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KRW
韓元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9
電話國碼
+82
電壓
220V
插座別
大韓民國,又名「南韓」,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是一個共和制國家,首都為首爾特別市。國土三面環海,約有一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大約有五百一十六萬九千二百人口,是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及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著三八線相鄰。20世紀60-90年代,在政府「出口型」經濟推動下,韓國經濟發展迅速,創造「漢江奇蹟」。韓國被劃分為關東地方、首都圈、大田圈、湖南地方、嶺南地方和濟州地方6大區域,高鐵使得韓國迅速連結,半日內可到達韓國主要地區。傳統文化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保留著獨特的特徵,而現代文化也由此而生,韓國現代文化在亞洲及世界的流行已被稱為「韓流」。酒文化是韓國社會人士聚餐時會使用的一種禮儀,韓國料理也與相關節假日息息相關,尤其以「三一節、制憲節、光復節、開天節和韓文日」為五個“國慶日”,令韓國文化更加獨特及多元。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KRW
韓元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9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82
插座別
「佈梅索寺」位於韓國釜山金井區千龍同,是韓國最著名的都市寺廟之一,建於金山山腳下。傳說山頂有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面有一口金色的井水,永不枯竭。據信,此井水因曾從天堂降臨一條金魚而聞名,因此,寺廟被稱為「天魚寺」。此外,據聞金魚正是來自佛教所說的「涅槃」——沒有痛苦的境界,因此有了另一個名號:「涅槃魚在此遊玩之寺」。2011年 12月26日,《洛杉磯時報》刊登了關於這個寺廟的搏擊僧侶的話題。佈梅索寺由十大華嚴校開始於六七八年創立,它更被記錄在新精東肅輿記正規中,說明有一條金魚從天而降,在山頂的井水中玩耍。而此山也因此而被稱為金井山,且建立的寺廟便是佈梅索寺。 由文武王文武普照建立將近360畝,附有360個書院宿舍。然而,它在1592年日本入侵期間,差點被夷為平地。後來,於1613年,明淨、海憫等僧侶重建了一些法堂和住宿舍。同時,眾所周知,也在此時建造了大雄殿和一柱門。佈梅索寺被認為是東南部韓國的三大寺廟,其他兩座以海印寺和東道寺為主。它堅定的禪宗信仰名稱其為「大本山禪宗本部」。1900年,現代著名的禪宗大師經浩在佈梅索寺開設了禪宗中心。至今,佈梅索寺仍秉持著禪宗嚴謹的修行。2012年,此寺廟被指定為佛教浄戒會制定的八大禪宗培訓複合所、蔣公戦場「九 象山禪宗建築」的首席親師級別,為來訪的觀光客帶來了不一樣的冥想體驗。 在到達佈梅索寺僧區前,遊客們會首先看到一柱門,因側面看似只有一根柱子支撐所以被稱作一柱門,象徵佛教唯一真理的道路在支撐著全世界。而附近,還有大量野生紫藤,約6500株,每年春末就會開出紫藤花,構成獨特的景象,有如《Deungungok》(德雲鞏)一般神奇。 此外,佈梅索寺還指定數件文物,分別為: 三層石塔(文物250)、大雄殿(文物434)、一柱門(無形文化資產2)、和兩座文學庵塔(無形文化資產11和12)。此外,它還擁有多項優美景觀:入口的尤山橋松林;晚秋滿月的獅峰庵;夜雨的淸野藩;大松巖的法鈴聲;大星庵的溪流低語;金剛庵的晚紅楓葉;義山頂上看海日;金井山雲海環繞鎮庚峰等即是八景,也被稱為「佈梅索寺三景,金井山八景」。 除此之外,佈梅索寺還提供寺院體驗計劃,來訪者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
韓國釜山的「暫時首都紀念館」是一座博物館,最早在1926年8月10日完工,曾是晉閔李總統在該地擔任韓國暫時首都期間的官邸,館內展覽韓戰時期的照片和文物,經過約約兩年時間的翻修,目前以改進後的樣子展示在市定文物第53號的釜山都市之中。
佔聞山縣是南韓南慶尙省的一個縣,它家裡有碧品寺的木坐佛像、德濟裡的立佛像、三層石塔、石坐佛像及思遠寺遺蹟的三層石塔;還有唐衍肅書院、黃石山城壘及思崙山城壘等歷史遺址。尤其是將山名壘,據推測是三國時代建立的,一直延續到朝鮮時代。它處於戰略關口,因此曾是韓國西臨百濟王國與東臨新羅王國的激烈爭鬥之處,同時也是日本海盜由南海來此,企圖登陸具有肥沃土地的全羅南道的重要堡壘,據歷史資料,1380年日本侵略時,此處曾有大約500人犧牲。經過數世紀的延遲後,15世紀晚期開始重新修築壘牆,壘牆的圈周約1.2公里,高度約5公尺,是用矩形石頭建造,使用的技術大約是七世紀的樣式。壘內出土了形狀各異的建築和門樓等遺址以及百濟與新羅的文物,唐衍嗣書院則是統一新羅時代建立的,是紀念免惜祥學術上成就的奠基之地,1597年8月中旬,在貞允斬起初期,日軍發動了對黃石山壘攻擊,這場戰鬥在鹹鮮喚山和朝鮮的青巖(煙山)益佐忠、日軍加藤清正之間展開,兵力約有6萬人,鹹鮮的上將是奧尼鹹縣總督郭純督兵,最高指揮是金海武士陪山林,臨蒼村郷的和田趙曹為內勁,主守黃石山壘的是前鹹鮮鹹陽縣督陸朝禹。戰鬥於8月16日開始,17日發生,於18日朝鮮軍完全滅絕,金海武士陪山林英雄犧牲,黃石山壘中死亡357名,鹹鮮人。尤其以李哲和為代表的鹹陽縣現有亞細亞黑熊、小鴉、杜鵑及櫻花為縣花樹鳥動物等,並與南韓高陵區、釜山沙上區、江原道江陵區及首爾豔坪區、全羅南道禮鹹、南慶尙省昌原市、紐約州納瑟爾郡北希夫斯特、賓夕凡尼亞州蒙哥馬利郡、中國江蘇省揚州市、中國同洲市通遼等來往友好。
國立扶余博物館位於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它於1975年8月1日升格為國家級博物館,1993年搬遷至目前新址,2005年12月30日保存科學館擴建開館,2011年7月21日綜合文化中心擴建開館。扶余博物館以收集百濟文物為主,包括百濟金銅大香爐,它更能讓遊客深入瞭解大韓民國文化歷史,是值得一造的旅遊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