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THB
泰銖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7
電話國碼
+66
電壓
220V
插座別
泰國是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土位於中南半島,人口約7,000萬,首都及最大城市為曼谷。11世紀時,擁有著佛教和印度教文化的泰人奪取了主動權,建立了素可泰王國、蘭納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等政權。製造業、農業和旅遊業也在泰國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旅遊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約6%,2002年的入境旅客約為1,090萬人次。泰國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大都會區,同時也是東協始創國之一。海灘娛樂是遊客到此的主要原因。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THB
泰銖
與台灣時差
-1小時時區+7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66
插座別
「蘇安果裡寺 (Wat Suwan Khiri),又稱「蘇安奇裡寺」,一座位於曼谷塔汶尼一邊的古老泰國佛寺,也實際上仍以「奇利寺」(Wat Khi Lek)來稱呼。該寺位於約於1685年拉瑪泰王朝末期,由兩條河川交匯處的銀行上所建立,該位置與古時泰國人的信仰不符,所以在該處設立保衛寺廟的一座護水海龍立像,以平息水怒。到拉塔納科辛時期,馬哈蘇拉辛航納王子於1795年對整座寺廟進行翻修,並更名為「蘇安果裡寺」。1929年10月22日,普拉馱克加登國王親臨參加私人「 Kathin」儀式。
「曼谷泰國的萬普瑞皇宮(Wat Prayurawongsawat Worawihan,簡稱萬普倫)是一座 19 世紀的佛教寺廟群,位於曼谷紀念橋附近。該寺廟是在泰國拉瑪三世統治期間建造的,當時他正是汶萊國王,他於 1824 至 1851 年間擔任國王,而一八五一年母俠拉瑪四世繼任,更因電影《王與我》而在國際上範圍內知名。Somdet Chao Phraya Borom Maha Prayurawongse 自獻咖啡園以建造皇宮,於是有了該廟特有的名字。萬普瑞皇宮為第二等級的皇宮,於 2018 年一月舉辦慶祝建築一九年的祭典,在約大略當時暹羅時期,更有傳言稱是鄭和航行紀錄所紀錄的在東河口(越南 Cham River)暫停的地方,為主體的古老的白色寶塔於母俠拉瑪四世製作,內部藏有佛陀的秘密。該塔於201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獎項嘉許。此外,有一個位於寺廟大池中的建築複製山(Khao Mo),周圍有許多示範寶塔、主教座堂、亭子及稀有的植物,自 180 年多前一直是修道院的一個寂靜之地,「Khao Mo」一詞源自高棉語的「T’mor」,意即「岩石」,它被視為宇宙山 Mount Meru 的代表,並被視為泰國最大最古老的複製山。池中也是海龜和軟殼龜的棲息地,在佛教中,海龜被認為是神聖的動物,所以有了釋放海龜的儀式,海龜代表創造、毅力、力量和長壽,因此該寺廟也有「Khao Tao」的綽號。Khao Mo 於 1979 年獲得美術部登記為古蹟。另外,三個朝下的砲臺與白色底座,則是為了紀念1836年美國傳教士Dan Beach Bradley 在該座 寺廟發生的第一次外科手術事件而建造。該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在慶典的煙火表演時炸彈意外爆炸導致的死傷人數而建立的,而有七死多傷。此外,佛圖像博物館則原為宗教教育廳,於 1885 年建成,用作僧侶和修練者學習佛經之用,1916 年,前公共教育部曾將它作為泰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使用。2007 年,境內被發現有寶藏及古董,而佛陀後來從斯里蘭卡移來,納入其中,以及挖掘出成百上千的佛圖及佛牌。
帕徹獨彭皇家大寺院是位於泰國曼谷拍那空縣的大型佛寺,位於拉達那哥欣島,北面毗鄰曼谷大皇宮。原屬於大城王朝的菩提寺,華語稱為「臥佛寺」,寺內有尊46公尺長的銅臥佛,是拉瑪一世基於原有波他欖寺的基礎進行改建而成,因此塲紀念其往生,部分的骨灰安放於此。之後拉瑪三世繼位時,又大舉擴建及裝修此寺,是泰國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寺院,藏有泰國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品,也曾為早期泰國的公共教育重鎮,擁有一間泰醫學校,此外,本寺也是傳統泰式按摩的發源地,該寺內有約1,431塊傳統泰文碑銘,於2011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入亞洲的世界記憶計畫,2007年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入其世界記憶計劃,以保護珍貴的歷史記憶財產,臥佛寺被視為泰國的第一座大學及傳統泰式按摩的發源地。
黎明寺(也叫做曉廟、鄭王寺或鄭王廟)位於泰國曼谷艾縣血脈之河昭披耶河西畔,是泰國規模最大的大乘舍利式塔,被稱作「泰國埃菲爾鐵塔」,1809年竣工,現在是昭披耶河畔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主塔高約82米,從曼谷其他名勝古蹟可以一覽無遺。它原名為「Wat Makok」,意思是「橄欖樹佛寺」,位於鄭王宮的場地,因此也曾經被稱作「鄭王廟」。四個入口似的錐形亭子中展示著佛陀重要的生活事件,例如誕生與覺悟。四座陪塔之間是四座佛殿,可以禮拜主塔。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大河小說《豐饒之海》第三卷的書名《曉寺》,就取自黎明寺的日語譯名「暁の寺」。黎明寺是泰國古都大城王朝的最古老創舉和璀璨文化遺產,是要去曼谷的劍橋必去之處。 黎明寺為泰國最大的大乘舍利式塔,被稱為「泰國埃菲爾鐵塔」,高約82米,始建於泰國大城王朝時期,原名為「Wat Makok」,四個錐形亭子內展示著佛陀重要的生活事件,在四座佛殿可以禮拜主塔。是曼谷一個值得一去的古蹟及名勝處,也是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作品的靈感所在。繼承著泰國大城王朝最偉大創舉和璀璨文化遺產,值得學習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