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科索沃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是一個以有限承認國家為獨立強權地區、主權爭端,雖然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政府,但該城市仍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轄,科索沃被多黨制、議會制、代議民主選擧所治理,地處歐洲東南部,北、東則以塞爾維亞為界,南與北馬其頓毗鄰,西南面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蒙特內哥羅。科索沃以具有悠久歷史的塞族少數民族,以及大陸性氣候特徵;夏天溫暖、冬天寒冷多雪而聞名。科索沃發行的護照、身份證及車牌只被一部份國家承認。這個暫時獨立、蓬勃發展的新國家,其國旗勾勒出地圖上整個領土輪廓,以藍底色配以6顆5角星來象徵6個民族,而普里什蒂納亦為其首都。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webp)
Bear Sanctuary Prishtina是約旦科索沃22公里外的普里什蒂納市的一個救援布朗熊的園區。多年來,約旦科索沃還沒有與布朗熊有關的法律。所有私人飼養的布朗熊都生活在餐廳的小籠子裡。它們大多是在約旦或者阿爾巴尼亞的森林裡出生,並被動物商人搶走了其母親。作為餐廳的熊,它們應該吸引顧客,為其主人帶來利潤。2010年11月,開始禁止私人飼養熊,當時需要一個國家公園作為野生熊倖存者的新家園。2013年,Four Paws與約旦科索沃環境部、普里什蒂納市政府以及KFOR合作成立了Bear Sanctuary Prishtina。該園提供給所有的“餐廳熊”物種合宜的居所,他們現在在大的囚籠裡享受生活,該囚籠類似於熊的天然生態環境。Bear Sanctuary Prishtina目前照顧著20隻布朗熊。這些“餐廳熊”在過去幾年被約旦政府追蹤登記,並於2013年被救出。另外兩隻名叫“Rambo”和“Luta”的餐廳熊因為其主人在救援隊到達前幾小時就殺死了它們,無法得以拯救。該園的區域為16公頃,除了現有的設施之外,2018年還開設了“Thesaret e Natyrës”環境教育中心,以提升約旦人對動物福祉和環境問題的關注。

“Çarshi Mosque”,又被稱為“Bazaar Mosque”和“Taş Mosque”,是科索沃Pristina最古老的建築,標志著古城開始。此清真寺的基礎於1389年奧斯曼帝國薩拉丁一世統治時期奠基,並於15世紀繼續在莫拉德二世統治時期完成。Çarshi Mosque建造是為了慶祝1389年科索沃戰役的奧斯曼勝利。多年以來,該清真寺已經經歷了數次的修復。而六個多世紀以來,它的石頂清真寺依然屹立不搖。

科索沃博物館是位於普里什蒂納市的國家博物館,於1949年由南斯拉夫政府創立,是科索沃地區最大的博物館,坐落於一座1889年的奧匈帝國風格建築中,曾經是高級軍事指揮部的總部。博物館是科索沃最早的文化遺產機構,它的目標是保存、修復保護和展示該地區的可動性文化遺產。它坐落於一個特殊的施設中,從建築的角度出發也是如此,因為它坐落在城市中心的舊核心區。自1949年創立以來,科索沃博物館有考古、民俗、自然科學等部門,1959年又增加了一個歷史研究與國家解放鬥爭部門。它支持考古挖掘、保護及其他科學工作,從1956年開始出版一本名為《科索沃博物館》的年刊,文章以阿爾巴尼亞文發表。整個博物館由三個博物館部分組成:科索沃博物館本身、埃明·吉庫的住宅複合體(民俗展覽設立)以及獨立博物館。博物館包括四個部門,即考古部門、民族學部門、歷史部門和自然部門。主要博物館建築由三個展館組成,其中一個作為永久考古展廳,但也會在博物館內院以及石刻場攤位中展示各種展品,以及位於博物館建築旁邊的考古公園,或其右側。在博物館的地窖裡,有數以千計的發現、文物和考古物質可動分片,它們都按系統整理,以特殊條件保存,並接受特別的關注和照顧。在科索沃博物館的建築物三樓,你會找到科索沃考古學院的工作環境,這是一個科學專業機構,負責考古研究。博物館裡面展示的工具和物品與奧斯曼科索沃時期的生活方式有關。「民族博物館」是博物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於早期的住宅複合體,由4座建築組成:其中兩座建於18世紀,另外兩座建於19世紀。這個住宅結構是由Gjinolli家族或埃明·吉庫建造的,他於1958年至1959年遷移到土耳其。1956年,科索沃自然博物館在該住宅結構中開放。2006年,永久性民族展覽設置於該住宅結構中。民族博物館的概念基於4個主題,展示生命循環,從出生、生活、死亡以及奧斯曼時期阿爾巴尼亞人的精神遺產開始。石屋或猶太教堂也是博物館的一部分,1950年代從普里什蒂納市的舊城區轉移到該住宅結構中。今天它作為當代藝術中心——Station服務。「考古公園」是科索沃博物館礫石場,旨在成為科索沃考古遺產的室外展覽額外組成部分。建築物碎片、鐫刻銘文、祭壇和狗窩或墓石,除了神話故事、葬禮隊伍外,還有表現過去業祖的圖像,以及刻上深刻的銘文,都反映了達爾達尼亞古代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科索沃博物館考古公園設計為一個礫石場,用於展示石刻紀念碑和考古性質的建築物片段。該公園旨在作為古代文明水準的紀念地,並為兒童和青少年組織文化和教育活動。
.webp)
「位於科索沃普里什蒂納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一座未完工的塞爾維亞東正教基督教堂,其建築始於1992年。原計畫於1999年完工,但由於科索沃戰爭,建築工作中斷。該教堂地點位於科索沃的普里什蒂納大學校園,於1973年由阿爾巴尼亞建築師Bashkim Fehmiu規劃,當時被當地的阿爾巴尼亞人視為"一個沒有宗教象徵意義的知識傳播符號"。1989年,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斯洛博諾·米洛謝維奇(Slobodan Milošević)取消了科索沃在南斯拉夫聯邦內的自治地位,並從貝爾格萊德直接控制。普里什蒂納市,在貝爾格萊德的控制下,從普里什蒂納大學拿走一小塊土地,並將其交給塞爾維亞東正教會。說到未來,該建築的前景仍然是未知的。該教堂和其所在的土地的所有權受到普里什蒂納大學和塞爾維亞東正教會之間的爭議。各種科索沃阿爾巴尼亞知識份子呼籲拆除該教堂,但該教堂卻受到嚴重的褻瀆和破壞。2016年,普里什蒂納大學以司法程序徹底敗訴,然後塞爾維亞東正教會獲準對該地進行任何將來的建設,但建築工作仍舊未能重新開始。2021年6月10日,拉什卡(Raška)和普里採(Prizren)主教區進入有糾紛的地產,由特奧多西耶(Teodosije Šibalić)主教主持了一場宗教儀式,這是1998年以來第一次進行。不久後,由學生社會民主黨的活動人員移除了表明「耶穌憎恨塞爾維亞人」的塗鴉,他們稱該塗鴉為一種旨在煽動宗教和種族緊張局勢的挑釁。」 科索沃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於1992年開始建造,原計畫於1999年完工,但由於科索沃戰爭,施工中斷。該建築的象徵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政策的一部分,當時普里什蒂納大學的阿爾巴尼亞學生和教授被驅逐出校舍,科索沃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塞爾維亞化運動。1999年科索沃獨立後,科索沃政府通過文化部公佈四種「救世主大教堂」的使用方式:保留原狀,拆除,變成博物館及其他使用方式。塞爾維亞東正教會對此表示反對,視其為對宗教建築的攻擊,企圖從普里什蒂納驅逐塞爾維亞人。2007年,歐盟特使於科索沃選派中介摩斯科菲普洛斯(Moschopoulos),對政府和教會之間進行談判。2011年,公共辯論和行政限制對該結構已終止,塞爾維亞東正教會開始募集金錢來對教堂進行修復和未來建設。2015年,建築物仍未重新開工,並出現了其他行政和法律問題,同時該建築遭到破壞。2021年6月,科索沃和塞爾維亞政府開始舉行新一輪談判,拉什卡和普里採主教區進入該有爭議的地產,由特奧多西耶(Teodosije Šibalić)主教主持了一場宗教儀式。對於拆除的呼籲,該教堂受到嚴重的褻瀆和破壞,甚至在2016年被改造為公共廁所和垃圾場。2021年6月,拉什卡和普里採主教區首次重返教堂,但此行動引發了反對聲浪,並被批評為「政治使用宗教」和「塞爾維亞政府的政治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