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烏克蘭

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80

電壓

22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烏克蘭位於東歐,面積約60.3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117萬人,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和2個特殊地位城市。地形以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為主,主要河流有第聶伯河、南布格河、頓涅茨河和德涅斯特河。頓涅茨克盆地在國內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主要分佈在東部地區以及黑海和亞速海沿岸,尤其以基輔為中心的東部特別有重工業和採礦、冶金基地,歐洲糧倉也就是西部肥沃的黑土佔耕地面積64%。歷史上在1569後,烏克蘭被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征服,後來至17-18世紀重燃民族復興運動;17世紀烏克蘭開始有研究歷史文獻和證物的研究風氣,而近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和俄羅斯入侵導致經濟再度衰退。旅遊方面,烏克蘭有廣闊壯麗的自然景色,主要旅遊區包括有基輔、克里米亞、哈爾科夫、敖德薩等;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2019有約1300萬遊客造訪。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0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克森尼索主教座堂
烏克蘭-塞瓦斯托波爾市

威爾第夫大教堂是位於塞瓦斯托波爾外圍的Chersonesos Taurica的新拜占庭俄羅斯東正教大教堂。根據傳說和歷史事實,大約在988年,威爾第夫在現在位於塞瓦斯托波爾外圍的Chersonesos Taurica的國家保護區受到洗禮。1850年,在Tauric Chersonese大主教Innocent的倡議下,在該地點創建了一個供奉「等於使徒的聖王威爾第夫」的修道院。大教堂以大衛·格里姆1859年的計劃為基礎建造,建築風格為新拜占庭風格,耗時約15年建完於1874至1876年,可容納約一千人。大教堂由下和上教堂組成,上教堂的室內建築包括由Nikolay Chagin指導製作的大理石圖像板,由A. Korzukhin製作的中央圖像板,並由意大利大師J. Seppi和Baskarini兄弟等製作的大理石圖像板和雕刻木製圖像板。此外,大教堂內也使用藝術家T. Neff、F. Riss及I. Maikov 和E. Sorokin的作品。大教堂於1891年10月17日正式落成,當時便設置了1859年從聖彼得堡冬宮小教堂中傳入的大理石聖經殉散器,其內供奉著聖王威爾第夫的殉散物。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教堂被摧毀,於1990年初開始重建,重建設計由基輔UkrProjectRestoration研究所下屬的建築師E. Osadchiy負責,2002年期間由聖彼得堡、基輔及克里米亞的藝術家重新完成A. Korzuhin的聖洗禮壁畫,以及由年輕藝術家A.Dmitrenko和N.Dmitrenko填色大理石圖像匣,於2004年4月3日聖威爾第夫大教堂高壇聖善,一週後大教堂的復活節禮拜已完全完成。

波克羅夫斯基修道院
烏克蘭-卡爾可夫州

「Pokrovskyi 堂偕特堂是烏克蘭 Kharkiv 市最古老的大教堂,建立於一六八九年。建築群包括該堂主教住所、Kharkiv 教區及Ozerianska 媽祖廟。XVII 世紀上半朝,當地的 Cossacks 就建立了第一座木造教堂,並為花園媽祖而奉獻。一六五九年,他們決定興建一座石造廟宇。一六八九年已完成,並由主教聖潔。石造教堂採用了傳統的俄羅斯三冠式瓜利貝亞的樣式,上層與鐘樓連接著 narthex gallery。於一七二六年,主教及陸軍元帥Mikhail Mikhailovich Golitsyn 建立了一個神學院,此建築群也成為 Kharkiv 最早的高等教育機構。Pokrovski 教堂於一七二九年重建,也安裝上了新的禮器,並在一七三二年裝上大鐘,重約一六噸。一七九九至一八四六年期間,該堂具有大教堂的地位。但於二○二○年代被關閉,廢棄了超過三十年之久。直到一九九二年,烏克蘭東正教會將其歸還管理。

魯巴特城堡
烏克蘭-沃倫州

羅茲特城堡是烏克蘭盧茲特的最突出的地標,也出現在200克里夫納紙幣上,有「Liubart's Castle」或「Upper Castle」之別名,於14世紀中期由Gediminas的兒子Liubartas建造,以防衛文萊波烏日聯邦的最後統治者。於1075年,由波列斯羅大主命令洛奇斯克木製圍城牆,十一世紀四十九年時,尤里·多魯烈科失敗入侵。而到1255年,祖古·喬奇之孫庫瑞姆薩攻克洛奇斯克,而當今的城堡則高聳於斯堤爾河旁,由1340年代建起,並且經續加固以抵擋卡西米爾大主、約伽兒、西季斯蒙德·凱斯圖塔騰斯等人的圍城。洛奇斯克城堡在1429年也舉辦了一場會議,來賓包括西季斯蒙德大帝、莫斯科的瓦西里二世、約伽兒、瓦拉西亞的胞表和瓦拉希亞的大公,而在維塔瓦斯統治時期,城堡更加固以抵禦炮火和槍火的攻擊。城堡西面有一個現在被砌起來的主入口,並且有一座橋跨越外城堡。另外現存三個塔樓·勒巴特塔、希範烈·格拉耶·瓦拉奇亞塔、主教塔,都是於16世紀至17世紀開始建造的。這座城堡曾經容納了聖約翰大教堂、大公宮殿和主教宮殿,而現存的聯合新古典風格的主教宮殿。1941年7月2日,洛奇斯克城堡內殺害了1,160名猶太人,但城堡內並沒有任何紀念此慘禍的紀念物和標誌。

Zerkalʹnaya struya
烏克蘭-卡爾可夫州

沙河火山是烏克蘭哈爾科夫市的一個自然噴泉,於1947年被發現。噴泉靠近哈爾科夫愛樂交響樂團,於1947年建成,是哈爾科夫最傑出的建築遺蹟之一,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百科全書。從1958年至2013年,噴泉的後方是一條胸像紀念像英雄的“共青團英雄巷”,但由於2015年拆除共產主義設施的法律,這些胸像從未重新歸來。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