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新加坡

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話國碼

+65

電壓

230V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新加坡共和國,又稱獅城、星洲,位於東南亞的城邦島國,面積約728平方公里,以花園城市之美名聲響叮,於1819年取得英國的殖民權後,開始發展交易站和殖民地,漸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新加坡濱海地區周圍為南海、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另有泰米爾、馬來等各族,是一個多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官方語言有英語、華語、馬來語及泰米爾語,各宗教也得到尊重和包容;新加坡交通便利,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吸引許多來自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也是亞洲重要的區域教育樞紐;另外,新加坡的水上活動如游泳、帆船、水球和桌球、射擊均處於全亞洲最頂尖水平,菜餚上則反映出新加坡文化起源於馬來西亞的種族多樣性和百年文化互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65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Masjid Darul Ghufran
新加坡

目前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馬斯熱爾 · 達魯爾 · 古夫蘭清真寺位於新加坡坦皮尼斯。該清真寺佔地面積約5910平方米,距離坦皮尼斯汽車交換站約300米,毗鄰新加坡“烏節花園”。馬斯熱爾 · 達魯爾 · 古夫蘭清真寺於1990年12月竣工, its正式典禮於1991年7月12日由馬普節克拉席GRC的成員--哈吉·烏思曼·哈容·尤索夫主持。最初,清真寺外牆採用棕色磚砌而成,被形容為“牆體交互作用”。在與社區協商後,在尖塔上增加了一個圓頂,以及窗戶和入口處的伊斯蘭幾何圖案。由於1998年清真寺外牆結構破壞,該清真寺後來外表被覆蓋上淡藍色塑料板,這使當地居民稱之為“藍色塔樓”。2016年9月,該清真寺關閉以進行翻新工程,並於2019年3月22日重新開放。翻新和擴建工作使清真寺的容量得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加上原先清真寺的4500人容納量,其重新開放後可容納5500人,超過了阿斯利金清真寺的5000人容納量,使其成為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另一座清真寺將在坦皮尼斯北方建設,以進一步緩解負荷。 該清真寺四通八達,可從坦皮尼斯地鐵站、坦皮尼斯班車交換站抵達;搭乘私家車前來的遊客可在清真寺的地下停車場及附近烏節花園停車場停車。

諾維娜教堂
新加坡

教堂聖阿方索,或更有名的「諾維納教堂」,位於新加坡湯森路300號,為一座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救贖會』管理,以諾維納祈禱儀式著名,每週六的祈禱儀式通常吸引比週日彌撒大眾更多人潮,讓人們聽到老傳聞、看到種種答應祈求、廣散聲請,才導致此教堂參與者眾多,周圍之地就被稱為『諾維納』。教堂聖阿方索於1935年建立,現有之建築於1950年落成,由設計公司斯雲與麥克蘭設計,後來又於1950年代後添加大廈,以容納信徒參與儀式很多之時,原有之主堂旁牆亦被拆除,改為網牆。於2014年施工改善完畢、2017年9月29日再度祝福新開市後,諾維納儀式成為新加坡有名的朝拜場所,受到來自各種信仰的信德歡迎,每週六的儀式平均每場更有近3,000信徒參與、有時甚至有非天主教信徒也踴躍參與。於1953年6月21日開始舉行的每年度儀式『永恆慈悲聖母巡遊』,每年9月第一個星期日舉行,並吸引萬千信德參與,1970年更有接近3萬的信德出席。2011年,再於教堂進行大規模的改善重建,以便應對每週參與信徒眾多,工程總計為55.4百萬新臺幣。於2017年10月25日,總主教吳建良祝福,並公開啟用新教堂後,至此諾維納教堂由新加坡宗教景觀更添重要景點。

聖若瑟堂
新加坡

Saint Joseph's Church是位於新加坡中央商業區Rochor規劃區維多利亞街的羅馬天主教堂,建於1904年,時間大約從1906年至1912年。由葡萄牙傳教士建造的建築以Manuelino的葡萄牙後期哥德式風格為裝飾;Saint Joseph's Church以其葡萄牙風格的宗教傳統而著稱,包括每年的受難節慶祝活動。該教堂不是僻區教會,因此並不擁有具體的領域界限;每個星期日下午2點,此處將會舉行普通形式的彌撒儀式。該教堂的歷史和前身出名的São JoséChurch的歷史息息相關,均建於相同的地點。另外,此處還設有聖安東尼男女學校,於1879年由Father José Pedro Santa Ana da Cunha開辦,並於1886年搬至教堂墅地,更名為聖安東尼;後來分別成立男女學校。在1981年7月1日,新加坡的格雷戈裡.楊,大主教和澳門的阿奎明尼奧.羅德里格斯.達口,主教之間簽訂協議,將教區的聖若瑟正式移交給新加坡大主教,自此為新加坡單一職責,並將整個教區的信眾納入單一宗教職責軍團;至1999年12月31日,教堂的神司Benito de Sousa結束任期,澳門主教決定停止派遣傳教士。2005年1月14日,Saint Joseph's Church被公告為國家紀念碑;2006年9月4日至11月12日期間,該教堂登上成為新加坡第一屆國際現代藝術雙年展的展覽場地;2007年,於教堂重新油漆時發現早於1900年所裝點的原始石灰石飾面;2017年8月,教堂已籌集到包括國家文物局國家紀念碑基金950,000新元在內的2500元籌款,進行修葺該教堂的主要建築和保存建築工程,並於2022年6月30日,即教堂被奉獻110週年紀念日重新開放。Saint Joseph's Church的外觀為哥德風的拱廊,四根柱子支撐,裝飾著聖約瑟、聖約翰伯多福和聖約翰德布里託大理石雕像;該教堂的四??手風琴是當前新加坡最大的數碼管風琴;此外,該教堂仍然堅守葡萄牙風格的宗教傳統,包括受難節紀念、聖母菲達的誦經、聖若瑟、聖尤迪亞修斯、耶穌聖心和聖安東尼保祿的誦經,以及每個星期日舉行的拉丁文彌撒。

Masjid Al-Muttaqin
新加坡

新加坡安茂岐的「善行者清真寺」是根據馬廄補助計劃一期而修築的第五座清真寺。官方的奠基儀式是由賴馬廄奨學會主席賽德•阿爾薩格夫於1979年4月29日正式主持的,然後於1980年9月21日由已故的拉哈馬特•凱納普正式開幕。選擇的名稱「善行者」為那些永遠要提醒自己神面前的虔誠者。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