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MAD
摩洛哥迪拉姆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話國碼
+212
電壓
127V,220V
插座別
摩洛哥是北非西部馬格里布的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首都是拉巴特,最大城市則為卡薩布蘭卡,人口約有3000萬,非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塞拉和丹吉爾等5座城市的人口超過50萬。摩洛哥因其濕潤的海岸線及豐富多元的文化,吸引每年接近百萬的國際遊客。摩洛哥以第三產業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除了以磷酸鹽產業聞名外,其中也有歷史老遠的魚罐頭產業及地毯市場等資源。該國旅遊景點尤其有四大皇城:非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和拉巴特;電影《北非諜影》的背景卡薩布蘭卡,丹吉爾的玄關;索維拉的世界遺產城市、舍夫沙萬『藍色城市』;以及大西洋海岸、撒哈拉沙漠及圖卜卡勒峰等等。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MAD
摩洛哥迪拉姆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壓
127V,220V
電話國碼
+212
插座別
Tangier American Legation 位於摩洛哥唐古拉(Tangier)的麥地那(medina),正式名稱為摩洛哥唐古拉美國使館學習院,前為美國政府對摩洛哥的外交任務會議所,是美國在國外最先擁有的公共財產,也是唯一一個入選美國國家歷史景觀(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的國外物件。1821年5月17日,摩洛哥已西奴·本·依布蘭簽訂正式宣告美國從大英國脫離,因此成為第一個承認美國獨立的國家。國王米哈·本·依布蘭將這片建築地賜給了美國政府作為外交使館,並持續服務了接近140年的時間。自從1956年以後,外交首都搬到了拉巴特(Rabat),該建築曾經用作多種政府用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逐漸被忽略且駐入荒廢。 1976年,前擔任美國外交的官員們成立了非牟利的摩洛哥唐古拉美國使館博物館協會來恢復並保存這個建築,從而使其成為文化中心、博物館、研究圖書館,專注於阿拉伯語文的研究。摩洛哥唐古拉美國使館被視為美國和摩洛哥王國之間歷史文化及外交關係的象徵,也象徵著美國對整個伊斯蘭世界長期以來的介入。1981年該建築被列入美國國家歷史景觀清冊,及同年被指定為國家歷史景觀(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它也是美國國務院所擁有的39個文化歷史物件之一,並獲選列入文化歷史景觀清冊。該使館乃摩洛哥風格的別致複雜建築,改建自1821年穆瓦·蘇裡曼賜給美國的兩層混泥石建築物。這是美國在國外首先獲得的地方,前140年為美國特命公使使館或領事館使用,是美國最長久駐守的外國使館建築。它是鞏固1786年美國和摩洛哥友誼條約的象徵,即今仍逾屆的友誼安排。經過幾年的擴建,原先周圍的房子也被將它們購入。二戰時期,她更曾擔當美國情報局的總部。 1956年,隨著摩洛哥國家獲得獨立,而外交首都搬到拉巴特,使館也被放棄作為外交建築,而其後多年來,美國政府陸續用她作為領事支部、和平隊支部等等。時間久了,就被拋棄及威脅要拆除。1976年,一群美國公民��立了一個公眾非牟利組織,以拯救老美國使館。如今,摩洛哥唐古拉美國使館博物館協會租借這座仍屬於美國政府的建築,作為摩洛哥唐古拉美國使館學習院。摩洛哥唐古拉美國使館學習院是博物館和文化中心,旨在研究和瞭解摩洛哥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她也擁有由馬古瑞特·麥比(Marguerite McBey )和其他藝術家創作的許多畫作。 2010年,她擴建了原有的保羅·鮑爾斯(Paul Bowles)室為保羅·鮑爾斯翼(The Paul Bowles Wing),三個房間獻給了原來的外國作家及作曲家。 1999年,使館獲得了由唐古拉永久居民及朋友鮑爾斯的 Gloria Kirby 所組織的原始保羅·鮑爾斯室的由傢具、照片及文件所構成的第一筆捐贈。該博物館也擁有研究圖書館及會議室。TALIM的社區開放計劃,則包括唐古拉麥地那(medina)婦女學習阿拉伯語文。現任博物館主任為 Jen Rasamimanana。
早在1910年,位於摩洛哥馬拉喀什舊城的Dar el Bacha(意指“pa紗之家”)就已建立。由於大約1912年,當時的索馬里穆哈尤瑟夫國王賜予即住在此地的Thami El Glaoui拉瑪拉紗pa紗之號,所以Dar el Bacha被形容為“pa紗之家”。他在此構築了一座優雅的私人宮殿,邀請過許多知名人士,包括Colette,Maurice Ravel,Charlie Chaplin,Josephine Baker和Winston Churchill等等。今日,這座宮殿已經由摩洛哥原原國家美術館(Fondation nationale des musées of Morocco)重新翻新,並改名為“Dar El Bacha – Musée des Confluences”,於2017年7月9日上由摩洛哥的哈梅德六世國王加以落成揭牌。Dar el Bacha是一個美好的摩洛哥建築,廊下長滿橙樹,休憩臺復古,前庭有噴泉,以及藉由墨藍、藏紅、茜素等天然染素所上飾的柱子,配合此外宮殿裝飾的歐洲風格,而在室內更可享受濃烈道地的北非風情。2018年,它更舉辦了一項展覽,展出的物件有來自於三大一神教文化的各種各樣的宗教座堂和道場。
Menara Gardens 是馬拉喀什的歷史公園和果園,建於12世紀的阿爾摩哈德哈里發政權統治者阿卜杜勒-穆穆南下令建園,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除了Agdal Gardens和被護牆包圍的古城外,公園以水池為中心整齊佈置,水池的旁邊有一座19世紀的樂園休憩亭,高阿特拉山脈的美景背景下,樂園水池和亭臺為馬拉喀什最具象徵性的景觀之一。公園的名字取自Kutubiyya清真寺東側的尖塔,建於莫拉克阿爾摩哈德統治時期,穆勒哈特民族也在這次統治前建立眾多的園林別墅和人工湖沼,並用“布哈依爾”一詞稱之,大約意指“小海”。Menara Gardens最初淵源為穆穆南於1157年所建,該庭園的兩個大水池被記載在歷史檔案中,南邊的Agdal Gardens則據信要追溯至他的繼任者Abu Ya’qub Yusuf時代。此外,據記載,有一處次水池用於教授“赫法澤”游泳。隨後馬里尼特朝廷將首都從馬拉喀什遷往非斯,這些園林和城市陷入衰微,直到薩德朝於16世紀重新將都城設在此,他們也重新修復了城市的公園。公園位於西側的一塊地形平坦的土地,城牆外,非常接近Menara機場,由大型水池,古老的亭臺,四周濃密的果園所組成,總面積約1200米長,720-800米寬,水池的長短為195米長,160米寬。果園以橄欖樹,水果樹和柏樹為主,被定期排列出10米當公尺形成的格子,引水供應園區的水源,而19世紀的亭子則是阿拉瓦朝時期摩洛哥景觀建築的典型代表,一層為功能性使用;二層則以四面重型柱子為支撐,外側三拱門口,俯瞰著人工湖面。
「Dar Si Said」是位於摩洛哥馬拉喀什的一座 19 世紀末歷史古蹟和當代博物館,1894年至1900年間由Si Sa'id ibn Musa所興建,他是其兄Ba Ahmad ibn Musa的維茲伊及國防大臣,Ba Ahmad ibn Musa在當時同時是蘇丹 Abdelaziz 的最高大臣及有效統治者。1914年期間,法國總督管轄下,該宮殿成為馬拉喀什地區領袖所居住之所,1930至1932年間改建為“土著藝術”及木料手工藝博物館。1957年,摩洛哥獨立後,宮殿被分成博物館區以及「Service de l'Artisanat」區。經多次修復後,仍為博物館,最近由新成立的「Fondation Nationale des Musées」進行修繕,2018年重新開幕,名為「國家織織博物館」。宮殿的建築外觀與由其父及兄長所興建的位於更南部的「Bahia Palace」相似,但不同於後者,以多層樓建築,樓層佈局也截然不同。建築亮點包括上層的大型接待大廳及有繪有木製中央樓亭的大型花園。博物館藏品豐富,許多來自摩洛哥南部地區,直至最近仍側重於摩洛哥木藝藝術及物品。2018年重新開放後,所展示的展品物們則聚焦織織工藝及摩洛哥地毯。最知名物品包含一座精美刻花的玄武岩大盆,來自 Cordoba 的哈里發時代,古吉拉特期間(1002至1007年)於Madinat al-Zahra 精心雕塑製作,獻贈給「Abd al-Malik」,即Al-Mansur之子,為一座系列中的一部份,曾長久儲存於Ben Youssef 茅斯拉學院,1923年才被專家發現。學者Mariam Rosser-Owen建議該盆原本由Ali Ibn Yusuf運送至馬拉喀什,後於建於 12 世紀的Ben Youssef清真寺,合併了許多來自完美宮殿的玄武岩斯普里亞。該盆之後於遠遽後的Ben Youssef 茅斯拉學院重新取用,來作為洗足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