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摩洛哥

貨幣MAD

摩洛哥迪拉姆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話國碼

+212

電壓

127V,22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摩洛哥是北非西部馬格里布的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首都是拉巴特,最大城市則為卡薩布蘭卡,人口約有3000萬,非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塞拉和丹吉爾等5座城市的人口超過50萬。摩洛哥因其濕潤的海岸線及豐富多元的文化,吸引每年接近百萬的國際遊客。摩洛哥以第三產業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除了以磷酸鹽產業聞名外,其中也有歷史老遠的魚罐頭產業及地毯市場等資源。該國旅遊景點尤其有四大皇城:非斯、馬拉喀什、梅克內斯和拉巴特;電影《北非諜影》的背景卡薩布蘭卡,丹吉爾的玄關;索維拉的世界遺產城市、舍夫沙萬『藍色城市』;以及大西洋海岸、撒哈拉沙漠及圖卜卡勒峰等等。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MAD

摩洛哥迪拉姆

與台灣時差

-8小時時區0

電壓

127V,220V

電話國碼

+212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E型-歐規雙腳圓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Ben Youssef Madrasa
摩洛哥-馬拉喀什-薩菲大區

Ben Youssef Madrasa是馬拉喀什的一個伊斯蘭聖學校,今天作為歷史遺跡而存活下來。它是穆斯林曆史上最大的院校之一,以相鄰的本尤塞夫清真寺的名字命名,這座清真寺由阿爾莫拉維特蘇丹阿里伊本尤素夫於12世紀初建造。此外,根據歷史悠久的「伊夫拉尼」書籍的記載,本尤塞夫馬德拉斯裡於13至15世紀的馬利尼德朝代建造,該王朝沿襲藝術和文學,在非斯(Fez)建造了許多聖學校。蘇丹阿達拉爾·加利伯在16世紀大量修建城堡、圍牆和也完成了本尤塞夫馬德拉斯的建設,大約可容納800名學生,是穆斯林曆史上最大的馬德拉斯聖學校。從1960年關閉之後,1982年重新成為歷史景點,每年吸引數千名遊客參觀,今天仍是馬拉喀什最重要的歷史建築之一。2018年11月再次進行翻新,於2022年4月重新對外開放。本尤塞夫馬德拉斯的樓層面積約為40和43米,入口有一個附有古典工藝紋理的廊道,入口處有一座方形拱廊,進入前往正中央庭院,包圍正中央的庭院兩側有兩條走廊,下層樓的學生宿舍分佈於二層兩側,中間有一個小型反光池,東面有一個大的大廳,提供一個舉行儀式的空間,它包含具有特殊的石膏裝飾的「米拉布」。

馬拉巴塔角
摩洛哥-丹吉爾-得土安-胡塞馬大區

「Cape Malabata」位於摩洛哥坦吉爾市東大約20公里處,面對直接是直布羅陀海峽。此處有一座燈塔及20世紀初所建立的中世紀式城堡。2003年更曾提出將「Cape Malabata」與西班牙Punta Paloma互相連接,而數年來的研究結果,卻尚未有真正的成果。

Grand Socco
摩洛哥-丹吉爾-得土安-胡塞馬大區

Grand Socco,正式名稱為「9月4日1947年廣場」,是一個位於摩洛哥坦吉爾新舊街區之間的歷史性圓形廣場,在當地稱為「socco」,這個詞源於阿拉伯文的「souq」,街邊攤販街的意思。該廣場四周有一座清真寺、一些商店、數個銀行、幾家有覆蓋露天就座區的餐廳、數家咖啡館、Rif影院、一個Amendis辦公室和一家藥房。其中一邊是通往Mendoubia花園的拱門入口,另一個拱門通往又名為「Rue d'Italie」的Rue de la Kasbah。在20世紀50年代,中央市場周圍的大樹都被砍掉了。現在,這個廣場正中央設有一座大型大理石噴泉,四周環繞著高高的棕櫚樹和幾個小花園,還有十幾張長椅供人坐下休息。廣場在2005年進一步發展。

穆拉比特庫巴
摩洛哥-馬拉喀什-薩菲大區

在摩洛哥馬拉喀什,有一座可指“阿爾莫拉夫古巴”(Almoravid Qubba)或“古巴巴哈迪恩/巴盧迪恩”(Qubba Ba'adiyyin / Barudiyyin)的小紀念碑。它是12世紀初由阿爾莫拉夫王朝建造的,以其非凡的裝飾而聞名,也是馬拉喀什市唯一殘存的阿爾莫拉夫建築的遺跡之一。它位於馬拉喀什博物館旁,距班約瑟夫清真寺約40米,大概是1117年或更可能是1125年由阿爾莫拉夫阿米爾·伊本·尤瑟夫建立的。大多數學者今天都相信它屬於附近的班約瑟夫清真寺,當時這座城市的主要清真寺,是一座廣場,用於禮拜前的儀式沐浴。從1947年法國學者開始記錄它的存在,美術史學家伯里斯·馬斯洛(Boris Maslow)也在1948年發表了一些記錄,之後數年內,在亨利·泰拉斯(Henri Terrasse)和雅克·穆尼埃(Jacques Meunié)的指導下開展了更徹底的挖掘和研究。由於地面的上升和其他建築結構的興建,古巴的半數以上被埋在7至8米的廢墟中。法國學者拒絕進行任何重大的重建或修復,把建築物基本上留在發現時的樣子,並在20世紀50年代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在挖掘之後的幾十年裡,它已經成為一個歷史紀念碑和觀光景點。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