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56
電壓
230V
插座別
馬爾他共和國,又名馬耳他,位於南歐,為一個地中海中心的島國,由馬耳他島、戈佐島、科米諾島等幾個島嶼組成,以英語和馬耳他語為官方語言,是英聯邦、歐盟、申根區成員國,首都瓦萊塔也於2018年被評為歐洲文化中心。馬耳他旅遊業發展迅速,每年大約有超過100萬的遊客參觀海灘、歷史城鎮和岩石景觀,約有70萬遊客來這裡參加英語課程。其主要增長的經濟活動是服務業、金融業及紡織業,1992年根據證券交易所設立於此。除了旅遊,鳥類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大量的鹽池和一個鹽池國家公園也為觀光客所吸引。交通以左行交通制度為主,公共交通系統也是本國的一大特色,被當地人和遊客廣泛使用。此外,還有航空和有限的包機服務從馬耳他機場到歐洲各大城市,以及微型飛機俱樂部從馬爾他國際機場起飛。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56
插座別

聖心聖母堂位於馬耳他的斯利馬,於1877年建成並於1918年成為教區教堂。建築融合蘭式及義大利式風格,琉璃雕刻及各種裝飾彩繪,圓頂以不同方流會聖人喚聖的彩繪裝飾,天花板則以描繪與天主聖母生活的慶祝回憶。壇上五幅繪畫則出自馬耳他當代藝術家喬賽佩 卡利之手,其中一幅代表聖傑羅姆在伯利恆洞穴中央半裸的傑作。聖心聖母像則於1879年由當代藝術家吉萊莫 達瑪尼所製,並於1881年6月26日獻入教堂,並同日舉行獻堂典禮。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教堂受到嚴重破壞,同時方濟會修院也毀於一旦,其中一位方濟會士及另外22人埋於殘垣中。而此堂恩惠的傳播繁盛於馬耳他各地,每週三更舉行永久九天祈禱儀式以紀念聖母,聖母忌日則在每7月的第一個星期日舉行,此時會舉行宗教儀式,推動聖像於教區環遊,戶外節慶及放火燒仝。

馬耳他聖保祿灣的Xemxija附近有一個Simar自然保護區。1990年代,由BirdLife Malta的志願者們在一塊廢掉的濕地上建造出了人工濕地棲息地。Simar保護區被該Ramsar Wetland於1996年聲明為國際重要濕地,2006年被聲明為保護鳥禽的保護區,而2008年三月則被聲明為社區重要景點。

MUŻA是一個位於瓦萊塔Auberge d'Italie的藝術博物館,它原本位於1974至2016年之間的Admiralty House,當時被稱為「國家美術館」。它收藏了馬耳他及外國藝術家的作品,主要代表主要歐洲的藝術風格。這個博物館於1974年5月7日正式開幕,原創時位於Admiralty House,這是一個18世紀富具早古歷史的宮殿,曾為地中海艦隊司令的官邸。博物館於2016年10月2日關閉。2018年,國家美術館的收藏被移到新的國家社區藝術博物館MUŻA,位於瓦萊塔的Auberge d'Italie。1974年以前的國家作品收藏曾納置Auberge de Provence的國家博物館。隨著分裂,住宿的博物館留下考古文物,更名為國家考古博物館,由Heritage Malta管理。2016年國家美術館的博物館內部,國家美術館於Admiralty House舉行正式開幕,由教育及文化部部長Agatha Barbara主持開幕禮。2013年開始計劃將博物館從Admiralty House移到Auberge d'Italie。2014年9月,宣佈了此舉,新博物館將被稱為“MUŻA”。Admiralty House博物館於2016年10月2日關閉,新博物館於2018年隨著瓦萊塔歐洲文化之都的項目開放。2012年,博物館每天有約3萬名遊客,新定位旨在增加遊客人數。MUŻA於2018年11月10日開放,位於Admiralty House。Admiralty House原是一座重建於16世紀給騎士Fra Jean de Soubiran dit Arafat的住宅的宮殿,現在建築於1761-63年,建於巴洛克風格,為葡萄牙騎士Fra Raimondo de Sousa y Silva。1821至1961年,這座建築為地中海艦隊司令的官邸,因此得名Admiralty House。博物館內展出了馬耳他的著名收藏,1923年,第一位美術策展人Vincenzo Bonello開始建立國家博物館收藏。Bonello在馬耳他本土藝術市場,以及倫敦和義大利購買了許多優良的作品,其中大多都在博物館的有限預算能承受的時間購買。公益個人及組織也為博物館捐贈重要的遺產。收藏包括多件南義地區巴洛克藝術家Mattia Preti的作品,Mattia Preti是義大利馬耳他獅心會勳章的成員,也為瓦萊塔聖約翰聖堂內部的轉變作出貢獻。此外,陳列的作品還包括Guido Reni、Caravaggisti Valentin de Boulogne、Giuseppe Ribera和Matthias Stom,以及Carlo Maratta和Bernardo Strozzi的作品。還有荷蘭、法國和英國藝術家的作品。收藏還包括兩位傑出馬耳他雕塑家Melchiorre Gafà和Antonio Sciortino,以及值得注意的馬耳他風景。馬耳他大港及其周邊環境是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水彩畫的題材,同時還有Edward Lear、Louis Ducros及本地藝術家代表的同一主題。還展出了馬耳他的傢俱和銀器,以及多件來自西西里的馬若裡陶瓷器。其中許多陶瓷器曾在聖約翰病房使用,還有教堂銀器,包括一件罕見的15世紀巴黎製作的聖杯。博物館有一個非常活躍的暫時性展覽,主要是馬耳他藝術家,包括:“郵票藝術:Emvin Cremona-在馬耳他的郵票文化中塑造現代身份”展示原始郵票藝術和Emvin Cremona的平面設計,其中大多為首次展出;“浮世之畫-日本浮世繪印刷品,從國家收藏中”展示日本浮世繪從國家收藏;“Victor Pasmore在馬耳他”展出國際英國藝術家Victor Pasmore的抽象作品,來自博物館及馬耳他央行的收藏;“Maria Pasani遺贈物”展出由他女兒Maria Pasani捐贈的Lazzaro Pisani的11幅畫作。

「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Auberge d'Italie)位於馬耳他的瓦萊塔(Valletta),是一間於 16 世紀晚期由聖喬治騎士團意大利語系的意大利客館,最初是由裝飾藝術家 Girolamo Cassar 及其他建築師設計的 Mannerist 格式建築。 17 世紀的改裝工程把館內建築外表的建築改成巴洛克風格,而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翻修在 1680 年代 Gregorio Carafa 執政時為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帶來巴洛克化的觀點。1798 年聖喬治騎士團被驅逐出馬耳他後,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被作為軍事總部、軍官飯堂、博物館、藝術學校、法院、總郵局以及不同政府部門的用途廣泛使用,直到最近才由馬耳他旅遊局和現在的國家藝術博物館 MUŻA 轉移。2018 年,它成為新的國家社區藝術博物館 MUŻA。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是瓦萊塔第三座意大利客館,最早建築於 16 世紀中葉於 Birgu,隨著城市從 Birgu移至瓦萊塔,第二座意大利客館於 1570-71 年建築於新市中心,後來被改作成大元帥宮殿,於 16 世紀晚期在 Strada San Giacomo 興建第三座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主要建築由 Maltese 建築師 Girolamo Cassar 設計,外加 Farrugia、Francesco Antrini 等多位建築師以及大工師致力於此館的建造,並且為客館配備聖凱瑟琳教堂。1798 年法國佔領後,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被改作法國軍事指揮部,1971 年由於已經被敵人破壞的歐比爾日奧弗涅客館不再生存,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被改成司法法院,之後空閑出來時便被馬耳他旅遊局佔據,旅遊局於 2017 年 2 月轉移出去,讓空閑出來的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可以用作民眾藝術博物館 MUŻA,並於 2016 年 7 月翻修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的外立面,同時還重現了客館中心的裝飾藝術,強化了巴洛克風格。早期的 Mannerist 風格結合了 1680 年代翻修的巴洛克特色,從而形成了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建築的對稱和一致。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被列在 1925 年的古物名錄中,與其他瓦萊塔的客館一起被 Malt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uthority 表列為等級 1 國家古蹟,並且也被列入國家馬耳他島文化一貫的國家登記冊中。瓦萊塔於 2018 年被評選為歐洲文化之都,歐比爾日意大利客館也於 2010 年被馬耳他中央銀行印製成紀念硬幣,反面印有客館外牆的裝飾藝術,正面印有馬耳他的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