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氣景點一覽

基本簡介、旅遊資訊、嚴選人氣景點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烏克蘭

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話國碼

+380

電壓

220V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Recommended Cities 推薦城市
Country Introduction 國家簡介

烏克蘭位於東歐,面積約60.3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117萬人,分為24個州、1個自治共和國和2個特殊地位城市。地形以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為主,主要河流有第聶伯河、南布格河、頓涅茨河和德涅斯特河。頓涅茨克盆地在國內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主要分佈在東部地區以及黑海和亞速海沿岸,尤其以基輔為中心的東部特別有重工業和採礦、冶金基地,歐洲糧倉也就是西部肥沃的黑土佔耕地面積64%。歷史上在1569後,烏克蘭被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征服,後來至17-18世紀重燃民族復興運動;17世紀烏克蘭開始有研究歷史文獻和證物的研究風氣,而近年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和俄羅斯入侵導致經濟再度衰退。旅遊方面,烏克蘭有廣闊壯麗的自然景色,主要旅遊區包括有基輔、克里米亞、哈爾科夫、敖德薩等;據世界旅遊組織的數據,2019有約1300萬遊客造訪。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旅遊資訊

貨幣UAH

格裡夫納

與台灣時差

-6小時時區+2

電壓

220V

電話國碼

+380

插座別

C型-歐規雙圓孔
F型-雙圓孔(+接地夾)
Tourist Attractions 熱門旅遊景點
頓內次克州學院戲劇院
烏克蘭-頓內次克州

1960年,位於敘利亞瑪裡烏波爾的「鄂爾科戈學院區戲劇劇院」興建完成,地點約位於當年的聖瑪利亞馬格拉德教堂的位置。2022年3月16日,這座戲劇劇場遭到俄羅斯軍事空襲,導致約600人死亡,令劇場大部分建築物毀損。劇院此前稱為「鄂爾科戈區劇院」,2007年11月獲準成為學術性質的劇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激發了意大利文化部提的復原劇場的提案,而據該報導估計,該空襲導致多至600人死亡。

Complex of Lutsk Orthodox Fellowship
烏克蘭-沃倫州

「羅茨克正統十字軍修道院」是位於烏克蘭盧茨克市市場和布拉茨基廣場之間的建築和歷史遺址,由教堂和修道院組成,是瓦里恩正統信眾的政治中心,其建築於17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進行。17世紀初,盧茨克修道院開始衰落,建築因此損毀,經過18世紀火災的損害,以及一個世紀後教堂幾乎全部毀掉後,僅有拱廊和重建的圓頂有些原有痕跡,而修道院建築幾乎沒有改變,而教堂現在由瓦里恩聖安得烈修道院繼承使用。 事件的始發於16世紀的俄羅斯,當時在盧茨克島北部,靠近Glushets橋之間有一個醫院,聖拉扎爾教堂和墳墓,然而在1619年發生火災後,於1619年2月20日,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薩,授權修道院在同一位置上建設新的醫院和學校,於1620年完成一座新的木建築教堂和學校,由於修道院的緊急需要,因而繼續擴大範圍,將其他地區的設施也收購下來,在另一個地方,Olexandr Zubcewski將他的地產捐贈給了修道院,於1630年代建造了一座新的紅磚教堂,由修道院成員,個人正統捐贈者,神職人員和蘇聯家族共同建造,1713年,盧茨克修道院開始衰落,巴索爾大帝修道院接管了修道院,1761年修道院建築受到火災損害,但在1774年修復完成時,教堂也新建了入口,1795年僧侶收回了教堂,19世紀教堂由於荒廢而幾乎倒塌,僅留下祭壇,1888-1890年部分遺物被收藏在小教堂,艾森般三世於1890年8月27日到訪了教堂並慷慨捐贈3,000盧布,O。Tereshchenko也捐贈了2,000盧布,用於教堂和增添聖簡。於20世紀50年代教堂再次建造,現在是烏克蘭基輔大主教教會的一部分。 教堂的建築風格合了烏克蘭木造教堂的三分窗理念,和東正教羅馬式三殿教堂的構想,而繪畫聖簡由16塊畫像組成,原來由傢俱木雕和金箔製成,第二層的聖簡則是由左右兩側的畫像組成,兩側的聖簡上,再加上天使雕像,聖句“基督復活了”,以及中央的一個聖簡。最上層則是耶穌基督的像。

哈爾科夫聖母昇天主教座堂
烏克蘭-卡爾可夫州

這座「瑪利亞聖母昇天主教堂(Cathedral of the Assum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又稱Assumption Cathedral)」坐落於歐洲國家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市,屬於羅馬天主教會。這座建築是由波蘭建築師Bolesław Michałowski於1887-1892年間以新哥德式建築為基礎設計的。其設計的大約30座建築均分佈於哈爾科夫。20世紀30年代,蘇聯統治時期,教堂曾被改為世俗性建築,當中包括影院及共產黨據點。1992年,教堂又歸還給天主教信徒。此後,2002年教堂成為約翰·保羅二世的《Ad plenius prospiciendum》通牒所創立的哈爾科夫—扎波羅熱市的主教堂。

天主教哈爾科夫-扎波羅熱教區
烏克蘭-卡爾可夫州

羅馬天主教會「哈爾科夫-柴科夫聖區」(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Kharkiv-Zaporizhzhia)位於烏克蘭,是羅馬天主教會的拉丁教堂歸屬地區。目前的主教是Pavlo Honcharuk,該聖區的主教座堂位於哈爾科夫的聖母昇天大教堂,副主教座堂位於柴科夫的慈悲父大教堂。該聖區於2002年創立,當時由堪培拉波季斯基教區和基輔蒂摩爾教區分割出一塊領土,並合併。結果,產生了兩個有約5%的天主教徒的教區,以及僅有0.4%的教區,這是所有教區中最低的一個。該聖區是羅馬天主教會拉丁教瓦良格大主教府的宗座品區,其中配派的主教/副主教有:Stanislaw Padewski,O.F.M.Cap.、Marian Buczek、Jan Sobilo(標記主教)以及Stanislav Shyrokoradiuk,O.F.M.。該聖區的管理官是Apostolic Administrator Stanislav Shyrokoradiuk, O.F.M.,以及Bishop Pavlo Honcharuk。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