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MKD
馬其頓第納爾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89
電壓
220V
插座別
北馬其頓共和國,原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成員國之一,1991年獲得獨立後,當時國號為「馬其頓共和國」;2019年2月12日國號改為現名,才得以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首都與最大都市為斯科普里,大約有大約2千萬人口。「馬其頓」原是古希臘時期希臘北部的國家的名稱,由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的馬其頓帝國曾經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佔廣義馬其頓地區的一半國土的北馬其頓,為內陸國家,多山,主要河流為貫穿南北的瓦爾達爾河;通用隸屬於東南南斯拉夫語支的馬其頓語,與保加利亞語完全互通。2018年,希臘與馬其頓共和國達成協議,改國號,兩國關係才有望改善,北馬其頓也有望加入歐盟。旅行愛好者來到馬其頓,可全方位領略到此一歷史悠久的國度兼現代文明中獨有的文化景觀,值得探索。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MKD
馬其頓第納爾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9
插座別
「斯科普耶(Skopje)市博物館」位於北馬其頓斯科普耶(Skopje),是一座於1949年成立的文化機構,寓所於前火車站,於1963年大地震中部分倒塌。博物館蒐藏了重要文物,記錄了從公元前3000年斯科普耶起始的市歷史發展至今。
「史可普耶摩哈菲帕夏清真寺」位於北馬其頓史可普耶老市集,是一座奧斯曼時期建築物。它是由1492年小米塔夫·帕夏·莫斯塔法(Çoban Mustafa Pasha)建造,他之後成為薩倫一世朝廷的副大臣。清真寺保存規定幾乎完好,無添加任何部分。莫斯塔法·帕夏的女兒烏米的遺體被埋葬於對面的墳墓。清真寺的後院有一片玫瑰花園,由土耳其政府開支,於 2011 年 8 月完成修繕工程。
比托拉(Bitola),北馬其頓最大的清真寺「伊沙亞克·澤勒比清真寺」(Ishak Çelebi Mosque)坐落於Dragor River的北岸,在Emir Bey/Eyne Bey/Ishak Çelebi mahalle稱為Bit-Pazar,一般被稱為Ishakkiye,這座清真寺是由穆斯林法官Ishak Çelebi,繼承者Isa Fakıh建於1506年,大門上有一大塊大理石刻有8行詩句,以年代碼書寫,題為:「伊沙亞克·伊薩·澤勒比祈福賜福,古屋重鑄建置新,願祂拯救得至極,安慰人間芬芳馥,萬物敬順天真信,靈臨靈音歡樂嘉,大同一家博義愛,恩賜吾人蒙萬物」。
艾斯基清真寺是於1532年興建於北馬其頓庫曼諾沃市的一座清真寺,當時北馬其頓正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一部份。近些年來外籍內清真寺都一直在進行翻修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