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保羅的小教堂守護著法國南部馬賽的老慈善處「La Vieille Charité」,它是一座前慈善院,現在被改建成博物館和文化中心,坐落在馬賽舊帕尼耶地區的中心地帶殿堂。老慈善機構從1671年開始,到1749年完工,整棟建築以巴洛克風格建造,由建築師皮埃爾·保羅設計,有四排拱廊環繞中央禮拜堂,禮拜堂頂部有一個橢圓形的圓頂。 1951年1月29日下令,這座禮拜堂和慈善機構被定為歷史古蹟。1622年,有人提出建立一座專門為窮人禱告的老慈善機構,禱告「聖母慈悲」,但直到1640年,才成功獲取符合要求的土地,並於次年接收首批撫養人。該建築是以一幅宏偉的設計,由建築師皮埃爾·保羅打造,於1679年至1704年興建的禮拜堂,是保羅最原創的作品之一。17世紀,法國對乞丐的鎮壓是極其惡劣的。捕乞人的守衛稱作集乞護衛,在外地的乞丐將被驅離馬賽,在本地的乞丐則被關進監獄。經過漫長的時間,老慈善機構於1736年800人,到1760年增加到大約1059人,並於1781年減少至250人,容納困民的事業在流程。法國大革命時,老慈善機構得以逃過一劫,並在19世紀把它改造為一個「流浪者和無証之人」的避難所。此外,該建築還曾作為法國外籍軍團的兵營,直到1922年,它用於安置因倒塌法國外籍軍團而無家可歸的人們,以及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炸毀的舊港而無家可歸的人們。1962年時,所有居民都被重新安置,該建築關閉。直到1968年,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斯的介入,才獲得建立基金來救援近乎乞丐的老慈善機構,於是從1970年至1986年進行了一系列維護和修復工程,1981年修復完成禮拜堂。老慈善處屬於一個多元文化和教育資源中的重要基地,其中包括:一樓的地中海考古博物館,涵蓋東方和古典文物,以及當地的凱爾特-裡格里亞考古學;二樓的非洲,大洋洲和美洲藝術博物館,收藏包括來自墨西哥和西非的面具,以及一個獨特的來自南美洲的刻蝕頭骨和獎賞裝飾頭盔收藏;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地區中心,提供學術培訓;兩個安東·伊萊斯的研究中心,研究人類學,社會學和社會動態歷史;芳菲克斯創作中心,一個創新項目,提供研究者生產設施,以及一個進行創作和新敘事形式批評思考的環境;一個專門研究社會科學和人類學,特別是視覺人類學的研究圖書館;馬賽國際詩歌中心,致力於創作和傳播當代詩歌;以及臨時展覽室和咖啡廳。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