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它被稱為“布雷拉宮”或“布雷拉多的宮”,是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米蘭的一座引人注目的宮殿。它曾經是一座耶穌會學校,長達200年。現今,它容納了許多文化機構,包括布雷拉學院(Accademia di Brera)、米蘭的藝術學院,以及布雷拉畫廊(Pinacoteca di Brera)、布雷拉植物園(Orto Botanico di Brera)、天文臺(Osservatorio Astronomico di Brera)、倫巴第學術社會(Istituto Lombardo Accademia di Scienze e Lettere)和重要的圖書館(Biblioteca di Brera)。宮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50年到1188年間建立的一座僧侶廟,屬於Guercio da Baggio家族的領地。大約在1178年,它被Humiliati宗教會收留。位於布雷拉的聖馬利亞教堂(Santa Maria in Brera)由1180年至1229年之間興建;1346年至1348年之間,比薩雕塑家Giovanni di Balduccio增設了一扇金屬清真門,並有Giovanni da Milano、Vincenzo Foppa和Bernardino Luini等人的壁畫。1571年2月7日Humiliati宗教被教宗皮奧斯五世(Pius V)抑制後,座落在這裡的僧侶會宮殿根據卡洛·博羅莫羅(Carlo Borromeo)的要求,在格雷戈裡十三世(Gregory XIII)的批准下成為耶穌會學院。學院裡的學生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空間,因此在1573至1590年間由Martino Bassi設計了一幢像位於帕維亞的Collegio Borromeo一樣的新建築。新宮殿由Francesco Maria Richini約於1615年設計,於1627年開始興建,但因為1630年疫情爆發而中斷,1651年才繼續興建;對於Richini於1658年去世後,幹建工程由他的兒子Gian Domenico繼續完成。1773年7月21日被克萊門特十四世(Clement XIV)抑制耶穌會後,宮殿歸屬於當時的北意大利統治者、奧地利沙皇家族。1780年,Giuseppe Piermarini完成了內院的工程,並在維拉大街(via Brera)興建著豪華的大門。布雷拉聖馬利亞教堂於1806年被廢教。在19世紀早期因拿破崙取消修道院而影響宮殿,大門被拆除,教堂的主廳被劃分為兩層;上層成為學院藝術畫廊的拿破崙時期旅館,下層成為古董博物館的雕像廳。1859年,宮殿中心位置放置了由Francosco Righetti和他兒子Luigi於羅馬於1811年鑄造的安東尼奧·坎諾瓦(Antonio Canova)的雕像“拿破崙·瑪爾斯和平之神”(Napoleon as Mars the Peacemaker)複製品。從1773年開始,宮殿成為許多文化、科學和藝術機構的家園。九年前,就已有耶穌會士Ruggero Boscovich創立了布雷拉天文臺(Osservatorio Astronomico di Brera)。奧地利的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 of Austria)於1773年成立了Regia Biblioteca Braidense圖書館,將已存在的耶穌會草藥園擴建為布雷拉植物園(Orto Botanico di Brera),1776年創立了皇家美術學院(Accademia Reale di Belle Arti),學院裡也有哲學和法律的派系學校(Scuole Palatine)、蘭德體育學院(Gymnasium)、物理和化學實驗室,以及農業學會(Società Patriottica)。現在的布雷拉畫廊(Pinacoteca di Brera)源自1806年拿破崙時代的畫廊創立。於1810年,由拿破崙在1797年於義大利博洛尼亞創立的國家機構Istituto Nazionale della Repubblica Cisalpina,搬遷至位於布雷拉宮殿,現今改名為倫巴第學術社會(Istituto Lombardo Accademia di Scienze e Lettere)。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