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新加坡

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話國碼

+65

電壓

230V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新加坡共和國,又稱獅城、星洲,位於東南亞的城邦島國,面積約728平方公里,以花園城市之美名聲響叮,於1819年取得英國的殖民權後,開始發展交易站和殖民地,漸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新加坡濱海地區周圍為南海、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另有泰米爾、馬來等各族,是一個多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官方語言有英語、華語、馬來語及泰米爾語,各宗教也得到尊重和包容;新加坡交通便利,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吸引許多來自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也是亞洲重要的區域教育樞紐;另外,新加坡的水上活動如游泳、帆船、水球和桌球、射擊均處於全亞洲最頂尖水平,菜餚上則反映出新加坡文化起源於馬來西亞的種族多樣性和百年文化互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65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
新加坡

新加坡演藝劇團(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是一家成立於1993年的非牟利專業劇場團體,座落在新加坡20 Merbau Road的KC Arts Centre – Home of SRT,藝術總監為Gaurav Kripalani,經理為Charlotte Nors。劇團分為五個部門:主場、小劇團、青春劇團、二號舞臺和包容青春劇團。SRT也會舉辦定期的教育和發展計劃,以及籌募活動。每個季節均能看見8至10部劇和音樂劇,2002年在Esplanade—Theatres on the Bay舉行的《紫禁城:太后的肖像》及其隨後三次重演,以及原創音樂劇《命運的抉擇》等都是SRT的作品。此外,SRT亦曾為新加坡第一個演出百老匯音樂劇,包括《RENT》和《Avenue Q》,其他的作品還有《枕頭男士》 、《屠殺之神》和《絲絨之虎》等。在Fort Canning Park,SRT每兩年舉辦一次Shakespeare in the Park,於1997年以《哈姆雷特》揭開序幕,之後於2007年以《仲夏夜之夢》再度上演,而從2011年起每年上演一部,2016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吸引了近3萬觀眾,2017年Shakespeare in the Park活動因缺乏資金而暫停,為此SRT發起SOS Campaign籌款以便於2018年演出《凱撒大帝》. SRT也與埃斯普蘭德Theatres on the Bay、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The Bridge Project、Baxter Theatre Centre、London-based duo Jake Brunger and Pippa Cleary合作演出《冬季的謊言》、《暴風雨》、《理查三世》、《信仰的橋樑》、《三天翻睞》、《武藏》和《衣服》等劇目。於KC Arts Centre – Home of SRT的380座禮堂被視為新加坡演藝藝術中心。此外,SRT也通過Student Education Fund、Residency Programme和The Theatre Ball等方案,幫助不同的觀眾及年輕人士能具奔資源參與演出,並且作為慈善機構可以發出抵稅收據給贊助者。

武吉知馬站
新加坡

武吉知馬火車站位於新加坡的武吉知馬,於1903年建造,1915年投入使用,是新加坡鐵路最早的一批車站之一。車站位於三條軌道中間,最靠近車站的軌道是主軌,該軌道由丹戎巴葛火車總站開往兀蘭火車關卡。1993年,武吉知馬火車站禁止上下客,所有乘客必須在丹戎巴葛火車總站上車。原屬於馬來亞鐵路的土地,將由新加坡政府用相等價值的土地做交換,交換土地位於濱海南與奧菲亞—梧槽,總數約217公頃。2011年6月30日,丹戎巴葛火車總站最後一班列車由馬來西亞柔佛州出發,並經過武吉知馬火車站,火車途結束了它的使命。2011年7月1日凌晨12時,武吉知馬火車站由新加坡土地局接管。

花柏山
新加坡

Mount Faber(原名Telok Blangah Hill)是位於新加坡中部巴吉碧大植物園的山丘,大約高約180公尺。它俯瞰著迪洛克巴拉山與中央商業區,是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可以欣賞到密集的中央商業區景緻。山頂可以通過Mount Faber Road或Mount FaberLoop通過Morse Road抵達,還有許多步行徑及可健行的步道可以上山。山上有一個連接新加坡碼頭與Sentosa的纜車系統,也可以從碼頭捷運站抵達。由於1844年Captain Charles Edward Faber清理其中蔭樹叢而可以興建此路,所以後來將Telok Blangah Hill改名為Mount Faber來紀念他。山上的植物大部分為次級雨林,植被較Bukit Timah Hill或Bukit Gombak少一些,從Henderson Road可以將其撥白Telok Blangah Hill Park。

舊國會大廈
新加坡

「The Arts House」是新加坡一個多元文化藝術場地,每年舉辦藝術展覽以及音樂會。建於1827年的「舊國會大廈」是新加坡最古老的政府建築,也是唯一倖存的古建築。它佔據了新加坡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在1989年翻新時,發現了一些舊時可以稱為13級和14級的廢墟。該建築的河堤曾被認為是斯蒂芬·拉夫爾斯在1819年1月29日登陸的地方,當時,該地被阿卜杜勒·拉赫曼和他的家人和追隨者佔領。1827年,它成為新加坡國會大廈,從1965年到1999年在這裡舉辦國會會議,然後搬進了隔壁的新建築。「舊國會大廈」曾經經歷過多次的大規模擴建工程,完工於1875年,從那時開始,該建築被用作司法法院,其他政府機構也搬了進來。在1939年,最高法院搬到新大樓,這棟建築被用作倉庫,二次世界大戰後改用於社會福利部。1954年7月,舊國會大廈就以新的建築風格裝飾,正式變成新加坡新的立法會大廈。在1999年,「舊國會大廈」被重新改造,新舉行新的藝術展覽和其他活動,於2004年3月26日開放,成為文化遺產中心,原有的裝飾和室內設計也得到保護。2020年8月24日,新加坡第十四屆國會正式在舊國會大廈和新國會大廈同時開幕,這是新加坡歷史上首次使用分時會場,以減少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社交距離影響。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