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往見朝聖地旅遊行程精選

熱門周邊景點、人氣旅遊產品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天氣資訊
11°C
體感溫度:10°C 降雨機率:21% 風速:19.6 公里/時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聖母往見朝聖地
德國-巴伐利亞
聖母往見朝聖地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德國位於維爾茨堡山上的「聖母戲詣聖殿」,通常被稱為「卡佩萊」,此建築於十八世紀中期以羅蘭高度(Rococo style)按巴爾薩薩納曼(Balthasar Neumann)的設計佈局建造。在2014年前,經由會士(Capuchins)團體負責管理。「卡佩萊」於尼古拉斯山(Nikolausberg)北側斜坡的366公尺,而位於美茵河(Main)岸側以及維爾茨堡市(Würzburg)市的上方。根據斯瓦西亞與弗隆尼亞方言,「卡佩萊」是德文「卡佩勒」小名,意為「小禮拜堂」,也指「愛樂班努山卡佩勒(Erlabrunner Käppele)」15公里的北部,或「茲爾卡佩勒(Zeiler Käppele)」70公里東部以及「布爾特坦(Bühlertann)」、「埃伯恩(Ebern)」、「諾登努(Neudenau)」、「雷德林(Röthlein)」、「羅特多夫(Rottendorf)」、「歇勒(Scheer)」等眾多小型小山禮拜堂的名稱。最初於1640年,當地的一位漁夫在葡萄園,建造了一個慈悲像,衍生出十年後四起奇蹟般治癒病症的發生以及各種相關事件,吸引靈修者熱烈前來禮拜,特別是用克努斯特(pentecost)的時節。早期卡佩萊由於各地寺廟的因萬古斯佩(securalization)重創於1803,新建方案發展到1788,花了1748至1750年修建。內部裝飾完成於1821,直到1824年9月21日正式落成,為萬古斯佩埃文普(Würzburg Residence)的建築師巴爾薩薩納曼,但卡佩萊的部分會士在1754已開始例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維爾茨堡的轟炸對卡佩萊造成輕微的傷害,而14站的十字路,到卡佩萊的方式都為納曼設計,但直到1799年才完成,在現場裝飾了真人大小的雕像。 外觀方面,雙塔的正門突出和帶有圓頂和燈塔的屋頂,十分特別,突顯出卡佩萊和維爾茨堡其他教堂之間的區別。內部以馬修斯蓋恩特(Matthäus Günther)1752年和1781年的天花板壁畫以及約翰米歇爾飛豪默(Johann Michael Feuchtmayer the Elder)的灰泥作品為特色,而教壇於1768年完成,而新古典主祭壇建於1799,並以1752年由法蘭克福的克萊爾(Christian Köhler)建造的風琴作樂曲。除了旅遊景點,卡佩萊繼續是熱門的靈修場所,特別是在用克努斯特(pentecost)的時節。「卡佩萊」由「卡佩萊教會基金會」管理,與會士(Capuchins)及庭園的財產權交給維爾茨堡教區,於2014年10月會士離開卡佩萊,一位牧師正負責管理工作,預計兩年內進行內部兩大階段的修繕。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天氣資訊
11°C
體感溫度:10°C 降雨機率:21% 風速:19.6 公里/時
Tourist Attractions 週邊景點推薦
Recommend 產品推薦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