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LTL,EUR
立特,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70
電壓
230V
插座別
立陶宛,通稱「立陶宛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首都與最大城市是維爾紐斯,另有考那斯與克萊佩達等城市。立陶宛全國約有280萬人口,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鄰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白俄羅斯、波蘭與拉脫維亞,濱海為波羅的海。立陶宛推動脫離俄羅斯與波蘭影響,以古代立陶宛的歷史、語言與文化建構獨立民族意識,於2016年資訊科技產值約19億歐元,2018年更成立歐洲首個國際區塊鏈中心;2016年外國旅客接近149萬人次從德國、白俄羅斯、俄羅斯、波蘭、拉脫維亞、烏克蘭及英國至立陶宛遊歷,旅遊業產值約為20億歐元。立陶宛官方語言為立陶宛語,沙爾奇寧凱區、維爾紐斯區及維薩吉納斯尚有部分波蘭語、俄語、白俄羅斯語及烏克蘭語的人口,立陶宛也與鄰國拉脫維亞同樣面臨受高等教育的雙語者流失問題。交通方面,立陶宛擁有7個自由貿易區及完善的高速公路路網,運輸業排行第三,而維爾紐斯的立陶宛國家劇院與維爾紐斯舊劇場、考那斯的和克萊佩達的等則是一些重要戲劇院,每年也會舉行歡樂的聖加西彌祿市集、立陶宛音樂節、維爾紐斯爵士音樂節等活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LTL,EUR
立特,歐元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70
插座別

「聖卡西米爾禮拜堂」係位於維爾紐斯大教堂,獻給聖卡西米爾的禮拜堂,於1623至1636年之間由波蘭與立陶宛大公西吉斯蒙三世資助,由意大利雕刻家及建築師設計建造(以巴洛克風格裝飾),禮拜堂的主角是偽大理石壇,放著卡西米爾的銀壇及畫作「三手聖卡西米爾」的壁畫,卡西米爾為波蘭與立陶宛的國王及大公卡西米爾四世與匈牙利 哈布斯堡王后愛麗絲貝思的第二子,在其哥哥維拉斯勞斯被選為波希米亞國王後,卡西米爾繼位,但他專心於對上帝的熱心敬拜,因而備受尊崇,在二十五歲身亡後,他被葬於其父為王室預留的墓祠,即現代稱為「沃洛維茨堂」的墓祠,該堂在1624年與王室墓祠置換後,建造「聖卡西米爾禮拜堂」,在1634年8月14日,卡西米爾的遺骸由四位主教中隊轉移到新的禮拜堂。約於禮拜堂四角的大理石窰形有八尊雕刻,高約於生命大小,由木材刻製,並環罩以銀的被覆物,該作者的身份、創作日期一直有爭議,但都希望其描繪王室的聖人形象,禮拜堂四面的壁畫, 由佛羅倫斯的藝術家傑米開內勒·帕洛尼完成,其中東面的畫作「聖卡西米爾棺材開示」,眾八位神聖結成一場壯觀的景象,以及西面列青蓮復活畫作。

位於立陶宛維爾紐斯的「聖靈教堂」(Dominican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Vilnius)是老城區風景中非常醒目的巴洛克式建築紀念碑。據說早在哲迪迷納時代就有一座小教堂建於此地。約在1408年,維託瓦斯曾在此地建教堂,後來又被加強了。1501年,亞歷山大耶蓋廖贈該教堂給了立陶宛最古老的多米尼加修道院。約1679-88年間,該教堂曾被加以擴建和重建。教堂墻壁延續至今,教堂內裝飾則於1749-70年新建,由1752至1760年期間重建了圓頂。1844年,沙俄政權封鎖了教堂,它也成為一所改在維爾紐斯的波蘭社區使用的教堂。修道院設於約位於聖Ignoto街上,在1501年成立。就像許多其他修道院一樣,它被沙俄政府於1807年改建為監獄,參與1831年和1863年起義的菲拉雷特斯及其他立陶宛愛國者也曾遭拘禁於此。位於教堂旁的立陶宛-波蘭聯合王國的正式紋章、教堂的外殼是高及後期巴洛克式,頗富戲劇性的鳳凰裝飾,而教堂內部則是立陶宛最具價值的一個。這裡的標誌是帶有盾形紋章的門廊和神殿中的壁畫,教堂內便有16座壇,其石磨雕刻有著豐富的裝飾,同時也有許多巴洛克式壁畫,圓頂上有一幅多角度的壁畫「聖靈賜福禮拜」。教堂內的45幅畫作均標示為一項藝術景點。由壇下可以通往大型洞窟,這些洞窟密集分佈,有多個房間和地下室,其中包括了維爾紐斯市民們的遺骸,其中一些因天然自然而像木乃伊般保存下來,並有著城市傳說。據傳說,這些洞窟之內都為來自1812年沙俄英法之爭的法國士兵、受到宗教裁判或瘟疫的受害者等等,而坊間更有傳聞,他們曾經是超大的隧道網絡的一部分,允許傳說中的愛人班巴拉及西吉斯蒙得二世亞古斯相秘的見面。2011年,由著名的考古學家帶領下,維爾紐斯大學的考古學家開始對木乃伊體進行研究。他們估算,這些窟裡有大約600具遺體,其中許多為18世紀中期至19世紀初的女性及兒童。該小組選出了最佳保存的木乃伊,並對其進行斷層掃描。結果顯示,有幾人超重,有落腳沙子,可以推測出他們可能是較有錢的人。

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是於1856年由前立陶宛大公國貴族、考古學家伯爵於閒置的維爾紐斯大學校舍中創辦的立陶宛受俄羅斯帝國統治時期最著名的文化、科學機構。該館展示許多歷史文物,讓遊客有懷想古老立陶宛大公國的機會,並滿足浪漫民族主義的需求。開館時的展覽重點為歷史和考古學,其中包括許多有關波蘭-立陶宛歷史文物的展品。另外,館藏還包括中世紀城堡遺跡的畫作、錢幣學及各地歷史民族誌文物,其中有些藏品散落在今日立陶宛各文化機構中。維爾紐斯古物博物館讓遊客深入瞭解當地歷史,滿足浪漫民族主義情懷,是前立陶宛大公國第一座完整的公共博物館。

教堂聖喬治位於維爾紐斯舊城,完成於1765年並祝福,是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堂。教堂和附近的修道院複合體由Radziwiłł家族建造,並曾作為家族的墓園。教堂裡有一座18世紀的管風琴。2023年,經過一番改造後,教堂外觀仍然優美。修道院的大樓也位於附近,這裡有教堂聖巴多拉的小禮拜堂,非常值得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