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塞爾維亞共和國(通稱塞爾維亞)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內陸國,與黑山、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和科索沃接壤。約三萬九千至五萬二千年前,塞爾維亞就已有古老的人類遺址及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斯塔賽沃文化,約六千年前,當時歐洲比較大型的村落溫查文化開始出現。6世紀早期,拜占庭斯拉夫移民與當地的達契亞人、伊利裡亞人、色雷斯人混合興,形成了現代塞爾維亞人的民族起源基礎;塞爾維亞由共29個州及直轄市貝爾格萊德所組成,除科索沃外總共有29座城市,形成了地方自治政府的基本單位;此外,該國武裝部隊也參加了多個多國維和任務,及主要的軍事裝備生產及出口國。歐洲的戰略交通要地,該國中部的摩拉瓦河谷是從歐洲大陸到小亞細亞和近東最便捷的陸路路線,同時也受到威尼斯共和國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貿易、文學和羅馬式建築。塞爾維亞是全歐洲唯一仍舊使用雙文制的國家,西裡爾字母和拉丁字母均得到使用,西裡爾字母也是該國官方文字。塞爾維亞是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內陸國,距今已有悠久的歷史背景,現在是歐洲的戰略交通要地,還是全歐洲唯一仍舊使用雙文制的國家,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的旅遊景點,值得前往遊玩探索。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與台灣時差
-7小時時區+1
「舊鐵道橋」是薩瓦河位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上的橋樑,是貝爾格萊德最早的鐵路橋樑,現在是薩瓦河上兩座橋中的一座,總共有三座橋樑。該橋樑自2018年夏天以來已停止運作。從舊的蘇馬迪亞地區,它橫越保加利亞博覽會複合體以北的 Bara Venecija 區域擴展的南部到薩瓦河,在 Gazela Bridge 北邊和 New Railroad Bridge 南邊連接。1878 年柏林會議,塞爾維亞邦在法律上獲得獨立,當時的大國決定塞爾維亞要興建鐵路。由於經濟欠發達,塞爾維亞由於1876至1878年的塞爾維亞奧地利戰爭而減貧。米蘭歐布倫維奇王子和政府宣佈了招標,招標被一家法國公司得標。流傳的故事是王子米蘭以100萬法郎的金子為回報給法國,但從未證明過。該特許權包括貝爾格萊德-尼什鐵路、薩瓦河上的鐵路橋和貝爾格萊德與薩滿的鐵路線的建設。塞爾維亞國家有義務興建鐵路車站,但車站的工程滯後於鐵路和橋樑的建設,所以當第一列火車衝過貝爾格萊德時,該建築還沒有完工。它必須受到儀式性的開放,儘管仍然覆蓋著腰架。第一列車是在 , 下午3點 , 備有花車的班次從這個車站出發, 朝著薩滿行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橋樑完全被毀掉,另外為了擴容鐵路交通量,德國人在1942年開始建造另一座橋樑,沿著舊橋延伸,但未能完成。1944年,大規模聯合投為所大量轟炸,並由撤退的德軍於10月19日破壞這兩座橋樑,兩座橋樑都受到嚴重破壞,老橋更嚴重。最終決定重新修復舊橋,復開於1919年10月。之後,不僅為受三國王國的成立而失去國際規模,更因載量大幅增加而增加重要性。最初的橋樑是拱形,1922年重新架構為網狀鋼質結構,並於1941年5月31日, 由 Joachim von Kortzfleisch 總司令揭牌,乘裝飾花車穿過。1979年建成New Railroad Bridge後逐漸沒落,2010 年代以來,行駛於該橋下的火車的速度也會限制。這是塞爾維亞第一座現代橋樑。直到1935年建造了位於多瑙河上的彼得二世橋(Pančevo Bridge的前身),才有了貝爾格萊德的第二座橋,而除了1979年建造的新鐵路橋以外,貝爾格萊德到薩瓦河的唯一橋樑一直是「舊鐵道橋」。位於貝爾格萊德主車站的第一列火車在1884年橫越此橋,2018年6月閉門前前往布達佩斯的最後一列也是如此。為了推行貝爾格萊德海濱計劃,該橋樑將改建為行人和自行車混合的橋樑,還有咖啡店和遠眺點觀景臺。2020年12月,市政府宣佈將改建為電車橋樑比較好,並將開展調查以確定可行性。2021夏天,由於電線缺乏維修,該橋樑發生了火災,市政府宣佈將於2022年對該橋樑的未來進行通報。舊鐵道橋是塞爾維亞第一座現代橋樑,一直到1935年建造多瑙河上的彼得二世橋(Pančevo Bridge的前身),及 1979 年建造新鐵路橋,它才變成了貝爾格萊德到薩瓦河的第二座橋樑。舊鐵道橋是貝爾格萊德最早的鐵路橋樑,1878年開始修建,1884年完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摧毀,1919年恢復開放,2018年6月關閉。為了將該橋樑推行貝爾格萊德海濱計劃,預計將改建為行人和自行車混合的橋樑,2022年將對該橋樑的未來進行通報。
聖馬可教堂位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屬於塞爾維亞正教會,距離國會大廈僅有一公園之隔,其與附近的俄羅斯正教會的貝爾格萊德聖三一教堂隔壁相望。它是在1931至1940年間建造,原來的教堂則是在1835年修建。
貝爾格勒要塞位於薩瓦河和多瑙河的匯流處,是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的一座要塞。1979年,它被定為特殊重要紀念性文物,由塞爾維亞共和國保護。
「Manjež公園」位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市中心,是一座公園,位於Nemanjina、Resavska、Kralja Milana和Svetozara Markovića街之間。公園的東北角是Cvetni Trg小廣場,東邊是一座新酒店希爾頓,南東是熱鬧的Manjež小廣場,與它隔壁的是塞爾維亞國家銀行大樓和背後的斯拉維偕廣場。在這些建築物後面,西側是建有軍事建築,包括貝爾格萊德市博物館將來的位置,以及在1999年NATO對塞爾維亞的空襲中部分被拆除的南斯拉夫國防部大樓。公園的名字來源於位於該地的皇家騎兵警衛隊,或「manjež」,至少早於1834年的時候已存在,當時是塞爾維亞建築先驅尼古拉·齊夫科維奇建造的火藥庫。早在1854年,這座庫就已經搬遷,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建築物——一座騎術學校,也是根據齊夫科維奇的設計進行建設。旁邊還建造了馬倉。根據1923年貝爾格萊德市的總佈劃,原定將該地作為一座公園來規劃。據此,皇家騎兵警衛隊一直居住在該地直到1931年,公園開始建設,1933年完工。公園的設計者是現代景觀設計先驅阿歷克山大·克爾斯蒂奇,是世界大戰間期唯一保留在城市中的綠廊之一,設計風格處於古典風格。原名為「威武榮耀的皇室、繼承人彼得」,2020年,一個住在貝爾格萊德的拉什卡亞裔社會「Milunka Savić」,替Savić向市議會提議,在公園裡興建一座紀念碑。公園形狀正方形,擁有兩條對角線路徑,也充當重要的側行行人通行路徑。公園面積約為,有253棵各種植物,另外還有幾座重要的雕塑,有紀念雕塑,也有裝飾性雕塑。當塞爾維亞和波蘭於2010年簽訂文化互助協定,塞爾維亞文化部和波蘭文化部與國家遺產部時,在公園設置了一座法蘭西―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法蘭採·蕭邦的雕像,以紀念他出生200週年紀念日。公園的北部延伸出處是南斯拉夫劇院,它位於以往皇家騎兵警衛隊的馬倉位置,這是一座簡單的兩層建築,建築基底勁長,成為國家劇院劇團的家園,因為本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受損。1920年1月上演了第一場表演,同年,在此開設了一家傳統的塞爾維亞kafana,名稱為「Kod tetka Jele」,1936年改名為新建公園的名稱。幾十年來,這家酒吧都被視為一個很有尊嚴的活動場所,常被藝術家、政治家、領導人和外國人參觀。小提琴家斯特凡·米倫科夫尼克將Manjež稱為「真正的塞爾維亞kafana和城市的靈魂」,而演員萊德·謝爾碧奇亞稱它為「舊時貝爾格萊德的鏡子,我希望記住它。」同時,在屋頂和車門入口上方有兩座方形塔,整個入口部分凹進去,留出一個小的橋牌,彷彿連接公園與斯拉維偕廣場一樣的「piazetta」。公園的正門外側是兩座「前臺」,突出的建築物,形狀像方形塔,頭頂環繞一圈圓頂,外側的建築物上滿裝飾有雕像,象徵著胸甲或紋章,另外更有隆起的窗戶,裝飾性的分開花珠和紋章,由塞爾維亞王國的紋章組成,為了更大大增加建築物的軍事功能,有著額外的外側裝飾,如盔甲或盾牌。建築物於1992年指定為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