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點照片以實際狀況為主,圖片僅提供參考。
「聖彼得堡的「聖體告示橋」是第一座永久性橋樑橫跨涅瓦河,連接瓦西利耶夫島與市中心。橋樑長約 331 公尺,寬約 24 公尺,原本的名字是涅瓦斯基橋,後更名為聖體告示橋。此橋於 1727 年在現今的位置上建立了臨時橋,由曼西科夫親自挑選址位,他的宮殿就在對岸,該橋取名為伊薩基夫斯基橋,直到新橋建好後,該橋才逐步移至今日的宮殿橋上。1843 至 1850 年間本座橋樑被建造,設計師為波蘭工程師史坦尼斯拉夫·凱爾碧咀,而建築師亞歷山大·布魯洛夫則參與了裝飾工作。橋樑以鑄鐵構築,兩側北端設置有雙重平行的拱門,當時這是歐洲最長的橋樑。據傳言,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一世答應凱爾碧咀,每搭建成功一座拱門,就對他提升一級官階。搭建完八座拱門後,凱爾碧咀被提升至將軍官階;然而事實上,在他開始建造這座橋時,他本身已經是波德普爾科尼克一級官員。該橋於 1850 年 11 月 12 日正式落成並開放通行,也由於靠近聖體告示廣場而改名為聖體告示橋。1855 年改稱納古拉耶夫橋,以紀念沙皇尼古拉一世,1918 年,革命後改名為斯密特中尉橋,紀念1905 年俄國革命中塞瓦斯托波爾起義的領袖索特·斯密特。2006 年橋樑重建工程開始,因為重建將完全封閉大約一年,於2005 年 9 月至 2006 年 5 月間,設置了臨時橋樑。重建過程時,行人與機動車輛均使用臨時橋樑行駛。2006 年 5 月,施密特中尉橋封閉,拱門以及支柱逐步拆除。2007 年 8 月 15 日重建工程完成,緊接兩年的工作。重建期間,橋面的寬度由原有 24 公尺擴大至 37 公尺。完成重建後,此橋還歸史原名聖體告示橋。
溫馨提示
- 由於遊覽的歷史重點,建議成人參加,但歡迎家庭
- 大多數旅行者都可以參加
- 此旅遊/活動最多 8 位旅客
- 涉及適量步行;請選擇合適的鞋子
- 在所有天氣條件下運行;請穿著得體