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拉脫維亞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71

電壓

22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拉脫維亞位於歐洲東北部,東西面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北、南、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與白俄羅斯接壤,約有近一百萬人口,總面積為約64,589平方公里,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政治體制上為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立法機構為一院制的拉脫維亞議會,有100個席位,每四年通過國民直接選舉選出,有Riga Central Market和Ventspils港等著名景點。拉脫維亞的歷史文化分為五個文化區域,如庫爾蘭、瑟米加利亞、維澤梅、塞羅尼亞和拉特加爾,拉脫維亞美食也受到鄰國的影響,如俄羅斯、立陶宛等國。拉脫維亞從2011年開始在五月末舉行一年一度的“拉脫維亞啤酒節”,吸引許多遊客前往觀光。拉脫維亞的交通運輸有總長約2347千米的鐵路,以及包括公交車、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的地方交通,上車購票價格為0.2拉特。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71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St. Albert's Church, Riga
拉脫維亞-里加

圖爾巴的聖亞歷堂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的一間羅馬天主教堂,1799年此教會於當時約有25萬居民的巴爾東城濱的地方開始建設,可以容納大約2,500人。1919年由知名天主教書籍的作者與大主教顧問彼得西洛維茨神父擔任堂區牧師,同時,這間教堂也委任給方濟會的助理主教詹喬普·藍恩斯,再次進行修繕工程,預計在2024年完成。聖亞歷堂內有五個祭壇,包括特別專屬於耶穌聖心,聖亞歷堂,聖家,聖方濟及聖母瑪利亞祭壇。教堂亦擁有一臺 1912 年由埃米爾·馬丁及公司 (Emil Martin & Co.)所製造,有 30 個活鍵的管風琴。

Stāmeriena Manor
拉脫維亞-古爾貝內自治市

拉脫維亞北部、歷史悠久的維茨梅省所建的「斯特瑪林納宮」於1835至1843年以哈德史蒂士式樣式建造。它建造的第一個主人是約翰·戈特勃·馮·沃爾夫,之後也由他的後裔繼續擁有。1905年俄羅斯革命期間,該莊園被燒毀,但後來於1908年被鮑爾斯·馮·沃爾夫修補,雖然建築風格轉換為法國新文藝復興式,卻仍然被視為當時拉脫維亞最華麗的建築成就之一。斯特瑪林納宮是1920年拉脫維亞土地改革後少數未經國有化的莊園,所以馮·沃爾夫家族可以在1930年代直到1939年一直居住在那裡。該宮曾歸於宮的所有人、亞歷山德拉·馮·沃爾夫-斯托默西之伯克的第一位也是同性愛的丈夫安德里·昔拉·馮·皮拉沃的贈送。西西里小說家朱塞佩·託馬西·迪·蘭珀都薩曾於1930年代暫住斯特瑪林納宮,因為他在1932年與宮的主人亞歷山德拉·馮·沃爾夫-斯托默西結婚。二次大戰後,該莊園在改成為農業技術學校,之後又改成當地國有農場的管理大樓。1992年之後,宮殿就空置了六年,1998年重新成為私有財產,從此宮殿和參天之潤及園林得以修復並向訪客開放。在重建以前,斯特瑪林納宮的樣貌可謂一覽無遺。

拉脫維亞民族誌露天博物館
拉脫維亞-里加

1994年,拉脫維亞發行郵票,以紀念拉脫維亞民俗博物館成立70週年。拉脫維亞民族開放式博物館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郊外,在木灑湖岸邊的森林中。1924年,拉脫維亞紀念物保護廳簽署指示,在里加創建開放式博物館。該博物館的想法受到歐洲地區包括斯德哥爾摩的斯堪尼斯博物館的啟發。構想是將來自拉脫維亞四個地區的農舍,拉脫維亞庫爾達姆省、澤格萊省、維迪森省和拉特格爾省,重新安置在博物館中,以代表不同地區的各種工藝。新博物館從國家土地基金購買了位於朱格拉湖附近沙丘上的土地,位於城市外圍。1928年,首座建築是由韋斯蒂娜堡重建的谷倉移遷到博物館。1932年,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六座建築已建成。1939年,博物館已有40座建築,各個地區都擁有其農舍和其他具有建築或文化價值的建築。1930年代,該博物館非常受歡迎,社區積極參與其發展,公私義務移建重建許多建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本館倖免受大破壞,但大多數戰前人員因受到鎮壓或被強制流亡而不復出現。本館當時也損失許多文件。在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本館被宣稱是在意識形態上不正確的。直到1960年代晚期,一批新的博物館專家開始在本館工作,該博物館才進入新的美好時期。隨著與其他國家的溝通改善,該博物館的領域得以擴大,許多新的、具有較高價值的物品也加入到本館裡。1991年拉脫維亞重新獲得獨立時,本館開始積極收集和記錄1920年代和1930年代拉脫維亞文化遺產,當時拉脫維亞農業改革改變了拉脫維亞的鄉村風貌。1997年,本博物館開放來自1930年代農民的一個新的複雜農舍。如今,該博物館每年舉辦許多文化活動,如民間音樂會和傳統及工藝節,以發揚拉脫維亞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該博物館自1971年以來還為博物館舉辦每年一次的傳統工藝品集市,這一場傳統的市集已成為本館最著名的一年一度盛事,每年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人來參觀。據瞭解,該博物館佔地87公頃,展出118座建築以及超過3000件物品,它匯集了拉脫維亞歷史上的大多數民族。本館收藏約計15萬件文物。

Iron Bridge
拉脫維亞-里加

「鐵橋」被稱為「塞米嘉利亞橋」,是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市的達瓦河上的一座橋。它於1871-1872年間修建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曾發生過炮擊,而後於戰後並未重建,目前仍只紀錄其坐落於河中的橋墩。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