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MKD
馬其頓第納爾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89
電壓
220V
插座別
北馬其頓共和國,原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成員國之一,1991年獲得獨立後,當時國號為「馬其頓共和國」;2019年2月12日國號改為現名,才得以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內陸國家,東臨保加利亞、北臨塞爾維亞、西臨阿爾巴尼亞、南臨希臘,首都與最大都市為斯科普里,大約有大約2千萬人口。「馬其頓」原是古希臘時期希臘北部的國家的名稱,由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的馬其頓帝國曾經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佔廣義馬其頓地區的一半國土的北馬其頓,為內陸國家,多山,主要河流為貫穿南北的瓦爾達爾河;通用隸屬於東南南斯拉夫語支的馬其頓語,與保加利亞語完全互通。2018年,希臘與馬其頓共和國達成協議,改國號,兩國關係才有望改善,北馬其頓也有望加入歐盟。旅行愛好者來到馬其頓,可全方位領略到此一歷史悠久的國度兼現代文明中獨有的文化景觀,值得探索。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MKD
馬其頓第納爾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9
插座別
斯科普耶 (Skopje)東正教堂「耶穌昇天教堂」是位於北馬其頓斯科普耶的東正教教堂,位於海勒城堡東面。教堂於16世紀中期建立,共有三個走廊,中間的船有拱形而且直牆被銅圈覆蓋著。西面有個為婦女而設的看臺,在南牆,在1963-64年教堂維修期間,超出當前地板高度之上發現了一幅日期大約於16-17世紀的平面畫。19世紀時,教堂完成最後的改造,1824年完成了總壁畫,而1867年安裝了它的神像總壁畫。總壁畫和神像都是由斯科普耶的手藝人和商人製作完成的。在奧斯曼帝國時期,東正教教友被納入希臘統治之下的特殊社群中。隨著民族主義的出現,該地區的保加利亞族人於1874年以百分之九十一的投票結果,贊成加入保加利亞厄克夏教會。直到1890年,它才被希臘司鐸重新接管。1901年,教堂脫離塞爾維亞社群並成為斯科普耶執教官Firmilijan及其繼任者的座標。教堂的入口門由橡木製成,十分沉重。教堂庭園有一個白色的棺槨,裡面是革命家Gotse Delchev的骸骨。
「沙連納清真寺」位於北馬其頓泰託沃,是一座該地的古老建築,始建於1438年,由當地一對姊妹出資建造,建築設計師為伊沙克貝伊。1833年阿卜杜拉赫曼·帕夏對此清真寺進行了重建,並在1991年在周圍增建了一圈經典奧斯曼風格的圍牆。2010年開始,清真寺的外部飾面開始翻新,美國國務院提供了約94,700歐元的捐助金,於2011年重建該圍牆。清真寺飾以色彩鮮豔的花卉畫作,更少見的是其使用鵪蛋混合油料釉料,並且沒有外部的圓頂,保有了早期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建築風格。2017年3月14日,該清真寺獲北馬其頓政府公告為具有獨特重要性的特別重要文化遺產。「沙連納清真寺」位於北馬其頓泰託沃,始建於1438年,由當地一對姊妹出資建造,建築設計師為伊沙克貝伊。1833年,阿卜杜拉赫曼·帕夏對此清真寺進行了重建,1991年新建了一圈奧斯曼風格的圍牆,2010年開始重新翻新外部飾面,並於2011年獲得約為94,700歐元的美國國務院捐款,重建圍牆。清真寺具有不同於其他傳統清真寺的色彩鮮豔的花卉畫作,更少見的是其使用多達30,000枚以上的鵪蛋混合油料釉料,並沒有外部的圓頂,保有了早期君士坦丁堡奧斯曼建築風格。2017年3月,此清真寺獲北馬其頓政府公告為具有獨特重要性的特別重要文化遺產。
在北馬其頓的歐裡德(Ohrid),聖索非亞教堂(Church of Saint Sophia)是最重要的古蹟之一,其建築和藝術源於中世紀時期。六世紀初,由於野蠻入侵將早期斯拉夫人帶入該地區,原有的米連教堂經拆除後,其基礎上重新修建了現在的教堂。據有些消息顯示,建築教堂時間可追溯到唐高斯(Knyaz)波里斯一世統治時期。而十世紀末時,由於塞繆爾(Tsar)斯馬烏爾(Samuil)把白俄羅斯(Bulgaria)的首都從首都搬到歐裡德,這座城市也成為白俄羅斯的宗主國紀念教堂,成為一個自治的紀念教堂。接著,這裡也成為位於歐裡德的宗主地拜協和對柏林的宗教中心,直到十八世紀為止。在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統治時期,它也被改建為一所清真寺。教堂內的壁畫和雕像源於十一到十三世紀,是當時拜協畫家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其中,主殿是在十一世紀建造,而十四世紀時的大主教格雷戈裡二世(Archbishop Gregory II)追加了外部部分。2009年11月,馬其頓東正教會(Macedonian Orthodox Church)採用了一個新的紀念徽章,聖索菲亞(St. Sophia)教堂就是紀念徽章中的心心紋。此外,該教堂也被刊登在1996年和2003年發行的1000馬其頓德納(Macedonian denar)紙幣的背面。北馬其頓的歐裡德(Ohrid)聖索非亞教堂(Church of Saint Sophia)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古蹟,其建築和藝術源於大約十一到十三世紀,在其歷史上也經歷了從白俄羅斯(Bulgaria)宗主國的自治紀念教堂,到接著的位於歐裡德的宗主地拜協和對柏林的宗教中心等的轉變。2009年11月,該教堂被用作馬其頓東正教會(Macedonian Orthodox Church)的紀念徽章,並且被刊登在1996年和2003年發行的1000馬其頓德納(Macedonian denar)紙幣的背面。
"教堂聖三一,庫馬諾沃"是位於馬其頓北部城市庫馬諾沃的東正教教堂。由於他們無法加入由保加利亞滕領主管理的聖尼古拉斯教堂,當地塞爾維亞人決定建造自己的一座教堂。他們呼籲塞爾維亞政府提供幫助,他們贊助由俄羅斯建築師弗拉基米爾·安東諾夫設計的藍圖。教堂於 1901 年由德巴爾的米哈伊洛·約爾吉維奇建造,主祭壇由塞爾維亞的女王德拉加捐贈,並榮幸地紀唸了許多塞爾維亞聖徒,如聖薩瓦、拉扎爾王子和聖烏羅斯等。旅行者可以前往庫馬諾沃,參觀這座美麗而傳統的教堂。旅行者可以前往庫馬諾沃參觀"教堂聖三一"這座美麗且具有傳統色彩的東正教教堂,教堂於1901年由米哈伊洛·約爾吉維奇建造,弗拉基米爾·安東諾夫設計的藍圖也得到塞爾維亞政府的贊助,此外主祭壇還由塞爾維亞的女王德拉加捐贈,紀念許多塞爾維亞聖徒如聖薩瓦、拉扎爾王子和聖烏羅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