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56
電壓
230V
插座別
馬爾他共和國,又名馬耳他,位於南歐,為一個地中海中心的島國,由馬耳他島、戈佐島、科米諾島等幾個島嶼組成,以英語和馬耳他語為官方語言,是英聯邦、歐盟、申根區成員國,首都瓦萊塔也於2018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中心。馬耳他旅遊業發展迅速,每年大約有超過100萬的遊客參觀海灘、歷史城鎮和岩石景觀,約有70萬遊客來這裡參加英語課程。其主要增長的經濟活動是服務業、金融業及紡織業,1992年根據證券交易所設立於此。除了旅遊,鳥類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大量的鹽池和一個鹽池國家公園也為觀光客所吸引。交通以左行交通制度為主,公共交通系統也是本國的一大特色,被當地人和遊客廣泛使用。此外,還有航空和有限的包機服務從馬耳他機場到歐洲各大城市,以及微型飛機俱樂部從馬爾他國際機場起飛。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56
插座別

位於Żejtun的St. Catherine's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也是Żejtun大區的主教座和其它從原有的大區分支的教區的母教堂,教堂和兩座等級列1和2的附屬建築組成一個綜合性建築群,坐落於市中心,教堂的對聯追溯到至少十五世紀已存在的原教堂,也是馬耳他八個母教堂之一,由Lorenzo Gafà以馬爾他巴洛克式設計,於17世紀晚期建成,是Gregorio Bonici領導的Żejtun市佈局計畫的一部分。它是Żejtun最著名的和最易辨識的景點,眾多時鐘塔架設的圓屋,在300年間支配著鎮上的天際。教堂容納著許多重要的藝術品,如在瓦萊塔聖卡塔琳娜教堂的Mattia Preti原作的「聖卡塔琳娜殉道」18世紀的複製品。St. Catherine's是一座活教堂,有祈禱和每日彌撒的服務。教堂是為了取代老的St. Gregory's教堂而建立的,St. Gregory's就位於目前教區教堂的附近,構築教堂的動機是Żejtun日漸增長的人口。土地由Girgor Bonici和Tumas Abela捐贈,村民們更偏好在St. Gregory's以西方建造新教堂,而不是東方,因為這個區域過於暴露,容易受敵人入侵。選擇中央位置來建造新教區,因此成為了發展社區的焦點。現在教堂位於村莊的中心地帶,1692年Girgor Bonici,一位前的Mdina市長,在Żejtun中央買下了一塊大地,來建造新教堂,他不僅買下土地,也在接下來的30年期間,大量貢獻贊助教堂建設。居民們以在假日和晚上自由奉獻來幫忙建築教堂,建築師為有名的Lorenzo Gafà,建築奠基石由David Cocco Palmieri主教落成,Ugolino Bonnici為主教,1742年5月11日建築正式獻禮。像Enrico Regnaud,Gio Nicola Buhagiar和Francesco Zahra,這些藝術家都為增加教堂內部美感貢獻了力量,其中Francessco Zahra是此時期最有才華的藝術家,他的父親Pietro Paolo正在教堂內部石雕中工作,讓他���早出現在Żejtun。兩個旁側走廊是1778年完成的,教堂被列在國家馬耳他島文化財產目錄中。教堂的圓屋和內部景觀,於2018年拍攝。

'Church of the Circumcision of Our Lord'(又稱「Jesuits教會」或「大學教會」) 是馬耳他瓦萊塔最古老且規模最大的教堂之一。它由若士修會於1593至1609年間建造,擁有傳統巴洛克風格特色,坐落於舊大學校址內,原址為「Melitense學院」。於1634年發生的火藥工廠爆炸一事,導致教堂及學院遭到嚴重的破壞,義大利建築師雷西歐·布萊納米奇重建教堂,並在1768年若士修會被從馬耳他驅逐出境後,仍繼續供奉。教堂並仍用於馬耳他大學(原為Collegium Melitense)碩士及士畢業典禮,亦有登記於馬耳他國家文化財產清單。1996至2002年,教堂內及外也曾重新修復,而2016-2018年間,教堂正面、屋頂及圓頂及鄰近的舊大學校址正面更再次經過修復。教堂內的大壁畫描繪耶穌受割禮,為一道來自義大利藝術家之作,其內亦有來自16世紀晚期至18世紀晚期的繪畫,其中包含了巴爾達斯·佩魯齊、斯特凡·艾拉第、尼克羅·德·西莫尼和馬蒂亞·普裡蒂的作品。Church of the Circumcision of Our Lord(又稱Jesuits教會或University教會)是馬耳他瓦萊塔最古老及最大的教堂之一,於1593-1609年間由若士修會建造,設計具有巴洛克風格特色,亦是舊大學校園的一部分,原址為Melitense學院。於1634年火藥工廠爆炸後,教堂及學院遭受嚴重破壞,便由義大利建築師雷西歐·布萊納米奇將它重建為現有的巴洛克風格,亦於1768年若士修會被從馬耳他驅逐出境後,依然供奉,並用於馬耳他大學碩士及士畢業典禮,1996-2002年期內教堂亦曾修復,2016-2018年又再次重新修復教堂及鄰近的舊大學校址正面,內部的大壁畫描繪耶穌受割禮,以及16至18世紀的其他繪畫作品。

「又稱為聖保祿灣塔的韋格納科學塔,位於馬耳他聖保祿灣,是於1610年2月10日奠基的,是六座韋格納科學塔中第一座,是取代原有德爾梅防衛塔位置的第一座塔。1715年更加入炮臺和炮兵,如今塔內有漢斯群島各種前抵防衛系統的博物館。目前韋格納科學塔是馬耳他島最古老的防禦塔,用以保護聖保祿灣的海岸線據點。根據 16 世紀末的紀錄,當時的馬爾他港口地區已經有廣泛的防衛工事,其他地區則沒有任何防衛,容易遭受奧斯曼帝國和阿爾及利亞海盜的入侵。16 世紀初,大主教馬丁·加列斯投入資金,於哥扎島興建加列斯塔,他的繼任者奧夫·韋格納科在海岸線建立一系列的塔樓,因韋格納科投資,這些塔樓被稱為韋格納科學塔。第一座塔建在聖保祿灣,以奧夫·韋格納科的大主教之名命名,他亦於1610年2月10日親臨見證奠基儀式。在1715年初,增設了一座炮臺,配置了兩架18磅火炮。

聖若望主教座堂是羅馬天主教在馬耳他的主教座堂之一,也是瓦萊塔首都的地標建築之一。它由馬耳他騎士團於1573-1578年間興建,是騎士團的修道院教堂,在20世紀20年代取得與姆迪納總主教座堂平等的地位。建築的設計者是馬耳他軍事建築師卡薩爾,座堂內有約8個小堂,供奉騎士團8個部分的主保聖人。最著名的藝術品是卡拉瓦喬的傑作《被斬首的聖若翰洗者》,是由畫家署名的唯一一件畫作,應用了明暗對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