眾提供考古學、藝術、聖經和歷史的增廣學習。這個博物館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藝術比賽,面向高中生、軍人和美術學生開放。贏家可獲得赫茲基金會的獎學金,該基金會還給考古學和海事文明部門的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授予獎學金。館內還舉辦研討會、專題研討會、研討會和講座,並出版展覽目錄,內容包括考古研究和博物館收藏的文物。”館刊Michmanim”則發表有關考古研究和文物收藏的學術文章。

世界正義院
以色列-海法區

博萊信仰的最高管理機構「世界萬國安理會」位於以色列海法,由九人組成。由信仰的創立者巴哈(巴哈依)規劃,以透過法律制定,解決信仰文獻未提及的環境而成立,且於每五年由全球各地的安理會成員推選一次。萬國安理會作為信仰之頭,目前的安排,是利用多重規劃時間安排,以及裡德萬節日會議定期發佈的訊息,以為世界範圍的博萊社群指導。訊息重點是提升地方安理會的數量,翻譯博萊文獻、 設置博萊中心、落實博萊禮拜堂、國際大會、提升識字程度、婦女角色、兒童及少年的內在信仰、家庭生活、社會及經濟發展、以及集體崇拜,實際對世界的貢獻無可置之。在伊朗對博萊信徒的系統性迫害上,萬國安理會也積極去搶取全世界媒體的關注,以抗爭。萬國安理會發佈的專書及文件,皆被認可為權威性,而其決定也被視為犯不病謬的。雖然有許多給予該機構權力去制定資料庫上所未提及的法律,但是,萬國安理會很少採用此項功能。萬國安理會的設置位置,以及它的成員,均設於以色列海法,位於聖山卡麥爾的山坡上。最近一次的選舉,發生於2018年4月29日。博萊信仰上的所有其它選舉及任命職務,皆對男女歡迎,然而,萬國安理會外,仍僅限男性參與,神聖文本強調,此措施之理念,將於未來明朗化。萬國安理會的職責,皆有博萊信仰的創始者巴哈(巴哈依)在祂的《阿克達斯經》中首先建立裁發,並定義其功能,此外,也有巴哈(巴哈依)的其它文章提及此機構,其中包括《巴哈(巴哈依)的金字塔》。在文獻中,巴哈(巴哈依)寫道,萬國安理會將擁有對於信仰的權威,也會參入巴哈(巴哈依)未能處理的問題,上質示範毫無疑問會獲得神聖的異象,且對於所有人此心有敬意,與求其身體榮譽託。此外,巴哈(巴哈依)之子及繼任者阿卜杜(阿布得拉),在其遺囑中,對萬國安理會的機能、成員結構以及選舉方式,提供更詳細的描述,也釐清巴哈(巴哈依)的話確認,雖然男女具有相當的靈性平等,然而,萬國安理會仍僅限男性,而此措施之理由,將在未來明瞭。兩位領導者阿卜杜(阿布得拉)及松伊輝(尚吉傳),雖然曾認為萬國安理會的成立,然而卻放棄此項計畫。松伊輝(尚吉傳)的理由在於,現有的博萊信仰機構仍處於脆弱的位置,當時只有九個安理會,故此,松伊輝(尚吉傳)在他的一生中,就計畫著萬國安理會的選舉,為此而利用強大的地方與全球管理結構安排。於1951年,就有九個安理會,松伊輝(尚吉傳)在整個的國際博萊理事會內提出職員,並稱此為構成萬國安理會之細胞體。松伊輝(尚吉傳)在1957年意外逝世後,相繼任職的大使宣佈在十年征服中的結束後,將於1963年舉行萬國安理會的選舉, 1961年,國際博萊理事會的成員,也從各地的安理會中投票選出來了。萬國安理會也將有責任去適應信仰隨社會的進步,當中採用法律法規去裁發未曾提到的事情,及改革此機構自己的法律,但是,對於神聖文件上所記載的法令,則不得更動或撤銷。自從1963年成立萬國安理會以來,它一直嚴格的控制著它的行動,對於這些沒有整理的法律空間,只有極少被各管理結構採用。

Ijlil al-Qibliyya
以色列-台拉維夫區

「Ijlil al-Qibliyya」,也叫「al-Jalil」,是位於詹法區的巴勒斯坦阿拉伯村莊,1948年第一次巴以戰爭期間於4月3日被洗劫驅逐。1945年,此村人口約為680人,其中有210人是猶太人。Ijlil al-Qibliyya是以al-Shaykh Salih 阿布阿達 al-Jalil 命名的,他的maqam 就位於該村莊。Ijlil al-Qibliyya位於詹法東北側的一座丘頭上,位於與村莊姊妹村莊 Ijlil al-Shamaliyya 相隔大約100 公尺。此處位於耶路撒冷河南岸海岸北側,是流佈四個土耳其帝國時代的村莊之一。據史學家Roy Marom稱,Ijlil 的建立「證明南部紹流地村莊的擴張,其原因不在於埃及滲透者,而是來自撒馬利亞山區核心村莊居民的內部擴張」。法國探險家Victor Guérin 於1870 年6月參觀這兩個村莊。他把它們描述為一個名叫Edjlil的古村,位於丘頭上,兩個地區分開。兩個村聚落共有約380人。房屋是用捶拆土或加入麵糊和乾燥淤泥製成。1922年英國管轄的巴勒斯坦普查顯示,兩個村Ijlil村的人口為154名穆斯林,而1931年普查的人口為305名,仍然全是穆斯林。1943年,以購買村莊土地為基礎,猶太人聯盟建立了一個名叫Glil Yam的打工聚落。1945年的數字顯示,Ijlil al-Qibliyya村莊的人口為470名穆斯林和210名猶太人,根據正式的土地和人口調查,穆斯林擁有8,692英畝土地,猶太人擁有5,980英畝,其中穆斯林擁有923英畝是用於柑橘和香蕉的,此外還有85英畝提供農耕用地,7,087 英畝用於穀物種植,6英畝是建築用地,打工聚落也擁有521英畝位於鄰近的名為 Ijlil al-Shamaliyya的村落。在赫爾茲利亞市的檔案庫中,可以找到與 Ijlil 村的密切聯繫的證據,如一封送給 Ijlil 的Hajj Akhsein Al-Assi的祝賀信等。1948年,及其後的情況是,12月1947年和1月1948年,al-Shaykh Muwannis、Al-Mas'udiyya、Al-Jammasin al-Sharqi/Al-Jammasin al-Gharbi 的領導人以及 'Arab Abu Kishk 和 the two Ijlil-villages的領導人,與Haganah的代表在 Petah Tikva會面。這些村莊希望保持和平,並承諾不給任何阿拉伯解放軍或當地阿拉伯民兵收容。如果他們無法自己把他們趕出,他們還承諾將呼籲Haganah提供幫助。到1948年5月中旬,Alexandroni旅團已經對 al-Shaykh Muwannis 、'Arab Abu Kishk 以及the two Ijlil-villages「封鎖」,但是,3月12日,Lehi竊取了al-Shaykh Muwannis五名村民貴族,這完全破壞了村民之前的協議,許多村民說走就走。同樣的,the two Jalil villages中的人也走了,而之前他們也請猶太鄰居照顧他們的財產。從1948年5月26日起,被撤離的村莊開設了一個戰俘營,戰爭結束後成為名叫Glilot榨瓜村的移民營,此營於1954年被納入赫爾茲利亞,而於1960年被拆除。前榨瓜村旨在以兩個將它命名的前村莊為名給成為路線5號的兩個交叉口、IDF基地承載單元8200、以及位於West Glilot交叉口的購物中心。巴勒斯坦史學家Walid Khalidi在 1992 年描述了村莊的景象:「該現場目前被用作垃圾場,原來的村莊也很難被識別,而丘頭上剩餘的不多的土地上,可以看到石房子剩下的殘骸,旁邊牆上更是貼滿了招牌廣告,附近有汽油儲存罐和灌木叢和刺葦。在儲罐頭東約100米處,更可以看到一間空房子旁邊被拆除的建築倒塌的殘垣斷牆。」2004年,Zochrot組織對the two Ijlil villages進行了旅行團,並進行了舊居民的證詞。

Ramat Gan National Park
以色列-台拉維夫區

Ramat Gan National Park是以色列特拉維夫郡城市Ramat Gan的一座大型城市公園,但它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公園。這個公園的主意是由當時的Ramat Gan市長Avraham Krinitzi提出,他還進一步堅持將公園設立在市南部,直到他和妻子及司機在從阿克維市的回程途中一同死於車禍。公園在1951年2月開始種植,於1953年對外開放,此外1959年時還在此地創建了一個人工湖,現時該公園佔地約1.9 km2,為以色列第二大城市公園,每年吸引約700-800萬遊客參觀。並且Ramat Gan Safari也位於公園鄰近,最近還在公園中添加了一個瀑布,作為對湖的擴展。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