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伊森海姆聖像畫」是德國人尼古拉斯·哈根奧和馬蒂亞斯·格爾紐瓦特於1512-1516年雕刻和繪畫的一件聖像畫,在法國阿爾薩斯的科爾馬的安特林登博物館內展出。這是格爾紐瓦特的最大作品,被認為是他的傑作,也被視為歐洲藝術歷史上罕見的準確病情描繪標準。「伊森海姆聖像畫」兩組翅膀,可以展示三種模式:翅膀關閉時,除一些神聖節日外,聖像畫的翅膀都被關閉,只顯示出十字架上的耶穌和左側為聖塞巴斯蒂安被箭射和右側位置於伊森海姆附近的聖安東尼修道院的聖安東尼大修道院的聖安東尼。外翅膀開啟時,「伊森海姆聖像畫」的外翅膀會開啟於節慶儀式年中,尤其是聖母瑪利亞的慶典。聖像畫除了一些符號提供幫助解釋的關鍵之外,也將新約聖經的內容納入其中,右翅顯示復活:耶穌從墓中昇天,照耀下痛苦的基督被變為神面容。藉此,復活和降臨就此融為一體。這個中央部分由聖奧古斯丁和聖傑羅姆兩位拉丁會教大師所環繞,其中的古伊·古伊耳斯也贊助了聖像畫。由於之前的修道院改建工作,伊森海姆聖像畫至2015年4月一直暫時展出在離安特林登博物館約200米的當地多明尼加教堂內,展出伊森海姆聖像畫、科爾馬當地的馬丁·舍諾高和聖凱瑟琳和聖劉威爾聖像畫、聖凱瑟琳和聖賴索的聖像畫以及晚中古時期的雕塑作品,這是一個相當獨特的機會。從上世紀初開始,隨著戰爭的滋長,聖像畫展覽的控制權也曾不斷地在德國和法國之間切換。隨著1870-71年的法德爭霸戰後,聖像畫被德國控制,德國作家也由此發展出該聖像畫象徵德國國家本質的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項作品在轉移到慕尼黑時受到極大的崇拜,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阿爾薩斯回歸法國時隨之受到熱烈的歡迎,其極端情緒動人的景象也成為這種表現主義派的一大來源,例如喬治·格羅茲和奧託·迪克斯。它也為保羅·欣德門斯提供了現代主義劇場《馬迪斯的畫家》的基礎。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