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PEN
索爾
與台灣時差
-13小時時區-5
電話國碼
+51
電壓
220V
插座別
秘魯共和國,也稱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與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巴西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秘魯曾培養有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最大的印加帝國。現今秘魯為總統制憲政共和國,分為25個地區,人類發展指數為中等,約有50%的人口生活貧困之中,主要經濟活動為農業、漁業、礦業及製造業。秘魯人口約320萬,含美洲原住民、歐洲人、非洲人及亞洲人等多種民族。 以不同於赤道國家的季節變化,秘魯豐富的地理及氣候形態使其內部的生物多樣性峰頂,目前發現了約2萬1462種動物及植物,其中約有5,855種特有物種。秘魯主要出口包括銅、黃金、鋅、紡織品及魚產品,主要貿易夥伴依序為美國、中國、巴西及智利等。秘魯文化深受印第安、西班牙和非洲傳統的影響,而且因本地煮食材料的多樣性獲得稱譽。秘魯是多族的國家,民間音樂亦融合了多元文化,特殊的氣候使當地提供了各式的植物和動物,是一個很有觀光魅力的國家。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PEN
索爾
與台灣時差
-13小時時區-5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51
插座別

位於秘魯阿雷基帕市的Santa Catalina修道院是多米尼加第二會的大型修道院,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列世界遺產“阿雷基帕市的歷史中心”的一部分。修道院佔地約2萬平方米,是一座小型城市,不僅擁有許多曲折狹窄的街道,還有4公尺高的高牆將它與阿雷基帕市隔絕。修道院內充滿色彩繽紛的花朵,內壁也掛滿了清新的色彩的壁畫。最簡樸但又美麗的,是修道院入口的安提卡薩琳刻圖,對比修道院內及門外的多彩搴﹙18世紀,修道院裡會住有約300名修女及她們的僕人。除了外觀堅固及美麗,修道院內也收藏著大約400件復古藝術品,展於兩個高屋頂的大房間,另外還有一個小屋的博物館,上演著復古的浪漫故事。

聖約翰浸義軍主教座堂(又稱「查查波亞斯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會的堂區,也是查查波亞斯教區的座堂所在地。大教堂位於秘魯亞馬遜省首府查查波亞斯市的主廣場,由活躍於查查波亞斯教區的主教—埃米利亞諾‧安東尼‧辛塞羅斯‧馬丁內茲管理。堂區於1538年創立,並在1843年的6月2日,受紐約教宗格雷戈裡十六世簽署的「令牌Ex Sublimi Petri」,從梅納斯教區分出,而奉封為大教堂。1928年地震發生後,原本的建築被重建,並於1970年代得到現代化重建,而在2010年又被重新整修,使其回復原有的風格。

位於秘魯庫斯科(Cuzco)的「十二角石」(twelve-angled stone)是一件考古文物。它曾經是印加宮殿(Inca palace)的一塊石牆(stone wall)的一部分,現在被視為國家文化遺產(national heritage object)。十二角石由多種析出巖(diorite rocks)匯聚而成,且精細的緊密加工和它的十二邊形(twelve-angled border)都體現了完美的印加建築(Incan architecture)技術。這個石頭被列為秘魯國民文化的法定遺產(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 of Peru),距離利馬(Lima)約1105公里。十二角石是印加構造技藝(Inca knowledge in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on)的經典例子,而且在庫斯科(Cuzco)被視為著名旅遊景點,也是許多當地人的驕傲。它被精確加工的石頭是庫斯科大主教宮殿(Archbishop's palace)外牆「哈吞魯米耀克牆」(Hatun Rumiyoc wall)的一部分。

『Muyuq Marka』,也稱為『Muyuqmarka』,是秘魯的一項考古遺址。它是位於庫斯科上方薩克賽瓦曼城堡內一座圓形的印加塔的基地,曾用作印加日神的寺廟,但後來成為一座矩形建築複合物的一部分,大部分仍然保留至今。但是,該寺廟和兩個對稱的塔在西班牙統治期間被拆除。Muyuq Marka所留下的東西表明,這是一座「有著開放的中央庭院及噴泉的圓形建築」。該寺廟有三重牆,與天頂日出和反天頂日落對齊。它是薩克賽瓦曼的印加廟宇的上部三座塔之一。該塔之所以出名,是因為1536年薩克賽瓦曼之戰中,印加軍士卡喜德(Cahuide)從該塔頂跳下,以免落入西班牙人之手。根據『印加』加西拉索·德·拉維加(Inca Garcilaso de la Vega)的記載,該塔是一個清水庫儲庫。Muyuq Marka由三層圓形石牆、互相連接的徑向牆和三條被建在什麼許多科學家許為蓄水池的渠道所組成。在中心有一個34線雲形圖案,並有一個與內外圓形牆相對應的圓形圖案。原本,「Muyu Marca」有四個疊放的樓層,第一層的地面是正方形;第二層是圓柱形;第三層也是圓柱形;而最後一層則形成了以減少寬度為特徵的循環耕地坡,最寬的3.6米,最窄的3米。該塔最終是一個尖頂屋頂。Muyu Marca的高度應該達到20米,是一個令許多歷史記錄者感到驚訝的傑作。儘管洗蔡亞(Cieza)與『印加』加西拉索·德·拉維加(Inca Garcilaso de la Vega)都表達他們的抗議,但該塔卻在西班牙人的統治下被毀滅了。可以從Muyuq Marka看到的庫斯科市景緻。許多歷史記錄者都提及薩克賽瓦曼山頂上有三座塔,其中一位歷史學家是同弗朗西斯科·畢薩羅(Francisco Pizarro)一起進入庫斯科的佩德羅·桑切斯·德·拉·霍斯(Pedro Sánchez de la Hoz)。在他的歷史紀元中他告訴我們,在薩克賽瓦曼有三座塔,其中中央一座是由四到五層疊放在一起的正方形塔。但是,加西拉索·德·拉維加(Garcilaso de la Vega)則駁斥他,並且表示中央塔的形狀是圓形的。然而,它們兩個都同意有三座塔,它們的大小相當可觀。『印加』加西拉索·德·拉維加表示,塔下有巨大的地下通道,互相交互,甚至可以連接三座塔,而他在小時候更曾在那裡遊玩,但是到西班牙人開始毀滅該塔開始,遊玩時間便中止了。此外,佩德羅·畢薩羅(Pedro Pizarro)也提到兩座「由二根非常高的方柱形組成的塔」,可能他只能看見普加馬爾卡和撒拉克馬爾卡,因為Muyuq Marka已經被西班牙人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