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80
電壓
220V
插座別
烏克蘭位於東歐,面積約60.3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117萬人,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和2個特殊地位城市。地形以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為主,主要河流有第聶伯河、南布格河、頓涅茨河和德涅斯特河。頓涅茨克盆地在國內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主要分佈在東部地區以及黑海和亞速海沿岸,尤其以基輔為中心的東部特別有重工業和採礦、冶金基地,歐洲糧倉也就是西部肥沃的黑土佔耕地面積64%。歷史上在1569後,烏克蘭被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征服,後來至17-18世紀重燃民族復興運動;17世紀烏克蘭開始有研究歷史文獻和證物的研究風氣,而近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和俄羅斯入侵導致經濟再度衰退。旅遊方面,烏克蘭有廣闊壯麗的自然景色,主要旅遊區包括有基輔、克里米亞、哈爾科夫、敖德薩等;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2019有約1300萬遊客造訪。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0
插座別

「哈爾科夫大教堂清真寺」,又稱為「Khavidrali Mosque」,位於烏克蘭的哈爾科夫。清真寺最初於1905年建立,被蘇聯共產黨於1936年拆除,2006年重建。 此清真寺位於洛潘河岸上,於1905年建立。1936年,蘇聯為了稱為清真寺阻礙了河流的流動而拆除它。1999年開始重建清真寺的工作,回到原有的地方。堂友包括韃靼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和土耳其人。

保羅撒列大教堂是俄羅斯東正教的團體建築,位於烏克蘭赫爾松的堡壘內,於1781-1786年建成,是新俄羅斯最早的教堂之一。建築物是石灰岩結構,帶有濃重加工的牆壁和托斯卡納柱廊。教堂獻給當時的皇后——亞歷山大的聖嘉芙琳(Catherine of Alexandria),目的是紀念俄羅斯和土耳其戰爭和俄羅斯併吞新俄羅斯的勝利。大約在1788年12月6日,根據Potemkin的命令,在教堂墓地埋葬了在奧恰考夫圍攻中死去的士兵。大概在1790年,波德金要求Starov將都墩模仿他聖彼得堡的宮殿進行改造。1806年,哥德式鐘樓新增,不幸地,不久之後發生地震導致鐘樓拆除。來自Württemberg的查爾斯弗萊德里克·亨利親王也被埋葬在教堂。教堂裡的圖騰仿照17世紀西班牙藝術家穆裡略( Murillo)在Hermitage的繪畫,而這些圖騰有可能由Vladimir Borovikovsky參與製作。教堂牆壁上裝飾有六個由莫斯科的Gavrila Zamorayev仿製的大小相同的使徒和聖徒的雕像。1917年俄羅斯革命後,這座教堂被改為一個無神論的博物館,大量的圖騰消失,僅有少數圖騰進入當地一個藝術博物館的收藏。1941年德國入侵時,教堂重新開放,但到1962年的時候,在克林頓的反宗教運動中,這座教堂重新關閉,改為倉庫。2022年,俄羅斯接管赫爾松縣時,俄羅斯任命的“總督”Vladimir Saldo宣佈,Grigory Potemkin的遺體將從他的墳墓中採取並運往俄羅斯。

Holy Cross Cathedral是穆卡切沃埃司法的希臘天主教教堂,專門供奉聖十字壇堂。約於1646年,在耶穌會士建設,由德魯蓋特貴族捐款建造,為巴洛克式建築。在拉科齊民族獨立戰爭中受到一定破壞。之後在1773年耶穌會被取締之後,瑪麗亞・特蕾莎皇后允許希臘天主教會擁有此建築。1848年,依據拉斯洛・法布里的新古典主義設計重新裝修。在蘇共政權期間,該建築被移交給了俄羅斯東正教會。1991年10月10日,在希臘天主教得到承認和恢復後,教堂正式歸還穆卡切沃埃司法的希臘天主教會。2003年6月28日,瑪竇神父的聖物被移至該教堂。根據穆卡切沃埃司法的官方網站,它仍未擁有主教駐地。

1935 年的大教堂是位於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赫爾松尼蘇斯遺址的一處教堂遺蹟,可能建於約 6 世紀,並在烏克蘭 1UAH 的紙幣上出現。它由一座帶擁有五角形後殿的小寺廟所圍繞,該寺廟的牆壁裝飾著壁畫與馬賽克,石膏上保存了猶太人名字以及刻有 7 世紀燭臺的石灰石;將來該教堂在狄奧多西一世的法令下,被重建為基督教堂,但後因地震而毀於約 480 年,大約在 6 世紀末 - 7 世紀初,又在原址上建造了巴西利卡式的大教堂,接著 10 世紀又被毀,中殿又在其中建造了小教堂。1935 年的大教堂具有典型的東方半圓形投影矩形建築,有後殿,內部被縱向的柱子分成三個中殿,其沿中心軸線的建築尺寸為大約 x,且有兩個前庭,一個在內一個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