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71
電壓
220V
插座別
拉脫維亞位於歐洲東北部,東西面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北、南、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與白俄羅斯接壤,約有近一百萬人口,總面積為約64,589平方公里,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政治體制上為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立法機構為一院制的拉脫維亞議會,有100個席位,每四年通過國民直接選舉選出,有Riga Central Market和Ventspils港等著名景點。拉脫維亞的歷史文化分為五個文化區域,如庫爾蘭、瑟米加利亞、維澤梅、塞羅尼亞和拉特加爾,拉脫維亞美食也受到鄰國的影響,如俄羅斯、立陶宛等國。拉脫維亞從2011年開始在五月末舉行一年一度的“拉脫維亞啤酒節”,吸引許多遊客前往觀光。拉脫維亞的交通運輸有總長約2347千米的鐵路,以及包括公交車、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的地方交通,上車購票價格為0.2拉特。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71
插座別

「Bauska城堡」位於拉脫維亞Bauska城市郊區,是一個包括早期城堡和後來宮殿廢墟的綜合體。該城堡最初是一座山上的禁錮,由列維堡支部於十五世紀建造,十六世紀增設宮殿,並於十九世紀開始修復。城堡位於Mūša河和Mēmele河的匯合處,形成Lielupe河的狹長半島上。古代,這座山曾是Semigallian堡壘的所在地。由列維堡勳爵Heidenreich Vinke von Overberg處長要求,首批石材建築於1443至1450年之間完工,到16世紀末完成全部建築工程。城堡的舊部分有一座偉大的瞭望塔、約3.5公尺厚的城牆、塔下的監牢、一座警衛隊及一座吊橋。宮殿於1590年開始建設,到1599年增加擴建,形成兩座巨大圓塔的現代住所。在波蘭-立陶宛與瑞典的戰爭中,Gustavus Adolphus於1625年9月17日佔領了該城,大量洗劫了周邊貴族儲藏的寶貴財產。1706年大北戰爭時,城堡和宮殿被撤退的俄羅斯人炮火轟沒,至今未能復原。150多年後,1874年Paul von Lieven王子購買了它的廢墟,開始修復計劃。只剩下列維堡座落的廢墟。而宮殿則已修復復原,夏季可供遊客參觀。遊客可以參觀城堡、博物館、咖啡廳,並攀登城堡樓上的瞭望塔,頂樓可見周圍城市和鄉村的全景。

'Ludza Castle' 是一座古典式建築的中世紀城堡,位於拉脫維亞東部小鎮Ludza的天主教堂旁,它原先是一座拉特加利亞木堡。它主要的目的是控制來往俄羅斯的貿易路線。如今還留有壯觀的堡壘碎片,包括三層高的片段,是周圍地區的主要旅遊景點,也被視為Ludza鎮的象徵。根據資料,1433年蓋爾遜騎士團建造了一座更大更堅固的堡壘取代早期的拉特加利亞人的木堡。Ludza石堡有三層、六座塔樓、三個門及兩個前場。1481年俄羅斯入侵拉脫維亞,佔領快後摧毀城堡。1525年俄國與穆斯林改善關係,蓋爾遜騎士團在此重建城堡,可惜於1654年被俄羅斯沙皇亞歷克西下令摧毀。1558年,波蘭-立陶宛共和國於莫斯科宣佈與瑞典爭端開始後,瑞典軍隊攻佔Krasnij Gorodok,摧毀並佔領多個教區。在同一年,格里戈裡·泰姆金率領的俄羅斯軍隊佔領了城堡,但因失敗而被迫放棄。1577年, 俄羅斯軍隊為伊凡四下令入侵拉脫維亞,並洗劫了城堡。次年,蓋爾遜騎士團將Ludza城堡及其他一些城堡與波蘭-立陶宛共和國抵押,並將城堡納入Inflantia。1582年,城堡返回波蘭 - 立陶宛共和國。1625年在波蘭-瑞典戰爭中,瑞典軍隊佔領城堡,但不久波蘭-立陶宛共和國就把它收回。1654年俄羅斯步兵勒夫·薩爾蒂科夫結團圍攻Ludza,城堡投降。根據1667年波蘭國會的決定,只有達加普利斯城堡被維護,其他防禦基地,包括Ludza城堡被忽略,之後城堡被拋棄,並沒落成廢墟。

1994年,拉脫維亞發行郵票,以紀念拉脫維亞民俗博物館成立70週年。拉脫維亞民族開放式博物館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郊外,在木灑湖岸邊的森林中。1924年,拉脫維亞紀念物保護廳簽署指示,在里加創建開放式博物館。該博物館的想法受到歐洲地區包括斯德哥爾摩的斯堪尼斯博物館的啟發。構想是將來自拉脫維亞四個地區的農舍,拉脫維亞庫爾達姆省、澤格萊省、維迪森省和拉特格爾省,重新安置在博物館中,以代表不同地區的各種工藝。新博物館從國家土地基金購買了位於朱格拉湖附近沙丘上的土地,位於城市外圍。1928年,首座建築是由韋斯蒂娜堡重建的谷倉移遷到博物館。1932年,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六座建築已建成。1939年,博物館已有40座建築,各個地區都擁有其農舍和其他具有建築或文化價值的建築。1930年代,該博物館非常受歡迎,社區積極參與其發展,公私義務移建重建許多建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本館倖免受大破壞,但大多數戰前人員因受到鎮壓或被強制流亡而不復出現。本館當時也損失許多文件。在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本館被宣稱是在意識形態上不正確的。直到1960年代晚期,一批新的博物館專家開始在本館工作,該博物館才進入新的美好時期。隨著與其他國家的溝通改善,該博物館的領域得以擴大,許多新的、具有較高價值的物品也加入到本館裡。1991年拉脫維亞重新獲得獨立時,本館開始積極收集和記錄1920年代和1930年代拉脫維亞文化遺產,當時拉脫維亞農業改革改變了拉脫維亞的鄉村風貌。1997年,本博物館開放來自1930年代農民的一個新的複雜農舍。如今,該博物館每年舉辦許多文化活動,如民間音樂會和傳統及工藝節,以發揚拉脫維亞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該博物館自1971年以來還為博物館舉辦每年一次的傳統工藝品集市,這一場傳統的市集已成為本館最著名的一年一度盛事,每年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來參觀。據瞭解,該博物館佔地87公頃,展出118座建築以及超過3000件物品,它匯集了拉脫維亞歷史上的大多數民族。本館收藏約計15萬件文物。

位於拉脫維亞北部維登美區域的Beļava教堂,位於Gulbene市Beļava 教區,大約於1760年以巴洛克風格打造,裡面如今有著一所Krišjānis Valdemārs小學。旅行者可以前僕認識到美麗古老的建築及村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