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在意大利意匈拉-羅馬涅省的波隆納,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羅馬天主教堂─聖雅各瑪約大教堂,為奧古斯丁修道士所屬的修道院服務。該堂大約於1267年開始建造,並藏有多項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品,如本蒂沃爾喬禮拜堂。1247年,模地納的貝爾善人約翰在波隆納市牆附近荒野地區,在薩維娜河畔,成立了一個隱修團體。他們建立了一座教堂,獻給聖雅各瑪大。1256年,教宗將該區的隱修團體併入成為聖奧古斯丁隱修會,其中一位為第一任會長。為了更大的宗教建築,1267年開始在現在的位置上建造新教堂,大約在1315年完工,但祝聖儀禮直至1344年完成後才舉行。復興時期,貝爾迪沃格羅家族在何頃建造了一個裡堂,並於處於聖多利奧街的建築物後,建立了一條長廊。鐘樓於1471年興建,之後於1483至1498年間,內部大量改建,增加了一個構圍和一個圓頂。此外,在教堂兩側牆創建了新的禮拜堂,最後裝飾成文藝復興及巴洛克風格的祭壇和畫作。19世紀初,法國入侵期間,奧古斯丁修道士被驅逐,古老教堂受到譴責。但他們於1824年重新回到,只是教堂仍然被整合成音樂學校,現為Giovanni Battista Martini音樂學院。由於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通過反神職法重新禁止宗教團體,修道士僅保持了教堂,修道院卻不得不放棄。教堂內有不少的文藝復興時期裝飾,包括Lorenzo Costa老師的《生死勝利》、Palazzo Malvezzi de' Medici的1560年建築物、15世紀的廊廊,以及由Anto Morandi設計的復興圓頂,此外還有Poggi禮拜堂的裝飾,由Pellegrino Tibaldi繪畫的壁畫。另外,會館還有由Paolo Veneziano所畫的「聖十字架聖物奇蹟」、Bartolomeo Cesi的《讚美君王》,以及15世紀早期的晚歐洲十字架上的馬爾韋齊廊廊。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