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他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馬爾他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56

電壓

230V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馬爾他共和國,又名馬耳他,位於南歐,為一個地中海中心的島國,由馬耳他島、戈佐島、科米諾島等幾個島嶼組成,以英語和馬耳他語為官方語言,是英聯邦、歐盟、申根區成員國,首都瓦萊塔也於2018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中心。馬耳他旅遊業發展迅速,每年大約有超過100萬的遊客參觀海灘、歷史城鎮和岩石景觀,約有70萬遊客來這裡參加英語課程。其主要增長的經濟活動是服務業、金融業及紡織業,1992年根據證券交易所設立於此。除了旅遊,鳥類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大量的鹽池和一個鹽池國家公園也為觀光客所吸引。交通以左行交通制度為主,公共交通系統也是本國的一大特色,被當地人和遊客廣泛使用。此外,還有航空和有限的包機服務從馬耳他機場到歐洲各大城市,以及微型飛機俱樂部從馬爾他國際機場起飛。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56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Hostel de Verdelin
馬爾他-馬爾他島

馬耳他瓦萊塔的「Hostel de Verdelin」,也稱為「Palazzo Verdelin」或「Casa delle Colombe」,是一座17世紀中期為武士Jean-Jacques de Verdelin建造的宮殿,是馬耳他巴洛克風格建築的一個早期典範。如今這座宮殿裡現有警察局和餐廳。Hostel de Verdelin大約在1650年代為法國聖約翰勳章騎士Jean-Jacques de Verdelin建造,他是Hugues Loubenx de Verdalle的外甥,具有許多重要的職位,包括砲兵司令、總帳審計和大司令。宮殿的建築師被歸因為意大利建築師Francesco Buonamici,有時也被認為是將巴洛克風格引入馬耳他。Verdelin於1678年去世後,宮殿被其弟弟Jean-François de Verdelin繼承,他也是一名武士。它隨後成為秩序的產業,並被用作旅館。1798年法國佔領馬耳他時,它被移交給政府,此時,宮殿正面的兩個紋章被毀損。19世紀英國時期,建築中最突出的部分就是位於聖喬治廣場上的Vicary旅館,這是馬耳他第一家旅館。它之後成為民事服務體育俱樂部的所在地。約有兩年的時間,它曾經成為Michael的餐廳的主人。它現在是名為Gracy的餐廳。1925年古物名單中的建築外觀就位於這座宮殿裡。如今宮殿由12個私人擁有者持有,包括Marco Gaffarena,Antonio Zammit的繼承人和B。Tagliaferro and Sons Ltd.公司。自2014年10月以來,擁有者一直要求政府清空該物業。2015年Gaffarena醜聞時,記者Caroline Muscat揭示政府為Gaffarena在瓦萊塔的另一座宮殿中擁有部份權利而給他165萬歐元的土地和現金,反對派指責政府也打算徵收Hotel de Verdelin。家庭事務部長Carmelo Abela否認了這些指控,但後來發現,土地部門在2015年2月到4月間發送建築師為宮殿做價值評估報告。宮殿被馬耳他環境和規劃署規劃為一級國家古蹟。2017年9月至12月間進行了修復。Hostel de Verdelin是馬耳他巴洛克風格建築的一個早期典範。它精緻的正面受到西班牙巴洛克風格的顯著影響,在馬耳他很不常見,那裡常見的是意大利和法國巴洛克風格。它的正面被認為是瓦萊塔最漂亮的,被形容為城市馬耳他的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結構。繁複的窗戶是正面的焦點。在19世紀的英國時期,封閉的木質陽臺取代了原本由石質陽臺組成的結構。宮殿裡有一幅藝術演繹Verdelin的畫作。宮殿是Verdelin所佔有的三座相鄰建築中最大的一座。

Auberge de France
馬爾他-馬爾他島

約柏爾吉法國館(Auberge de France)是位於馬耳他比爾古(Birgu)的一座館舍,大約於1533年興建,用以為聖約翰騎士團法蘭西分部(Langue de France)提供住處,除了奧弗涅(Auvergne)和普羅旺斯(Provence)這兩個獨立的分部外,整個法國國家都包含在其中。隨著瓦萊塔(Valletta)新首都建成後,法蘭西語都移往新館舍,原本約柏爾吉法國館則變成私人所有,隨後的幾個世紀裡,它被稱為“il-Palazz tal-Miljunarju”。19世紀和20世紀,這座建築物曾扮演多種角色,包括學校,傢具工廠和博物館,而目前它變成比爾古的市政廳,成為當地議會的所在地。約柏爾吉法國館大約於1533年建成,包括先前的結構。有關秩序的建築師尼古洛·弗拉瓦里(Nicolò Flavari),被認為是將原有建築改造成館舍的第一批人,帶隊隨著羅馬落後的法國騎士團來到羅馬。之後,巴爾託莫梅歐·賈格拉(Bartolommeo Genga)再次改造了建築外觀。這座館舍位於比爾古的“collachio”中,毗鄰奧弗涅和普羅旺斯的館舍和亞洲宮(Auberge d'Aragon)。隨著新首都瓦萊塔建成,法蘭西語都移往新館舍,大約在1571年,原來的約柏爾吉法國館則於1586年被出售給私人業主。隨後數世紀約柏爾吉法國館被豐裕的韋拉家族購得,暱稱為"il-Palazz tal-Miljunarju"。從1852年一直到1918年,這座建築物被租給政府用作小學。1921年,約柏爾吉法國館被Lorenzo Zammit Naro租借,轉型成傢俱工廠,此後,Zammit Naro在門廊上安裝了聖約瑟雕像,但是後來被移去了。1925年,這座建築與其他約柏爾吉一起被列為古蹟清單。1938年,由於Canon Gian Mari Farrugia和Sir Harry Luke的鼓動,這座建築物被政府收購。此時,建築歴史的題字安裝在了門面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座建築物閒置不用,1966年到1978年它被用作木工廠。1981年,它開放給公眾觀賞,成為一家政治歷史博物館,但是博物館的歲月並不長久,1587年關閉了。從此,建築再次被遺忘,直到1990年因降雨而破損天花板經過修復。從那時起,約柏爾吉法國館都繼續留在博物館部門,但是將它改造成馬耳他語博物館的計劃從未實現。建築隨後偶爾被當做文化活動的場所使用。2010年,這座建築物歸於Heritage Malta,之後於2012年租給比爾古地方公署,成為當地議會的所在地,也變成了比爾古的市政廳。約柏爾吉法國館是比爾古內最完好保存的護士館舍,僅次於英格蘭館舍。2009年12月22日,它被定為一級國家紀念物,也列入了馬耳他島文化財產國家登記冊。這座建築建於馬耳他風格,仿照傳統的馬耳他建築,與英格蘭館舍有相似的佈局,它是一座有兩層的建築,建於中心庭院之中,有模鑄窗戶的對稱外牆。主門上有著佛羅裡達的花紋,是法國的象徵。入口大廳和大部分房間都有天然光線照射,樓面與樓下之間有一條有蓋的樓梯,樓梯中間臺階有一個雕刻的石獅,這種殿堂建築在當時很常見。頂層的主會廳曾是語部的大廳。約柏爾吉法國館的地下室包含著原本佔地站上的部分。

St. Publius Parish Church
馬爾他-馬爾他島

「聖受洗者普布里烏斯教堂(或稱弗洛裡安那教堂)位於馬耳他的弗洛裡安那,是向聖受洗者普布里烏斯祝禱的羅馬天主教堂,於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間分階段修建而成。1733年8月2日,由彼得阿費蘭德布桑主教在維爾納大帥安東尼奧曼奴爾施下第一磚頭;七年後完工的聖器室可以作為供當時新興郊區弗洛裡安那居民使用的小型教堂,1768年1月17日,聖受洗者普布里烏斯的神父遺物傳入教堂,此時教堂已完成修建,最早的規劃則歸咎於弗朗西斯科·馬蘭東之手。原本屬於馬耳他瓦萊塔的聖保羅教區,教堂的前面於1771年開始重建,1780年的圓頂完工,1776年特設為副教區,並於1792年3月20日被溫森佐·拉比尼主教奉獻而成為教區。1856至1861年間新增兩個教區,及一間神父屋,1884至1890年中,尼古拉·贊默特重建教堂的外觀,並於1889、1892年完成兩座新鐘塔。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更為教堂內部裝飾,直至二戰期間的空襲下,教堂3-4日及4月28日兩次遭受轟炸,前面及圓頂嚴重受損,而十六人於此犧牲,直至隔鄰的薩裡亞教堂暫時作為教區,直到1944年12月10日聖受洗者普布里烏斯教堂重新開放。重建工作由建築師古斯塔夫·文仙蒂負責,於50年代後期完成,90年代初終於將教堂內部裝飾完工。教堂目前已列為一級國家古蹟並在國家馬耳他島文化財產登記上列出。

聖保羅代主教座堂
馬爾他-馬爾他島

聖保羅代座堂是聖公會歐洲直布羅陀教區的3座主教座堂之一,位於馬耳他瓦萊塔的獨立廣場。為了回應英國阿德萊德王后18世紀訪問馬耳他時的要求,此堂於1839年到1844年由William Scamp設計,以馬耳他石灰岩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新古典主義風格於1839年3月20日正式奠基。該堂上方的尖頂高達約60米,使其成為瓦萊塔的地標。座堂內部尺寸為33.5米×20.4米,入口上方的17世紀管風琴源於英格蘭西北部的切斯特座堂,座堂內懸掛12面旗幟,代表英國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聖保羅代座堂是馬耳他瓦萊塔的地標,是由William Scamp於1839年到1844年建成的聖公會歐洲直布羅陀教區3座主教座堂之一,新古典主義風格,高達約60米,33.5米×20.4米的內部空間,17世紀的管風琴和12面の代表英國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旗幟,都是它的重要特色。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