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聖以利亞–拉霍華教堂位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市康斯坦丁·西爾維斯特魯街79號,是羅馬尼亞東正教教堂。它供奉與先知以利亞。這座教堂建於1706年由康斯坦丁·布蘭科維納的女兒薩夫塔所創立的一所名為Gorgănel的早期教堂的原址上,且在1802年地震中被摧毀。維爾尼克‧福塔舍·施蒂爾貝領導一項建設重建教堂的倡議,他在1828年去世後,被Râmnic主教Neofit接手,以及 “班” 喬治·菲利佩斯庫所完成。這塊土地由Iancu Bălcescu繼承,於1835年被 “Clucer” Bobescu出售。新教堂於1837-1838年建成。主要的修復工作在1874年完成,遭受1940年地震損壞後進行了加固,彎拱上綁上金屬鋼索,而圓頂則以鐵框緊繞,使其免受拆毀的命運,很多受損的圓頂都沒能脫離這樣的命運。1874年由Gheorghe Tattarescu繪製室內壁畫,在他的保護者聖喬治的腳下他簽了名,1950年和上世紀90年代時該作品曾被修復過,彩繪玻璃和古董石料於1993年製作。 “ktetor” Știrbey和他的妻子Ralița的墓碑發現在入口右側,Urlățenii的“boyar”的墓在左側,他監督建造教堂的Scarlat Urlățeanu的墓碑曾位於入口外,現在首級石碑在安蒂姆修道院。1895年,一群建築圍繞著這座教堂,其中有些坐落在舊牢房址上,有商店、客房和公寓,整體以中復合設計建構,包含35米長40米寬的庭院,並植有若干繁茂植物。1984年,在獨裁者尼古拉斯·喬治斯基的系統化修繕下,這些建築被拆除,唯有在牧師及他的教友的抗議下,教堂才免於毀滅,惟將其移動了大約49米,如今位於公寓後方。羅馬尼亞革命後該教堂經翻新,於1994年重新奉獻。教堂外型為長方形,長27.4米,寬12米,具有半圓形的祭壇三角洞以及兩座圓頂。較大的圓頂位於軸廂,正方形鐘樓則位於西廂。風格為新古典主義,低緊密的主圓頂與希臘教堂的外形相似。立柱基礎為石頭承託,支撐著古典風格的簷椽,西面末端形成一個楯形。進入處為開放後廊,由兩根細長的柱子支撐。這部分是其後加入,與厚重的結構不協調。原始祭壇窗有豐富的雕刻,此設計起源於摩爾達維亞,但也有哥特式的色彩,與Vasile Lupu在他在特爾戈維什特創立的Stelea Monsstery教堂中引進的框架相似。工匠們以較老的本土形式增添了這個設計:不尋常的一朵花瓣圍繞在上端的圓柱體上,或是布蘭科維納斯系的蛋花細節封入 “Acanthus mollis” 葉枝中。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