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PEN
索爾
與台灣時差
-13小時時區-5
電話國碼
+51
電壓
220V
插座別
秘魯共和國,也稱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與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和巴西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秘魯曾培養有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最大的印加帝國。現今秘魯為總統制憲政共和國,分為25個地區,人類發展指數為中等,約有50%的人口生活貧困之中,主要經濟活動為農業、漁業、礦業及製造業。秘魯人口約320萬,含美洲原住民、歐洲人、非洲人及亞洲人等多種民族。 以不同於赤道國家的季節變化,秘魯豐富的地理及氣候形態使其內部的生物多樣性峰頂,目前發現了約2萬1462種動物及植物,其中約有5,855種特有物種。秘魯主要出口包括銅、黃金、鋅、紡織品及魚產品,主要貿易夥伴依序為美國、中國、巴西及智利等。秘魯文化深受印第安、西班牙和非洲傳統的影響,而且因本地煮食材料的多樣性獲得稱譽。秘魯是多族的國家,民間音樂亦融合了多元文化,特殊的氣候使當地提供了各式的植物和動物,是一個很有觀光魅力的國家。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PEN
索爾
與台灣時差
-13小時時區-5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51
插座別
阿雷基帕聖殿主教座堂位於秘魯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的武器廣場,是天主教阿雷基帕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秘魯自1540年8月15日西班牙征服以來最著名的教堂之一。這座古老的聖堂充滿歷史悠久的文化和神秘氣息,為旅人提供了一個藉由自然、文化的新體驗。
秘魯南部普諾市的「保羅羅馬國王主教座堂」或「普諾大教堂」,是一座哥德式建築,也是羅馬天主教普諾教區的座落。這間教堂始建於1757年,建築風格屬於安第斯巴洛克風格。
1861年,智利向秘魯宣戰,秘魯政府委託英國建造一艘鐵質的蒸汽船,命名為Yavari,以便在湖泊提提卡卡(Lake Titicaca)上使用。Yavari以秘魯Loreto Region的Javary河(Yavari River)的名稱命名,是第一艘穿越世界最高航海水域的蒸汽船。目前,該船是一座博物館,提供雙層床位的住宿服務,並且也是湖面上唯一仍在航行的鐵質蒸汽船。Yavari和Yapura於1862年由英國West Ham的Thames Ironworks與英國伯明翰的James Watt Foundry合作,以「拆裝式建造」的方式建成,即將船隻和零件以每個重量不超過3.5(約)cwt─用驢子能攜帶的重量─的方式,從Pacific Ocean的Arica通過鐵路運到Tacna,再找驢子將它們從Tacna運到湖面上3,812(約)海拔的Puno,才完成船隻的建造。Yavari於1870,Yapura於1873年啟航。Yavari的長度約為78公尺,配備了兩缸的蒸汽發動機,以乾燥的lamma糞便為燃料。1914年,Yavari的船身加長為15公尺,以增加貨物容量,同時也將它重新引擎升級為搭載Bolinder四缸熱球體發動機的汽動船。1883年10月20日,秘魯和智利之間通過安孔條約(Treaty of Ancón)宣佈停戰,但是Lizardo Montero少將和César Canevaro將軍仍堅持於Arequipa抵抗,被智利軍隊追捕後,決定返回Puno,並與Bolivia談判以獲得更多的支持。抵達Puno後,他們和手下的士兵登上了Yavari和Yapura這兩艘蒸汽砲艦,沿著湖泊途徑Titicaca到Bolivia的Chililaya小鎮,在那裡Narciso Campero將軍等待著他們攜帶兩部Bolivian步兵準備重新對智利宣戰,但是智利部隊於11月4日抵達Puno,當地政府聲明他們支持Miguel Iglesias政府,放棄戰爭,並將智利的魚雷艇Colo Colo從Mollendo港由鐵路運送到Puno,在Titica湖執行巡邏任務,以防止秘魯溝通與軍事使用湖泊。秘魯政府因停戰而財政貧寒,於是UK投資者於1890年成立了秘魯公司,管理秘魯的鐵路和湖艦。1975年秘魯國會將控股權由私人回歸,Yavari和Yapura轉移到國家鐵路公司ENAFER,1976年又送回秘魯海軍,以Yapura改建為醫院船,改稱為BAP Puno,Yavari卻放棄不用。 1987年,一個慈善性的機構購入Yavari重新修復它,現在它停泊於Puno灣,不僅提供旅客靜態住宿安排,也正在進行全面的修復工作,2015年,預計完成在喬治五世資助的West Ham United基金會派出的一群東街少年,從Tacna穿越安第斯山脈,沿著Yavari最初的路線,來到湖面上Puno完成第二次曙光航行,同時也隨行了秘魯駐英大使Anwar Choudhury。
「安第斯祝福博物館」位於秘魯阿雷基帕市,是一座考古博物館,成立於1996年,旨在為「南美安德烈山區聖境」項目保存考古文物,該計劃由約瑟•查韋茲及Yohan Reinhard於1980年在南秘魯山區展開。2020年3月,來自聖瑪麗亞天主教大學的兩位考古學家對博物館紡織品進行分析,並於2020年11月獲文化部聯合國家的文化遺產指定。該博物館擁有一尊朱妮塔木乃伊,這尊木乃伊是在1995年由考古學家約瑟•查韋茲及約翰•萊因哈特在安帕託火山舉行考察後發現的。博物館還收藏了多色陶瓷品、由印加祭司將殼文貝塞拉由沿海運往山區的殼文貝塞拉、代表人型的織娃娃及土著居民用於收集古柯葉的織袋,此外還有南美駱馬類動物的照片、神戈火山的人類獻祭遺物、曾被印加文明使用作器物的古銅、銀及金像、木槌及金屬集合物等。另外,博物館還收藏了於撒拉撒火山發現的薩莉塔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