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旅遊行程精選

熱門周邊景點、人氣旅遊產品

主視覺圖片 主視覺圖片
雄獅旅遊 旅遊資訊 歐洲 波蘭 馬佐夫舍省 聖若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
天氣資訊
0°C
體感溫度:-4°C 降雨機率:0% 風速:14.8 公里/時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聖若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
波蘭-馬佐夫舍省
聖若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聖約翰大教堂」位於波蘭華沙的古城區,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Brick哥德式建築佔地約二千平方米,位於耶穌會教堂旁邊,是華沙總教區的母堂,也是波蘭的國家先聖廟之一,與古城一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14世紀建成的教堂,以馬索維安哥德式建築為主,曾經成為許多馬索維公爵的加冕和葬禮場所。16世紀晚期,愛德華一世的女兒安娜·雅基耶羅公主為與王宮連接而建造了一條約八十米長的天橋,二十世紀初後經過擴建。1620年在大教堂附近,馬索維元帥Michal Piekarski要暗殺波蘭國王錫格特蒙德三世沒有成功,1791年五月三日的憲法立法會做出決定後,普涅托夫斯基國王在教堂聖壇面前,在上帝面前重複宣誓支持憲法,史稱最高議會的首席大臣也被議員以懷中抬進此教堂。這一廟宇經過多次重建,19世紀特別經過翻新升級,裝飾精美,尹歐洛拉也曾於1670年在此被加冕為女王,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毀壞的程度最高,於1944年的華沙蜂起期間,德軍將一輛裝滿炸藥的坦克引入大教堂,巨大的炸藥爆炸摧毀了廟宇的大部分,其後在德軍又將殘骸用炸藥炸毀,導致近90%側牆倒塌,但仍有一道牆未受損壞,遺留下今日六百嵐之久的遺產。復建時, 導致風貌大變,室內廣場已經回歸原始哥德式風格,因為大部分歷史用品都喪失,其中最可惜遺失的是瓦夏普若夫內米沃爾斯基縣政府局長,由Jean-Joseph Vinache雕刻的大理石半身像。重建後的室內裝潢極其豐富的17世紀初的拉丁派裝飾,以及主祭壇會上Palma il Giovane繪製的傑作「聖母與嬰孩、聖約翰叔叔庇護、及聖斯坦尼斯拉夫」等都因1944年8月17日的德軍空襲毀損殆盡,卻仍復活起來放射迷人的光輝,此教堂是一座三廊的建築,右側前廊便有一個鐘樓,護樓下有通向Dziekania街的通道,另外還有1959年由J下澤福·特里納洛夫斯基設計的講臺,則是為複製摧毀的巴洛克座椅,約翰三世索比斯基創設的座椅,以及許多紀念碑和銘文碑都古意盎然。在左側廊道復製的文物頗多,例如禰在主祭壇的: Baryczka Chapel, 童話基督教堂、洗禮堂、聖約翰叔叔教堂、15世紀的聖斯坦尼斯拉夫 Chapel,此外也有一座現代反映Rogco風格的不孕聖母瑪利亞禮堂,另外也可以見到古城廣場上17世紀的聖安德魯教堂搬遷的聖母像和像約翰二世卡西邁爾·瓦薩、Michael Korybut Wiśniowiecki和約翰三世索比斯基擁有的一幅油畫等神聖場景。 此外此教堂也是一些重要人士的墓地,包括馬索維公爵斯坦尼斯拉夫,最後一個波蘭君主史坦尼斯拉夫·奧古斯都普涅托夫斯基國王、Adam Kazanowski、王室Vasa教堂的創作音樂家及樂手等,其中馬索維總主教威斯津斯基的墓地也在此教堂,另外還有柏拉圖、斯特拉斯哥夫曼·馬拉霍夫斯基的紀念碑,此紀念碑彷彿小石像,由法國雕刻師François Laboureur按照Thorvaldsen的設計以羅馬製作。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
天氣資訊
0°C
體感溫度:-4°C 降雨機率:0% 風速:14.8 公里/時
Tourist Attractions 週邊景點推薦
背景圖片 背景圖片
手機圖片

更多旅遊行程請下載雄獅旅遊APP

QRCode圖片
App Store下載

支援iOS10以上

Google Play下載

支援Android 6.0以上

手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