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墨西哥

貨幣MXN

墨西哥比索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話國碼

+52

電壓

120V

插座別

A型-美規平行扁孔
B型-美規平行扁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墨西哥合眾國,位於北美洲,與美國接壤,面積約18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28億,其中大部分都說西班牙文。氣候多樣,北部多達沙漠氣候,南部則為熱帶雨林氣候,擁有多處遊客景點。2015年,墨西哥擁有近2910萬個國際暨客,以及有觀光價值的海灘、古城、博物館、阿茲特克印第安人所發明的巧克力等,更是一個有產業經濟及豐富歷史文化的國家,也是多個美洲文明的發源地。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MXN

墨西哥比索

與台灣時差

多時區

電壓

120V

電話國碼

+52

插座別

A型-美規平行扁孔
B型-美規平行扁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Church of San Bernardo, Mexico City
墨西哥-墨西哥城

「聖貝納多教堂」位於墨西哥城主廣場「齋公府」以南的20號大道與卡蘭薩街交界處,原屬1636年創辦的同名修道院,但於1861年「改革時期」時將所有修道院和修道院拆除,只有教堂維持原狀。教堂於1685至1687年間以巴洛克風格建造,並由商人Juan Marquez de Orozco資助,他將財產贈與教堂,並要求使用給資助給消除會修道院;原屬他的三位姊妹和另外兩名尼姑、均來自Regina Coeli修道院的成員,於1636年創辦修道院,1690年祝聖,兩十世紀初由Miguel de Berrio y Saldivar、聖馬特奧Valparaiso伯爵經螢及修復,徹用立方體形的tezontle 火山巖石,於1777年重新祝聖;於「改革時期」備受比尼託胡亞爾斯所有修道院禁令,本院被拆除,除教堂外,另建立20號大道。其正面外牆以tezontle巖石覆蓋,King覆蓋被稱為「輕柔」的巴洛克風格,除了造型恪守巴洛克風格外,精細的銀匠藝術效果也漂亮。教堂外展示「聖母瑪利亞聖貝納多教堂,該教堂由Juan de Zepeda領導,1636年3月30日在這裡創建,慶祝建立350週年,於1986安排銅牌。教堂內為新古典主禮堂。

聖方濟各堂
墨西哥-墨西哥城

馬德羅街西端的「聖佛蘭西斯學院」是墨西哥市歷史中心中唯一維持目前樣貌維持完好的教堂及修道院群體,是百多年歷史悠久的廟宇。它原本是第一批根據教宗的授權遠道而來在新西班牙傳教的第十二位方濟會修士馬丁·德·瓦倫西亞時,所建立的總部。曾經有許多歷史性的事件及人物都在此處。該修道院最為著名的是它的正殿,是於1710至1716年期間替換掉原本巴洛克式風格的主祭壇而建立的一座巨大的鎏金祭壇, 靈感來源是根據裝飾藝術家耶羅尼莫·安東尼奧·吉爾的繪畫而創作出來的。另外,該修道院在19世紀開始被解散,因此原本的廟宇許多地方被拆除,例如對著古安特街的美德教堂以及16號九月街上的奶油花園,不過現在祭壇仍然保存完好,仍能感受到過去的幽雅空氣。**該修道院位於墨西哥市歷史悠久的市中心,是十二位方濟會修士由馬丁·德·瓦倫西亞帶領建造而成,它曾經是墨西哥市地區最大也是最有影響力的修道院之一,當時的面積大概佔據了玻利瓦爾、馬德羅、中軸路和弗努斯蒂亞詹加斯街等四條街道的面積。第一個閣樓庭院裡有一塊耶穌受難十字架,據說比墨西哥市最高的塔樓還要高,是由「恰普特拉森林」(Zocalo泛指附近的森林)的柏木所製成。該修道院也目睹了許多歷史事件,例如哈爾南·科爾摩斯的葬禮,以及在1692年加爾韋伯爵及夫人因墨西哥市大規模的叛亂而在此求避。另外,1821年的墨西哥獨立戰爭也在該修道院舉行《上主典禮》,並且頌讚1萬6千的三加祿陣線步兵經過馬德羅街的征程致敬愛的烏科公爵,奧古斯提·德·伊圖爾比德時,此處的教堂及修道院群體最終也因為改革戰爭而消失,許多原有的建築被政府徵收及拆除,剩下的僅有祭壇及其周邊地區。

La Bufadora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

La Bufadora是一個位於墨西哥拉巴喬加加加州彭塔波納半島上的噴泉景點,離恩森納達大約17英里(約合27公里)。雖然有人把它當作海洋間歇泉,但La Bufadora不是由熱源引起的,而是由海穴內的空氣被海浪活動推進而形成的噴泉。空氣被推進的力量會導致噴水至海平面上100英尺(約合30米),並伴隨著巨大的聲響。噴泉發出的間隔時間比較穩定,並跟潮流息息相關,這也證明La Bufadora的活動是由表面海浪左右的。而2005到2011年間噴泉的再次發出時間大約是13到17秒。La Bufadora是世界上第二大噴泉,也是北美唯一的噴泉之一。噴泉的傳說說鯨魚曾困在 Rocky Point 半島,因此為了吸引同伴而發出噴水,最後它也成了石頭。La Bufadora是恩森納達的主要旅遊景點,許多伴侶商店和食物店也位於此,2017年時,該地區已經有150家店鋪開業。

聖母昇天都主教座堂
墨西哥-瓦哈卡州

「位於Oaxaca de Juarez,Oaxaca,墨西哥的《聖母昇天大教堂》是安特克拉,奧阿薩卡羅馬天主教大主教座堂。它的建造始於大約1535年,並於1733年7月12日奉獻。它是獻給聖母昇天。建築於1535年,當時San Juan de Dios的寺廟暫時擔任教會大教堂的座標。1640年,大教堂被安裝,教區的座標也被轉移到聖母昇天。由於16世紀和18世紀的地震,大教堂不得不重新建造數次,最近一次重建於1702年至1733年之間。它的外觀是由Oaxaca常見的綠色cantera石頭建成,內部則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祭壇上有一尊聖母昇天的雕像,這是在Porfirian時代在意大利製作的,由歐洲帶來的青銅雕像由Tadoini製作。大教堂的塔不是原塔,因為1931年奧阿薩卡地震時被摧毀了。在南翼有一個由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多七世贈與奧阿薩卡的時鐘。閃電之王位於最左側的最後一個小教堂,而右側的第二個教堂包含了華圖爾科十字架的遺骸。唱詠臺的西牆頂部是一臺本地製造的巴洛克管風琴,其中的部分日期為1711-1712年,並於1997年重新修復。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