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位於羅馬Largo di Torre Argentina廣場的「Teatro Argentina」劇院和劇場是羅馬最古老的劇院之一,於1731年建造,1732年1月31日由Domenico Sarro的《Berenice》正式啟用,建築喬來莫·西斯托裡·胡博格(Gerolamo Theodoli)受Sforza-Cesarini家族委託設計,舞臺佈置以馬蹄形佈局,承襲波墨提劇場的樣式。從1807至1815年間,Sforza-Cesarini家族一直負責劇院的管理,雖然家族領導者Francesco Sforza-Cesarini夢想著為劇院帶來更多成就,卻因為構建新戲院而為之赤裸裸的負債,至於他於1816年2月20號去世後,「理髮師瓦里裡」(The Barber of Seville)由羅西尼創作的歌劇在此正式首演,接著有包含杜伊威(Verdi)《I due Foscari》在1844年11月3日,和《La battaglia di Legnano》在1849年1月27日,並由泰蕾莎·森內克(Teresa Seneke)於1869年首演《Le due amiche》等多部歌劇,演出從1919年至1944年多以音樂演出為主,不過也發揚了風格各異的作品,例如普蘭德爾的,伊普森(Ibsen)與高爾基(Gorky)等。至於1944至1945年間,為表達對美英軍士的慶祝和尊重,劇院以一系列歌劇盛慶,其後便加入古典音樂影像,並於1950年代由聖凱西里亞(Santa Cecilia)樂團演奏,1994年,劇院已變成羅馬國家公演場的場地,而今由馬裡歐·馬爾託尼(Mario Martone)主持,每天展演以戲劇為主的節目,劇院一、二、三樓的空間共容納大約696人,其中包括前排坐席(344人)以及樓層高多至五層的包廂(352人),戲院的聲學效果一直以來廣受讚賞,據據稱維多利亞的La Fenice歌劇院就採納此阿根廷劇院為藍本而設計。此外,此歌劇院在亞歷山大·杜瑪斯(Alexandre Dumas)的小說《基督山伯爵》中也成為劇中重要點的舞臺,此處上演了由狄奧尼采(Gaetano Donizetti)創作的歌劇《Parisina》。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