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聖塞薩雷修道院,最初稱為聖讓修道院,是位於阿爾勒最東南角壁壘外的一個修道院。它於公元512年創立,之後以它的第一位修女阿爾勒的凱撒裡雅而改名為聖凱薩雷修道院,一直存在到法國大革命。之後,發現剩下的建築物被當作收容所使用。中世紀早期,聖讓修道院於公元512年8月26日由阿爾勒的大主教凱撒略成立,他任命他的妹妹凱撒裡雅為第一位修女。這一創立之前,約公元506–507年,當時在該地區已有人居住;但是在507–508年的阿爾勒圍城期間,被法蘭克和勃艮第軍隊摧毀。約公元567年,貢特朗王國的王后,很有可能是瑪卡特魯德還是提特夏臣,被關入修道院。盧德根德則是在仿照阿爾勒的聖讓修道院,伴隨著民眾,退隱到波伊特為聖母教堂。為凱撒裡雅修道院的第四位修女魯斯提卡的生平指出,修文所內有多所教堂:一座獻給聖十字架的教堂,隨後獻給天使聖麥可的教堂,另一座更大的教堂被建立來更好地收藏聖十字架的遺物;這些遺物出現在阿爾勒可能與王后盧德根德的逗留有關。中世紀晚期,為了應對不安定和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修道院將在嘉馬格附近的地產轉為貸付或出租的形式;此外,由於黑死病的流行,阿爾勒地區的人口,從1320年的一半到1430年減少了大約一半,使修道院族群同樣受到影響,據稱從1343年的108人到1428年減少到22人。在法國大革命後,修道院被關閉,並於1792年被宣佈為國有財產出售,隨後大部分被摧毀。1877年,塔爾比的母院修女們在貝爾蒂耳朵·伯特朗的指導下進入了修道院;在1898年10月16日落成的新設的聖塞薩雷收容所,相當於一個新的開始。現在,對於修道院而言,這一段曆史將永垂不朽。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