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荷蘭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31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荷蘭王國是位於歐洲西北部的君主立憲王國,由荷蘭、阿魯巴島、庫拉索島和荷屬聖馬丁島四個構成國組成,政府權力僅限於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具有聯合國、歐盟和北約成員國的身份。其國土約4.1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726萬,首都為阿姆斯特丹市,採行君主制,官方國名為「Nederland」,而中文常把尼德蘭和荷蘭翻譯為「荷蘭」,該詞來自「Holland」一詞,指的是聯省共和時刻中最大、最富裕且權力最大的荷蘭省。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EUR

歐元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31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荷蘭海牙聖殿
荷蘭-南荷蘭省

「荷蘭海牙聖殿」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第114座正在運作的聖殿。1999年8月16日,海牙衛星城佐特默宣佈建造後期聖徒教會聖殿。該聖殿服務荷蘭、比利時和法國一部分地區的一萬三千多名信徒。1841年,十二使徒公會成員奧爾森・海德作為教會的傳教使首次進入荷蘭。他從羅馬到耶路撒冷的路上,在那裡停留了一個多星期傳播福音。直到二十年後的1861年,才正式派遣第一批後期聖徒傳教士來荷蘭。1861年10月1日,在阿克瓦德附近的一個村子,第一批加入荷蘭後期聖徒教會的信徒被洗禮。數以千計的荷蘭人加入了後期聖徒教會,但大多數移民到美國猶他州,靠近教會總部。近年來,教會領導曾要求信徒留在自己的國家內,建設教會。荷蘭的後期聖徒教會繼續穩步發展,現在已經有三個教派和7800名信徒。2000年8月26日,海牙荷蘭聖殿的奠基典禮和場地獻堂儀式舉行了。選址為一個城市公園。聖殿建設迅速開始。由於教堂購買的土地僅略大於聖殿所需的面積,因此在聖殿的下面建造了停車庫和聖殿服裝店。2002年8月17日至31日舉行了對公眾開放的家庭日。後期聖徒教會總會長戈登・B・辛克利於2002年9月8日奉獻海牙荷蘭聖殿。海牙荷蘭聖殿共有大約兩個條例室和兩個封套室。2020年,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海牙荷蘭聖殿被關閉了。

博伊曼斯·範伯寧恩美術館
荷蘭-南荷蘭省

博伊曼斯·範伯寧恩美術館位於荷蘭南荷蘭省鹿特丹,創建於1849年,可與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及海牙毛裡茨之家博物館並稱為荷蘭的三大美術館之一,收藏著包括倫勃朗、克洛德·莫奈、文森特·梵高以及薩爾瓦多·達利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2013年,約有約292,711名遊客參觀,是針對人數排名第14名的博物館。1958年另一位收藏家的作品被加入館藏,美術館改名為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1996年正式改為現在的名字。美術館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的上午11點至下午5點,未滿18歲兒童免費,其他收費為成人15歐、CJP卡12.5歐、學生7.5歐。

聖尼各老堂
荷蘭-北荷蘭省

聖尼古拉(Basilica of Saint Nicholas)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Old Centre 區,與阿姆斯特丹主要火車站非常接近。聖尼古拉是該城市的主教,也是道館的守護神。該堂面對北西-東南軸,坐落於Prins Hendrikkade街與Oudezijds Kolk運河之間,當初建造時,該堂被稱為St. Nicholas inside the Walls,也就是阿姆斯特丹城牆內的聖尼古拉,這是阿姆斯特丹防禦工程中最古老的一部分。建築師Adrianus Bleijs採用多種復興風格設計了這座堂宇,其中最突出的是新巴洛克和新文藝復興時期風格。2021年12月,Basilica 從Egmond Abbey獲得了一塊聖尼古拉的聖物,據稱是聖士的一塊骨頭,從1087年起該修道院就保管著這件物品。主廊外滿呈兩個鐘樓,中間有一個月牙形窗戶,窗中央有一幅巴洛克浮雕,雕像是由Van den Bossche和Crevels工作室於1886年雕刻的基督和四位福音書使徒。山牆上方的壁龕裡有Bart van Hove於1887年刻制的聖尼古拉雕像。主堂內交叉部分有一座八面形的大型塔,上面有巴洛克式的圓頂和燈籠,冠上一架十字架,基礎上是一個經典的三通道交叉-Basilica,由一條中護、兩條通道和一個Transcept 組成。合唱團位於教堂末端,每一側有兩個小祭壇,一個獻給聖母瑪利亞,一個獻給聖約瑟。主堂內彩色玻璃鑲嵌的中央圓頂,內含四層彩色玻璃。經文臺位於南側的禮拜堂,主門口上方,月牙形窗下方有一座1889年的Sauer管風琴。在夏日期間舉行國際管風琴音樂會系列的同時,於2000年成立了穆比斯的音樂Stichting Muziek in de Nicolaas。在聖尼古拉堂歷史悠久的125週年,於2012年12月8日正式被晉升為「小修道院」,由梵蒂岡帝國Nuncio為該會眾正式宣告該變更的狀態。

方塊屋
荷蘭-南荷蘭省

「Cube Houses」(方塊式住宅)是荷蘭佈雷姆頓和鹿特丹兩城建造的一系列創新型住宅,由建築師皮特·布洛姆(Piet Blom)設計,基於「作為城市屋頂的生活」的理念:高密度住房擁有足夠的地面空間,因為它的主要目的是優化內部空間。布洛姆將傳統房屋的正方體傾斜向上,並將其放在六角形支柱上。他的設計展示了一個城市內的村莊,每座住宅代表一棵樹,所有的房子加起來就是一片森林。 全世界的方塊式房屋的中心理念主要是優化空間,作為一個住宅,以更好地分配房間內部的空間。1972年,皮特·布洛姆指派填補赫爾蒙德市中心空地的會議中心。布洛姆提出了一個混合文化設施和房屋的計劃,其中一個劇院環繞著188座房屋的森林。地下停車場被取消後,森林減少到60座房屋。但市議會不相信。然後,出生於赫爾蒙德的部長漢斯·格魯耶特斯(Hans Gruijters)於1974年在威爾海明拉安(Wilhelminalaan)進行3座試驗性房屋的建設,該項目還獲得了“實驗性住房”的國家地位,這有助於在1977年的皮特·布洛姆廣場上建造“ Speelhuis劇院”,周圍環繞著18個方塊式住宅。 該劇院於2011年12月29日起火。 這兩座受損的立方形住宅於2013/2014年復原。 鹿特丹的住宅位於Overblaak街上,就在Blaak地鐵站的上方。 1977年最初的計劃顯示55座房子,但不是所有房子都建成了。有38個小立方體和兩個所謂的“超級立方體”,所有這些都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由於居民經常受到好奇的過路者的打擾,因此一位所有者決定推出一個“秀方塊”,它裝飾得像一個普通的房子,並且從向訪客提供導覽中獲利。 鹿特丹的“秀方塊”起居室 這些住宅有三層:*一樓入口 *一樓客廳和開放式廚房 *二樓兩間臥室和浴室 *頂層有時用作小花園 牆壁和窗戶傾斜角度為54.7度。公寓的總面積約,但由於屋頂傾斜而導致的牆壁佔用四分之一的空間是無用的。1996年,沿東大街建造了一群三個立方體的住宅,建築師本·庫特納(Ben Kutner)和拍檔傑夫·布朗(Jeff Brown)受到原始立方體住宅的啟發,計劃在不可用的土地上復制鹿特丹的設計。然而,只建了三座單獨的房屋。 2018年,該地出售為重建,希望本身的結構可以被保存並移動到其他地方。 2021年,向市政府提交了一項申請,將其重新開發為“35層混合用途建築,頂部是首級元素”。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