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挪威

貨幣NOK

挪威克朗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話國碼

+47

電壓

23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挪威,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部,東與瑞典接壤,西鄰大西洋,擁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形成了挪威的峽灣景色。它與芬蘭,俄羅斯及北極地區的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和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島都有接壤和主權之爭,首都為奧斯陸。挪威為高度發達的國家,擁有極高的人均國民生產所得和生活水平。挪威的經濟是市場自由化和政府宏觀調控成功結合的範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居世界前列,是當前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及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並以石油、水利、漁業、農業、森林和礦產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列為國家經濟支柱。2009年至2018年,挪威獲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第一的排名,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挪威共分有11個郡,並於2009年有約485萬人口,挪威人佔94%,少數民族為薩米人。主要語言為挪威、丹麥和瑞典語,貨幣為挪威克朗。主要宗教信仰為基督教,有76.1%的人口信仰路德宗,捕鯨上限由2016年的800條提高到2017年的999條,引來環保團體的抗議。挪威曾兩次投票表決是否加入歐盟,但未能通過。挪威屬於歐洲貿易自由圈,經濟與歐盟緊密相關。挪威國內先後兩次投票表決是否加入歐盟,都未能在議會中通過,主要是挪威擔心歐盟會對本國農業帶來巨大的衝擊。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NOK

挪威克朗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47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Den Nationale Scene
挪威-韋斯特蘭郡

「貝爾根(Bergen)的國家舞臺」是挪威貝爾根最大的劇院,也是挪威最古老的永久劇院之一。1850年以「挪威劇院」的名字開業,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小提琴家Ole Bull首腦,是為了發展挪威劇作家而創建的。亨裡克.伊普森(Henrik Ibsen)是劇院的首位劇作家和藝術總監,他1877年11月30日在該劇院裡的「Komediehuset på Engen」首演現代現實主義劇作《家族建構》。1909年,劇院搬到了新建的劇院,由艾納.歐斯卡.斯柯設計,挪威國王哈克恩七世和クイーンマウド出席了1909年2月19日的開幕典禮、演出了魯德維克.霍爾伯格的戲劇《Erasmus Montanus》。很快,就出現了劇院較小的問題。1913年,該公司購入了Ekserserhuset Jonsvoll作為倉庫,1920年又在西北部建立了一個擴建。此後,該劇院經歷了多次的重大變化,擴建,翻修,修復和舞臺技術現代化。二戰期間,大廳和門廳受到損壞,只有復原了一段時間。其間,在1934-1939年的哈斯.雅各.尼耳森的領導下,劇院經歷了一段戰前的高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 諾達爾.葛利格(Nordahl Grieg)的戲劇《我們的榮耀和我們的力量》(Vår ære og vår makt)在該劇院首演。2001年,該建築物幾乎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如今,該劇院擁有三個舞臺/場地,每年演出約20個國際和國內的經典,音樂劇和當代戲劇,以及兒童劇,自1993年以來一直是國有財產。「貝爾根(Bergen)的國家舞臺」是挪威貝爾根最大的劇院,也是挪威最古老的永久劇院之一,於1850年以「挪威劇院」的名字開業,取得亨裡克.伊普森(Henrik Ibsen)於1877年11月30日在劇院首演現代現實主義劇作《家族建構》的榮耀。 1909年,由艾納.歐斯卡.斯柯設計的劇院慶祝開幕,挪威國王哈克恩七世和クイーンマウド出席典禮。該劇院經歷了一段戰前的高峰期,在1934-1939年的哈斯.雅各.尼耳森的領導下,1935年, 諾達爾.葛利格(Nordahl Grieg)的戲劇《我們的榮耀和我們的力量》(Vår ære og vår makt)在該劇院首演,2001年建築恢復原樣。如今,該劇院擁有三個舞臺/場地,每年演出大約20個國際和國內的經典,音樂劇和當代戲劇,以及兒童劇,自1993年以來一直是國有財產。

Tokagjelet
挪威-韋斯特蘭郡

舊野省路7通過Toka峽谷,於1915年興建;位於挪威Kvam縣的Toka峽谷,位於Norheimsund村西側;於1890年大致整理,1903年開始興建並於1907年完工,大部分道路以手工編結,在斜坡上懸掛繩索建造,1953年至1956年建成4條隧道的新路線;2009年,挪威文化遺產管理機構將舊道路保護,列入國家保護計劃,其名為Tokagjelet,古德語的Toka為「抓取」之意,加上Gjel「峽谷」即為「抓取之峽谷」。

卑爾根博物館
挪威-韋斯特蘭郡

香港大學物館位於挪威卑爾根,於1825年由時任立法機構主席Wilhelm Frimann Koren Christie創立,原名為卑爾根大學物館,旨在建立文化和自然史的大型收藏,成為該市大部分學術活動的基礎,從該物館成為卑爾根大學的一部分起,這一傳統便延續至今。卑爾根大學物館分為兩個部門,自然史藏品和文化史藏品與公眾宣傳和展覽。它還是物館花園的看守人,原為植物園,圍繞著自然史大樓和城市樹木園。這是挪威第一座專用的博物館建築。早期,該博物館包含許多藝術收藏,其中包括畫家Johan Christian Dahl的多部作品,文化文物和工藝品。 1931年,博物館從位於卑爾根主教學校附近Seminarium Fredericianum大樓搬到位於Lille Lungegårdsvannet西南的新建築物。現有的自然史大樓由Johan Henrik Nebelong設���,於1865年完工。1866年,卑爾根博物館進駐。 1899年,大樓的翼廊增設,植物園在1897年至1899年之間佈置完成。文化史部門在1927年獲得自己的建築物。19世紀末及以後的博物館日益增加的研究活動直接導致1946年卑爾根大學的成立。

Halsnøy Abbey
挪威-韋斯特蘭郡

「哈爾斯諾伊修道院」是位於挪威西部哈得蘭縣海登蓋爾福的哈爾斯諾伊島上的奧古斯丁書院。哈爾斯諾伊修道院是中世紀挪威最富有的修道院之一。據信,修道院是由挪威人埃林.斯考克於1163或1164年創立,目的是誘使大主教Øystein加冕他七歲的兒子麥格納斯.埃林遜,他於1161年至1184年在位。新的創建得到了許多慷慨的捐助,很快就成為挪威最富有的修道院之一。約百年後,該建築物遭到嚴重的火災損壞,於1300年時已以哥特式重新修建。新教改革期間於1536年被解散,其土地資產被皇家充公。200多年來,它都是由國家屬性管理,但於1758年,由府第亞當里斯.尤爾買下,直至1956年。尤爾的後裔,准尉安德烈斯大約於1840年拆除遺留的修道院建築,並於1841年用石頭建造新屋。於1956年,該遺址被桑赫諾爾蘭博物館收購,並維護著各種建築遺構。曾稱為「桑赫諾爾蘭民俗博物館」的桑赫諾爾蘭博物館管理辦公室設於斯托德,為該地區的8個市縣提供歷史文化博物館服務。對該地曾於1938-1939年由建築師Gerhard Fischer進行考古研究,在1961-1963年間由Hans-Emil Lidén進行研究。西翼的一部分出神殿得以保存下來,作為廢墟。哈爾斯諾伊在挪威的修道院遺址中非常異常,其所保留的並不是主要的修道院建築,而是較小的附屬建築。這種保留情況在挪威國內另外兩個前改革時期的修道院,依爾謝修道院和霍華德歐亞修道院也有相同現象。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