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KRW
韓元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9
電話國碼
+82
電壓
220V
插座別
大韓民國,又名「南韓」,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是一個共和制國家,首都為首爾特別市。國土三面環海,約有一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大約有五百一十六萬九千二百人口,是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及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著三八線相鄰。20世紀60-90年代,在政府「出口型」經濟推動下,韓國經濟發展迅速,創造「漢江奇蹟」。韓國被劃分為關東地方、首都圈、大田圈、湖南地方、嶺南地方和濟州地方6大區域,高鐵使得韓國迅速連結,半日內可到達韓國主要地區。傳統文化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保留著獨特的特徵,而現代文化也由此而生,韓國現代文化在亞洲及世界的流行已被稱為「韓流」。酒文化是韓國社會人士聚餐時會使用的一種禮儀,韓國料理也與相關節假日息息相關,尤其以「三一節、制憲節、光復節、開天節和韓文日」為五個“國慶日”,令韓國文化更加獨特及多元。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KRW
韓元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9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82
插座別
Bomunsan是位於韓國大田市南部的城市山公園,海拔高度約為457.6米,被稱為大田八景之一,建於1965年,除了有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的多項文化、運動及遺產景點之外,還可以找到室外音樂廳、青少年廣場及奧特萊斯主題樂園及動物園,以及大山療膚中心等休閒活動、運動及健康設施。文化遺產景點包括刻畫在山邊的佛像及重建的古城堡遺址,還有在山公園內外的多座佛寺。在周邊約有10條官方步道,大部份可以從城市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雖然行路標牌主要以韓文標示,但仍有11個附近區示例可用。登山受到廣泛歡迎,景觀豐富並約有10座礦泉。此外,到了櫻花季可以步行細細品味花開情景,芍藥、紫薇和紅楓樹紅如血的秋色也是值得一看。大田政府也在此使用山區設施來舉辦多項本地活動。
韓國釜山的「暫時首都紀念館」是一座博物館,最早在1926年8月10日完工,曾是晉閔李總統在該地擔任韓國暫時首都期間的官邸,館內展覽韓戰時期的照片和文物,經過約約兩年時間的翻修,目前以改進後的樣子展示在市定文物第53號的釜山都市之中。
位於南韓釜山東區,又名「丸山城」、「小西城」的「釜山神守城」,是日軍於壬子元年間建造的城牆遺址。釜山神守城被稱為「嘉聖城」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與舊川洞二其它山一同建造的城牆,稱為「嘉聖城」;另一種是以該山頂作為將軍臺而建造的「嘉聖城」 。還有傳說,釜山神守城因紀念明朝將領萬世德在釜山神守城中駐紮捍衛閩江戰爭而又稱為「萬公臺」。萬公臺經過萬世德歸家後,曾有住屋補修釜山神守陣。而釜山神守城的原本聚落位於大正九年,曾搬往洲泳處稱為「釜山神守陣」,更今日的釜山神守城則由前者改為現址的洲泳安養護老院。釜山神守城是日軍侵略時期中拆除之部分,在此時期,環繞著釜山神守城的海軍被被填平,但之後也有復修的記錄。 由於日本侵略時期時,釜山神守城被認為是日本釜山的城堡,被稱為「丸山城」和「小西城」,又以被稱為「萬公臺」之稱意紀念明朝萬世德在再度在此駐紮的話,日本侵略時期中釜山神守城兩個方陣中有內陣外陣,圍繞著井山山腹大工業園書,現存的釜山神守城為一開放式陣型,在壬子元年日本侵略朝鮮時釜山神守城曾有森繁允和息允的兩位父子重建了釜山為日本城堡,而後於一斉元年十二月,安野長義認定釜山神守城為山口城的後鑑,從而也認定為父子和在壬子元年日本入侵朝鮮時所建造的地城。後來日本軍隊被趕出後,明朝國家都督府之部隊住在此,遂被稱為「萬公臺」。至於釜山神守城原本稱為「釜山神守陣」,2020年1月15日更改為「釜山神守城」。
低壓山脈的葉門華地區擁有另一個紅樓夢,"龜山寺",也是大鐘派耆旨的宗會聖地,是者有140多個分別的觀音殿和隱修宅。龜山寺的建築模式與韓國的其他佛寺非常近似,不同之處是,它建築的樓層是數層,而不是其他佛寺的一兩層。現有寺院可容納大約1萬位僧侶居住,大殿可一次提供2萬人份的食物。此外,龜山也有擁有大約六萬坪(約0.198平方公里/0.076平方英里)的大型農場,提供大部分的僧伽食物。與其他大多數韓國佛寺一樣,龜山寺提供免費的簡易素食餐,無論你的種族或宗教信仰,只要你來到飯堂時間,就可以享受飯餐。但由於佛教信仰認為大家現在所獲得的一切,都是來自於過去行動及想法的因果報應,所以每一份飯必須要完食。大多數韓國寺院都有黑色石板屋頂,但龜山寺則多次改以橘紅色釉瓦覆蓋,彷彿華麗的北京紫禁城那樣。部分建築也如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一樣,利用高度和垂直線條完成。龜山寺是新寺,在1945年創建,主持大法師桑沃榮覺於極北寺的筆解《楞嚴經》,將寺院定位於風景如畫的山谷之中。原寺於韓戰ㅡ1950-1953ㅡ期間被燒毀,但1966年第一個建築就已重建,並且繼續擴建至50多個建築之上,藉此建立了大鐘派的寺院組織。龜山寺的建築中包括:被稱作「大師禪堂」的"懂教寶亭",該堂設置於谷底的上方,內裡擺有大型桑沃榮覺塑像;以及「四大天王門」,這是一座兩層石制建築,有4個四大天王塑像,標誌著寺院的正門;「五層法樓」高五層,完工於1980年,據稱是韓國最大的佛寺建築,內部標籤密集,而且彩樹金繪,一樓有僧侶用來靜坐的禪室,而二樓則是供信徒祈禱的祭堂,第五樓為一個大聖殿,放有一塊大金壇,上面是釋迦牟尼佛和他的助手大慈大悲觀音,以及智慧菩薩湛拔多傑。 「齋堂」中有廚房和大型食堂;「三樓石塔」位於總殿之前,由三頭大象支撐塔身,強健且聰明的動物象徵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