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泰國

貨幣THB

泰銖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7

電話國碼

+66

電壓

220V

插座別

A型-美規平行扁孔
B型-美規平行扁孔(+接地夾)
C型-歐規雙圓孔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泰國是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土位於中南半島,人口約7,000萬,首都及最大城市為曼谷。11世紀時,擁有著佛教和印度教文化的泰人奪取了主動權,建立了素可泰王國、蘭納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等政權。製造業、農業和旅遊業也在泰國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旅遊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約6%,2002年的入境旅客約為1,090萬人次。泰國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大都會區,同時也是東協始創國之一。海灘娛樂是遊客到此的主要原因。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THB

泰銖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7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66

插座別

A型-美規平行扁孔
B型-美規平行扁孔(+接地夾)
C型-歐規雙圓孔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Wat Chai Chana Songkhram
泰國-曼谷

「Wat Chai Chana Songkhram」,通稱「Wat Chaichana Songkhram」,是一座位於「Khlong Thom」、不遠處著名的「Yaowarat」,也就是中國城的泰國佛教寺廟,建於1848年的納康羅國王統治時期,屬三等皇家寺廟,由虔敬佛教的「Chao Phraya Bodindecha」將自己的家用作捐贈,造就寺廟,並以「Wat Chai Chana Songkhram」為名,意思是「勝利戰爭廟」或「Wat Tuek」也就是「建築廟」,因為與其他寺廟風格不同,由混凝土建造,且建有主堂、佛塔、宣講堂、僧舍等許多建築和結構,也有「Singhamunin Thammabodin Lokanartthewanorachat Apiphuchani」主要佛像,而Wat Chai Chana Songkhram就是Khlong Thom地區唯一的寺廟,每逢週末,這充滿汽機零組件及電機等設備的集市,也會有許多人來此」。

Wat Nimmannoradi
泰國-曼谷

「Wat Nimmanoradi」是泰國曼谷落於潑史查龍河畔的泰國佛教寺廟,位於潑史查龍與邦奇區的界限,另一邊就是邦奇區,因此通常會把它混淆為邦奇區的佛寺。它的前身名為「Wat Bang Khae」,據信建於約1807年拉坦那科欣王朝時期初期。在拉瑪一世統治期間,「Wat Bang Khae」非常繁榮,之後又逐漸衰落了。1872年拉瑪五世統治時期,佛僧常(Chaeng)從「Wat Rakhang」轉讀而來,主持佛寺,並獲得清富貴人士「湯萬歐香瓜(Khun Tan Wanochakorn)及其太太「迪(Di)」的捐助,完全重新翻修了佛寺。翻修完畢後,佛寺就改以今日的「Wat Nimmanoradi」為名,並於1879年5月13日獲得「Wisungkhammasima」的榮譽。之後,新的具裝修落成時,又於1971年11月8日再次榮受「Wisungkhammasima」的榮譽。新的具裝大殿斜頂上也刻有泰國第九世國王「彼父拉(Phor Por Ror)」的泰國文書。建造僧舍的建築均以柚木做為材料,還有一座佛緣塔,內放有佛祖的神聖遺物,此塔於1974年建造完成,1980年12月7日王公公主「Maha Chakri Sirindhorn」也現身儀式擧升「Chatra」。具裝大殿內的主佛像,以「Māravijaya」的姿態屹立,是以多重真銅及鍍金的裝飾而成,名為「Luang Pho Ket Champa Si」。此外,還有諸佛如觀音菩薩、迦提阿耶等中國神像,可供供奉。「Wat Nimmanoradi」位在潑史查龍河畔,其與邦洛罵及瑞士康德(Khlong Ratchamontri)匯合處,毗鄰「Bang Khae Market」,自古以來就是一處市場及水路畔社區。現在它也經過翻新成為「Wat Nimmanoradee Floating Market」,成為「Phasi Charoen」區的景點之一,除了知名的「Wat Paknam Bhasicharoen」外。

紀念大橋
泰國-曼谷

「Memorial Bridge」是位於泰國曼谷查坡亞河上的一座重鑄橋,位於Phra Nakhon及Thonburi兩區。該橋於1932年4月6日由普賴祖奴國王紀念查奇第一代國王普特耶歐菲威王為座落於曼谷開城150週年而建造,曼谷「政變」亦於1932年6月24日發生。該橋在英文中亦被稱為「Memorial Bridge」,然而在泰文中,最常被稱為「Phra Phuttayotfa Bridge」、「Saphan Phut」、「Phut Bridge」或「Buddha Bridge」。橋的建造於1929年12月3日由英國Middlesbrough的Dorman Long,在意大利SNOS的技術師團監督下開始施工,曾有一個兩開口的活動重鑄橋機械裝置,至今皆無人使用。1944年6月5日,該橋為了測試其美軍B-29超級堡壘戰機在攻擊日本本土前的威力,而成為曼谷在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目標。彈藥雖然下落於兩公里,但仍有將車站拉線及日軍醫院及日本秘密警察總部摧毀。泰國有關當局直至1947年為止才知曉這件事的真相。最終,橋被聯軍拆除和重建,於1949年完工。

臥佛寺
泰國-曼谷

帕徹獨彭皇家大寺院是位於泰國曼谷拍那空縣的大型佛寺,位於拉達那哥欣島,北面毗鄰曼谷大皇宮。原屬於大城王朝的菩提寺,華語稱為「臥佛寺」,寺內有尊46公尺長的銅臥佛,是拉瑪一世基於原有波他欖寺的基礎進行改建而成,因此塲紀念其往生,部分的骨灰安放於此。之後拉瑪三世繼位時,又大舉擴建及裝修此寺,是泰國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藏有泰國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品,也曾為早期泰國的公共教育重鎮,擁有一間泰醫學校,此外,本寺也是傳統泰式按摩的發源地,該寺內有約1,431塊傳統泰文碑銘,於2011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入亞洲的世界記憶計畫,2007年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入其世界記憶計劃,以保護珍貴的歷史記憶財產,臥佛寺被視為泰國的第一座大學及傳統泰式按摩的發源地。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