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烏克蘭

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80

電壓

22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烏克蘭位於東歐,面積約60.3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117萬人,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和2個特殊地位城市。地形以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為主,主要河流有第聶伯河、南布格河、頓涅茨河和德涅斯特河。頓涅茨克盆地在國內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主要分佈在東部地區以及黑海和亞速海沿岸,尤其以基輔為中心的東部特別有重工業和採礦、冶金基地,歐洲糧倉也就是西部肥沃的黑土佔耕地面積64%。歷史上在1569後,烏克蘭被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征服,後來至17-18世紀重燃民族復興運動;17世紀烏克蘭開始有研究歷史文獻和證物的研究風氣,而近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和俄羅斯入侵導致經濟再度衰退。旅遊方面,烏克蘭有廣闊壯麗的自然景色,主要旅遊區包括有基輔、克里米亞、哈爾科夫、敖德薩等;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2019有約1300萬遊客造訪。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0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聖加大肋納主教座堂
烏克蘭-赫爾松州

保羅撒列大教堂是俄羅斯東正教的團體建築,位於烏克蘭赫爾松的堡壘內,於1781-1786年建成,是新俄羅斯最早的教堂之一。建築物是石灰岩結構,帶有濃重加工的牆壁和托斯卡納柱廊。教堂獻給當時的皇后——亞歷山大的聖嘉芙琳(Catherine of Alexandria),目的是紀念俄羅斯和土耳其戰爭和俄羅斯併吞新俄羅斯的勝利。大約在1788年12月6日,根據Potemkin的命令,在教堂墓地埋葬了在奧恰考夫圍攻中死去的士兵。大概在1790年,波德金要求Starov將都墩模仿他聖彼得堡的宮殿進行改造。1806年,哥德式鐘樓新增,不幸地,不久之後發生地震導致鐘樓拆除。來自Württemberg的查爾斯弗萊德里克·亨利親王也被埋葬在教堂。教堂裡的圖騰仿照17世紀西班牙藝術家穆裡略( Murillo)在Hermitage的繪畫,而這些圖騰有可能由Vladimir Borovikovsky參與製作。教堂牆壁上裝飾有六個由莫斯科的Gavrila Zamorayev仿製的大小相同的使徒和聖徒的雕像。1917年俄羅斯革命後,這座教堂被改為一個無神論的博物館,大量的圖騰消失,僅有少數圖騰進入當地一個藝術博物館的收藏。1941年德國入侵時,教堂重新開放,但到1962年的時候,在克林頓的反宗教運動中,這座教堂重新關閉,改為倉庫。2022年,俄羅斯接管赫爾松縣時,俄羅斯任命的“總督”Vladimir Saldo宣佈,Grigory Potemkin的遺體將從他的墳墓中採取並運往俄羅斯。

頓涅茨克國際機場
烏克蘭-頓內次克州

頓涅茨克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國際機場,簡稱頓涅茨克國際機場,是位於烏克蘭頓涅茨克的一座國際機場,在1940-50年代建成,1973年重建,2014年,由於烏克蘭因親俄羅斯武裝衝突而造成機場全被毀壞而停運,為了向當地出生的作曲家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致敬,機場將名字從頓涅茨克國際機場改名為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國際機場。2011年世界盃賽之前,烏克蘭由建築公司Altcom針對此次衝突重新改建一座新的航廈,2014年5月26日,當波羅申科獲得2014國總統大選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士兵在俄羅斯補傭軍的助力下將機場收服,2014年10月1日,烏克蘭政府表示烏克蘭軍隊為擊退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進攻而損失一輛T-64坦克,並有七名士兵喪生,2015年1月,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控制了整個機場,受到反復攻擊和轟炸損壞多處,塔臺也因為雙方勢力的爭奪而坍塌。

哈爾科夫合唱猶太會堂
烏克蘭-卡爾可夫州

這所位於烏克蘭赫爾科夫的「赫爾科夫聲樂猶太教堂」是當地最大的猶太教堂,具有重要的建築意義。這座猶太教堂始建於1909年,一場比賽的情況下由聖彼得堡的建築師雅科夫·格維茲提交了最終的建築設計,於1913年建成,耗資約15萬盧布。以後,這座猶太教堂經歷不同的改造,被政府國有,用於猶太工人俱樂部,來歷遍受威脅。摺合今天貨幣,於1998年猶太教堂遭到大火,最終歸屬於Chabad開展維修,並於2003年完成改造。聲樂猶太教堂不僅佔地約平方米,高大金字塔屋頂,建築風格綜合了羅曼-哥特式,新哥特式和伊斯蘭建築風格,更是整個城市的重要地標,得到哈爾科夫市長肯尼斯的認可和各界的關注 - 這裡每年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如楔子記念日,漢努卡節慶等活動。Chabad經營的猶太教堂,接受改革猶太教徒的會員,學生約500人,幼兒園70人,管理一個mikveh,以及耶希塔。

聖母安息大教堂
烏克蘭-卡爾可夫州

「被稱為「假設的」或「安靜的大教堂」,是哈爾科夫最大的東正教堂,直至1901年安降天主堂的建造,它坐落在大學山丘,壯觀地矗立在洛潘河河岸,主宰著整個市中心的景觀。19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修建的新古典式鐘塔,高90米,一直在21世紀為城市最高建築物,俄羅斯的所有皇帝除了沙皇凱特琳大帝以外,都參觀過這座大教堂。1658年,當哈爾科夫堡壘復修時,其大部分領土被給了市民為他們建造住家,該區北部則用於建造未來的教堂。1733年3月3日,哈爾科夫遭受了其歷史上最災難性的大火,該大火摧毀了300多個家庭,所有建築物,所有商店,毀掉了聖尼古拉斯教堂,幾乎要將假設教堂夷平,但框架仍然完整,內部裝飾物,屋頂和圓頂都被摧毀了,但1734年,教堂恢復了祖母以上,1771年5月14日,新大教堂的基石被奠定,未來建築的設計靈感來自莫斯科的聖克萊門特教堂。大約1778年春,教堂的主祭壇以聖母卡贊為榮,儘管建築尚未完工,但1780年9月27日,它被重新奉獻為母親的安眠,封禮由將軍Rumyantsev主持。當時華麗巴洛克風格正在退出時尚舞臺,並逐漸被古典主義取代。教堂在新古典和巴洛克風格的雜色結閤中表現出來,建築物有一個鍍金的彩色圖像螢幕,根據Rastrelli羅密歐式設計,造我自梁木雕訂,但其外觀和設計仍保留和嚴格。據Filaret Gumilevsky,自由立體亞歷山大鐘塔是在拿破崙從俄羅斯被驅逐後建成的,以表達人民對亞歷山大一世的感激。1821年8月2日奠基,1833年11月5日祭壇被封奉。1841年10月1日,由莫斯科大師Lukinov雕刻的鍍金十字架被安裝在鐘樓上,這座鐘樓曾經是烏克蘭僅次於大拉夫拉鐘樓的第二高建築物,1846年,當地主教座���從老的中祭教堂移動到安靜教堂,1856年,鐘樓裡安裝了一個大型法國時鐘,總共花費了110,000俄羅斯盧布。20世紀時,1924年鐘樓作為城市最高建築物,安裝第一個蘇聯無線電站的天線,後來該傳輸設備被移動到裡面,壁畫也受到了嚴重損壞,1920年代,教堂的木質祭壇被移動到哈爾科夫藝術博物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燒毀。1930年2月17日,當局將大教堂關閉,五個圓頂都被毀滅,鐘聲也被從塔裡取走,該建築被用作倉庫,然後被給予市政府辦公室,1975年,龐大的龍卷風還對鐘樓造成了進一步的損壞。1970年代晚期,大教堂復修,2006年歸還給烏克蘭東正教會,當地主教座標與一個福爾摩沙協奏團分享,1986年在大教堂裡安裝了Rieger–Kloss管風琴。2022年,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3月2日,一枚俄羅斯導彈撞擊了教堂,此時有很多平民正在逃難。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