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話國碼
+65
電壓
230V
插座別
新加坡共和國,又稱獅城、星洲,位於東南亞的城邦島國,面積約728平方公里,以花園城市之美名聲響叮,於1819年取得英國的殖民權後,開始發展交易站和殖民地,漸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新加坡濱海地區周圍為南海、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另有泰米爾、馬來等各族,是一個多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官方語言有英語、華語、馬來語及泰米爾語,各宗教也得到尊重和包容;新加坡交通便利,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吸引許多來自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也是亞洲重要的區域教育樞紐;另外,新加坡的水上活動如游泳、帆船、水球和桌球、射擊均處於全亞洲最頂尖水平,菜餚上則反映出新加坡文化起源於馬來西亞的種族多樣性和百年文化互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65
插座別
澳洲印度協會最重要的紀念碑之一「司提敦 IT)廟(亦稱切蒂亞斯廟),於 1859 年於蓬佈龍路建成,由切蒂亞斯社區領導管理,並於 2014 年十月二十日被標註為新加坡國家古蹟。這座婆羅門教廟有一塊精神祭拜梅魯加之神像,每年威冬大壽節前夕,神像將於司提敦(IT)廟被遊行至位於唐人街九宮路的「萊阿廉辰緻維奴亞嘎廟」,然後再返回司提敦(IT)廟;在威冬大壽節更有居民從芙蘭高路斯利文沙帕瑞廟出發,在身體上插掛針、矛和被稱為「可波迪」的剛性金屬結構物,並把「普盧庫頓」放在頭上,前往司提敦(IT)廟作為對梅魯加神為許願應允而完成的苦行贖罪。司提敦(IT)廟於1859年由切蒂亞斯社區修建,於 1970 年代晚期決定要重建廟宇,耗資約為 3300 萬新臺幣,均由切蒂亞斯社區承擔,並於 1983 年完工,在 1983 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完成奉獻。2022 年,廟宇又受到翻新,包括重建緬加希姆納廟、替換廟宇磚頭和重新粉刷廟宇牆壁和柱子,耗資約為 100 萬新臺幣。
新加坡的「海洋廣場」是1980年代後期開設的購物中心,位於海洋中心回收的土地上,是當時該地區最大的購物中心,內還住有三家飯店:文華東方酒店、海景雅筑酒店和泛太平洋新加坡酒店。 該建築群於1985年完工,是第一個在海洋中心這塊重建土地上建造的混合用途大廈,同時也住有文華東方酒店、文華雅筑酒店和泛太平洋新加坡酒店。開幕時,海洋廣場是新加坡最大的購物中心,亦有約5.9萬平方米的零售空間,因此,為了加強交通可訪,新加坡政府於1986年開始加入更多巴士到海洋中心。 在1980年代後期及1990年代,海洋廣場的主要租戶有東急百貨和美廉社百貨,以及開放式的美食廣場、Magic Land電玩廳和雙重Eng Wah戲院(之後於1993年已關閉)。東急百貨原先的位置,後來被美國零售商墨Kmart取代,但又更換為MegaMart,之後又被NTUC Fairprice所取代,而Giant Hypermart就佔據了相同的位置。1996年9月,海洋廣場在廣場東端開設娛樂廣場「海洋自在廣場」,包括六屏幕的金地影院、一個 Superbowl 遊戲廳和保齡球場。2004年初,海洋廣場開始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翻新工程,直至2006年中完工,門外美食廣場就被改為空調廣場,而廣場內的佈局也重新劃分和整修,使得零售空間範圍增加至6.5萬平方米,同時新加入的零售概念,如3樓多部家居商店都是新添之物,此外,還加入更多乘梯和步行電梯以加強可及性。 海洋廣場亦完成第二次翻新工程,將樓面面積擴大至10萬平方米,同時改變了租戶組合。第一階段導入的是專門為美食及飲料的區域,稱為 Dining Edition,包括一些對於新加坡來說鮮為人知的飲食店。整項修翻計劃於2012年1月開始,並於2013年9月完工。第二階段就是廣場新增的零售區和麵對海洋灣的新零售大樓,新引進的租戶包括Emporium Shokuhin (日本市場),及為兒童玩耍而建立的Pororo Park風樂園。此一工程於2015年11月完成。 第三階段翻新工作便是廣場的東翼,這也造成了海洋自在廣場和約翰小部門商店的關閉,這兩家租戶於2014年已離開海洋廣場而佔據了此空間的則是PSB Academy的超級城市校園,PSB Academy於2016年可以輪流各階段開業,2016年8月,因為Funan Digitalife Mall的關閉而不得已改位的一群IT商店也一併搬遷而來,並佔據了東翼的3樓,而有了大型電腦及筆記本廠牌的專屬店面,如HP、Dell、Acer、Asus和Lenovo,這些店面是由新加坡本地零售商Newstead提供,而Newstead在2019年申請破產之後,於同年也正式關閉。2018年9月,Emporium Shokuhin被迫關閉,而後取放了原位置的18,000坪內部遊樂場Kiztopia,於2019年6月15日正式開張。 公車可通過賽博大道、賽博愛路、愛廣敦道和淡馬錫大道來到海洋廣場,之前於2010年時,素有「新加坡觀光之旅」的路線T8就會經過賽博大道,之後更改為T1就穿越的該地;此外,在1985到2003年時,愛廣敦道旁的巴士站是叫做「海洋廣場對面」,而以至2003年改稱為「愛廣敦道」,並且是Gray Line Worldwide巴士服務的終點站,該站於1996年和2007年分別有過多項升級,加強功能性。海洋廣場亦與市政廳有聯繫,一條是經由CityLink Mall和One Raffles Link,另外一條則是經由Marina Link與愛廣敦道,最後則是經由Millenia Walk和泛太平洋酒店的橋樑與Promenade 等位連接。
新加坡動物園於1973年開放,由政府提供預算約九百萬元斥資築建。它由 Mandai Wildlife Group 所經營,除了新加坡動物園外,也管理著 Night Safari,River Wonders,Bird Paradise 以及即將開放的 Rainforest Wild Park 等。所有五個公園共組成 Mandai Wildlife Reserve,共有一千多種的超過一萬五千種動物。其中有約三百一十五種動物,其中約十六%是被認為是瀕臨絕種的動物。每年會吸引超過兩百萬的遊客參觀。新加坡動物園以「自然開放」陳列為展場主題,在動物與遊客之間使用隱形障礙、堤坑和玻璃作為分隔。這裡有世界上最多的受囚禁的紅毛猩猩。此外,新加坡動物園在各種國際標準的評比中排名也很高。新加坡動物園擁有許多特色,包括Treetops Trail、Orangutan Island、The Great Rift Valley of Ethiopia、Wildlife Healthcare & Research Centre,此外,亦有大量動物種類,可以讓遊客有全新的細緻經歷,例如African penguins、Asian small-clawed otters、buff-cheeked gibbons、California sea lions、Celebes crested macaques、emperor tamarins、great white pelicans、North Sulawesi babirusas、proboscis monkeys、pygmy hippos、red-capped mangabeys、sun bears、tigers等。此外,還有一個蝴蝶屋,其中包括十一種蝴蝶,其中八種來自新加坡。為了野生動物保育,新加坡動物園於2006年三月開設了Wildlife Healthcare & Research Centre,還成功養到了極地熊 Inuka,令全球驚豔。此外,還有早餐在野外,讓遊客可以更近距離的接觸動物,並有動物表演和餵食,以及保育員的現場解說。此外,新加坡動物園也提供其他活動場地和雞尾酒活動場地,以及慶祝生日和婚禮的服務。
「Tampines」是新加坡東部地區的 一個地區中心,大約有265,340名居民居住於其五個區域,根據DOS人口趨勢 2022,它是新加坡第二大人口最多的規劃區,約佔新加坡人口的5%。 Tampines 被邊界 Bedok 和 Paya Lebar 隔至西、Pasir Ris 隔至北、Changi 隔至東和靠近新加坡海峽隔至南。它位於 Tanah Merah 的歷史地區,由於 1960 年代大規模開墾沙礦,它目前的地形非常平坦。 Tampines由五個大區組成 – Tampines North、Tampines East、Tampines West、Simei 和Xilin。1990 年代初這些大區的創建主要是為了城市規劃,與 Tampines 中的三個政治組別沒有關聯。四個區域主要是住宅區,但Xilin有經濟、工業和娛樂設施的結合。Xilin 是新加坡最大的會議中心 Singapore Expo 的所在地,在那裡開設了新加坡最大的高爾夫球場群。 Tampines 是新加坡第一個地區中心,從 1980 年代的偏遠居住區發展到一個充滿活力的商業樞紐。它是新加坡四個地區中心之一,旨在將從中央商業區分散到其他地方的經濟活動,這是1991年概念計劃中首次提出的想法。許多大型保險公司、不動產公司和金融機構,如華僑永亨銀行和會社聯合銀行,已將後端業務轉移到地區中心。根據城市再開發局的數據,該局現在擁有200,000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和112,000平方米的零售空間。 Tampines 近日新加坡最大的整合商業園區 - Changi Business Park,也設於此地。它是71,000平方米的項目,許多跨國企業,包括美國摩根大通等,都在這裡積極經營。新加坡捷運計劃來說,他們早在計劃階段就已經分別命名現在的「淡江北」和「淡江南」,這是因為1979年至1982年間這兩個附近的小城市還沒有被更改名字前,他們的地段上也是和現在一樣。新技術加速了小鎮基礎 設施的開發,比起先前公共住宅的單一混凝土片,現在加入了更多吸引人的設計、顏色和裝飾,對於物體的功能和形式都給予更多的思考。小鎮中心的計劃也是採用時鐘形設計,以為帶活力的獨特城市設計形式。因此,小鎮提供了新家園要求的各種設施。 Tampines 是新加坡城市重新開發局計劃下的四個地區中心之一。因此,淡江中心提供服務於淡江居民及整個東地區。 在淡江中心進行購物的主要商場有四家– 淡江廣場、世紀廣場、淡江1和我的淡江中心。商家裡可以看到餐館、超市、百貨商店、影院、書店、國際匯款和禮品店。 淡江中心的舊書 督府現已將它的設施遷移到我的淡江中心。淡江中心的三個主要公園是靠近淡江大道 7號和9號的太陽廣場公園,靠近淡江大道9號和7號的自行車公園以及2011/4/24 nparks 最新的自然公園淡江生態綠地,位於淡江大道12 號和9號的交界處。所有公園都靠近彼此,並通過步行和自行車小徑相連接。淡江中心其他的公園主要是社區公園– 淡江北公園、淡江娛樂公園、淡江中央公園、淡江公園、節日公園、淡江綠地、淡江樹園,以及一些附近公園。偶爾,還會在節日公園舉行有關社區的活動。 還有另一個非官方的公園在淡江中心。這是淡江沙礦公園,最初是一個開採沙礦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流逝,沙礦被雨水充滿。這是淡江小鎮唯一沒有設施的公園,但它仍然很受附近居民的歡迎。這個公園沒有指標可以辨認,也沒有入口,因為它被綠色環繞起來,蘊藏在裡面。只有隱秘的小徑才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