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新加坡

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話國碼

+65

電壓

230V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新加坡共和國,又稱獅城、星洲,位於東南亞的城邦島國,面積約728平方公里,以花園城市之美名聲響叮,於1819年取得英國的殖民權後,開始發展交易站和殖民地,漸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新加坡濱海地區周圍為南海、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新加坡人口以華人為主,另有泰米爾、馬來等各族,是一個多語言、多元文化的國家,官方語言有英語、華語、馬來語及泰米爾語,各宗教也得到尊重和包容;新加坡交通便利,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吸引許多來自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地的留學生前來,也是亞洲重要的區域教育樞紐;另外,新加坡的水上活動如游泳、帆船、水球和桌球、射擊均處於全亞洲最頂尖水平,菜餚上則反映出新加坡文化起源於馬來西亞的種族多樣性和百年文化互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SGD

新加坡元

與台灣時差

0小時時區+8

電壓

230V

電話國碼

+65

插座別

G型-英規三腳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諾維娜教堂
新加坡

教堂聖阿方索,或更有名的「諾維納教堂」,位於新加坡湯森路300號,為一座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救贖會』管理,以諾維納祈禱儀式著名,每週六的祈禱儀式通常吸引比週日彌撒大眾更多人潮,讓人們聽到老傳聞、看到種種答應祈求、廣散聲請,才導致此教堂參與者眾多,周圍之地就被稱為『諾維納』。教堂聖阿方索於1935年建立,現有之建築於1950年落成,由設計公司斯雲與麥克蘭設計,後來又於1950年代後添加大廈,以容納信徒參與儀式很多之時,原有之主堂旁牆亦被拆除,改為網牆。於2014年施工改善完畢、2017年9月29日再度祝福新開市後,諾維納儀式成為新加坡有名的朝拜場所,受到來自各種信仰的信德歡迎,每週六的儀式平均每場更有近3,000信徒參與、有時甚至有非天主教信徒也踴躍參與。於1953年6月21日開始舉行的每年度儀式『永恆慈悲聖母巡遊』,每年9月第一個星期日舉行,並吸引萬千信德參與,1970年更有接近3萬的信德出席。2011年,再於教堂進行大規模的改善重建,以便應對每週參與信徒眾多,工程總計為55.4百萬新臺幣。於2017年10月25日,總主教吳建良祝福,並公開啟用新教堂後,至此諾維納教堂由新加坡宗教景觀更添重要景點。

Bedok Town Park
新加坡

伯多(Bedok)是新加坡東部地理區域Tanah Merah的一個規劃區及成熟的住宅小鎮,與四個其他規劃區相鄰,即向北為巴耶利峇(Paya Lebar)、向西北為後港(Hougang)、向東北及東邊為淡濱尼(Tampines)、向西邊為益蘆(Geylang)及向西南為馬林百列(Marine Parade),並與新加坡海峽交界,伯多歷史悠久,距今可追溯到14世紀出現的人類聚居痕跡,原先曾是一處漁村及農業中心,但景觀經歷一番變遷,演變成繁華的住宅及商業區,因其多元化及紅熱的社區氛圍,有著多元住宅及購物中心的選擇、公園及蓬勃發展的美食圈而受到風評,加上交通便捷,因有地鐵站、巴士路線及大路便捷穿梭全城,地處新加坡第五個自給自足式新城的伯多(Bedok),根據2020年的數據估計其居民約為28萬,這一高人口水平正正受伯多新城較遠距離中部區的影響,高度發達的社區配備公立住宅及私人住宅已相繼湧現,交通則以MRT站、巴士路線及主要高速路雲集於此,再加上入夕起久遠歷史的規劃區伯多內,有著Bedok湖泊公園、東海岸公園、Bedok城市公園及多處公共綠地等一體化設施,讓居民及遊客們可以輕鬆消閒休憩。

Ang Mo Kio Town Garden West
新加坡

《宏茂橋鎮西園》是位於宏茂橋公共圖書館對面的一座社區公園,內有很多娛樂活動,如慢跑與小孩子們的遊樂場。西園的西邊還有一家麥當勞餐廳,有供買賣的自助餐飲服務。西園是宏茂橋第二座公園,建在一座小丘上,於1983年斥資約270萬新元建成,最初配備有一個觀景臺、一個室外舞臺和小孩子們的遊樂區。

斯里淡馬錫
新加坡

斯里淡馬錫,又稱新加坡總理官邸,於1869年在新加坡總統府範圍內建成,是一座兩層高的單幢宅第,曾擔任英國殖民地時期的輔政司官邸,1959年自治邦成立後成為新加坡總理官邸,於1992年2月14日獲刊憲宣告為國家古蹟。斯里淡馬錫這種爪哇語的意思是「壯麗的淡馬錫」,也是新加坡現在的雅稱,原有名稱為新加坡布政司官邸,直到1959年6月李光耀上臺獲得正式命名為斯里淡馬錫。斯里淡馬錫佔地約1,600平方米,融洽歐洲及亞洲風格,前方車道中段有一個磚塊坑道,最初是為馬車而設。雖然過去幾個新加坡總理未曾遷入,但1965年獨立時李光耀舉家暫住官邸一度,至今官邸主要用作舉辦各類官方活動,如1960及1970年代等。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